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省是农业大省,市、县两级党校干部培训更应该贴近三农工作。为全面透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入理解领会全会精神,基层党校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三农工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三农工作人才方面,应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切实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研究探索;教师队伍建设;三农工作;干部培训
市、县委党校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在培训中把解决好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培养三农工作人才方面,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是当务之急。应把着力点放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三农工作人才的培荐上,努力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建设一套好的管理机制,实现党校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农村工作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0年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征程。改革,首先是在农村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为整个国家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省是农业大省,市、县两级党校干部培训更应贴近三农工作。为全面透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入理解领会全会精神,党校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三农工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索质如何,是切实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本着“调整、充实、锻炼、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形势与任务发展的需要。
(一)制定《规划》,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随着市、县两级党校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培训难度的增强,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证,科学分析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现状,给教师队伍建设在党校各项工作中一个新的定位,应从实际出发,从未来干部教育工作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出发,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未来几年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及实现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与办法。
(二)选择载体,立足岗位练兵。
首先,应积极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从党校教育的政治性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全面贯彻中央确定的党校教育方针。在教师中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除自学外,集中学习要采取教师备课、专题辅导的方式进行,听者觉得深入浅出,比较解渴,讲者觉得压力与动力同在,一定要讲好。即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起到练兵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校教师必须首先讲政治。明白科研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道理,使党校永远成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与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因人而异,缺啥补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一是给任务、压担子,使其在现有岗位提高自身素质。规定必读书目和要达到的标准,采取学员和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打分的形式,评出年度精品课和名牌教师,并给予奖励,以此树立和强化“人才兴校”的理念。二是送出去进修提高。有目的地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经过三至五年实现一个轮回,使其成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精兵强将,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三是实践锻炼提高,对那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的教师,有选择地定期派往生产一线,接受实践锻炼,增长社会阅历,并有目的地就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坚持对青年骨干教师经常性地培养。主体班次优先骨干教师选课登讲台,校外专题辅导首先派骨干教师,得到社会上的认可,扩大党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培养农村工作人才开辟蹊径
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引路人如何培育、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党校教师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指导实践作用不强,教学科研工作与经济工作靠得不实,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教师对市情、县情、民情、社情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三农问题探索不够,研究不透,缺乏方向性等问题,市、县两级党校应积极运作,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搭建有效平台。要分别在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乡镇村建立党校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周密的社会实践基地调研课题和工作制度,定期派教师开展调研活动。就一些诸如新农村建设、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速推进三农裂变、农村党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出题目、搞研究,力求在高层次的决策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调查报告要破解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难题,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发展思路,为党委指导农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在社会实践基地,派出的教师应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呼声,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化解各种矛盾和抵触情绪,聚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小康社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这不但标志着党校的整体工作与党委的中心工作贴得更紧、靠得更实,也标志着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及理论研究与探索的触角又向前延伸了一步。
同时,又是践行“三个代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更是对教师进行党性培养与锻炼,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有效渠道。建立党校社会实践基地,能为三农工作培养人才开辟蹊径,应该说是市、县两级党校寻突破、求发展、谋大局、重实效的一个新举措。
三、举办农村工作人才培训班,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做文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市、县两级党校要按照中央、省、市委及组织部门的工作安排与要求,积极办好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班次,并协助其他部门办好一些涉农部门的非主体班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解决农村问题这个主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在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小康社会整体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城镇化道路、增加就业、促进三农裂变、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方面确立课题,搞好备课,抓好课堂教学。根据农村工作人才培训计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每年都要与组织部门制定详细的农村工作干部培训计划,经市、县委讨论通过后,以市、县委文件下发,使农村工作干部培训更具有计划性、指令性和权威性。培训以解决好六个方面问题为主:一是明晰一个主体作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选准一个切人点,解决工作思路不清问题;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四是搞好一个规划,解决当前和长远发展问题;五是建设一支优秀的农村干部队伍,解决好新农村建设有人干事、有人管事问题;六是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解决好点面结合问题。应分别举办农村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村级干部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农村生产一线优秀青年培训班、农村妇女干部培训班等班次。教学上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搞好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依据培训和轮训两类班次的不同定位及层次区分,作出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教学安排。教学按照农村工作干部职务需要,系统安排理论学习、能力训练和农村带头人培养等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员以运用所学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为主。在短期内,要让各级各类农村工作干部到当地市、县两级党校学习深造,接受培训教育,使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加快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发挥好市、县两级党校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研究探索;教师队伍建设;三农工作;干部培训
