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各类“共享”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呈蓬勃发展状态。本文拟以安徽省蚌埠市推出的“共享书屋”为依托,探究读者对“共享书屋”的期待度、认可度,深入分析影响“共享书屋”运营的利弊因素,并对其现行运营策略展开研究,以解决“共享书屋”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各地“共享书屋”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书屋;运营策略;蚌埠
1 共享经济与共享书屋
1.1 共享经济的背景
很多人认为,共享现象是在最近几年才流行的,其实,共享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本身没有与自然抗争的能力。因此,为了寻求生存资源及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共同努力,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另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邻居之间互相借东西,朋友之间互相分享信息,也是一种共享。在此基础上,共享经济得以发展。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形式是:第三方创建相应的市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平台搭建完成并逐渐成熟后,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的物品、分享经验、知识,为某些项目筹措资金等。由此可知,共享平台涉及四大主体:物品、信息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基础平台。其通过应用相应的供给匹配模式,使用动态算法与定价,结合严格的监管机制构建起供需双方间的联系纽带,使供需双方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交易。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基于共享模式下互动式知识分享网站,如知乎,悟空问答等,极大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2019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同比增长7.1%。共享经济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作用日益凸显。2020年,报告认为,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不同领域短期内既有“冲击”也有“刺激”。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但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得益于消费活动向线上的迁移,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同时,报告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我国已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和示范区。”目前,共享经济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共享书屋”正是共享经济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又一延展。
1.2 共享书屋的来源
共享图书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在美国,闲置的书籍被放在家门口,与邻居、朋友和陌生人共享。2009年,一位美國人利用旧车库的门,建造了一个小书屋并将其设计成迷你学校的样子,摆上各色书籍,安放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世界上第一个共享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既能分享自己读过的书又能阅读新书籍,且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的做法引来不少家庭的纷纷效仿。“共享书屋”就这样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最初,共享书屋具备自发、公益性质,如今被国内一些机构引进后,出现了另外的组织形式。2014年初,无锡一位中学老师做了第一批共享书屋,他称其为“鸟巢图书馆”,投入到无锡市区各地使用。之后,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共享书屋。共享书屋给社会带来良性循环,因为去书店买书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当购买的书阅读完后,基本就被搁置一边成了闲置书籍,尤其是学生辅助用书、小说等,闲置规模巨大。这样闲置书籍不仅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且图书资源也不能充分被利用,在此背景下共享书屋得以发展壮大。2019年 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前一天,安徽省蚌埠市首家“共享书屋”进入试营业阶段。
2 蚌埠市共享书屋运营情况调查
2.1 共享书屋的运营状况
蚌埠市第一个“共享书屋”建设于2018年启动,坐落于美丽的淮河文化广场图书馆一层,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目前,蚌埠市共享书屋以线下自助共享图书馆为主要运营模式。读者只需一张图书借阅卡,在书屋大门的感应区轻刷一下,自动语音系统立即发出亲切的欢迎词:“欢迎光临共享书屋”。话音一落,玻璃门缓缓移开,读者便可进入共享书屋。经过一个装有自动感应系统的门廊,迎面可见一块高清显示屏,上面提示着当天走进书屋的读者数量、书籍等相关信息。读者可以自由浏览、选择心仪的书籍。选好之后,走近立在门旁的一个借阅显示屏,只需将图书背后的条形码往感应区轻轻一碰,借书的手续便立即完成。还书时,同样在感应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成功还书。同时,共享书屋内还设有自由阅读区域,实现了及时阅读,方便读者们挑选真正需要、感兴趣的书籍。同传统借书程序相比,在共享书屋借书手续更简洁、易操作。共享库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并且通过RFID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设有自助办卡机、自助借还书系统、自动售书设备、数字阅读设备等,以及门禁系统、安全系统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2.2 读者对共享书屋的反响
