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言教学现状及新模式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9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特有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纽带。语言能力的好与坏可以显示出一个人是否有判断力、交流能力与思想内涵,作为21世纪具有文化内涵群体之一的中学生更需要有着良好的语言能力,才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作为重点课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创新的语言教学模式中发现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走入语言的秘密花园。
  【关键词】 语言 交流沟通 语言能力 创新 教学模式
  
  1 语文课堂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并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够展现出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好与坏直接与自身的综合素质相挂钩,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教学是当今课改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正处于增长期,我们必须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把语言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需要把语言教学作为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培养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2 当今初中语文课堂中语言教学的弊端
  通过我近几年的调查,我国部分初中的语言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我所在的区域中进行抽查的60个初中生中,80%的学生在课堂中几乎没有进行过语言训练,40%的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较差。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反而忽略了语言教学训练,因此出现了一些教学弊端。
  首先,教师灌输性语言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老师在课堂中只是用单一枯燥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的语言从根本上决定了能否让学生对于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尤其作为语文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语言的功底,更是需要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老师枯燥无味的灌输性的语言,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其次,词语教学的欠缺。许多老师都没有把词语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语言训练中,老师也很少让学生去用某一个词语进行语言练习,因此学生在词语的掌握上只停留在了解和会写的水平上,而对于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与在综合运用中的能力十分欠缺,这对于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是极为不利的。
  再次,固化学生思维。在如今的新课标中,需要老师开拓思维,进行扩展式的教学,但是老师在课堂中几乎将所有的内容安排为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只停留在课本上,比如让学生背一些课文中的语句。所谓“温故知新”,复习旧知识,掌握课文的内容没有错误,但是老师不能就此固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知识积累达不到一定层次。
  3 国外语言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西方,许多国家拥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方法,虽然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同,但是方法却是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以美国为例,他们在语言教学方面大多采用“综合主题课”的形式,以“活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活动的过程中渗透语言的教学内容。语言教学中,他们与中国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不同,而是采取分组教学和单独教学两种形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由结组,通过老师之前提及的这节课的主题然后进行交谈。学生可以随意畅谈,老师在各小组中听取学生的谈论,如有好的观点就会让学生上台进行全班性的演讲。课堂的气氛十分融洽,老师与学生可以毫无拘束地进行交流。我们中国的语言教学缺少的就是课堂中的创新与灵活,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造精神。
  4 对优化当今初中语言教学的新模式的实践
  面对语言教学这一决定初中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美”“趣”“精”等方面来谈谈我在优化语言教学的一些实践。
  4.1 “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语言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如何品味与运用语言,而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就是中间的载体,所以老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语言功底与综合素养。首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需要有着渊博的知识储备才能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知识财富,因此需要我们在课下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时刻了解最新的信息,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只有丰富的学识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饱满而充实,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知识也让他们丰富着自己的“语言宝库”。其次,在教學语言中多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比如“再想想”“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这样……”,在学生有不确定或者质疑的态度时,可以多用引导性的语言,旁敲侧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语言组织得更紧密。
  4.2 化枯燥为“神奇”。作家老舍曾说过:“耳朵不像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听不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内心十分容易躁动,因此需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课堂的效率。对于单纯学习语言来说,确实显得内容枯燥,所以我们需要转变方式去让学生提升学习语言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一些记叙文的时候,如果课文中出现不同的角色,我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但是我不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朗读,这全要靠学生靠着自己的理解去控制好自己的语气。
  4.3 使陈旧变为“时尚”。面对枯燥重复的教学,我知道如果再不变通,只会让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失去兴趣。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加入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元素,比如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接受力,那我们作为老师必须要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课堂中补充新内容,增大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课堂中经常会将“酷”“帅”“秀”“pk”等词语穿插在语言中,让学生感到新鲜,扩大了信息量,并且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4.4 带领学生挖掘语言文化的内涵。语言学家L·R·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语言同样是一门文化,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母语有着怎样深远的内涵。比如我会占用课堂时间给学生介绍汉字历史短片,让学生认识到从仓颉造字到如今的简体字的演变过程。我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让我们的语言发扬光大,我相信咱们中国人就像一个势能无限大的弹簧,总有一天能让汉语成为世界语的。”学生从语言的侧面认识到中国灿烂的文字文化,更是被我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4.5 语言训练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一直强调的就是不能让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水准去看待每个学生,因此也不能强迫他们在同一时间学会多少。我通过对学生逐渐了解之后,会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平均水平为基础,如果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去完成我额外布置的任务。在平时,我鼓励学生阅读书籍,安排每天一个学生在课前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且演讲五分钟,内容可以是最近的新闻、对某件事的看法,甚至是自己遇到趣事。学生们都积极地准备着,想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着,在自由中发展着”,这是我在教学中的思想所在。
  5 结语
  总之,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在语文的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那神奇的魔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欣赏与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然而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保持着创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让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语言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 陈黎明.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3-2
  2 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J].语文建
   设,2002(7)
  3 熊细滚.走入意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其他文献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他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所以教师应很好
期刊
古人用“学海”和“书山”来形容学问之广、书籍之多。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这“学海”还在迅速扩大,“书山”也在无限增高。在这浩瀚如烟的书库里,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问里多读一些书呢?现代阅读学告诉我们,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完全是可能的。  1 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  1.1 阅读停顿的次数过多,停顿时间长。据心理测验,阅读快的人每5~8行才停一次。每次停的时间为0.3~0.5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不能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实行全面的教育。身为高中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担负起美育工作,担负起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新课改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是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实践证明后进生一般都具有如下心理特征:枯萎的学习动机,脆弱的自尊心,敏感的思维,薄弱的意志力。针对以上心理特征,我们教师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平日生活中,都应时刻注意后进生的转化,才能见微知著、事半功倍。  【关键词】 班主任 后进生 情感教育     我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和传统教育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跟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做数学,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开始,从符合初中学生认识水平的知识开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数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以明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奋斗目标 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
期刊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换句话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教师作为主导,“占用”的课堂时间相对就少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谓“课堂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现阶段,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多为45分钟,而生物科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很少有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课
期刊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横批:写不出来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一定要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
期刊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一方面,认知决定着意向的强弱,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有把认知和意向这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  1 转变教育教
期刊
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以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艺术性。  1 创设相关情景,提高课堂的艺术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情景,既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活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又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领悟,同时也是提高课堂艺术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