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廓清大城市產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直辖市以及部分副省级城市为研究蓝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重等变量,构建16个大城市二三次产业生产函数,定量分析大城市发展中人口聚集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长期促进作用和劳动力在二三次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结果证明大城市人口集聚、人口流入对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性作用,在大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同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提升人口素质、引导人口知识结构变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副省级城市;城市人口;人口密度;产业发展;生产函数
一、引言
在考察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时,尤其是2000年以来,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中国城市的快速成长,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无疑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城市的快速成长无外乎人口规模的快速增加和聚集,产业的聚集和升级。那么,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对产业的聚集和升级到底起一个怎样的作用呢?这是一个需要给予回答,进而可以证明在伴随大城市成长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中人口聚集、人口流动和素质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因素这一判断。当然,有关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研究重点也由原来的全国性研究扩展到部分区域的研究上,从城市人才聚集、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人口综合因素等对产业聚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从分析众多文献中发现,人们对于大城市人口发展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仍然不够透彻,没有揭示出人口发展聚集对产业发展升级的具体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以2000年以来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历史数据为依托,通过构造不同产业的生产函数,研究讨论这些大城市人口聚集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比分析劳动力对区域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同贡献。
二、模型选择和数据整理
(一)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的表征
大城市的成长其关键的表征是人口增长,而实现人口增长的途径无非是人口的流入和聚集。人口聚集程度的表达更恰当的指标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因此本文以城市人口密度作为人口聚集的表征变量。此外,本文采用城市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以反映人口聚集的过程和途径,采用每万人大学生数量反映人力资本的聚集。
本文考虑到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有关产业发展的表征采用二三产业产出效率作为考察产业发展的表征。而产业升级更多的是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由于受到人口产业属性无法辨别的影响,本文只能够将二三产业合并作为城市产业升级的表征。
三、大城市人口、产业发展轨迹及特征
这里我们对所选的16个大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以及部分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副省级城市,对其人口和产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作一梳理。
(一)常住人口规模发展轨迹及特征
从1978年至今,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扩大了两倍左右,而且大城市问的人口增长走向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2000年,这一阶段常住人口规模虽然每年都在上升,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第二阶段为2000-2015年,这一阶段出现人口向大城市快速聚集的现象,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常住人口爆发式增长时期。
以北京、上海为例,1978年,上海常住人口为1104万人,北京为871.5万人,到201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415.2万人,而北京市也达到2114.8万人。35年间,上海、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分别扩大了2.2倍和2.4倍,且第二阶段图表趋势线斜率明显增大(图1)。
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地流入,城市土地面积却几乎没有扩张,人口聚集和人口密度上升。从期初每平方公里几百人,到2013年底的平均每平方公里3 000多人,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增加50人甚至七八十人。图2则清晰直观地展现出上海、深圳和厦门2000年以后的人口密度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市,1979年深圳市人口密度仅为158人/平方公里,到2013年人口密度增加至5 323人/平方公里,在35年时间里人口密度增长为原来的30倍,远超国内外其他发达城市。其他大城市也表现出同样的态势,即在土地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在近10年内有了明显的增长。
(二)城市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惊人,尤其是沿海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属第二三产业,从1978年至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同城市之间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城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很快,作为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有的城市则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共同带动经济发展。总体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1.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情况。从产值规模看,无论是直辖市还是副省级城市,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1980的产值规模仅为十几亿元到三十几亿元甚至不到1亿元(深圳),但是2012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增长至上千亿元。短短35年,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产值规模非常快速的增长(图3-4)。
从产业发展轨迹看,1978-2000年为产值增长的平稳时期,这期间产值增长速度较慢,产值发展轨迹曲线较平缓;2000年以后,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产值出现快速增长,发展轨迹曲线变得陡峭,产值增长幅度越来越大,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从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时期略有不同,1990-1995年期间各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均较快,但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为集中,资本累积速度快。1995年以后,二三产业发展增速差异性显著,第二产业增速虽然整体保持上升,但周期性明显,有上升有下降,特别是2010-2012年左右。第三产业则相对稳定增长,特别是2000年以后,增速稳定在10%~30%之间,各城市规律性表现一致。 2.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伴随着早期资本的大量累积,经济发达城市后期发展则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地位城市,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时伴随着城市发展转型,第三产业发展后来者居上,逐渐成为城市的支柱性产业。