共享书屋历经曲折发展,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而社会舆论也对此褒贬不一。就蚌埠市而言,一部分市民给予共享书屋高度评价,认为其是共享经济大潮中的一种新思路。阅读反映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面貌。一旦读书这项软实力增强,那城市和国家将存在无限的发展潜能。此外,对一些业务繁忙确又喜爱阅读的读者来说,共享书屋的建成无疑帮助他们利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借阅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自助系统也缓解了读者和工作者之间不必要的误会与摩擦,现今的借阅程序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读者,办读书借阅卡的人数直线上升。但质疑的声音也同样存在。部分市民认为所谓共享书屋不过是面子工程,并无实质意义。因为传统图书馆概念深值人心,存在历史之久,让这些读者难以适应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新潮的借阅书籍模式。这种观点多见于蚌埠市老年人群体。 3 影响共享书屋运营的利弊因素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3.1 有利因素
24小时自助共享图书是目前最普遍最常见的共享图书方式。较之传统图书馆,共享书屋的运营优势主要存在于:
更具灵活性。24小时自助服务,跨越了时间限制。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借阅时间。真正实现了阅读不打烊。
节省劳动力资源。因为全书屋实行自助式服务,读者的一切相关活动都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
更新速度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多实时信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输送至用户。而共享书屋以科技信息为依托,建立的智能化借阅机制可以掌握最新的图书动向,从而为共享书屋输入更多优质图书资源,以供借阅。
简化借阅程序。传统图书馆借阅要走办卡、盖章、填表、找编码、找书、还书确认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花费很多时间。且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借书可能就此终止,最后浪费了时间还没借到书。共享书屋就不同了。只要一张读书借阅卡,便可完成这一系列程序,节省时间,给读者带去很多便利。
3.2 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共享图书也不例外。其劣势可以归纳如下:
容量小。共享书屋占地面积有限,容纳的书籍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受到限制。图书规模小,虽能24小时开放,但并不能包括全部领域相关的书籍,很容易忽视读者心中所向往的书籍。
利润低。尽管共享书屋和传统图书馆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省下了运营成本。但在对书屋建设的软硬件上,因为加入智能化元素,成本会相应增加。而目前共享书屋作为蚌埠市新兴产业,收入额极其微小。很容易造成定期维护成本和借阅收益不匹配的现象。
损失赔付困难。因共享书屋不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所有相关制度规则就相对轻松。万一图书在借阅途中遭到磨损、丢失等,读者可能一时间摸不到头脑,找不到解决源头。再涉及退还押金等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可能引起读者不满。
受众面小。通过调研,虽然共享书屋借阅程序简单易操作,但蚌埠市超过80%出入书屋的读者更偏向于青少年及孩子家长。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使用共享书屋。
4 共享書屋良性运营策略研究
4.1 建立合作机制
当前,共享书屋作为近几年刚兴起的共享板块,运营模式还不完善。不仅是蚌埠,很多地方的共享书屋通常都采用自给自足模式,即同一地区共享书屋与传统图书馆之间不互通信息、不共享资源,鲜有交集。传统书屋存在时间之久,虽在某些方面确不如共享书屋,但作为“长老”,还是有很多值得共享书屋学习借鉴之处。其实,自共享书屋建立以来,不少学者一直在呼吁建立“共建、共享”等合作机制。双方可以协商策略,通过建立“共借通还”、“图书互通”等机制加强彼此间交流合作,同时完善共享书屋的图书规模,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引进来、走出去,避免闭门造车。
4.2 完善运营规则
共享书屋成立时间短,很多方面规则还不完善。目前运营商将重点放在智能化上面,给予借阅过程及易操作性高度关注,这往往忽略了主体运营中的旁枝末节,比如关于书籍损坏、丢失的赔偿条款。笔者认为,对于违反共享书屋规则的读者,需实施惩罚措施。若读者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共享图书的未来发展,可要求其永久性退出共享书屋系统。运营商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读者进行管理与监督。同时,读者也要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德”字当先。运营内部制定出相应策略后,应及时告知社会,将各项规则落到实处,保证共享书屋体系长久良性运营。
4.3 加强与读者联系
