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了变得更加聪明。可是在小学英语课上,少量的词汇、简单的句型让教师难以开展思维性的活动。听了特级教师沈峰的课,发现原来小学英語课上,学生也能做“思维体操”。因为沈老师不是简单停留在教材表面,她总能挖掘出教材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总能设计出一些有思考含量的课堂活动,总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激活思维,起于解谜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5A第八单元EFGH四部分)
(刚完成对F部分的教学,沈老师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猜谜活动,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自然地进入G部分)
Riddle 1:They have heads and tails. But they have no hands or feet. They can swim. What are they?
Riddle 2:It has white colour. It’s a kind of drink. People drink it every day. What is it?
Riddle 3:I have a big body. I can keep food and drink fresh. So people like to put food and drink into my body. What am I?
【赏析】谜语是一种有益的智力娱乐游戏,既可激发兴趣又可启发心智,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沈老师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让学生去阅读英语,用英语思考。而这三个谜语的答案fishmilkfridge,就是G部分要教学的内容。这个环节既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巧妙地完成了FG两部分的教学衔接。对比一下有的教师的课堂,高年级的学生还在玩着低年级的游戏,这些游戏思维含量低,仅仅是对语言的简单重复或只是测试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含金量”少。教师要随着学生的变化,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的游戏,要考虑知识是否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
这节课给我的收获还不止这些。我们知道,江苏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分成ABCDEFG若干部分,ABC三部分教学课文、单词、句型,一向是教师教学时所侧重的内容,后面的DEFG四部分,通常会一掠而过,领学生读读就算了。沈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书本上没有所谓的“零碎部分”,要认真对待每一部分内容,它们都大有可教的价值,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知识和思维多方面的训练。
内化知识,起于创造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6B第六单元)
T: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
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concert. David is going to play the violin. Nancy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Gao Shan is going to watch them.
T: You use 4 sentences. Can you use one sentence?
S: They are all going to the concert.
T: Yes. And we can also say “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
S: 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oncert.
……
T: Now we know Gao Shan and David’s plan for the weekend. Now try to give us a report . Say like this:On Saturday they are going to …… On Sunday they are going to ……
【赏析】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现在的小学英语课上,有太多的机械练习,很多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复述即可。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沈老师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学生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回答得非常完整,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问题进行到此可能就结束了。可是沈老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书本语言的简单重复,她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You use 4 sentences. Can you use one sentence? 学生受到这个问题的“逼迫”,通过思考,给出了答案。沈老师进一步引导: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学生迅速跟上: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oncert. 至此,在沈老师一步步的“紧逼”下,学生运用本单元新学的词组,经过加工与创造,组织句子,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出了同样的意思,完成了对这个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回答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吸收再输出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在课文教完后,沈老师又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这又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掌握课文内容后,运用句型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汇总,才能给出老师要求的report。
大作家托尔斯泰向人们提出忠告:“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搬运,备课和上课时要抓住教材里、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向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逼迫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帮助他们跨越鹦鹉学舌的语言学习层面,在课堂上技能内化,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
培养能力,起于放手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6B第七单元)
T: Does Liu Tao’s mother know Peter?
Ss: No.
T: So she has a lot of questions. What will she ask?
(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一个个上前将问题写在黑板上:Where does he come from? Does he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How old is he? What’s his hobby……)
(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解决一个,擦去一个)
【赏析】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沈老师的这段教学生动地演绎了朱熹的这段话。首先,由无疑到有疑。沈老师启发学生Does Liu Tao’s mother know Peter? So she has a lot of questions. What will she ask? 这些问题犹如钥匙,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许多问题被学生想出来并写在了黑板上,原本什么都没有的黑板一下子被填满了,就像学生的大脑充满了问号一样。接着由有疑到无疑。有了问题,学生开始阅读课文,这时的阅读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阅读也有了动力。在书本上找到了答案后,学生开始逐个回答黑板上的问题,问题被逐一擦掉,黑板又恢复到先前的一片清洁,学生的大脑也同样如此。这一学生自己设疑、解疑的过程,就是自主阅读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分析——思考——解答的过程,设疑、解疑能力提高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有了大长进。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沈老师就是一个出色的点火手,首先她有“点火”的意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很欠缺的,他们总是致力于填满学生的脑子,认为填得越多越好,而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却缺少思考。教师教学生学,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在课堂上激发和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次,沈老师知道何时“点火”,有时只需在适当的时候点上一把火,便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我们要学会该放手时且放手,而且要放得巧。只有教师放手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才会多起来,学习能力也才会越来越强。(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激活思维,起于解谜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5A第八单元EFGH四部分)
(刚完成对F部分的教学,沈老师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猜谜活动,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自然地进入G部分)
Riddle 1:They have heads and tails. But they have no hands or feet. They can swim. What are they?