在我国大城市特别是副省级城市(宁波、广州、杭州、青岛、济南、西安、厦门、武汉、南京、长春、沈阳、哈尔滨、成都、深圳)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最为普遍,代表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济南、西安、南京、哈尔滨,这一类总体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二类代表城市为重庆、宁波、深圳、长春,表现特征为: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第三类代表城市为厦门、武汉、成都、沈阳,这一类特征为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先下降后小幅上升,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四类较为特殊,代表城市为青岛,其特点为:一产占比下降、二产占比总体平稳,三产占比小幅上升。限于篇幅,以北京、深圳、沈阳、青岛为例加以说明。
自1978年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类型由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第二产业占比逐步下滑,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从1995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北京的支柱性产业。从2005年至今,第二产业占比在30%以下,第三产业逐步接近70%的高占比,而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深化,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世界发达城市产业结构形态演进。
与北京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不同,深圳市第三产业占比虽然也在稳步上升,但同时深圳市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同样较快。具体看,期初深圳市第一产业占比相比其他城市较高,1979年时占比高达37%,此后占比出现下降,到1997年第一产业占比下降到1%以内。第二产业则从1979年占比20.5%,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达到占比50%以上,而2005年以后才出现小幅下降。第三产业则是稳步上升,期初占比较高为42.5%。以深圳市为代表的这类城市,经过了资本的快速积累阶段,资本存量已经很大,接下来应该将重点转移至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健康发展。
以沈阳为代表的这类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较为特殊,并且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占比上。总体来看,沈阳市第一产业占比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而第二产业占比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1978年沈阳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66%、25%,此后第一产业占比在略有上升后1990年开始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占比自1979年开始下降,直到2002年以后比重又逐步上升,到2012年占比达52%,超过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整体上表现为越来越大,自1978年的25%上升至43.5%,其中1995—2005年比重都在50%以上。
青岛市产业结构也较为特殊,35年间第二产业占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结构调整表现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博弈过程。第一产业占比期初下降较快,到2005年以后则变动很小。第三产业占比虽然整体是上升趋势,但发展支撑力不足,一直低于第二产业,直到2011年和2012年占比才略微超越第二产业。由此可见,青岛市目前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关键点,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第三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由上述对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来看,大城市人口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轨迹具有同步效应,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产业发展也处于快速发展和升级的时期,反之亦然。这表明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定量进行验证和分析。
四、大城市人口成长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结果
(一)劳动力人口对城市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首先,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次采用Pedroni和Kao两种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滞后阶数p的选择以保证随机项不存在自相关为原则。根据F检验、Hausman检验、LM检验原理,并根据计算得出的F统计量,最后确定应该建立随机固定效应模型。此外,根据研究内容,本文需要建立时间维的变参数动态模型,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无论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均选择时间维不同。
利用整理得到的相关数据对模型式(1)进行分二三次产业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nY/L、InK/L)的变量K/L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95%置信条件下,模型整体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从回归结果看,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业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与传统结论是一致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产业长期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要素投入。然而从时间维度并分要素来看,近10年来人口变动特别是劳动力增加对大城市二三产业产出的影响呈现越来越高于资本存量的作用。以第二产业为例,2003年资本存量K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为O.67,劳动力L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为O.33,到2012年资本存量K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下降为0.39,而劳动力L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系数上升为0.61,两者弹性(贡献)系数此消彼长,人口增长特别是劳动力增长成为促进大城市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类似的态势,只是由于第三产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者人力资本密集型,因而产出弹性的变动幅度比第二产业略小一些。这同样说明了第三产业中变动越来越凸显劳动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大于资本存量的作用。
(二)引入人口密度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对于二三产业合并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仍然用LLC检验、IPS-W检验、ADF Fisher检验、PPFisher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Pedroni和Kao两种方法进行协整检验。通过F檢验以及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选择,最终确定总量生产函数应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K、L、D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显示大城市的产业生产函数在引人人口聚集因素(人口密度变量)后,平均来看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变得大于资本的产出弹性。一方面说明传统两个要素的生产函数中所显示的要素产出弹性掩盖了人口和劳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人口的聚集对二三产业产值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体现在使得劳动力作用凸现出来。由表2显示,劳动力对二三产业产值的产出弹性达到63.55%,而资本存量对产值的产出弹性为27.67%。在引入人口聚集因素(人口密度)后,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表明人口聚集具有对产业发展的外部性作用,也是产业发展内生因素,其对产值增长的产出弹性也高达17.51%。这充分说明大城市的发展中人口聚集、人口密度的提高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而突出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产出效率。 