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之意,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
一、教育的本质
时至今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教育出现于人类社会之初,起源于社会劳动,为传授生产生活的经验而产生,随社会进步而发展,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并存,永不消亡。二,教育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受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同时,它反过来给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以影响和作用。三,教育还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对人而言,有其自身生理和心里的发展规律,只有遵从这些规律,才达目的。所以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
二、教育的平等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人不管身份贵贱,都应该给他们提供平等,自由的教育机会。孔门弟子布衣养徒三千,不论身份地位均平等待之,以“智仁勇”为教本,以“诗书,执礼,执射”为教条。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曾子,闵子,仲子,子贡,子路等均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也主张人人平等,圣人与我同类,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种族划分,没有地域限制,四海皆兄弟。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鼓励平等主意思想,反对等级制度,主张人人享受平等的幸福。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鬼谷子门下苏秦,张仪;法家的商鞅,韩非子,李斯等均贫寒出身,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段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时代却由他们开启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国民教育也面临亿万民众对“平等”的呼吁,边远农村地区的国民或者中心城区地区的国民,有钱人的子弟或者穷人的子弟,都是我华夏子孙,都应该有权利享受公平的教育,而政府也有义务使国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违背教育的应有之意。甚至有人提出“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教育的不公平”,对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可谓一语中的。而解决我国教育的平等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却是任重道远。九年义务教育,联片教研,按片区分校,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等,这些措施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从更长远的方面来看,就是为了教育的平等,使各地区各民族的人都有可以享受同样良好的教育的机会。
三、教育中的德
《中庸》里,孔子曰“仁者,人也”,所以注重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行,把仁的教育放在首位,自古已然。“仁”字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周礼被破坏后,大量有识之士便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孔子把大量的资料取舍整合,从而便出现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之一——仁。
“仁”是对父与子,君与臣,国与国关系的总结。《说文解字》里讲,“仁”是“人”与“二”的结合。意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易经》角度来看“仁”指二人相处之道。“一”代表天道,“二”即是由两条大道组合而成,分别为天道和地道,人之处与世,必须遵循天地自然之道来修身,如此便成“仁”。所以有了后来孔子所说的:“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孔子“仁”的育人理念也为后来孟子,荀子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参考。
如今,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但弊端也随之产生,“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我不为人人,人人不为我”,各扫门前雪。也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学”的重要性,“仁”字在今天看来依旧醒目,在今天听来依旧刺耳。当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这正是“仁”在当代教育中重要性的体现。也由此可见孔孟“仁”学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四、教育者的定位
古代儒家倡导“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礼指礼仪,乐指音乐,射指射箭,御指骑术,书指书法,数指算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更需从小培养,国学讲究和谐,协调。强调心性情才的陶冶,和西方式教育强调自我形成对比。古代学堂,对孩童的教育只是背诵,并无讲解。这一教学模式被今天的大部分人称作“填鸭式”教育,真是对古圣先贤的误读。中华传统文化背诵的目的不只是记更是收心,保持一颗清静之心,让孩子的习惯与思辨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养成。现代教育强调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教育,而缺乏富含文史哲知识的国学启蒙和人格启蒙。现代教育,如能“拿来主义”的同时又能发扬国学中的精华,我相信中国梦则必不远矣。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里,教育者本身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古代对教师有种种要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亲其师而信其道”;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代教育也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五、教育的态度和目标
五四运动开启了国人沉睡已久的双眼和思想,二十世纪之处,北大校长蔡元培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做为北大精神核心。而象征国民教育最高学府的各个大学也都在寻找自己的教育定位。清华大学: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中山大学: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等。在全国各地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好像又感受到了古圣先贤们千年前的呐喊,同时也使人深感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之远之广之深。千年传承,经典不衰。做为现今的继承者,我们也需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中“旧”事重提,“温故知新”,努力实现古代儒者对教育的最高向往:为万世开太平。
