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革”即将结束前夕,我有幸进入了西泠印社工作。西泠印社虽在篆刻界是个知名的文化单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知道它的人并不多,我也一样。当时领导建议我学篆刻,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从此我便与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习书法至今,大致上说来前十年钻研篆书、篆刻为多,算是打了个书法基础吧。后三十年攻的是行书、楷书。学习篆书当时是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开始的。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上有着大量的摩崖石刻和对联碑额,真、草、隶、篆等等都有,因为学习篆刻,所以对篆书特别喜欢,其中就有王福庵写的《西泠印社记》和吴昌硕写的《西泠印社记》两种,都是用篆书写成的,王福庵的篆书比较易写且较亲民。沙孟海曾经说过“学习书法,除了取法古人书迹以外更无其他范本,主要在古人好作品的基础上积累工夫”,从那时起我就在王福庵的篆书上下起了工夫。同时也广泛涉猎秦汉时期的篆书,如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袁安碑》等以及明清时期许多篆书大家的作品,获益很大。2003年西泠印社100周年大庆纪念会期间,在社员作品展览上,我参展的作品就是一幅篆书,是胡宗成撰写的《西泠印社记》,按王福庵的篆书套路写成的,当时得到了领导和同道的称赞,自己感到倍受鼓舞。
我在西泠印社工作的40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孤山西泠印社里度过的,在精雅别致的孤山社址园林里,到处可以看见匾额楹联、碑版石刻、题诗题记等文人墨刻,浓厚的书画交流的气氛也时时刻刻熏陶着我。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里,大批的日本书道代表团参观西泠印社并交流书法,我当时充当日文翻译,有很多的机会和国内外许多著名书法、篆刻家接触,如日本名家小林斗庵、梅舒适、金井凌雪,韩国的金显等。大陆的有沙孟海、陆维钊、方介堪、启功、徐邦达、王个移、朱复戡、顾廷龙、唐云、陈巨来、钱君訇、叶潞渊、徐无闻、商承祚;港澳台地区的有马国权、林近、王北岳等等,这些人当时在全国来讲都是泰斗级人物,我常常服务陪同在侧,看着他们舞刀泼墨,这种情景这种熏陶,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由于我爱好书法篆刻,老先生们对我的印象也很深,对我的鼓励也很多。
因为工作是刻印,篆刻比较熟练了,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当时有许多人称赞我写的篆书,但同时也往往指出我落款的行书不到位,于是我就想一定要把行书水平提高。因为行书可以与人互动。以后我用了很多的时间,读了很多碑帖,然后我选定了几家来学习,我很喜欢王羲之的书风,时时临习,同时旁及“苏黄米蔡”等宋四家。另外还临习了赵孟頫、沈尹默等人的作品,总之,写的基本上是“二王”的路数。我自认为学书法是比较用功的,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大寒天,还是太阳高照的酷暑天,我都用午休时间骑着自行车往来于单位和宿舍之间,驰驱于城东到城西的十里道途中回家练字,并且也常常用晚上时间来练字。老师们看我如此认真和用功,也就经常予以热心的指导。由于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此我疯狂地练习书法,享受着进步的快乐,这期间我还到中国美术学院(当时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进修了一年。就这样一晃三十个年头过去了。稍稍有长进后,有关部门也常常发出邀请函让我为杭州的大运河码头、中山中路御街、西湖景区等地方书写匾额和对联,看到自己的书法作品被刻石、悬挂,这对我的鼓励是蛮大的。随着不断地进步,还常常被邀请参加大型书画笔会及公益义卖笔会活动,其中就有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举行的“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大型书画笔会。那次笔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济济一堂,秉笔挥毫,使我大开眼界。我还参加了沈阳陈云纪念馆笔会,与北方书法家进行了交流;还曾到成都参观考察,参加与当地书画家的笔会;此外,参加了在安吉举行的“吴昌硕诞辰160周年”大型书画笔会、抗震救灾义卖笔会。至于西泠印社举办的各类笔会,杭州市委宣传部、文联组织的“文化下乡”现场书写等等笔会,次数之多已不可追记。只要有机会我都不落下。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些大大小小的笔会给我积累了相当多的创作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搞清楚学习方向的过程。这就是基础的问题。学习书法基础很重要,把毛笔练到变为自己的手指那样灵活的程度,做到随心所欲才行;选字帖也是要自己喜欢的,也就是选好自己的老师,然后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切忌跟风,不能见异思迁。至于转益多师,集思广益,那是自己的书法有了根基后的事情;其次是贵在坚持。