一方面,共享图书馆有义务监督读者。另一方面,它也受到读者的限制。运营商可以建立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书屋的相关信息,同时收集读者的信息,接受读者的反馈。运营方应搭建沟通渠道和评估体系,借阅者和运营方可以随时随地沟通。借阅完成后,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对书籍和服务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根据评阅内容价值,运营方给与一定积分奖励。如果读者累计积分较高,可以给予他们兑换礼品或其他方式的奖励,以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此外,目标读者不能只限制于青少年群体。虽然借阅程序已十分简洁,但因为其和新科技结合,让很多老年读者望而却步。大部分老年人仍然处在和大数据时代脱轨的生活中,所以处理起书屋内整个自助流程还存在困难。因此共享书屋内要配备志愿者,给老年读者提供相导引服务,以帮助他们完成借阅,逐渐加入“共享书屋”的潮流之中。
5 结语
共享书屋这种利用闲置资源,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再利用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共享经济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又一延展,确实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若想此平台持久有效地运营下去,运营者必须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共享书屋持久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Felson Marcus,Joe L.Spaeth.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8.
[2] 戴克清,陈万明,李小涛.共享经济研究脉络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7,(11):126-140.
[3] 潘梅蓉.共享经济模式下高校“共享图书馆”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晋图学刊,2020,(1):32-36.
[4] 宋立新.我国共享图书馆的运营模式现状及发展建议[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5):150-152.
[5] 王月,李艳鹏,胡高凯,郑亮.高校共享书屋的建构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9).
[6] 余航,田林,蒋国银,陈云.共享经济:理论构建与研究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19,(06):37-52.
[7]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2010)(,http://www.sic.gov.cn)
[8] 朱俊波,许军林.论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39-42.
作者简介:
刘春皓(1999-),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书屋”运营策略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编号 201910378209)的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陈宏。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书屋;运营策略;蚌埠
1 共享经济与共享书屋
1.1 共享经济的背景
很多人认为,共享现象是在最近几年才流行的,其实,共享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本身没有与自然抗争的能力。因此,为了寻求生存资源及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共同努力,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另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邻居之间互相借东西,朋友之间互相分享信息,也是一种共享。在此基础上,共享经济得以发展。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渗透到我们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形式是:第三方创建相应的市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平台搭建完成并逐渐成熟后,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的物品、分享经验、知识,为某些项目筹措资金等。由此可知,共享平台涉及四大主体:物品、信息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基础平台。其通过应用相应的供给匹配模式,使用动态算法与定价,结合严格的监管机制构建起供需双方间的联系纽带,使供需双方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交易。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基于共享模式下互动式知识分享网站,如知乎,悟空问答等,极大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2019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同比增长7.1%。共享经济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作用日益凸显。2020年,报告认为,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不同领域短期内既有“冲击”也有“刺激”。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但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得益于消费活动向线上的迁移,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同时,报告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我国已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和示范区。”目前,共享经济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共享书屋”正是共享经济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又一延展。
