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Z349(Z007)06—0010—02
2003年3月~2005年11月笔者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与单纯内科治疗25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05例患者经头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自发性脑出血。一侧肢体瘫痪,肌力0~2级(6级分类法)。有意识障碍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46例,女34例;脑梗死69例,脑出血u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脑梗死21例,脑出血4例。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急性期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静点改善脑循环代谢药物。并配合中药及针灸治疗。
2.2治疗组在上述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在急性期,因需卧床,医生应指导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特别是仰卧位时,患侧上肢应掌心向上平放于体侧,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患侧下肢伸直,足背曲足趾垂直向上。医生要对偏瘫肢体的肩、肘、腕、指、胯、膝、踝、趾等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每天二组。各关节运动应达到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度,但不可过量,即使患肢完全瘫痪,也要鼓励患者用意识支配患肢做屈伸动作。
随着患肢肌力的逐渐恢复,或患肢并未全瘫,即可借助康复训练设备进行主动运动。并为患者设计一套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的重点应放在瘫痪肌群力量锻炼;各关节协调运动训练;及精细动作练习三个方面。肌群力量锻炼应针对中风偏瘫的特点来进行。由于患侧上肢瘫痪伸肌重于屈肌,下肢瘫痪屈肌重于伸肌,所以应重点锻炼瘫痪较重的肌群。上肢多练习伸展动作,下肢多练习屈曲动作。中风偏瘫患侧各关节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联带运动模式。如患侧上肢一个关节做屈曲动作时,上肢所有关节均屈曲;而一个关节做伸展动作时,所有关节均伸展。正常的关节运动模式应为分离运动,各关节屈伸自如。医生可为患者设计动作或借助康复器械使不同关节屈曲与伸展在同一个动作中完成,逐步打破联带运动模式,建立正常的分离运动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病人用患肢进行穿脱衣服、鞋袜,洗漱,进餐,如厕等练习。
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患肢肌力恢复评定标准;按肌力6级分类法,显效:患肢肌力恢复3级以上;有效;恢复2级以上;无效:不到2级。
3.2治疗结果 见表1。
4讨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逐渐被认识,大脑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受损脑组织的功能重组。身体活动的改变可能涉及到运动通路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而且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控制能力增加。随着康复技术的逐步推广,病区康复室的建立,使得康复治疗得以与内科常规治疗同步进行。
应该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要针对脑卒中患肢肌群瘫痪特点及关节运动障碍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康复训练方法。不正确的康复训练会适得其反。对有神志障碍或昏迷的患者,重点做好良肢位的摆放,待病情平稳后再行康复训练。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主动运动宜适量,先以被动运动为主,但手法宜轻些。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环路的修复重新建立,激活多余的神经通路。从而改善患肢功能,降低该病的致残率。
中图分类号: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Z349(Z007)06—0010—02
2003年3月~2005年11月笔者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与单纯内科治疗25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05例患者经头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自发性脑出血。一侧肢体瘫痪,肌力0~2级(6级分类法)。有意识障碍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46例,女34例;脑梗死69例,脑出血u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脑梗死21例,脑出血4例。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急性期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静点改善脑循环代谢药物。并配合中药及针灸治疗。
2.2治疗组在上述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在急性期,因需卧床,医生应指导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特别是仰卧位时,患侧上肢应掌心向上平放于体侧,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患侧下肢伸直,足背曲足趾垂直向上。医生要对偏瘫肢体的肩、肘、腕、指、胯、膝、踝、趾等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每天二组。各关节运动应达到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度,但不可过量,即使患肢完全瘫痪,也要鼓励患者用意识支配患肢做屈伸动作。
随着患肢肌力的逐渐恢复,或患肢并未全瘫,即可借助康复训练设备进行主动运动。并为患者设计一套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的重点应放在瘫痪肌群力量锻炼;各关节协调运动训练;及精细动作练习三个方面。肌群力量锻炼应针对中风偏瘫的特点来进行。由于患侧上肢瘫痪伸肌重于屈肌,下肢瘫痪屈肌重于伸肌,所以应重点锻炼瘫痪较重的肌群。上肢多练习伸展动作,下肢多练习屈曲动作。中风偏瘫患侧各关节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联带运动模式。如患侧上肢一个关节做屈曲动作时,上肢所有关节均屈曲;而一个关节做伸展动作时,所有关节均伸展。正常的关节运动模式应为分离运动,各关节屈伸自如。医生可为患者设计动作或借助康复器械使不同关节屈曲与伸展在同一个动作中完成,逐步打破联带运动模式,建立正常的分离运动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病人用患肢进行穿脱衣服、鞋袜,洗漱,进餐,如厕等练习。
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患肢肌力恢复评定标准;按肌力6级分类法,显效:患肢肌力恢复3级以上;有效;恢复2级以上;无效:不到2级。
3.2治疗结果 见表1。
4讨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逐渐被认识,大脑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受损脑组织的功能重组。身体活动的改变可能涉及到运动通路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而且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控制能力增加。随着康复技术的逐步推广,病区康复室的建立,使得康复治疗得以与内科常规治疗同步进行。
应该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要针对脑卒中患肢肌群瘫痪特点及关节运动障碍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康复训练方法。不正确的康复训练会适得其反。对有神志障碍或昏迷的患者,重点做好良肢位的摆放,待病情平稳后再行康复训练。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主动运动宜适量,先以被动运动为主,但手法宜轻些。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环路的修复重新建立,激活多余的神经通路。从而改善患肢功能,降低该病的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