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说过:“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可是,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却不断在传知与启智之间徘徊。这种徘徊本不应该出现的,传知并非最重要,启智才是良师,应该是很好选择的,事实上,如大家所感受的,并非如此。作为老师,出现这种徘徊可以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但不管怎样,我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启智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
教育的功夫应该在诗外。
知识的多少,会随着人的年龄、阅历、经历、学历的增长,逐步得到积累,这个原本就不需要我们去太担心的一个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知识谁就是赢家,这是社会自然淘汰规则使然,这是一个生存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以学生重复练习、死记硬背多少东西,然后取得高分为乐。我记得,在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学的一次调查中,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一些城市调查,80%的小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并且大多数在两个以上。许多中学生反映,一进入学校就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在片面升学率导向下,学生为提高成绩进行重复训练,透支了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其创造能力受到了压抑。甚至出現由于学习压力大,有五年级小学生想和爷爷奶奶一样“退休”。这些是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检讨的。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其实,我们国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目前全国盛行的“生本课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理念都很先进,但我们缺少的是践行。当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于今天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贬黜为教而教,教条式的,跟风式等都是很不好的现象。因为教育没有追悔的机会。
教育的目标应该在脚下。
我们总是能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这样的训话:为了你的未来,为了你能高人一等,为了你今后比别人生活的更好点,我们拼命的工作,放弃休息时间,你还不听话,好好读书,你对得起我们吗?由于父母对未来的恐惧,他们期望孩子比他们学得更多,也等不及让孩子照自己的速度发展成长。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美国原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有一句评价国家的话,“我们的孩子将不根据我们所遭受痛苦的数量来判断我们,而是根据反应的准确性来判断我们。”我们对这句话,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或延伸,我们做老师或父母,不要整天跟学生或子女讲,父母是怎样辛苦地把他们带大的、培养他们成人,以使他们每天都觉得,头上三尺有神明,不读好书是对不起父母的(好象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其实真正的感恩之心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让感恩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结果是适得其反的。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分析,这些也只有自己当了父母以后,才能感同身受,而在这之前所起到的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还糊涂着。所以我觉得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所要做的是,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找到科学的、能令他们愉快接受的方法,然后积累科学的反映经验,从而继承我们优良的传统。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书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谈及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时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学生对比有“四强四弱”的特点,即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幸福感强、纪律性强;实践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弱、休闲娱乐弱。中国学生最不甘于平淡,最不满足于过普通的生活。这不仅和升学压力有关,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大家对普通的职业都怀有感激和尊敬的感情。中国的学校显然缺乏类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注意脚下该怎么走。尽管我们的课本里也写着劳动无贵贱,但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是低调的,不被关注或赞扬的,虽然社会上风气有所好转,可是学校教育还远远跟不上,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把科学家、学者、官员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偶像。也许大家也都在关注这些问题,可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更重了,哪来的实践机会。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想,如果是朝阳,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暮蔼,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优秀。可是,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在脚下,风景触目可及。
教育的功效应该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习惯上。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初中正是人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开始,如果这个时期能培养孩子们对书的亲近感,对学习的快乐感,那将会令他们终生受益。由于我是教英语的,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尤其重要,这里我简单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刘伯承学俄语。为了学习俄语,当时35岁的刘伯承使尽了浑身解数。他每天在左手心写满了单词,走路也背,上厕所也背。为了提高口语能力,他请学校里的勤杂工每天教一个小时口语。大概在半年后,刘伯承的语言能力让老师大吃一惊。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了参考书、练习册,便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用应试教育的手段,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像用不道德的手段去实现道德,只能引起更大的不道德,因为手段谋杀了目的。
教育的功夫应该在诗外。
知识的多少,会随着人的年龄、阅历、经历、学历的增长,逐步得到积累,这个原本就不需要我们去太担心的一个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知识谁就是赢家,这是社会自然淘汰规则使然,这是一个生存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以学生重复练习、死记硬背多少东西,然后取得高分为乐。我记得,在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学的一次调查中,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一些城市调查,80%的小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并且大多数在两个以上。许多中学生反映,一进入学校就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在片面升学率导向下,学生为提高成绩进行重复训练,透支了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其创造能力受到了压抑。甚至出現由于学习压力大,有五年级小学生想和爷爷奶奶一样“退休”。这些是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检讨的。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其实,我们国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目前全国盛行的“生本课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理念都很先进,但我们缺少的是践行。当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于今天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贬黜为教而教,教条式的,跟风式等都是很不好的现象。因为教育没有追悔的机会。
教育的目标应该在脚下。
我们总是能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这样的训话:为了你的未来,为了你能高人一等,为了你今后比别人生活的更好点,我们拼命的工作,放弃休息时间,你还不听话,好好读书,你对得起我们吗?由于父母对未来的恐惧,他们期望孩子比他们学得更多,也等不及让孩子照自己的速度发展成长。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美国原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有一句评价国家的话,“我们的孩子将不根据我们所遭受痛苦的数量来判断我们,而是根据反应的准确性来判断我们。”我们对这句话,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或延伸,我们做老师或父母,不要整天跟学生或子女讲,父母是怎样辛苦地把他们带大的、培养他们成人,以使他们每天都觉得,头上三尺有神明,不读好书是对不起父母的(好象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其实真正的感恩之心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让感恩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结果是适得其反的。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分析,这些也只有自己当了父母以后,才能感同身受,而在这之前所起到的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还糊涂着。所以我觉得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所要做的是,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找到科学的、能令他们愉快接受的方法,然后积累科学的反映经验,从而继承我们优良的传统。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书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谈及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时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学生对比有“四强四弱”的特点,即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幸福感强、纪律性强;实践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弱、休闲娱乐弱。中国学生最不甘于平淡,最不满足于过普通的生活。这不仅和升学压力有关,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大家对普通的职业都怀有感激和尊敬的感情。中国的学校显然缺乏类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注意脚下该怎么走。尽管我们的课本里也写着劳动无贵贱,但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是低调的,不被关注或赞扬的,虽然社会上风气有所好转,可是学校教育还远远跟不上,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把科学家、学者、官员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偶像。也许大家也都在关注这些问题,可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更重了,哪来的实践机会。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想,如果是朝阳,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暮蔼,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优秀。可是,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在脚下,风景触目可及。
教育的功效应该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习惯上。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初中正是人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开始,如果这个时期能培养孩子们对书的亲近感,对学习的快乐感,那将会令他们终生受益。由于我是教英语的,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尤其重要,这里我简单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刘伯承学俄语。为了学习俄语,当时35岁的刘伯承使尽了浑身解数。他每天在左手心写满了单词,走路也背,上厕所也背。为了提高口语能力,他请学校里的勤杂工每天教一个小时口语。大概在半年后,刘伯承的语言能力让老师大吃一惊。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了参考书、练习册,便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用应试教育的手段,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像用不道德的手段去实现道德,只能引起更大的不道德,因为手段谋杀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