艺无止境,因为爱好,才能乐此不疲,只有把爱好变成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地投入,通过大量的实践才会有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外,虚心地向诸多前辈老师以及同道们请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书法至今,大致上说来前十年钻研篆书、篆刻为多,算是打了个书法基础吧。后三十年攻的是行书、楷书。学习篆书当时是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开始的。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上有着大量的摩崖石刻和对联碑额,真、草、隶、篆等等都有,因为学习篆刻,所以对篆书特别喜欢,其中就有王福庵写的《西泠印社记》和吴昌硕写的《西泠印社记》两种,都是用篆书写成的,王福庵的篆书比较易写且较亲民。沙孟海曾经说过“学习书法,除了取法古人书迹以外更无其他范本,主要在古人好作品的基础上积累工夫”,从那时起我就在王福庵的篆书上下起了工夫。同时也广泛涉猎秦汉时期的篆书,如峄山刻石、泰山刻石、《袁安碑》等以及明清时期许多篆书大家的作品,获益很大。2003年西泠印社100周年大庆纪念会期间,在社员作品展览上,我参展的作品就是一幅篆书,是胡宗成撰写的《西泠印社记》,按王福庵的篆书套路写成的,当时得到了领导和同道的称赞,自己感到倍受鼓舞。
我在西泠印社工作的40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孤山西泠印社里度过的,在精雅别致的孤山社址园林里,到处可以看见匾额楹联、碑版石刻、题诗题记等文人墨刻,浓厚的书画交流的气氛也时时刻刻熏陶着我。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里,大批的日本书道代表团参观西泠印社并交流书法,我当时充当日文翻译,有很多的机会和国内外许多著名书法、篆刻家接触,如日本名家小林斗庵、梅舒适、金井凌雪,韩国的金显等。大陆的有沙孟海、陆维钊、方介堪、启功、徐邦达、王个移、朱复戡、顾廷龙、唐云、陈巨来、钱君訇、叶潞渊、徐无闻、商承祚;港澳台地区的有马国权、林近、王北岳等等,这些人当时在全国来讲都是泰斗级人物,我常常服务陪同在侧,看着他们舞刀泼墨,这种情景这种熏陶,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由于我爱好书法篆刻,老先生们对我的印象也很深,对我的鼓励也很多。
因为工作是刻印,篆刻比较熟练了,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当时有许多人称赞我写的篆书,但同时也往往指出我落款的行书不到位,于是我就想一定要把行书水平提高。因为行书可以与人互动。以后我用了很多的时间,读了很多碑帖,然后我选定了几家来学习,我很喜欢王羲之的书风,时时临习,同时旁及“苏黄米蔡”等宋四家。另外还临习了赵孟頫、沈尹默等人的作品,总之,写的基本上是“二王”的路数。我自认为学书法是比较用功的,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大寒天,还是太阳高照的酷暑天,我都用午休时间骑着自行车往来于单位和宿舍之间,驰驱于城东到城西的十里道途中回家练字,并且也常常用晚上时间来练字。老师们看我如此认真和用功,也就经常予以热心的指导。由于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此我疯狂地练习书法,享受着进步的快乐,这期间我还到中国美术学院(当时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进修了一年。就这样一晃三十个年头过去了。稍稍有长进后,有关部门也常常发出邀请函让我为杭州的大运河码头、中山中路御街、西湖景区等地方书写匾额和对联,看到自己的书法作品被刻石、悬挂,这对我的鼓励是蛮大的。随着不断地进步,还常常被邀请参加大型书画笔会及公益义卖笔会活动,其中就有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举行的“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大型书画笔会。那次笔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济济一堂,秉笔挥毫,使我大开眼界。我还参加了沈阳陈云纪念馆笔会,与北方书法家进行了交流;还曾到成都参观考察,参加与当地书画家的笔会;此外,参加了在安吉举行的“吴昌硕诞辰160周年”大型书画笔会、抗震救灾义卖笔会。至于西泠印社举办的各类笔会,杭州市委宣传部、文联组织的“文化下乡”现场书写等等笔会,次数之多已不可追记。只要有机会我都不落下。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些大大小小的笔会给我积累了相当多的创作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搞清楚学习方向的过程。这就是基础的问题。学习书法基础很重要,把毛笔练到变为自己的手指那样灵活的程度,做到随心所欲才行;选字帖也是要自己喜欢的,也就是选好自己的老师,然后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切忌跟风,不能见异思迁。至于转益多师,集思广益,那是自己的书法有了根基后的事情;其次是贵在坚持。艺无止境,因为爱好,才能乐此不疲,只有把爱好变成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地投入,通过大量的实践才会有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外,虚心地向诸多前辈老师以及同道们请教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