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是什么?自古以来还没有人能对美给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只是学界一直存在许多对“美”的相关研究和讨论,本文结合所学“现代美育研究”,结合学界相关美学观念,提炼出对于美的认识。本文将从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个大方向进行对美的浅析。
关键词:主客观的统一 物我同一 移情 意象
正文: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那么在学习美育之前,必定对“美”这个概念有所了解。“美”是什么?“美”究竟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事物或者经历,或者是天地万物之间,哪一粟才能称为称其为美?这是本文竭力去回答的。
柏拉图首次开启了对美的讨论和探索,然而在其《大希庇阿斯篇》中,也只得出了“美是难的”这一结论。笔者认为,既然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美”的完美无缺的答案,至少也应该对“审美”有所认识,因为只有完成了对“审美”这一过程的探索和了解,才能真正发掘出“美的本质”,只有在体会了需要获得满足后所产生的那种炽烈的愉悦、身心的安定,才能对“美”有所了解。接下来,本文将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出三点有关美的知识,加以浅析。
历史上,对于美的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派别:一类是以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体派,他们号召从客体上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事物的某種属性,一类是唯心派哲学家所坚持的,着重主观价值,以为美是一种概念或理想,物表现这种概念或理想,才能算是美,如休谟所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她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然而这两种说法都犯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错误,如果美全在物,那美之物人人都应觉其美,如果美全在人,那物的存在就成为“美”这个抽象概念的附庸,其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了。直到康德兼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认为“美感是主观的,但凭感觉而不假概念的同时又不完全是主观的”。直到后期朱光潜美学观念的确立,才对美感的形式有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概念。
正如其在《谈美》中所说,“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以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不可”。这正是揭示了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既然确立了美是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接下来就应该探索这一审美的具体过程了。以其常举的古松为例,我们在看待一棵古松时,首先是古松这个意向的突出,我们的内心联想起由古松所带来的“高风亮节”之类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忘记我们自身的存在,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转移到古松的身上,于是我们自身也仿佛受到这种“高风亮节”的影响,变得有力、劲拔了;再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为例,庄子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不过是他自身的“乐”的一种外射,即把自己的乐转移到鱼的身上,再由这种乐投射回来,真正感受到这种乐。这两个例子即朱光潜所谈论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使物具备了这样一种属性,再反射给人,使人体验到这种情感。这样一个过程是“心——物——心”的回环的过程,即“在聚精会神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也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朱光潜替这个过程下了两个结论,一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二是: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朱光潜在给这种美感经验命名为“移情作用”的同时,还称其为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正如前面我们在观看古松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我是我、古松是古松,而将我和古松合二为一,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一种境界使我们上升到一种纯粹的感官世界,即我们常提起的“意象世界”。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美感的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意象世界”,他将意象放到了至高的位置,并认为意象世界是一种超乎利害而独立的理想世界,而艺术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理想世界,使人可以从中反观现实,而又可以超越于此,摆脱世俗的困扰。宗白华更是“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将“意境”发挥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鸾飞鱼跃,活拨玲瑰,渊然而深的灵境。”比如诗的境界就是情与景的契合无间。
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这个意向为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些诗句中的月不尽相同,呈现的意象世界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诗词中“月”这个意向或代表人类生命的美好象征,或代表人类情思的象征,又或者是人类故乡和人生哲理的象征,总之,人类从看到月这个景物开始,加以自己的虚构和联想,“似实景以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最后营造出一个宏大壮观的意象世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实现了对景物的吸收和对情思的抒发,最终实现情与景的两相交融,并且在这种交融中,情与景又再次缠绕,从而创造出一种言不能尽的美。这便是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具体化、肉身化,实现最高的艺术境界。是心灵与万象的沟通、与世界的相触相感,是人之美与万象之美一体融合。于是,便实现了“主体生命与客体对象统一”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9-54
[2]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2:9-54
[3]范爱菊.试论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J].刑台学院学报,2013(18):58-62
[4]柴欢.“移情说”与“物我同一”[J].学林漫录,2005(4):140-142
[5]叶朗.美是什么[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26-236
[6]常慧勤.对“美”的本质的一点认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5):6-8