1.2 共享书屋的来源
共享图书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在美国,闲置的书籍被放在家门口,与邻居、朋友和陌生人共享。2009年,一位美國人利用旧车库的门,建造了一个小书屋并将其设计成迷你学校的样子,摆上各色书籍,安放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世界上第一个共享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既能分享自己读过的书又能阅读新书籍,且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的做法引来不少家庭的纷纷效仿。“共享书屋”就这样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最初,共享书屋具备自发、公益性质,如今被国内一些机构引进后,出现了另外的组织形式。2014年初,无锡一位中学老师做了第一批共享书屋,他称其为“鸟巢图书馆”,投入到无锡市区各地使用。之后,全国各地都陆续出现了共享书屋。共享书屋给社会带来良性循环,因为去书店买书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当购买的书阅读完后,基本就被搁置一边成了闲置书籍,尤其是学生辅助用书、小说等,闲置规模巨大。这样闲置书籍不仅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且图书资源也不能充分被利用,在此背景下共享书屋得以发展壮大。2019年 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前一天,安徽省蚌埠市首家“共享书屋”进入试营业阶段。
2 蚌埠市共享书屋运营情况调查
2.1 共享书屋的运营状况
蚌埠市第一个“共享书屋”建设于2018年启动,坐落于美丽的淮河文化广场图书馆一层,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目前,蚌埠市共享书屋以线下自助共享图书馆为主要运营模式。读者只需一张图书借阅卡,在书屋大门的感应区轻刷一下,自动语音系统立即发出亲切的欢迎词:“欢迎光临共享书屋”。话音一落,玻璃门缓缓移开,读者便可进入共享书屋。经过一个装有自动感应系统的门廊,迎面可见一块高清显示屏,上面提示着当天走进书屋的读者数量、书籍等相关信息。读者可以自由浏览、选择心仪的书籍。选好之后,走近立在门旁的一个借阅显示屏,只需将图书背后的条形码往感应区轻轻一碰,借书的手续便立即完成。还书时,同样在感应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成功还书。同时,共享书屋内还设有自由阅读区域,实现了及时阅读,方便读者们挑选真正需要、感兴趣的书籍。同传统借书程序相比,在共享书屋借书手续更简洁、易操作。共享库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并且通过RFID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设有自助办卡机、自助借还书系统、自动售书设备、数字阅读设备等,以及门禁系统、安全系统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2.2 读者对共享书屋的反响
共享书屋历经曲折发展,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而社会舆论也对此褒贬不一。就蚌埠市而言,一部分市民给予共享书屋高度评价,认为其是共享经济大潮中的一种新思路。阅读反映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面貌。一旦读书这项软实力增强,那城市和国家将存在无限的发展潜能。此外,对一些业务繁忙确又喜爱阅读的读者来说,共享书屋的建成无疑帮助他们利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借阅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自助系统也缓解了读者和工作者之间不必要的误会与摩擦,现今的借阅程序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读者,办读书借阅卡的人数直线上升。但质疑的声音也同样存在。部分市民认为所谓共享书屋不过是面子工程,并无实质意义。因为传统图书馆概念深值人心,存在历史之久,让这些读者难以适应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新潮的借阅书籍模式。这种观点多见于蚌埠市老年人群体。 3 影响共享书屋运营的利弊因素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3.1 有利因素
24小时自助共享图书是目前最普遍最常见的共享图书方式。较之传统图书馆,共享书屋的运营优势主要存在于:
更具灵活性。24小时自助服务,跨越了时间限制。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借阅时间。真正实现了阅读不打烊。
节省劳动力资源。因为全书屋实行自助式服务,读者的一切相关活动都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
更新速度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多实时信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输送至用户。而共享书屋以科技信息为依托,建立的智能化借阅机制可以掌握最新的图书动向,从而为共享书屋输入更多优质图书资源,以供借阅。
简化借阅程序。传统图书馆借阅要走办卡、盖章、填表、找编码、找书、还书确认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花费很多时间。且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借书可能就此终止,最后浪费了时间还没借到书。共享书屋就不同了。只要一张读书借阅卡,便可完成这一系列程序,节省时间,给读者带去很多便利。
3.2 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共享图书也不例外。其劣势可以归纳如下:
