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生”这个词,在如今似乎是酒店侍应生拉开玻璃门,饭堂店小二拉开座椅的时候,对男性顾客的常用敬称。眼下这称谓,尊敬里,带着几分透着钱味儿的谦恭。不管你是路人甲乙丙丁,哪怕你趿拉着人字拖,穿着大花裤衩,用牙签剔着牙花儿,只要能消费得起,用“先生”这个称谓总是没错的。但是,在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或者说在上千年中国历史的幽深隧道里,这个词是尊称,而且大多数时候用来称呼老师。
有人说,20世纪初的中国是最近的春秋,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有风骨、有风度、有学识、有怀抱的大先生,朱光潜先生算是其中一个。按说真要为当时的大先生们画群像,凑出一幅类似于《雅典学派》那样的《中华学派》,绝对绰绰有余。可为什么我偏偏先要介绍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呢?同学,你抬头看看我推荐的书名,瞧出点端倪没?书名中所谓的“青年”其实就如同你一般的中学生。是的,这位大先生写出来的东西主要不是给学者看的,而是给学生看的。
在你的印象中,可以用“先生”來称呼的人,写出来的研究性论文多半是看不懂的。就像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大部分人只怕连标题都不懂。所以即便家里会摆出来一整套杜兰版《世界文明史》,也很少会摆出一整套《管锥编》。可朱光潜先生的论文,只要是对文学和美学感兴趣,并且稍有一点基础的同学,基本都能看明白。而且他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层次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思维特别严谨,堪称最佳论文范本。尤其是那些一谈到论述类文章就挠头的同学,多读一些朱光潜先生的文章绝对是有好处的。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由多篇信件构成,这里说“多篇”是因为后来又另添了十封信,所以好吧,朱先生几乎是买一赠一,一共给中学生写了二十二封信。
这二十二封信谈的都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一封信一个主题,其中有谈如何与自己相处的,比如《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休息》《谈人生与我》;有谈如何与别人相处的,比如《谈交友》《谈多元宇宙》《谈情与理》;当然,更多的篇目还是谈学习的,比如《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学问》《写作练习》《咬文嚼字》。我知道有些同学眼睛溜过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有股冲动想要翻页——什么嘛,兰姐!我们每天听的说教还少吗?你费尽心力,又刨出来一位老先生跟我们来一番老生常谈!你累不累啊!
好吧,你别慌,先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
有没有觉得这位老先生挺懂你的?
再来看这段——
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自有相当价值,我们是不能否认的。可是以维持安宁为社会唯一目的,则未免大错特错。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人是一种贱动物,只好模仿因袭,不乐改革创造。所以维持固有的风化,用不着你费力。你让它去,世间自有一般庸人懒人去担心。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物理学上仿佛有一条定律说,凡物既静,不加力不动。而所加的力必比静物的惰力大,才能使它动。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因此,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这些语句看起来是不是特别过瘾?
对了,关于中学的禁忌话题“恋爱”,朱先生还开有专门的篇章来探讨(可以自己去读读《谈多元宇宙》这一篇)。我这里仅摘出几句以飨读者——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
恋爱不是这样机械的东西,它是至上的,神圣的,含有无穷奥秘的。在恋爱的状态中,两人脉搏的一起一落,两人心灵一往一复,都恰能忻合无间。在这种境界,如果身家财产学业名誉道德等观念渗人一分,则恋爱真纯的程度便须减少一分。
“恋爱的宇宙”中,往往也可以表现出最伟大的人格。
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
有没有觉得老先生把你最想讲的话,用最高大上的方式讲出来了?
你会发现,朱先生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正襟危坐的老先生,一上来就跟你谈读书,但看他深入剖析问题的过程,会发现他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活脱脱一枚潮人啊!