市、县委党校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在培训中把解决好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培养三农工作人才方面,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是当务之急。应把着力点放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三农工作人才的培荐上,努力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建设一套好的管理机制,实现党校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农村工作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0年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征程。改革,首先是在农村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为整个国家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省是农业大省,市、县两级党校干部培训更应贴近三农工作。为全面透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入理解领会全会精神,党校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三农工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索质如何,是切实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本着“调整、充实、锻炼、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形势与任务发展的需要。
(一)制定《规划》,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随着市、县两级党校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培训难度的增强,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证,科学分析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现状,给教师队伍建设在党校各项工作中一个新的定位,应从实际出发,从未来干部教育工作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出发,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未来几年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及实现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与办法。
(二)选择载体,立足岗位练兵。
首先,应积极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从党校教育的政治性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全面贯彻中央确定的党校教育方针。在教师中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除自学外,集中学习要采取教师备课、专题辅导的方式进行,听者觉得深入浅出,比较解渴,讲者觉得压力与动力同在,一定要讲好。即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起到练兵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校教师必须首先讲政治。明白科研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道理,使党校永远成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与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因人而异,缺啥补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一是给任务、压担子,使其在现有岗位提高自身素质。规定必读书目和要达到的标准,采取学员和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打分的形式,评出年度精品课和名牌教师,并给予奖励,以此树立和强化“人才兴校”的理念。二是送出去进修提高。有目的地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经过三至五年实现一个轮回,使其成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精兵强将,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三是实践锻炼提高,对那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的教师,有选择地定期派往生产一线,接受实践锻炼,增长社会阅历,并有目的地就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坚持对青年骨干教师经常性地培养。主体班次优先骨干教师选课登讲台,校外专题辅导首先派骨干教师,得到社会上的认可,扩大党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培养农村工作人才开辟蹊径
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引路人如何培育、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党校教师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指导实践作用不强,教学科研工作与经济工作靠得不实,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教师对市情、县情、民情、社情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三农问题探索不够,研究不透,缺乏方向性等问题,市、县两级党校应积极运作,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搭建有效平台。要分别在经济较发达和欠发达乡镇村建立党校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周密的社会实践基地调研课题和工作制度,定期派教师开展调研活动。就一些诸如新农村建设、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速推进三农裂变、农村党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出题目、搞研究,力求在高层次的决策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调查报告要破解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难题,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发展思路,为党委指导农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在社会实践基地,派出的教师应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呼声,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化解各种矛盾和抵触情绪,聚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小康社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这不但标志着党校的整体工作与党委的中心工作贴得更紧、靠得更实,也标志着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及理论研究与探索的触角又向前延伸了一步。
同时,又是践行“三个代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更是对教师进行党性培养与锻炼,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有效渠道。建立党校社会实践基地,能为三农工作培养人才开辟蹊径,应该说是市、县两级党校寻突破、求发展、谋大局、重实效的一个新举措。
三、举办农村工作人才培训班,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做文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市、县两级党校要按照中央、省、市委及组织部门的工作安排与要求,积极办好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班次,并协助其他部门办好一些涉农部门的非主体班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解决农村问题这个主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在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小康社会整体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城镇化道路、增加就业、促进三农裂变、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方面确立课题,搞好备课,抓好课堂教学。根据农村工作人才培训计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每年都要与组织部门制定详细的农村工作干部培训计划,经市、县委讨论通过后,以市、县委文件下发,使农村工作干部培训更具有计划性、指令性和权威性。培训以解决好六个方面问题为主:一是明晰一个主体作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选准一个切人点,解决工作思路不清问题;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四是搞好一个规划,解决当前和长远发展问题;五是建设一支优秀的农村干部队伍,解决好新农村建设有人干事、有人管事问题;六是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解决好点面结合问题。应分别举办农村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村级干部培训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农村生产一线优秀青年培训班、农村妇女干部培训班等班次。教学上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搞好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依据培训和轮训两类班次的不同定位及层次区分,作出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教学安排。教学按照农村工作干部职务需要,系统安排理论学习、能力训练和农村带头人培养等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员以运用所学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为主。在短期内,要让各级各类农村工作干部到当地市、县两级党校学习深造,接受培训教育,使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加快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步伐,推动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发挥好市、县两级党校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