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台好戏演好序幕,一部乐章奏好序曲,先声夺人,能激发人的兴趣,唤起人的注意力。同理,新奇多趣、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带进一个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里。因此,语文教师应掌握导入技能的过程要素,科学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联系,从而高效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吸引注意力
导入课文的角度应灵活多变。如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导入,从分析题目导入,从复习旧知识导入,从作品中人物导入,从故事情节导入等,不断变换,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初中教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一文学习重点是下定义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位教师在上课导入时,用柏拉图给“人”下定义的哲学故事来设计导入语:
“同学们,古希腊有一位叫柏拉图的哲学家曾经对‘人’下定义说:‘人是两脚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他的一位学生听了以后,就把一只拔光了羽毛的母鸡扔到他的脚下说:‘瞧,这就叫柏拉图的人!’”同学们都笑了。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大家的笑声说明了这个定义的滑稽和荒唐。其实,柏拉图在给‘人’下定义时,犯了一个逻辑错误:界定的范围过宽了。‘两脚的没有羽毛的’是‘人’的特征,但并非‘人’的本质特征。只有把‘人’定义为能制造生产工具、能思维的动物’才是正确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恰当地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呢?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还有哪些注意点呢?这些,我们将在今天这节课中学习到。”这样一个事例导入,既切合教学内容,充满情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爱好并力求认识某一对象而带有情感的倾向。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带有情感的方向,它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愉快的情感。
首先,制造悬念。长篇评话要分段说,每说到矛盾激化或将出现高潮时往往立刻煞住,这样一来,就吊住了听众的胃口,欲罢不能。这种急于知道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如何的心理状态,其实是一种好奇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这种好奇心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一节课的导入阶段有意识地通过问题导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向的教学内容,在问题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思而不解,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
如讲授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时,采用问题导入法: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以怎样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这个导语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且直接触及小说的人物和主题,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就会快速地投入课文的学习和探究中去。
其次,激发感情。激发兴趣需要借助于情感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教师本身要有激情,以情动情,同时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学有兴趣。
一位教师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
周总理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长征途中,他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留给了饥饿的战士;飞机遇险,在无情地下降时,他把自己的降落伞让给了一个小女孩;邢台发生强烈地震,68岁高龄的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灾区慰问抢险……”在周总理去世一周年后,女诗人柯岩满含深情地写下了《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诗篇,这是众多悼念周总理的文章中著名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这个导入,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描绘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从心底唤起他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和赞颂之情。
再次,创设情境。教师要创造条件,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图画、实物、幻灯、录音及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的情境和氛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知,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既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立联系
教师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就要抓住新的学习内容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导入过渡自然,从而架设导语与新课之间的桥梁。
一位教师在执教《背影》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然后这样导入:同学们,孟郊的《游子吟》选取了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了母亲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是耸立在人们心目中慈母的不朽雕塑。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位在逆境中仍爱心拳拳的父亲,下面我们来一起品味父爱吧。
这个诗歌导入在引导学生回忆、联想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创设情境,架设桥梁,让学生在浓浓的亲情中体味文中所蕴含的深情,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冲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
一、吸引注意力
导入课文的角度应灵活多变。如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导入,从分析题目导入,从复习旧知识导入,从作品中人物导入,从故事情节导入等,不断变换,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初中教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一文学习重点是下定义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位教师在上课导入时,用柏拉图给“人”下定义的哲学故事来设计导入语:
“同学们,古希腊有一位叫柏拉图的哲学家曾经对‘人’下定义说:‘人是两脚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他的一位学生听了以后,就把一只拔光了羽毛的母鸡扔到他的脚下说:‘瞧,这就叫柏拉图的人!’”同学们都笑了。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大家的笑声说明了这个定义的滑稽和荒唐。其实,柏拉图在给‘人’下定义时,犯了一个逻辑错误:界定的范围过宽了。‘两脚的没有羽毛的’是‘人’的特征,但并非‘人’的本质特征。只有把‘人’定义为能制造生产工具、能思维的动物’才是正确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恰当地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呢?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还有哪些注意点呢?这些,我们将在今天这节课中学习到。”这样一个事例导入,既切合教学内容,充满情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爱好并力求认识某一对象而带有情感的倾向。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带有情感的方向,它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愉快的情感。
首先,制造悬念。长篇评话要分段说,每说到矛盾激化或将出现高潮时往往立刻煞住,这样一来,就吊住了听众的胃口,欲罢不能。这种急于知道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如何的心理状态,其实是一种好奇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这种好奇心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一节课的导入阶段有意识地通过问题导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向的教学内容,在问题中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思而不解,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
如讲授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时,采用问题导入法: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以怎样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这个导语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且直接触及小说的人物和主题,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就会快速地投入课文的学习和探究中去。
其次,激发感情。激发兴趣需要借助于情感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教师本身要有激情,以情动情,同时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学有兴趣。
一位教师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是这样导入的:
周总理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长征途中,他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留给了饥饿的战士;飞机遇险,在无情地下降时,他把自己的降落伞让给了一个小女孩;邢台发生强烈地震,68岁高龄的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灾区慰问抢险……”在周总理去世一周年后,女诗人柯岩满含深情地写下了《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诗篇,这是众多悼念周总理的文章中著名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这个导入,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描绘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从心底唤起他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和赞颂之情。
再次,创设情境。教师要创造条件,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图画、实物、幻灯、录音及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的情境和氛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知,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既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立联系
教师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就要抓住新的学习内容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导入过渡自然,从而架设导语与新课之间的桥梁。
一位教师在执教《背影》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然后这样导入:同学们,孟郊的《游子吟》选取了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了母亲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是耸立在人们心目中慈母的不朽雕塑。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位在逆境中仍爱心拳拳的父亲,下面我们来一起品味父爱吧。
这个诗歌导入在引导学生回忆、联想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创设情境,架设桥梁,让学生在浓浓的亲情中体味文中所蕴含的深情,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冲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