那时的先生会让我们感觉前卫,原因无他,不过是先生抓住了人性和人情的规律,不遮掩,不矫情,开诚布公地侃侃而谈。我们感觉到的“前卫”,不过是老先生的几句实诚话而已。
老先生不仅会分析问题,还特别擅长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比如读书,老先生会告诉你——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当下有一本特別畅销的指导学法的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实都已经囊括在上面这段话里了。当然,有同学会纳闷,这是在读什么书啊!读小说而已,有这么麻烦吗?其实这种方法,适用的是那些你啃起来感觉有些费力的书。打个比方,如果你开始闹书荒,同时又觉得眼前的网络爽文让你开始感觉厌倦,你忍受不了那些低劣小说毫无逻辑的情节设置,毫无底线的人物描写,这就说明你开始有了追求艺术品位的自觉。此时你觉得你接触到的这些作品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或许朱先生的一句话会很入你的心——“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走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打开一本能让自己“暴血”的书,是锻造一个更加强悍的自己、一个能让他人刮目相看的自己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形下,朱先生的这段话就会特别实用了。
比如,如果你感到情绪特别低落,朱先生又会告诉你——
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这段文字来自《谈动》。文章末尾有一句话,成了我一个学生的座右铭——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
你是不是也觉得很经典?其实在朱先生的书中,这样经典的文段可谓俯拾皆是。
再者,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跟你的观点永远不一致,特别喜欢因为观点不同而和你抬杠,让你又爱又恨,时常纠结着要不要推翻友谊的小船的朋友?或许看了下面这段话,你会得到一些启发——
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我其实特别感激身边能有同我意见不一致的朋友,因为“不同”才预示着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还在等待你开启,有一些全新的视角等待着你去观望。不同的朋友才最能够成就自己的大视野和大格局。不知道你对朱先生这段话怎么看,我反正是很触动的。
朱先生书里的妙笔,我不能一一举尽,只能掀开一角,让你窥探一二。
现在我的学生正在读高三,开学时我印发给他们的第一份阅读材料就是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整本书我分两次印在试卷纸上给他们读,在资料的末尾,我附上了这样一段话——
读完这十二封信,觉得朱老先生既有学识又有趣,对他佩服之至的举个手看看!不管你们举不举手,我反正是手和脚都要举起来的!你们算一算,读上一份材料加读这一份材料,你们拢共花了多少时间?这就是你们读完一整本书的时间。所以高三的时候,系统地读书,结交一些有意思的大师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吧?关键就在于你怀抱着怎样的心态,以怎样的效率去利用片段的时间。所以,就让我们抱着不停地“发现精彩的文章,认识更牛的人”这样的心态,来展开高三的语文学习吧!
有没有发现,当转换了心态来做语文的阅读题,你或许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收获呢!
好吧,谨以此文,向高三、初三一起并肩战斗的孩子们致意!
有人说,20世纪初的中国是最近的春秋,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有风骨、有风度、有学识、有怀抱的大先生,朱光潜先生算是其中一个。按说真要为当时的大先生们画群像,凑出一幅类似于《雅典学派》那样的《中华学派》,绝对绰绰有余。可为什么我偏偏先要介绍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呢?同学,你抬头看看我推荐的书名,瞧出点端倪没?书名中所谓的“青年”其实就如同你一般的中学生。是的,这位大先生写出来的东西主要不是给学者看的,而是给学生看的。
在你的印象中,可以用“先生”來称呼的人,写出来的研究性论文多半是看不懂的。就像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大部分人只怕连标题都不懂。所以即便家里会摆出来一整套杜兰版《世界文明史》,也很少会摆出一整套《管锥编》。可朱光潜先生的论文,只要是对文学和美学感兴趣,并且稍有一点基础的同学,基本都能看明白。而且他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层次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思维特别严谨,堪称最佳论文范本。尤其是那些一谈到论述类文章就挠头的同学,多读一些朱光潜先生的文章绝对是有好处的。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由多篇信件构成,这里说“多篇”是因为后来又另添了十封信,所以好吧,朱先生几乎是买一赠一,一共给中学生写了二十二封信。
这二十二封信谈的都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一封信一个主题,其中有谈如何与自己相处的,比如《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休息》《谈人生与我》;有谈如何与别人相处的,比如《谈交友》《谈多元宇宙》《谈情与理》;当然,更多的篇目还是谈学习的,比如《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学问》《写作练习》《咬文嚼字》。我知道有些同学眼睛溜过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有股冲动想要翻页——什么嘛,兰姐!我们每天听的说教还少吗?你费尽心力,又刨出来一位老先生跟我们来一番老生常谈!你累不累啊!
好吧,你别慌,先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
有没有觉得这位老先生挺懂你的?
