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有关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已逐渐为伦理学界所关注,美德伦理的复兴也因此成为哲学伦理学领域最有前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庄子的视域出发,着力探讨道家的美德伦理,并将之与古希腊同时代的美德伦理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进行比较,让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西方伦理史上第一个美德教育家隔着时空遥遥对话。
关键词:庄子;美德伦理;苏格拉底;比较
所谓美德伦理,主要是指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个人在与其独特的社会身份和“人伦位格”直接相关的道德行为领域方面所达成的道德卓越或者优异的道德成就。这不仅和个体的道德人格、道德目的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特殊伦理共同体及其文化传统和道德谱系有着历史的实质性文化关联。庄子和苏格拉底正是在各自特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土壤中,形成了彼此各具特色、相映成辉的美德伦理思想。
一、庄子的美德伦理思想
1、“无用之用”,追求独立的理想人格
庄子在《人间世》中,以一系列的寓言故事,去说明“无用之用”和因无用而避祸得福的哲学内涵。有人说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颓废主义;甚至体现了他不顾社会、只讲自我的极端个人主义。但我们若考察一下庄子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他所处的时代,就会发现,他的不被用,正是他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不以世俗名利为心,齐同万物,全身远害,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悠游。基于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兼济天下”不能的情况下走向“独善其身”,保全自己独立、高洁的人格,成就个人完满的道德情操。
2、“心斋”、“坐忘”,注重内在之维的美德养成
在庄子那里,“心斋”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庄子的美德养成是一个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这恰恰体现了先秦伦理思想的内我思维,即向内诉求,注重道德悟解,甚至强调要全身心地去感悟美德、体悟美德。当然,这种内倾思维并没有影响他对道德实践的重视,相反,在庄子的美德伦理思想中,实践道德发展的很充分。“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庄子指导我们要用一种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时代的手段去治理,从而达到不治而平的目的。
3、“万物不伤”,重视美德“成物”的功能
注重“成物”,亦即关注与他人、与万物、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庄子从“万物不伤”的生态爱护观出发,致力于维护生态、拯救生命的终极关怀,坚决反对人类向自然肆意索取,甚至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贪婪归结为“智巧”的罪过。这一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表达了人们古往今来的真诚愿望。
与此同时,人类还应当节制自身的欲望。庄子尊重生命价值却反对贪得无厌的索取,主张个体应当主宰万物却不受制于物,所谓“物物而不物于物”[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要求人们以“无为”思想为指导,以“物我同一”为目标,和天地自然一样,做到“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呼吁人们跟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二、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思想
1、“认识你自己”,追求善的生活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美德伦理学的哲学原则。苏格拉底用这一哲学原则来审视和反省当时雅典的美德状况,他说同“神的智慧”相比,“人的智慧”低得没有价值,这并不是要贬低人的知识能力,而是对当时雅典人缺乏理智这种状况的批判。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首先自知无知,才能发掘自己的理性能力,要求人们清楚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同时,他还强调人重要的不是自然的物质方面,而是人的心灵、灵魂方面。只有认识了人的自我本性,人才能过一种善的生活。万物的始基不应当求诸外界,而应当求诸内心,求诸自我,这就是善的原则,也是人和社会的原则。
2、“美德即知识”,构建个人行动的理性信念
苏格拉底的美德观离不开“灵魂”和“目的”这两个范畴,他认为真正的幸福是那种由灵魂安排的目的的生活。灵魂的洞见构成了人们行为的目的,从人们的行为都受特定的目的指导而言,苏格拉底认为:“无人自愿为恶”。因此,真正拥有“善”的知识的人才能真正行善,才是道德善。而只有“美德”真正成为个人行动的理性信念時,美德对于个人才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3、“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为善、不作恶
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与人的肉体相对应,灵魂是人的本质,它拥有绝对知识,即关于纯粹概念的知识,而身体则是灵魂用来观察世界万物的工具。相对于肉体的有限和低劣,人的灵魂是不朽和高尚的,因而灵魂的善较之肉体的善显得更为高贵,“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人们生存的目的。
灵魂的善在于有德性地活着,在灵魂关于美德的绝对知识的指导下选择行为。至此,苏格拉底完成了其道德教导的最终目的,即为善而善,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不做恶(为善),在于节制、正义、勇敢、虔诚和有智慧地生活。生活中的最高事务就是对灵魂做出最大的努力和为它做最好的事情。
三、庄子和苏格拉底美德伦理思想的比较
通过以上对庄子和苏格拉底美德伦理观的简单介绍,不难发现,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成了庄子和苏格拉底不同的伦理思想。
庄子的美德伦理更注重个人人格的完善,而苏格拉底的思想则与城邦生活密切相连;庄子强调人性的自然无为,苏格拉底则将理性作为核心概念、表现出重理智的致思倾向;庄子的美德伦理具有情感主义特点,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则带有理性主义特点;庄子思想体现了一种家族本位的美德传统,苏格拉底则是城邦本位美德传统的传承者;在美德修养问题上,庄子强调内在美德的教化,苏格拉底则侧重外在美德教化等等。
尽管庄子和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和阶级局限性,但他们思想的价值性、互补性依然值得挖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精神的道德资源,也对我们建立现代美德伦理体系,构建和谐的美德伦理秩序,加强个体的美德修养有着重要而鲜活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1]《庄子》
