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起以民主、平等、互动、合作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和高校师生关系结合起来,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64-01
我國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受教育目的、任务制约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
1 当前师生关系中的存在问题
当然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发展中也存在明显问题,影响了师生关系发展本身,不利于高等教育目的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
当前,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当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师生交往出现“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
1.2 师生关系的疏离,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落感
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离不开老师。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人生、社会的表象,一切都似乎容易理解。
1.3 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关系。一力一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在交往中获得启迪,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多数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有同学大学四年,竟然连五分钟的单独发言都没有,这值得我们深思。有老师反映,即使采取课堂讨论式教学,但大多数学生不爱提问,讨论效果不佳达不到高峰体验、共鸣谐振。这与中学教育有关,也与中国国情有关。加之大学连年扩招,师生比越来越大,教师只有疲于奔命,不以讲授为主,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2.1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转型引发学生价值观改变.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将爱之效应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但市场“失灵”的负面效应又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仅助长了社会风气败坏,引诱人们堕落,尤其对大学生毒害很深,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2.2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但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理论的说教与现实的反道和脱节。
2.3 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大学生所处的心理“断乳期”是大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点,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处于这一“危机”时期的学生,除了本身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能力比较低,尚未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外,思维有了明显发展,逐步由感性的经验性思维转向理性的逻辑性思维,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也有了显著增强,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喜欢怀疑和争论,但有时固执已见,社会阅历浅,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逆反心理较强。
3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1 加强高校教师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高校构建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直接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言行一致、严谨治学,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这样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才会更愿意与老师接近,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2 拓展师生交往渠道,加强队伍建设
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交往渠道的狭窄致使师生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因而拓展师生交往渠道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材,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甚至可以尝试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制,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不仅有效解决了诸多思想上的困惑,排除了很多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积极发展,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师制密切了师生交往大大促进了良好。
3.3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和感化,解除贫困生的自卑、挫败、焦虑等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缓解他们的压力,以形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其次,学生应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自我。不能一方面对学校和老师严格挑剔,觉得这不行,那不如意,另一方面又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不讲文明礼貌,甚至不服从管理,最后却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此外,学生还应加强人际交往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搞好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对提高师生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宗侠.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调查与思考.太山职工大学学报,2003,4.
[2] 璩银吉.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64-01
我國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受教育目的、任务制约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
1 当前师生关系中的存在问题
当然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发展中也存在明显问题,影响了师生关系发展本身,不利于高等教育目的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
当前,师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当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师生交往出现“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
1.2 师生关系的疏离,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落感
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离不开老师。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人生、社会的表象,一切都似乎容易理解。
1.3 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关系。一力一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在交往中获得启迪,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多数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有同学大学四年,竟然连五分钟的单独发言都没有,这值得我们深思。有老师反映,即使采取课堂讨论式教学,但大多数学生不爱提问,讨论效果不佳达不到高峰体验、共鸣谐振。这与中学教育有关,也与中国国情有关。加之大学连年扩招,师生比越来越大,教师只有疲于奔命,不以讲授为主,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2.1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转型引发学生价值观改变.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将爱之效应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但市场“失灵”的负面效应又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仅助长了社会风气败坏,引诱人们堕落,尤其对大学生毒害很深,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2.2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但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理论的说教与现实的反道和脱节。
2.3 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大学生所处的心理“断乳期”是大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点,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处于这一“危机”时期的学生,除了本身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能力比较低,尚未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外,思维有了明显发展,逐步由感性的经验性思维转向理性的逻辑性思维,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也有了显著增强,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喜欢怀疑和争论,但有时固执已见,社会阅历浅,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逆反心理较强。
3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1 加强高校教师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高校构建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直接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言行一致、严谨治学,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这样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才会更愿意与老师接近,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2 拓展师生交往渠道,加强队伍建设
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交往渠道的狭窄致使师生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因而拓展师生交往渠道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材,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甚至可以尝试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制,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不仅有效解决了诸多思想上的困惑,排除了很多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积极发展,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师制密切了师生交往大大促进了良好。
3.3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和感化,解除贫困生的自卑、挫败、焦虑等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缓解他们的压力,以形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其次,学生应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自我。不能一方面对学校和老师严格挑剔,觉得这不行,那不如意,另一方面又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不讲文明礼貌,甚至不服从管理,最后却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此外,学生还应加强人际交往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搞好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对提高师生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宗侠.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调查与思考.太山职工大学学报,2003,4.
[2] 璩银吉.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