再来看这段——
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自有相当价值,我们是不能否认的。可是以维持安宁为社会唯一目的,则未免大错特错。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人是一种贱动物,只好模仿因袭,不乐改革创造。所以维持固有的风化,用不着你费力。你让它去,世间自有一般庸人懒人去担心。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物理学上仿佛有一条定律说,凡物既静,不加力不动。而所加的力必比静物的惰力大,才能使它动。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因此,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为乌烟瘴气闷死了。
这些语句看起来是不是特别过瘾?
对了,关于中学的禁忌话题“恋爱”,朱先生还开有专门的篇章来探讨(可以自己去读读《谈多元宇宙》这一篇)。我这里仅摘出几句以飨读者——
在“恋爱的宇宙”里,我们只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真纯,不能问某人之爱某人是否应该。
恋爱不是这样机械的东西,它是至上的,神圣的,含有无穷奥秘的。在恋爱的状态中,两人脉搏的一起一落,两人心灵一往一复,都恰能忻合无间。在这种境界,如果身家财产学业名誉道德等观念渗人一分,则恋爱真纯的程度便须减少一分。
“恋爱的宇宙”中,往往也可以表现出最伟大的人格。
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
有没有觉得老先生把你最想讲的话,用最高大上的方式讲出来了?
你会发现,朱先生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正襟危坐的老先生,一上来就跟你谈读书,但看他深入剖析问题的过程,会发现他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活脱脱一枚潮人啊!
那时的先生会让我们感觉前卫,原因无他,不过是先生抓住了人性和人情的规律,不遮掩,不矫情,开诚布公地侃侃而谈。我们感觉到的“前卫”,不过是老先生的几句实诚话而已。
老先生不仅会分析问题,还特别擅长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比如读书,老先生会告诉你——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当下有一本特別畅销的指导学法的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实都已经囊括在上面这段话里了。当然,有同学会纳闷,这是在读什么书啊!读小说而已,有这么麻烦吗?其实这种方法,适用的是那些你啃起来感觉有些费力的书。打个比方,如果你开始闹书荒,同时又觉得眼前的网络爽文让你开始感觉厌倦,你忍受不了那些低劣小说毫无逻辑的情节设置,毫无底线的人物描写,这就说明你开始有了追求艺术品位的自觉。此时你觉得你接触到的这些作品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或许朱先生的一句话会很入你的心——“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走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打开一本能让自己“暴血”的书,是锻造一个更加强悍的自己、一个能让他人刮目相看的自己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形下,朱先生的这段话就会特别实用了。
比如,如果你感到情绪特别低落,朱先生又会告诉你——
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这段文字来自《谈动》。文章末尾有一句话,成了我一个学生的座右铭——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
你是不是也觉得很经典?其实在朱先生的书中,这样经典的文段可谓俯拾皆是。
再者,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跟你的观点永远不一致,特别喜欢因为观点不同而和你抬杠,让你又爱又恨,时常纠结着要不要推翻友谊的小船的朋友?或许看了下面这段话,你会得到一些启发——
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我其实特别感激身边能有同我意见不一致的朋友,因为“不同”才预示着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还在等待你开启,有一些全新的视角等待着你去观望。不同的朋友才最能够成就自己的大视野和大格局。不知道你对朱先生这段话怎么看,我反正是很触动的。
朱先生书里的妙笔,我不能一一举尽,只能掀开一角,让你窥探一二。
现在我的学生正在读高三,开学时我印发给他们的第一份阅读材料就是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整本书我分两次印在试卷纸上给他们读,在资料的末尾,我附上了这样一段话——
读完这十二封信,觉得朱老先生既有学识又有趣,对他佩服之至的举个手看看!不管你们举不举手,我反正是手和脚都要举起来的!你们算一算,读上一份材料加读这一份材料,你们拢共花了多少时间?这就是你们读完一整本书的时间。所以高三的时候,系统地读书,结交一些有意思的大师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吧?关键就在于你怀抱着怎样的心态,以怎样的效率去利用片段的时间。所以,就让我们抱着不停地“发现精彩的文章,认识更牛的人”这样的心态,来展开高三的语文学习吧!
有没有发现,当转换了心态来做语文的阅读题,你或许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收获呢!
好吧,谨以此文,向高三、初三一起并肩战斗的孩子们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