陆华柏著述研究综述兼及音乐文论方面的贡献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华柏(1914—1994)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重要音乐家,在作曲、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做出了贡献。陆华柏有译著4部,撰写音乐文论130余篇。整理归类他的著述旨在缅怀先生的功绩,总结其音乐理论方面的成就。
  
  一、作曲理论方面的著述
  
  陆华柏作曲理论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三个方面:译著、广西多声部民歌研究和音乐创作经验总结。
  (一)译著——丰富了我国音乐理论文库
  陆华柏有四本译著。其中正式出版的有两本:《和声与对位》(柏绍顿著,陆华柏译),上海新音乐出版社,1953年,198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重印;《应用对位法》(上卷,创意曲,柏西·该丘斯著,陆华柏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另两本为油印本,曾作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教研室参考资料:《对位法初步》(基特森著),1977年;《节奏分析与曲式》(柏绍顿著),1978年。
  陆华柏从事翻译的动机有两个:一是通过翻译自学西方作曲理论。陆华柏曾考取上海音专,因家庭贫困而未能进入。“入学不成,自学也不易,那时候,关于对位法、曲式学、配器法等方面的音乐专业书,翻译出来的很少,非读原文不可,逼得我自修英文,然后再读音乐理论书。”②二是受到了缪天瑞先生的影响。③陆华柏的翻译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持续了几十年。“文革时期,他白天被监督劳动,晚上还偷偷搞翻译。”④有些文稿在“文革”中被毁,他就另找原书,重新编译。
  这些完成于不同时期的译著促进了西洋作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教学和自学复调音乐提供了重要参考。陆华柏的译著丰富了我国音乐理论文库,为我国音乐理论建设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即使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广西多声部民歌研究——为少数民族多声音乐研究做出了贡献
  陆华柏从1964起对广西民歌进行实地采风。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广西少数民族民歌中存在着多声现象。20世纪80年代,陆华柏完成了四篇学术论文,分别是:《广西壮、瑶、侗、仫佬、毛难族二声部民歌的多声音乐构成初探》(《民族音乐学论文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编,1981年,第309—341页);《广西壮族三、四声部民歌的和声分析》(《中国音乐》1982年第3期);《广西壮族二声部民歌的和声思维》(《音乐研究》1985年第3期,后收入《音乐学文集——纪念广西艺术学院建院六十周年》,接力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67-90页);《广西侗族民歌多声音乐构成的审美特征与规律》(《艺术探索》1988年第1期)。这四篇论文原准备结集出版,书名为《论广西多声部民歌》,贺绿汀已为该书作序。后由于各种原因未成。
  《广西壮、瑶、侗、仫佬、毛难族二声部民歌的多声音乐构成初探》从二声部民歌的构成材料、声部进行、终止、体裁等方面,对广西壮、瑶、侗、仫佬、毛难族二声部民歌进行了细致分析;《广西壮族三、四声部民歌的和声分析》总结出广西多声部民歌中三、四声部的产生与壮族民间风俗的出嫁、歌圩对歌之类活动可能有关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即兴性和不稳定性;《广西壮族二声部民歌的和声思维》从旋律音乐形象、歌词格调、音阶、调式等方面分析了壮族二声部民歌进行,总结出二声部潜在的以及表现出来的和声规律;《广西侗族民歌多声音乐构成的审美特征与规律》从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方面总结出侗族民歌的审美特征——柔和美。
  “陆华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把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藏整理出来,通过研究、总结,作为创作我国新音乐文化重要的根据和基础。他的《论广西多声部民歌》一书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⑤
  (三)音乐创作经验总结——有利于人们了解其音乐创作特点
  这类文章主要有两篇:《新中有旧旧中有新——谈谈我的一点创作经验》(《黄钟》1989年第4期);《探寻民族风格和声之路——谈谈我的一点创作经验之二》(《黄钟》1990年第3期)。
  陆华柏的一生都在探索民族化和声。“我在学和声学的头一天起,心里想的就是为中国曲调配和声。”⑥为了突出作品的民族风格,陆华柏在作曲技法上经常采用“随机模仿和声法”。陆华柏把一生走过的音乐创作道路归结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中有旧——包含着继承,旧中有新——包含着发展。”这些论文为我们总结陆华柏音乐创作特点提供了最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回忆录方面的著述——为后人研究提供珍贵史料
  