[7]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10(5):29-32
关键词:主客观的统一 物我同一 移情 意象
正文: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那么在学习美育之前,必定对“美”这个概念有所了解。“美”是什么?“美”究竟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事物或者经历,或者是天地万物之间,哪一粟才能称为称其为美?这是本文竭力去回答的。
柏拉图首次开启了对美的讨论和探索,然而在其《大希庇阿斯篇》中,也只得出了“美是难的”这一结论。笔者认为,既然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美”的完美无缺的答案,至少也应该对“审美”有所认识,因为只有完成了对“审美”这一过程的探索和了解,才能真正发掘出“美的本质”,只有在体会了需要获得满足后所产生的那种炽烈的愉悦、身心的安定,才能对“美”有所了解。接下来,本文将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出三点有关美的知识,加以浅析。
历史上,对于美的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派别:一类是以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体派,他们号召从客体上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事物的某種属性,一类是唯心派哲学家所坚持的,着重主观价值,以为美是一种概念或理想,物表现这种概念或理想,才能算是美,如休谟所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她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然而这两种说法都犯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错误,如果美全在物,那美之物人人都应觉其美,如果美全在人,那物的存在就成为“美”这个抽象概念的附庸,其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了。直到康德兼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认为“美感是主观的,但凭感觉而不假概念的同时又不完全是主观的”。直到后期朱光潜美学观念的确立,才对美感的形式有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概念。
正如其在《谈美》中所说,“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以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不可”。这正是揭示了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既然确立了美是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接下来就应该探索这一审美的具体过程了。以其常举的古松为例,我们在看待一棵古松时,首先是古松这个意向的突出,我们的内心联想起由古松所带来的“高风亮节”之类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忘记我们自身的存在,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转移到古松的身上,于是我们自身也仿佛受到这种“高风亮节”的影响,变得有力、劲拔了;再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为例,庄子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不过是他自身的“乐”的一种外射,即把自己的乐转移到鱼的身上,再由这种乐投射回来,真正感受到这种乐。这两个例子即朱光潜所谈论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使物具备了这样一种属性,再反射给人,使人体验到这种情感。这样一个过程是“心——物——心”的回环的过程,即“在聚精会神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的往复回流”,也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朱光潜替这个过程下了两个结论,一是: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二是: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朱光潜在给这种美感经验命名为“移情作用”的同时,还称其为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正如前面我们在观看古松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我是我、古松是古松,而将我和古松合二为一,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一种境界使我们上升到一种纯粹的感官世界,即我们常提起的“意象世界”。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美感的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意象世界”,他将意象放到了至高的位置,并认为意象世界是一种超乎利害而独立的理想世界,而艺术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理想世界,使人可以从中反观现实,而又可以超越于此,摆脱世俗的困扰。宗白华更是“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将“意境”发挥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鸾飞鱼跃,活拨玲瑰,渊然而深的灵境。”比如诗的境界就是情与景的契合无间。
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这个意向为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些诗句中的月不尽相同,呈现的意象世界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诗词中“月”这个意向或代表人类生命的美好象征,或代表人类情思的象征,又或者是人类故乡和人生哲理的象征,总之,人类从看到月这个景物开始,加以自己的虚构和联想,“似实景以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最后营造出一个宏大壮观的意象世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实现了对景物的吸收和对情思的抒发,最终实现情与景的两相交融,并且在这种交融中,情与景又再次缠绕,从而创造出一种言不能尽的美。这便是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具体化、肉身化,实现最高的艺术境界。是心灵与万象的沟通、与世界的相触相感,是人之美与万象之美一体融合。于是,便实现了“主体生命与客体对象统一”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9-54
[2]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2:9-54
[3]范爱菊.试论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J].刑台学院学报,2013(18):58-62
[4]柴欢.“移情说”与“物我同一”[J].学林漫录,2005(4):140-142
[5]叶朗.美是什么[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26-236
[6]常慧勤.对“美”的本质的一点认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5):6-8
[7]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1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