容量小。共享书屋占地面积有限,容纳的书籍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受到限制。图书规模小,虽能24小时开放,但并不能包括全部领域相关的书籍,很容易忽视读者心中所向往的书籍。
利润低。尽管共享书屋和传统图书馆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省下了运营成本。但在对书屋建设的软硬件上,因为加入智能化元素,成本会相应增加。而目前共享书屋作为蚌埠市新兴产业,收入额极其微小。很容易造成定期维护成本和借阅收益不匹配的现象。
损失赔付困难。因共享书屋不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所有相关制度规则就相对轻松。万一图书在借阅途中遭到磨损、丢失等,读者可能一时间摸不到头脑,找不到解决源头。再涉及退还押金等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可能引起读者不满。
受众面小。通过调研,虽然共享书屋借阅程序简单易操作,但蚌埠市超过80%出入书屋的读者更偏向于青少年及孩子家长。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使用共享书屋。
4 共享書屋良性运营策略研究
4.1 建立合作机制
当前,共享书屋作为近几年刚兴起的共享板块,运营模式还不完善。不仅是蚌埠,很多地方的共享书屋通常都采用自给自足模式,即同一地区共享书屋与传统图书馆之间不互通信息、不共享资源,鲜有交集。传统书屋存在时间之久,虽在某些方面确不如共享书屋,但作为“长老”,还是有很多值得共享书屋学习借鉴之处。其实,自共享书屋建立以来,不少学者一直在呼吁建立“共建、共享”等合作机制。双方可以协商策略,通过建立“共借通还”、“图书互通”等机制加强彼此间交流合作,同时完善共享书屋的图书规模,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引进来、走出去,避免闭门造车。
4.2 完善运营规则
共享书屋成立时间短,很多方面规则还不完善。目前运营商将重点放在智能化上面,给予借阅过程及易操作性高度关注,这往往忽略了主体运营中的旁枝末节,比如关于书籍损坏、丢失的赔偿条款。笔者认为,对于违反共享书屋规则的读者,需实施惩罚措施。若读者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共享图书的未来发展,可要求其永久性退出共享书屋系统。运营商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读者进行管理与监督。同时,读者也要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德”字当先。运营内部制定出相应策略后,应及时告知社会,将各项规则落到实处,保证共享书屋体系长久良性运营。
4.3 加强与读者联系
一方面,共享图书馆有义务监督读者。另一方面,它也受到读者的限制。运营商可以建立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书屋的相关信息,同时收集读者的信息,接受读者的反馈。运营方应搭建沟通渠道和评估体系,借阅者和运营方可以随时随地沟通。借阅完成后,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对书籍和服务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根据评阅内容价值,运营方给与一定积分奖励。如果读者累计积分较高,可以给予他们兑换礼品或其他方式的奖励,以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此外,目标读者不能只限制于青少年群体。虽然借阅程序已十分简洁,但因为其和新科技结合,让很多老年读者望而却步。大部分老年人仍然处在和大数据时代脱轨的生活中,所以处理起书屋内整个自助流程还存在困难。因此共享书屋内要配备志愿者,给老年读者提供相导引服务,以帮助他们完成借阅,逐渐加入“共享书屋”的潮流之中。
5 结语
共享书屋这种利用闲置资源,与他人分享,从而提升社会资源再利用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共享经济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又一延展,确实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若想此平台持久有效地运营下去,运营者必须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保证共享书屋持久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Felson Marcus,Joe L.Spaeth.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8.
[2] 戴克清,陈万明,李小涛.共享经济研究脉络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7,(11):126-140.
[3] 潘梅蓉.共享经济模式下高校“共享图书馆”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晋图学刊,2020,(1):32-36.
[4] 宋立新.我国共享图书馆的运营模式现状及发展建议[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5):150-152.
[5] 王月,李艳鹏,胡高凯,郑亮.高校共享书屋的建构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9).
[6] 余航,田林,蒋国银,陈云.共享经济:理论构建与研究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19,(06):37-52.
[7]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2010)(,http://www.sic.gov.cn)
[8] 朱俊波,许军林.论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39-42.
作者简介:
刘春皓(1999-),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书屋”运营策略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编号 201910378209)的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