为进一步分析近10年来人口密度(人口聚集)对大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固定效应模型基础上,单独对人口密度这一变量进行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检验,即时间维度的考察,以探究大城市近10年人口快速聚集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与贡献,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结果显示,资本存量K以及劳动力L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分别为0.276 9、0.635 3。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显著性检验结果略为不理想,在10%水平也算是显著。不过整体来看,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rob(F-statistic)=0},且拟合度较好,88%的解释了总量生产函数。从时间态势看,二三产业的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在过去的1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大城市产业产出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从另一方面充分证明人口聚集在大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且显著的作用。
(三)引入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因素的总量生产函数
为了反映人口聚集过程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口素质对于大城市产业发展的作用,我们对模型式(3)也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检验,选择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尽管DW检验值略小,考虑到我们采用的是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并根据拟合优度的检验,可以基本排除序列相关。
如表4显示,在我国大城市近10年的发展中,流动人口的增加所反映的人口集聚、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所反映高等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聚集对产业发展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从这16个大城市平均来看,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产出增长速度将增加0.01个百分点;每万人大学生数量每增加100人二三产业产出的增长速度将增加0.012个百分点。这一结论与人口密度对经济发展贡献结论遥相呼应,外来人口的大量流人为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相比于人口素质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得益于人口红利,进一步佐证了人口聚集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在引入流动人口比重和每万人大学生数量变量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又有一些变化,略微增大。再一次证明人口集聚和素质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大城市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和产出效率。也表明在研究产出来源时必须考虑到人口集聚和素质因素,才能够真实反映人口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表4所见,自200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已经接近75%,达到73.61%。这与大城市平均工资远远高于其他区域的平均工资相一致。
从整体看,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发展有着显著且较大的影响,这在很多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本文着重从纵向即时间维度层面分析流动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自2000年以来,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大城市中,他们主要以劳动力为主,投身在各行各业之中,为城市产业崛起提供了重要劳动力来源且影响作用平稳,产业产出增长速度中约有0.1%的贡献来自于此流动人口比重的增加。而加之引入人口密度的动态模型的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人口密度每增长1%,产业产出增长将增加18%。由于近10年来,大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密度都有较大的增长速度,可以进一步核算,假设大城市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10%,则由于人口聚集增长、密度提高和劳动力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40%。
综上,通过将人口密度、每万人大学生数以及流动人口占比3个指标引入总量生产函数模型中,对过去10年大城市产业发展中人口质量和人口数量的作用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人口数量尤其是外来劳动力人口的流人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这种贡献作用在过去10年间表现出平稳态势,并没有随着时间逐渐增长或减退,进一步表明大城市人口与产业之间已经达到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且较为稳定。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从实证结果看,在我国大城市的产业发展中,人口聚集、人口素质提高对二三产业产值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体现在使得劳动力作用凸现出来,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同时,外来人口的大量流人为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得益于人口红利,进一步佐证了人口聚集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时间维度动态看,人口聚集和流动人口比重提高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在过去10年间表现出平稳态势,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长,进一步表明大城市人口与产业之间已经达到较为稳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产出弹性来看,自2000年以来人口聚集和素质提高使得大城市产业产出中劳动力的影响要高于资本存量仍将日益增强。从产业发展之间对比来看,第三产业对于人口聚集的依赖程度更高。
此外,人口密度、流动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聚集的主要表征,引人生产函数中使得大城市产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实证表明这两个变量对大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内生性作用或者说是内生性因素,而它们对于资本、劳动力两个要素和技术进步又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积极作用。从而才使得产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增加状态。
(二)对未来的展望
我国过去30年人口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或者说流动人口中80%以上都为劳动适龄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使得流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中15~60岁人口比重较大。随着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优势的减弱势必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產生明显冲击。所以,未来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效应更多地会转移到人口素质这一影响因素上来。
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前几年已有大幅增长,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城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正也说明了城市发展中高素质人口的重要性。特别是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它们的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中小城市,也正是这部分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才更加确定了大城市在某一区域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未来伴随着更多细分产业的出现,也会倒逼人才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分化。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未来几年大城市乃至中国所有城市的发展主线。随着城市产业发展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型服务业等产业的倾斜,产业发展对城市内人口的引导作用会逐步增强,同时必然会引起人口素质提升和人口知识结构分化两方面的变化,向人口发展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副省级城市;城市人口;人口密度;产业发展;生产函数