  20世纪80年代,陆华柏撰写了大量回忆录。这些回忆录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陆华柏撰写回忆录出于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正如他在《抗战后期的“福建音专”》中所言:“我觉得我们这些当时的亲身经历者,有责任把它们记下来,供后人研究、参考。”回忆录还涉及他1940年的《所谓新音乐》等。⑦
  (一)从事音乐教育的回忆——增进人们对当时音乐教育状况的了解
  此类文章主要有两篇:《抗战后期的“福建音专”》(《音乐艺术》1990年第2期);《橘子洲头的歌声琴韵——关于解放前湖南音乐专科学校的若干回忆》(《音乐教育与创作》2006年第11期。该文为陆华柏遗稿,由陆华柏夫人甘宗容老师整理推荐)。这些文章能增进我们对当时社会音乐教育状况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陆华柏总结了福建音专的优良办学传统,认为“这所音乐学府的‘精神风貌’可能是一种宝贵经验,一种精神财富,属于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办学的优良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陆华柏对湖南音专的回忆是湖南解放史上的重要资料。
  (二)从事音乐活动的回忆——加深人们对抗战音乐活动的认识
  陆华柏参加过1938年1月8日、1939年5月7日、1939年11月25日桂林三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在活动中负责歌咏团训练工作,为“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抗战歌咏比赛”献计献策,配合“保卫大西南宣传周”创作了歌曲《保卫大西南》,该曲成为宣传周主题歌。陆华柏还担任合唱团与管弦乐队指挥工作,为桂林抗战音乐做出了贡献。那时的陆华柏,可以说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这方面文章主要有《抗战中期广西艺术馆的音乐活动》(原载《广西日报》,1982年11月10日第3版,后收入《桂林文化城纪事》,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漓江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454—457页);《我协助剧宣七队演出的回忆》(《南天艺华录》1938—1946,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会、广东省文化厅编,《广东党史资料丛刊》编辑部出版,1989年12月,第219—220页);《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群众歌咏活动纪实——我参与了的和记得起的一些群众歌咏活动》⑧(《广西新文化史料》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70周年特辑,《广西新文化史料》编辑部编,1991年1月,内刊,第54—59页)。这些回忆录为广西桂林文化城的音乐活动留下了宝贵史料,提高了人们对桂林抗战音乐活动的认识。
  (三)创作过程的回忆——为作品研究提供原始材料
  陆华柏创作过歌剧、大合唱等大型声乐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已佚失,有的不为人们了解。此类文章为后人分析作品提供了确凿资料。
  《〈广西学生军歌〉忆旧》(原载《南宁晚报》,1988年8月11日,后收入《烈火青春》——广西学生军北上抗日史料专辑,广西学生军北上抗日史料征集办公室编,1990年,第388—389页);《只留下了一首二重唱的歌剧〈牛郎织女〉》(《歌剧艺术》1991年第3期);《关于〈“挤购”潮〉大合唱发表的后记》(原载《艺术探索》1987年第2期,后收入《在第二条战线上——三湘革命文化史料荟萃》,湖南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编领导小组编,1995年8月,第191-192页);《建国之初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声、配器的感受》(《论聂冼》,中国聂耳、冼星海音乐创作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聂耳、冼星海学会编,1985年,第199—205页);《我对〈大路歌〉的一些体会》(原载《湘江歌声》1956年第3期,后收入《永生的海燕——聂耳、冼星海纪念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聂耳、冼星海学会编,1987年12月,第177—179页);《陈啸空先生的〈湘累〉》(《黄钟》1994年第2期)。
  陆华柏在1946年曾将吴祖光的歌剧脚本《牛郎织女》谱成歌剧。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牛郎织女》无法争取到排练上演的机会,最后连乐谱原稿都散失了,只剩下一首二重唱《织女啊!一年了》”。⑨有了这些文章,我们掌握了部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也体会到陆华柏欲将聂耳音乐创作传统发扬光大的心愿。
  (四)音乐友人的回忆——陆华柏的音乐人生折射出友人的高尚品格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我也想起张曙同志》(《湘江歌声》1980年第1期);《吴伯超抗战初期在桂林》(原载《音乐艺术》1989年第4期,现收录于《吴伯超的音乐生涯》,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92—95页);⑩《贺绿汀老师1932—1933年在武昌艺专任教时的情况》;《回忆我和冼星海、张曙的一点交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陆华柏回忆了1937年初夏与冼星海、张曙的初次相识以及1938年与张曙的第二次交往。虽然交往不多,但冼星海对陆华柏提出要注意音乐创作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的建议对陆后来的创作起了作用。“我在桂林后创作的群众歌曲,就由于注意了大众化,当时在群众中流传。”{11}陆华柏将张曙的《壮丁上前线》改编为混声四部合唱,在桂林亲自指挥演出多次,受到群众欢迎;1947年1月、1949年3月,陆华柏指挥江西体专、湖南音专学生演出了冼星海全部《黄河大合唱》,并在南昌《中国新报》上发表纪念文章。陆华柏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友人的崇敬和怀念。同时,音乐友人的高尚品格对陆华柏产生了重要影响。陆华柏一生勤奋,执着追求,与贺绿汀、张曙、冼星海等人的影响分不开。这些文论语言质朴,叙述亲切自然。
  