一、教育的本质
时至今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教育出现于人类社会之初,起源于社会劳动,为传授生产生活的经验而产生,随社会进步而发展,将与人类社会长期并存,永不消亡。二,教育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受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同时,它反过来给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以影响和作用。三,教育还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对人而言,有其自身生理和心里的发展规律,只有遵从这些规律,才达目的。所以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
二、教育的平等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人不管身份贵贱,都应该给他们提供平等,自由的教育机会。孔门弟子布衣养徒三千,不论身份地位均平等待之,以“智仁勇”为教本,以“诗书,执礼,执射”为教条。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曾子,闵子,仲子,子贡,子路等均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也主张人人平等,圣人与我同类,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种族划分,没有地域限制,四海皆兄弟。 墨子强调“兼爱非攻”,鼓励平等主意思想,反对等级制度,主张人人享受平等的幸福。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鬼谷子门下苏秦,张仪;法家的商鞅,韩非子,李斯等均贫寒出身,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段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时代却由他们开启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国民教育也面临亿万民众对“平等”的呼吁,边远农村地区的国民或者中心城区地区的国民,有钱人的子弟或者穷人的子弟,都是我华夏子孙,都应该有权利享受公平的教育,而政府也有义务使国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违背教育的应有之意。甚至有人提出“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教育的不公平”,对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可谓一语中的。而解决我国教育的平等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却是任重道远。九年义务教育,联片教研,按片区分校,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等,这些措施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从更长远的方面来看,就是为了教育的平等,使各地区各民族的人都有可以享受同样良好的教育的机会。
三、教育中的德
《中庸》里,孔子曰“仁者,人也”,所以注重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行,把仁的教育放在首位,自古已然。“仁”字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周礼被破坏后,大量有识之士便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孔子把大量的资料取舍整合,从而便出现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之一——仁。
“仁”是对父与子,君与臣,国与国关系的总结。《说文解字》里讲,“仁”是“人”与“二”的结合。意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易经》角度来看“仁”指二人相处之道。“一”代表天道,“二”即是由两条大道组合而成,分别为天道和地道,人之处与世,必须遵循天地自然之道来修身,如此便成“仁”。所以有了后来孔子所说的:“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孔子“仁”的育人理念也为后来孟子,荀子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参考。
如今,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但弊端也随之产生,“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我不为人人,人人不为我”,各扫门前雪。也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学”的重要性,“仁”字在今天看来依旧醒目,在今天听来依旧刺耳。当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这正是“仁”在当代教育中重要性的体现。也由此可见孔孟“仁”学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四、教育者的定位
古代儒家倡导“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礼指礼仪,乐指音乐,射指射箭,御指骑术,书指书法,数指算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更需从小培养,国学讲究和谐,协调。强调心性情才的陶冶,和西方式教育强调自我形成对比。古代学堂,对孩童的教育只是背诵,并无讲解。这一教学模式被今天的大部分人称作“填鸭式”教育,真是对古圣先贤的误读。中华传统文化背诵的目的不只是记更是收心,保持一颗清静之心,让孩子的习惯与思辨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养成。现代教育强调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教育,而缺乏富含文史哲知识的国学启蒙和人格启蒙。现代教育,如能“拿来主义”的同时又能发扬国学中的精华,我相信中国梦则必不远矣。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里,教育者本身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古代对教师有种种要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亲其师而信其道”;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代教育也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五、教育的态度和目标
五四运动开启了国人沉睡已久的双眼和思想,二十世纪之处,北大校长蔡元培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做为北大精神核心。而象征国民教育最高学府的各个大学也都在寻找自己的教育定位。清华大学: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中山大学: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等。在全国各地教育的最高学府,我们好像又感受到了古圣先贤们千年前的呐喊,同时也使人深感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之远之广之深。千年传承,经典不衰。做为现今的继承者,我们也需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中“旧”事重提,“温故知新”,努力实现古代儒者对教育的最高向往: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