一、引言
在考察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时,尤其是2000年以来,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中国城市的快速成长,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无疑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城市的快速成长无外乎人口规模的快速增加和聚集,产业的聚集和升级。那么,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对产业的聚集和升级到底起一个怎样的作用呢?这是一个需要给予回答,进而可以证明在伴随大城市成长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中人口聚集、人口流动和素质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因素这一判断。当然,有关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研究重点也由原来的全国性研究扩展到部分区域的研究上,从城市人才聚集、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人口综合因素等对产业聚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从分析众多文献中发现,人们对于大城市人口发展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仍然不够透彻,没有揭示出人口发展聚集对产业发展升级的具体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以2000年以来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历史数据为依托,通过构造不同产业的生产函数,研究讨论这些大城市人口聚集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比分析劳动力对区域城市产业发展的不同贡献。
二、模型选择和数据整理
(一)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的表征
大城市的成长其关键的表征是人口增长,而实现人口增长的途径无非是人口的流入和聚集。人口聚集程度的表达更恰当的指标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因此本文以城市人口密度作为人口聚集的表征变量。此外,本文采用城市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以反映人口聚集的过程和途径,采用每万人大学生数量反映人力资本的聚集。
本文考虑到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有关产业发展的表征采用二三产业产出效率作为考察产业发展的表征。而产业升级更多的是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由于受到人口产业属性无法辨别的影响,本文只能够将二三产业合并作为城市产业升级的表征。
三、大城市人口、产业发展轨迹及特征
这里我们对所选的16个大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以及部分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副省级城市,对其人口和产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作一梳理。
(一)常住人口规模发展轨迹及特征
从1978年至今,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扩大了两倍左右,而且大城市问的人口增长走向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2000年,这一阶段常住人口规模虽然每年都在上升,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第二阶段为2000-2015年,这一阶段出现人口向大城市快速聚集的现象,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常住人口爆发式增长时期。
以北京、上海为例,1978年,上海常住人口为1104万人,北京为871.5万人,到201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415.2万人,而北京市也达到2114.8万人。35年间,上海、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分别扩大了2.2倍和2.4倍,且第二阶段图表趋势线斜率明显增大(图1)。
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地流入,城市土地面积却几乎没有扩张,人口聚集和人口密度上升。从期初每平方公里几百人,到2013年底的平均每平方公里3 000多人,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增加50人甚至七八十人。图2则清晰直观地展现出上海、深圳和厦门2000年以后的人口密度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市,1979年深圳市人口密度仅为158人/平方公里,到2013年人口密度增加至5 323人/平方公里,在35年时间里人口密度增长为原来的30倍,远超国内外其他发达城市。其他大城市也表现出同样的态势,即在土地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在近10年内有了明显的增长。
(二)城市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惊人,尤其是沿海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属第二三产业,从1978年至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同城市之间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城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很快,作为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有的城市则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共同带动经济发展。总体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1.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情况。从产值规模看,无论是直辖市还是副省级城市,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1980的产值规模仅为十几亿元到三十几亿元甚至不到1亿元(深圳),但是2012年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增长至上千亿元。短短35年,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产值规模非常快速的增长(图3-4)。
从产业发展轨迹看,1978-2000年为产值增长的平稳时期,这期间产值增长速度较慢,产值发展轨迹曲线较平缓;2000年以后,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产值出现快速增长,发展轨迹曲线变得陡峭,产值增长幅度越来越大,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从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时期略有不同,1990-1995年期间各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均较快,但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为集中,资本累积速度快。1995年以后,二三产业发展增速差异性显著,第二产业增速虽然整体保持上升,但周期性明显,有上升有下降,特别是2010-2012年左右。第三产业则相对稳定增长,特别是2000年以后,增速稳定在10%~30%之间,各城市规律性表现一致。 2.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伴随着早期资本的大量累积,经济发达城市后期发展则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地位城市,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时伴随着城市发展转型,第三产业发展后来者居上,逐渐成为城市的支柱性产业。
在我国大城市特别是副省级城市(宁波、广州、杭州、青岛、济南、西安、厦门、武汉、南京、长春、沈阳、哈尔滨、成都、深圳)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最为普遍,代表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济南、西安、南京、哈尔滨,这一类总体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二类代表城市为重庆、宁波、深圳、长春,表现特征为: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第三类代表城市为厦门、武汉、成都、沈阳,这一类特征为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先下降后小幅上升,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四类较为特殊,代表城市为青岛,其特点为:一产占比下降、二产占比总体平稳,三产占比小幅上升。限于篇幅,以北京、深圳、沈阳、青岛为例加以说明。