Riddle 2:It has white colour. It’s a kind of drink. People drink it every day. What is it?
Riddle 3:I have a big body. I can keep food and drink fresh. So people like to put food and drink into my body. What am I?
【赏析】谜语是一种有益的智力娱乐游戏,既可激发兴趣又可启发心智,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沈老师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让学生去阅读英语,用英语思考。而这三个谜语的答案fishmilkfridge,就是G部分要教学的内容。这个环节既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巧妙地完成了FG两部分的教学衔接。对比一下有的教师的课堂,高年级的学生还在玩着低年级的游戏,这些游戏思维含量低,仅仅是对语言的简单重复或只是测试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含金量”少。教师要随着学生的变化,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的游戏,要考虑知识是否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
这节课给我的收获还不止这些。我们知道,江苏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分成ABCDEFG若干部分,ABC三部分教学课文、单词、句型,一向是教师教学时所侧重的内容,后面的DEFG四部分,通常会一掠而过,领学生读读就算了。沈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书本上没有所谓的“零碎部分”,要认真对待每一部分内容,它们都大有可教的价值,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知识和思维多方面的训练。
内化知识,起于创造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6B第六单元)
T: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
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concert. David is going to play the violin. Nancy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Gao Shan is going to watch them.
T: You use 4 sentences. Can you use one sentence?
S: They are all going to the concert.
T: Yes. And we can also say “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
S: 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oncert.
……
T: Now we know Gao Shan and David’s plan for the weekend. Now try to give us a report . Say like this:On Saturday they are going to …… On Sunday they are going to ……
【赏析】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记忆。现在的小学英语课上,有太多的机械练习,很多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复述即可。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沈老师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unday,学生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回答得非常完整,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问题进行到此可能就结束了。可是沈老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书本语言的简单重复,她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You use 4 sentences. Can you use one sentence? 学生受到这个问题的“逼迫”,通过思考,给出了答案。沈老师进一步引导: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学生迅速跟上:They are all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oncert. 至此,在沈老师一步步的“紧逼”下,学生运用本单元新学的词组,经过加工与创造,组织句子,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出了同样的意思,完成了对这个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回答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理解吸收再输出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在课文教完后,沈老师又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这又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掌握课文内容后,运用句型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汇总,才能给出老师要求的report。
大作家托尔斯泰向人们提出忠告:“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搬运,备课和上课时要抓住教材里、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向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逼迫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帮助他们跨越鹦鹉学舌的语言学习层面,在课堂上技能内化,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
培养能力,起于放手
【教学回放】(江苏牛津教材6B第七单元)
T: Does Liu Tao’s mother know Peter?
Ss: No.
T: So she has a lot of questions. What will she ask?
(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一个个上前将问题写在黑板上:Where does he come from? Does he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How old is he? What’s his hobby……)
(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解决一个,擦去一个)
【赏析】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沈老师的这段教学生动地演绎了朱熹的这段话。首先,由无疑到有疑。沈老师启发学生Does Liu Tao’s mother know Peter? So she has a lot of questions. What will she ask? 这些问题犹如钥匙,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许多问题被学生想出来并写在了黑板上,原本什么都没有的黑板一下子被填满了,就像学生的大脑充满了问号一样。接着由有疑到无疑。有了问题,学生开始阅读课文,这时的阅读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阅读也有了动力。在书本上找到了答案后,学生开始逐个回答黑板上的问题,问题被逐一擦掉,黑板又恢复到先前的一片清洁,学生的大脑也同样如此。这一学生自己设疑、解疑的过程,就是自主阅读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分析——思考——解答的过程,设疑、解疑能力提高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有了大长进。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沈老师就是一个出色的点火手,首先她有“点火”的意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很欠缺的,他们总是致力于填满学生的脑子,认为填得越多越好,而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却缺少思考。教师教学生学,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在课堂上激发和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次,沈老师知道何时“点火”,有时只需在适当的时候点上一把火,便会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我们要学会该放手时且放手,而且要放得巧。只有教师放手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才会多起来,学习能力也才会越来越强。(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