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不能忽视学生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
  以前我总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理解能力强了,在读题方面就不需要老师多讲了,所以对读题、理解题意没有进行强化训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很难找出图文或题目里面隐含的信息,导致错误较多,漏解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读题,分析理解题意,细心解题,就能做得很好。由此可见,认真读题对解应用题是多么重要。
  认识到这些以后,我就开始落实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习惯的训练。首先,我要求学生读题时必须动手进行“勾、画、圈、点”活动,即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读懂题目的要求。针对分数、百分数乘除应用题的特点,要求学生做到:一找、二想、三抓。“找”就是找准单位“1”,“想”就是弄清楚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抓”就是找出重点的词。其次,训练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提高了解题能力、技巧,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最后,强调在每次完成了作业或者测试以后,都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多次阅读自己完成的作业和解答完的卷子。因为只要多次阅读,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作业分层次布置
  2.1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我以周为单位,每个周末针对各层次学生不同的需求布置作业,将作业分为A、B两组。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有余力的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提高学习兴趣。
  2.1.1A组作业
  A组为基础题,是为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基础知识结构,形成基本技能,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要求每生必做,人人过关。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作业布置中,力求做到:一是要有精品意识,教师对所设计的作业中的每一项能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有清楚认识,避免出题的盲目性、随意性,确保一题对应一个教学目标、一项对准一个训练重点,真正从微观上控制作业的“质”;二是不要求全,一次只落实一项训练,从宏观上控制作业“量”。
  2.1.2 B组作业
  B组为综合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和发展而设计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学生可选择性完成,属机动性作业。这样既让优生“吃得饱”,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让学困生“吃得好”,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2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当然,仅是布置作业还不够,作业设计好了,学生完成了,还要收上来及时检查,及时反馈。每周一,我将学生周末完成的作业收起来统一检查、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我也采用分类评价的方法,就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按同一个标准。对学困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对于学困生,只做对A组作业,就给满分;做对B组作业,加倍给分。有时,学困生在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一些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提高的分数上,切实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逐步提高。对于优生,则是让他们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方法的简便,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这样评价优生的作业,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优生永不满足。
  3.训练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3.1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同学的发言,不打断;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形成了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2学会讨论
  讨论是合作解决的关键,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形成共同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作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3学会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时,由小组长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其他同学负责如记录、汇报、监督等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共同配合,尤其是操作性学习,更要求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适时更换组织者,组员轮流扮演各种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会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后,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评价,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还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公平、具体,以求得出一个较为公正的结果,例如,自评包括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学到了什么)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学习中自己有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职责)。对他人的评价:在你们小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好在哪里?这次学习,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探究活动 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已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
1徒长棚内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葡萄徒长。1.控制温、湿度。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90%以上,以后温度提高到25~30℃,湿度降到60%~70%,特别是5~6片叶时应相对干燥。 A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领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就教学理念的改变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正日渐成为教学工作者追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目前,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得到了普遍推广,我国虽然已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但是成效甚低。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讨论。  关键
数学概念是进行运算、判断、推理、证明的基础,形成准确、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概念分为原始概念和定义概念。原始概念往往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抽象而来的,比较直观具体。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很好地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通过观察而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特性,以及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则能收到较好的效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良好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互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互动目标 对话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提起阅读,人们习惯想到文科的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那么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是一门艺术,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状态”;顺应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目标引探,明确参与的方向;关注结果,引导学生反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引导艺术 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引导,可以理解为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网络化教学新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曾经我给自己这样定位:每节课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教学成绩突出,做一个优秀的施教者.每节课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授,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成绩确实不错,卓有成效.但一年下来,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我总显得太强势.新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案,其“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