自1978年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类型由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第二产业占比逐步下滑,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从1995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北京的支柱性产业。从2005年至今,第二产业占比在30%以下,第三产业逐步接近70%的高占比,而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深化,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世界发达城市产业结构形态演进。
与北京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不同,深圳市第三产业占比虽然也在稳步上升,但同时深圳市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同样较快。具体看,期初深圳市第一产业占比相比其他城市较高,1979年时占比高达37%,此后占比出现下降,到1997年第一产业占比下降到1%以内。第二产业则从1979年占比20.5%,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达到占比50%以上,而2005年以后才出现小幅下降。第三产业则是稳步上升,期初占比较高为42.5%。以深圳市为代表的这类城市,经过了资本的快速积累阶段,资本存量已经很大,接下来应该将重点转移至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健康发展。
以沈阳为代表的这类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较为特殊,并且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占比上。总体来看,沈阳市第一产业占比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而第二产业占比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1978年沈阳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66%、25%,此后第一产业占比在略有上升后1990年开始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占比自1979年开始下降,直到2002年以后比重又逐步上升,到2012年占比达52%,超过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整体上表现为越来越大,自1978年的25%上升至43.5%,其中1995—2005年比重都在50%以上。
青岛市产业结构也较为特殊,35年间第二产业占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结构调整表现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博弈过程。第一产业占比期初下降较快,到2005年以后则变动很小。第三产业占比虽然整体是上升趋势,但发展支撑力不足,一直低于第二产业,直到2011年和2012年占比才略微超越第二产业。由此可见,青岛市目前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关键点,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第三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由上述对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来看,大城市人口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轨迹具有同步效应,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产业发展也处于快速发展和升级的时期,反之亦然。这表明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定量进行验证和分析。
四、大城市人口成长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结果
(一)劳动力人口对城市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首先,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次采用Pedroni和Kao两种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滞后阶数p的选择以保证随机项不存在自相关为原则。根据F检验、Hausman检验、LM检验原理,并根据计算得出的F统计量,最后确定应该建立随机固定效应模型。此外,根据研究内容,本文需要建立时间维的变参数动态模型,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无论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均选择时间维不同。
利用整理得到的相关数据对模型式(1)进行分二三次产业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nY/L、InK/L)的变量K/L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95%置信条件下,模型整体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从回归结果看,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业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与传统结论是一致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产业长期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要素投入。然而从时间维度并分要素来看,近10年来人口变动特别是劳动力增加对大城市二三产业产出的影响呈现越来越高于资本存量的作用。以第二产业为例,2003年资本存量K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为O.67,劳动力L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为O.33,到2012年资本存量K对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下降为0.39,而劳动力L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系数上升为0.61,两者弹性(贡献)系数此消彼长,人口增长特别是劳动力增长成为促进大城市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类似的态势,只是由于第三产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者人力资本密集型,因而产出弹性的变动幅度比第二产业略小一些。这同样说明了第三产业中变动越来越凸显劳动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大于资本存量的作用。
(二)引入人口密度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对于二三产业合并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仍然用LLC检验、IPS-W检验、ADF Fisher检验、PPFisher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Pedroni和Kao两种方法进行协整检验。通过F檢验以及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选择,最终确定总量生产函数应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K、L、D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显示大城市的产业生产函数在引人人口聚集因素(人口密度变量)后,平均来看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变得大于资本的产出弹性。一方面说明传统两个要素的生产函数中所显示的要素产出弹性掩盖了人口和劳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人口的聚集对二三产业产值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体现在使得劳动力作用凸现出来。由表2显示,劳动力对二三产业产值的产出弹性达到63.55%,而资本存量对产值的产出弹性为27.67%。在引入人口聚集因素(人口密度)后,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表明人口聚集具有对产业发展的外部性作用,也是产业发展内生因素,其对产值增长的产出弹性也高达17.51%。这充分说明大城市的发展中人口聚集、人口密度的提高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而突出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产出效率。 为进一步分析近10年来人口密度(人口聚集)对大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固定效应模型基础上,单独对人口密度这一变量进行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检验,即时间维度的考察,以探究大城市近10年人口快速聚集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与贡献,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结果显示,资本存量K以及劳动力L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分别为0.276 9、0.635 3。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显著性检验结果略为不理想,在10%水平也算是显著。不过整体来看,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rob(F-statistic)=0},且拟合度较好,88%的解释了总量生产函数。从时间态势看,二三产业的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在过去的1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大城市产业产出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从另一方面充分证明人口聚集在大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且显著的作用。