  三、音乐美学方面的著述——阐述了音乐创作理念
  
  陆华柏在文中阐述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陆华柏的《乐坛上》(1940年,《扫荡报》第58期,7月20日第4版)指出:“吸收西方音乐的理论与技巧,更须加倍努力。”基于此,陆华柏用复调、对位等西方作曲技法改编和丰富各地民歌,为传承民族音乐做出贡献。《谈国乐》(载《中国新报》,1946年6月3日“文林”副刊)写道:“就社会的观点言之,我们不能抛弃国乐,一是乐器要改良,二是演奏技术要改进,三是提倡合奏,四是整理及创作国乐谱。”陆华柏在20世纪40年代为刘天华十首二胡曲编写了钢琴伴奏,将古曲《普庵咒》等改编成钢琴四重奏,都源自他弘扬国乐的创作理念。
  陆华柏还论及音乐美学中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和“中西并存”问题。《音乐艺术“中西并存”的问题》(原载《人民音乐》1956年9月号,后收入《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王宁一、杨和平主编,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85—187页);《试谈音乐的内容问题》(《人民音乐》1962年3月号)。前者针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音乐周几次大型座谈会上一些同志提出的论点展开;后者主要论述音乐的内容问题以及由此牵涉到的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问题。
  
  四、师范教育方面的著述——重视和关心师范教育
  
  陆华柏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他曾在多所专业或师范院校任教,在音乐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的一些观点主要体现在两篇文章中:《应重视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人民音乐》1956年9月号,与老志诚、陈洪、刘雪庵、张肖虎、杨大钧、刘天浪、黄廷贵共同署名);《试论音乐师范专业在音乐教学上突出“师范”特点的问题——关于音乐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艺术探索》1987年第1期)。前一篇针对当时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向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提出十项具体建议,众教授一起为振兴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大声疾呼。后一篇论述了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并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意见。
  小结
  陆华柏的译著推进了西洋音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他关于广西多声部民歌的研究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音乐研究的组成部分,大量回忆录为后人研究提供了资料,他还在师范音乐教育上倾注心血。陆华柏多方面的著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①本文以研究陆华柏20世纪80年代后著述为主。陆华柏共有文论30多篇,其中推介性、讲演、音乐会评论占91篇,这些均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文中论及的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另,由于早期文论为复印资料,字迹模糊。因此,文中关于陆华柏早期文论论述尚浅,有待深入。
  ②《赌气练琴》,《音乐爱好者》1981年第1期第4—5页。
  ③陆柏华1943—1945年在福建音专任教时,缪天瑞是当时的教务主任。缪天瑞与陆华柏相约,将柏绍顿著音乐学课程全部译出来作为教本,缪译第一部,陆译第二部,另一朋友译第三部。后来负责第三部的同志一直未动笔,第三部《节奏分析与曲式》也由陆华柏翻译。可参考《应用对位法》编译者序、《和声与对位》译者序。
  ④甘宗容(陆华柏夫人)于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吴伯超、陆华柏纪念研讨会”上的发言,2009年10月29日。
  ⑤贺绿汀《〈论广西多声部民歌〉序》,《艺术探索》1988年第1期第1—3页。
  ⑥陆柏华《探寻民族风格和声之路——谈谈我的一点创作经验之二》,《黄钟》1990年第3期第41—45页。
  ⑦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83—186页。
  ⑧该文文末标注1991年2—3月写于广西医学院附院干部病房。陆华柏打算在身体还好的情况下续写桂林抗战活动之器乐活动、演出活动、音乐教育篇。遗憾的是后来陆华柏身体欠佳,未见此类文章发表。
  ⑨陆柏华《只留下一首二重唱的歌剧〈牛郎织女〉》,《歌剧艺术》1991年第3期第19—21页。
  {10}《吴伯超的音乐生涯》中收录的该文与《音乐艺术》上发表的原文略有删减。
  {11}陆华柏《回忆我和冼星海、张曙的一点交往》,《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第10—11页。
  
