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我们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但初中生阅读能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占教材中课文比例大约二分之一的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阅读实践的天然素材。要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搞好略读课文阅读教学,而只有制订好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实施好略读课文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到实处。本文认为制订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目标定向策略;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策略;课堂教学收束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这两类课文各占教材中课文比例二分之一左右,前者重在学习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后者重在让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规律等进行阅读实践,实现“知”向“行”的转化,这两类课文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学好这两类课文,才能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才能体现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许多语文教师对初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往往感到无可适从:要不是蜻蜓点水,一读带过,要不就是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有实质性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1],因此,只有制订好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实施好略读课文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到实处。
所谓的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学的策略和谋划,即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而制定实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2]初中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遵循教学和学习规律,以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策略制定的依据,制订出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的状况。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步骤,教学策略的制订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定向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说,恰当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者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无论学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3]因此,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课文就不会感到盲目,避免了重复、无效劳动或知识的疏漏,而且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为进入自读做好准备。
确定学习目标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有:
二.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策略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阅读就有了方向,也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应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正如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1]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即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和要领。
“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策略的选用也是不同的。”[2]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一致,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读”前指导、“读”中指导、“读”后指导三个阶段去指导学生去选择、运用阅读策略。
三.课堂教学收束策略
课堂教学收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收束课程,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及时消化、简化所学知识,促使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可理清学习思路,强化记忆,增强教学整体效果。”[3]与精读课文教学一样,略读课文也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收束,而且因为略读课文有其特有教学地位与教学目标,收束的方法与技巧也应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小结既要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所学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总结运用什么阅读方法、规律去学习课文;既要总结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又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领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强筋健骨”、“施展身手”,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发散延伸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如教学《美猴王》[1],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西游记》,教学《愚公移山》[2],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列子》。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读书量,扩大背景知识,而且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名著的要求。
以上从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教学收束三个方面阐述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是在认清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遵循新课程理念,参照学习策略理论和策略教学理论而提出的。其实,以上三个方面的策略也可看作略读课文教学流程的基本步骤,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调整或改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初中语文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这两类课文各占教材中课文比例二分之一左右,前者重在学习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后者重在让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规律等进行阅读实践,实现“知”向“行”的转化,这两类课文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学好这两类课文,才能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才能体现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许多语文教师对初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往往感到无可适从:要不是蜻蜓点水,一读带过,要不就是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有实质性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1],因此,只有制订好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实施好略读课文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落到实处。
所谓的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学的策略和谋划,即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而制定实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2]初中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遵循教学和学习规律,以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策略制定的依据,制订出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的状况。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步骤,教学策略的制订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定向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说,恰当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者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无论学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3]因此,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课文就不会感到盲目,避免了重复、无效劳动或知识的疏漏,而且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渴望,为进入自读做好准备。
确定学习目标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有:
二.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策略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阅读就有了方向,也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应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正如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1]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即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和要领。
“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策略的选用也是不同的。”[2]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一致,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读”前指导、“读”中指导、“读”后指导三个阶段去指导学生去选择、运用阅读策略。
三.课堂教学收束策略
课堂教学收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收束课程,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及时消化、简化所学知识,促使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可理清学习思路,强化记忆,增强教学整体效果。”[3]与精读课文教学一样,略读课文也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收束,而且因为略读课文有其特有教学地位与教学目标,收束的方法与技巧也应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小结既要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所学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总结运用什么阅读方法、规律去学习课文;既要总结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又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领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强筋健骨”、“施展身手”,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发散延伸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如教学《美猴王》[1],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西游记》,教学《愚公移山》[2],在教学收束时,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原著《列子》。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读书量,扩大背景知识,而且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名著的要求。
以上从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阅读中的阅读指导、教学收束三个方面阐述略读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是在认清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遵循新课程理念,参照学习策略理论和策略教学理论而提出的。其实,以上三个方面的策略也可看作略读课文教学流程的基本步骤,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调整或改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