[2]《老子》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 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孙丽霞(1990.04——):女,25岁,汉族,籍贯江苏泰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2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
关键词:庄子;美德伦理;苏格拉底;比较
所谓美德伦理,主要是指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个人在与其独特的社会身份和“人伦位格”直接相关的道德行为领域方面所达成的道德卓越或者优异的道德成就。这不仅和个体的道德人格、道德目的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特殊伦理共同体及其文化传统和道德谱系有着历史的实质性文化关联。庄子和苏格拉底正是在各自特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土壤中,形成了彼此各具特色、相映成辉的美德伦理思想。
一、庄子的美德伦理思想
1、“无用之用”,追求独立的理想人格
庄子在《人间世》中,以一系列的寓言故事,去说明“无用之用”和因无用而避祸得福的哲学内涵。有人说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颓废主义;甚至体现了他不顾社会、只讲自我的极端个人主义。但我们若考察一下庄子的身份、社会地位和他所处的时代,就会发现,他的不被用,正是他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不以世俗名利为心,齐同万物,全身远害,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悠游。基于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兼济天下”不能的情况下走向“独善其身”,保全自己独立、高洁的人格,成就个人完满的道德情操。
2、“心斋”、“坐忘”,注重内在之维的美德养成
在庄子那里,“心斋”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庄子的美德养成是一个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这恰恰体现了先秦伦理思想的内我思维,即向内诉求,注重道德悟解,甚至强调要全身心地去感悟美德、体悟美德。当然,这种内倾思维并没有影响他对道德实践的重视,相反,在庄子的美德伦理思想中,实践道德发展的很充分。“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庄子指导我们要用一种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时代的手段去治理,从而达到不治而平的目的。
3、“万物不伤”,重视美德“成物”的功能
注重“成物”,亦即关注与他人、与万物、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庄子从“万物不伤”的生态爱护观出发,致力于维护生态、拯救生命的终极关怀,坚决反对人类向自然肆意索取,甚至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贪婪归结为“智巧”的罪过。这一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表达了人们古往今来的真诚愿望。
与此同时,人类还应当节制自身的欲望。庄子尊重生命价值却反对贪得无厌的索取,主张个体应当主宰万物却不受制于物,所谓“物物而不物于物”[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要求人们以“无为”思想为指导,以“物我同一”为目标,和天地自然一样,做到“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呼吁人们跟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二、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思想
1、“认识你自己”,追求善的生活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美德伦理学的哲学原则。苏格拉底用这一哲学原则来审视和反省当时雅典的美德状况,他说同“神的智慧”相比,“人的智慧”低得没有价值,这并不是要贬低人的知识能力,而是对当时雅典人缺乏理智这种状况的批判。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首先自知无知,才能发掘自己的理性能力,要求人们清楚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同时,他还强调人重要的不是自然的物质方面,而是人的心灵、灵魂方面。只有认识了人的自我本性,人才能过一种善的生活。万物的始基不应当求诸外界,而应当求诸内心,求诸自我,这就是善的原则,也是人和社会的原则。
2、“美德即知识”,构建个人行动的理性信念
苏格拉底的美德观离不开“灵魂”和“目的”这两个范畴,他认为真正的幸福是那种由灵魂安排的目的的生活。灵魂的洞见构成了人们行为的目的,从人们的行为都受特定的目的指导而言,苏格拉底认为:“无人自愿为恶”。因此,真正拥有“善”的知识的人才能真正行善,才是道德善。而只有“美德”真正成为个人行动的理性信念時,美德对于个人才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3、“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为善、不作恶
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与人的肉体相对应,灵魂是人的本质,它拥有绝对知识,即关于纯粹概念的知识,而身体则是灵魂用来观察世界万物的工具。相对于肉体的有限和低劣,人的灵魂是不朽和高尚的,因而灵魂的善较之肉体的善显得更为高贵,“照料好自己的灵魂”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人们生存的目的。
灵魂的善在于有德性地活着,在灵魂关于美德的绝对知识的指导下选择行为。至此,苏格拉底完成了其道德教导的最终目的,即为善而善,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不做恶(为善),在于节制、正义、勇敢、虔诚和有智慧地生活。生活中的最高事务就是对灵魂做出最大的努力和为它做最好的事情。
三、庄子和苏格拉底美德伦理思想的比较
通过以上对庄子和苏格拉底美德伦理观的简单介绍,不难发现,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成了庄子和苏格拉底不同的伦理思想。
庄子的美德伦理更注重个人人格的完善,而苏格拉底的思想则与城邦生活密切相连;庄子强调人性的自然无为,苏格拉底则将理性作为核心概念、表现出重理智的致思倾向;庄子的美德伦理具有情感主义特点,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则带有理性主义特点;庄子思想体现了一种家族本位的美德传统,苏格拉底则是城邦本位美德传统的传承者;在美德修养问题上,庄子强调内在美德的教化,苏格拉底则侧重外在美德教化等等。
尽管庄子和苏格拉底的美德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和阶级局限性,但他们思想的价值性、互补性依然值得挖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精神的道德资源,也对我们建立现代美德伦理体系,构建和谐的美德伦理秩序,加强个体的美德修养有着重要而鲜活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1]《庄子》
[2]《老子》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 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孙丽霞(1990.04——):女,25岁,汉族,籍贯江苏泰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2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