  丁卫萍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高师音乐教学面对社会市场要求,各高校都在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湖北师范学院也不例外。在2007年5月13日至18日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之后,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丝毫没有松懈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领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的重大意义。在成绩面前找差距,深感与教育部“新时期音乐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整体目标相差甚远,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目前制约
当代音乐创作中,古筝以其充满美感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很多作曲家的青睐,相继涌现出大量优秀现代古筝作品。我们在徐晓林的《情景三章》、《抒情幻想曲》等乐曲中感受着充满中国音韵的情怀,在叶小纲的《林泉》、李萌的《抒情即兴曲》、樊尉慈的《趣·梦·乱》中体会着当代音乐的飘洒自如,在王建民的《莲花谣》和《戏韵》、庄曜的《箜篌引》、王中山的《溟山》等乐曲中与作曲家一同探寻古筝无穷的艺术张力,在何占豪的
乐创作经典作品之问世,始终是人们追寻破解的谜团。人类智慧的极限何以能创作出具有永恒的、不朽的音乐,震撼着超越国界的不同地域民族、不同政治信仰、不同审美观念的人们,其中,规律性现象之一,是人生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金湘1985年开始创作的《塔克拉玛干掠影》,是我国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一部经典之作。  一、先言其人  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发生一场以数百万计知识分子精英被“右派”的运动。笔者曾说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08年10月7日,江西省弋阳县迎来了弋阳腔剧团建团五十周年暨戏曲周。江西省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副市长、研究弋阳腔的各位专家,以及曾经在弋阳腔剧团工作过的各位老艺术家参加了此次戏曲周活动。本次戏曲周活动包括三项内容:弋阳腔专场欢迎晚会、弋阳腔座谈会以及六场弋阳腔演出。  弋阳腔是全国四大声腔之一。元末明初至今,流传影响遍布全国三十几个省,几十个剧种,为中国的戏曲发展
买到《小提琴艺术全览》至今已经有些时日了,但是真正仔细翻阅却是因查询一首小提琴作品而起。在查找作品的同时,也意外地发现,这本著述并非一般常规的小提琴工具书,其内容也并非单纯的陈述介绍。在细致阅读后,才了解了作者在章节安排、内容布局上的巧妙构思与成书的用意。笔者愿意将所感所想成于文字,与读者共享。    一、内容丰富、翔实的小提琴工具书    《小提琴艺术全览》首先是一部内容涉及面广、资料详细的工具
记录实践者的艺术观不是件容易的事。理解王次恒的艺  术见解,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也不可能一次就触及核心。于是,谈话就在空间转换中一次次转换主题,断断续续,由春复秋。艺术大势中,总有几个先觉者站出来,用自己的声音矫正国乐,用自己的勇气抵抗媚俗。王次恒是先行者之一!这就是笔者愿意记下他的片言只语并梳理成文的原因。  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湖水  2010年冬,维也纳饭店,巨大落地窗前,多瑙河横亘目前。
月初的广州木棉如火,杨柳拂波,彰显着南国羊城温和柔润的独特魅力。9日晚,一场极具岭南音乐特色的专场音乐会——“房晓敏作品音乐会Ⅲ——岭南风格民族管弦乐专场”在毗邻珠江江畔的星海音乐厅拉开帷幕。  房晓敏,现任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创作、出版、发表了交响曲、交响诗、协奏曲、合唱、影视音乐等声乐、器乐作品100余首(部)。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近70项,包括美国纽约国际
秦川,百年历史上唯一同时获得最高演奏家文凭和最高博士学历的音乐家。毕业于世界著名的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当今六大国际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他与郎朗、李云迪一样被认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青年钢琴家。2003年,秦川在梅西安国际现代钢琴比赛中荣获金奖,成为首位在世界乐坛上演奏现代音乐作品达到一流水平的中国钢琴家。2009年5月,秦川回国参加“相约北京”开幕式演出,我抓机会在国家大剧院对他进行了采访,我们就音乐
德国伟大的词曲作家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以其非凡的文学和音乐素养以及对传统歌剧的改革精神,创作了在西方音乐史上众多歌剧名篇以及由他命名的音乐戏剧作品!从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汤豪瑟》、《罗恩格林》到音乐戏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与《帕西法尔》,这些伟大的作品从诞生至今依然在观众中保持着原有的活力!  瓦格纳的音乐充满逻辑与旋律、气势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英国中部的一所综合类大学,1992年成立,下辖16个学院,拥有500个本科专业,180个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与表演学院①本科阶段与音乐相关的专业有:音乐实务(Music Practice)、音乐制作(Music Production)和音乐戏剧(Music Theater)。笔者于2011年,受学校指派,在兰开夏大学艺术、设计与表演学院进修一个学期。该学院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