(三)引入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因素的总量生产函数
为了反映人口聚集过程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口素质对于大城市产业发展的作用,我们对模型式(3)也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检验,选择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尽管DW检验值略小,考虑到我们采用的是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并根据拟合优度的检验,可以基本排除序列相关。
如表4显示,在我国大城市近10年的发展中,流动人口的增加所反映的人口集聚、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所反映高等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聚集对产业发展有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从这16个大城市平均来看,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产出增长速度将增加0.01个百分点;每万人大学生数量每增加100人二三产业产出的增长速度将增加0.012个百分点。这一结论与人口密度对经济发展贡献结论遥相呼应,外来人口的大量流人为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相比于人口素质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得益于人口红利,进一步佐证了人口聚集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在引入流动人口比重和每万人大学生数量变量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又有一些变化,略微增大。再一次证明人口集聚和素质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大城市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和产出效率。也表明在研究产出来源时必须考虑到人口集聚和素质因素,才能够真实反映人口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表4所见,自200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已经接近75%,达到73.61%。这与大城市平均工资远远高于其他区域的平均工资相一致。
从整体看,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发展有着显著且较大的影响,这在很多研究中得到证实。因此,本文着重从纵向即时间维度层面分析流动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自2000年以来,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大城市中,他们主要以劳动力为主,投身在各行各业之中,为城市产业崛起提供了重要劳动力来源且影响作用平稳,产业产出增长速度中约有0.1%的贡献来自于此流动人口比重的增加。而加之引入人口密度的动态模型的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人口密度每增长1%,产业产出增长将增加18%。由于近10年来,大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密度都有较大的增长速度,可以进一步核算,假设大城市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10%,则由于人口聚集增长、密度提高和劳动力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40%。
综上,通过将人口密度、每万人大学生数以及流动人口占比3个指标引入总量生产函数模型中,对过去10年大城市产业发展中人口质量和人口数量的作用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人口数量尤其是外来劳动力人口的流人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这种贡献作用在过去10年间表现出平稳态势,并没有随着时间逐渐增长或减退,进一步表明大城市人口与产业之间已经达到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且较为稳定。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从实证结果看,在我国大城市的产业发展中,人口聚集、人口素质提高对二三产业产值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体现在使得劳动力作用凸现出来,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同时,外来人口的大量流人为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得益于人口红利,进一步佐证了人口聚集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时间维度动态看,人口聚集和流动人口比重提高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在过去10年间表现出平稳态势,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长,进一步表明大城市人口与产业之间已经达到较为稳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产出弹性来看,自2000年以来人口聚集和素质提高使得大城市产业产出中劳动力的影响要高于资本存量仍将日益增强。从产业发展之间对比来看,第三产业对于人口聚集的依赖程度更高。
此外,人口密度、流动人口占比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聚集的主要表征,引人生产函数中使得大城市产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实证表明这两个变量对大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内生性作用或者说是内生性因素,而它们对于资本、劳动力两个要素和技术进步又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积极作用。从而才使得产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增加状态。
(二)对未来的展望
我国过去30年人口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或者说流动人口中80%以上都为劳动适龄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使得流人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中15~60岁人口比重较大。随着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优势的减弱势必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產生明显冲击。所以,未来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效应更多地会转移到人口素质这一影响因素上来。
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前几年已有大幅增长,每万人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城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正也说明了城市发展中高素质人口的重要性。特别是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它们的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中小城市,也正是这部分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才更加确定了大城市在某一区域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未来伴随着更多细分产业的出现,也会倒逼人才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分化。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未来几年大城市乃至中国所有城市的发展主线。随着城市产业发展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型服务业等产业的倾斜,产业发展对城市内人口的引导作用会逐步增强,同时必然会引起人口素质提升和人口知识结构分化两方面的变化,向人口发展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