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作文教学感受语言
初接六(1)班,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语言平淡、内容空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这样布置作文要求:十多年来,我们感受着父母无私的关爱,请大家回家后对爸爸、妈妈郑重地说声“我爱你”,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还要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然后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结果,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平时不太擅长向父母表达情感的男生,对自己欲言又止、欲说还羞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看到此次让人出乎意料的作文课效果,我恍然大悟:不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有问题,而是他们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没有用心去体验、感受,所以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找到了症结所在,就要对症下药,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易于操作的方式、方法,对他们的作文能力进行了系统地训练。
一、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虽然学生很喜爱读书,但我发现多数学生属于随性阅读,对读书没有规划,对阅读的内容也没有选择,甚至有的学生只偏重于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视野较窄。于是,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性格,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书目,并组织学生创设了图书角,开展了“五分钟好文共欣赏”活动,当他们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时,可以在阅读课上朗诵给大家听,慢慢地,每周三次的阅读课成了他们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我在墙壁上开辟了“读书专栏”栏目,用于发表学生的书评、读书感言等,并及时进行更新。我向学生发出倡议:每晚至少读书半小时,同时向他们讲解,电视属于快餐文化,没办法反复咀嚼,书的价值是快餐文化无法替代的,一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受益终身的道理。经过一年的坚持,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校组织的读书节活动中,我们班被评为“书香班级”,在“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中也独占鳌头。
二、以主题系列作文活动丰富学生情感。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主题系列作文活动是我在教学中首次尝试的作文训练形式,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领悟中发现语言的学习运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人情人境中学习语言、深化情感、磨砺思想。
如写作实验类作文时,我让学生以水为媒介,做了一系列的小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水的浮力”实验中,学生观察到了鸡蛋在盐水中浮起的过程;在“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学生见证了容纳45枚一角硬币而水不外溢的奇迹;在“见证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学生看到了一杯水倒置在一张纸上却一滴不漏的魔法。这些实验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旁观,而是活动的主角,通过活动获得了体验,最后用文字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在开展作文训练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珍惜生活、珍陆生命,学会感恩。所以在“珍惜所有,学会感恩”主题系列作文中,我借鉴了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方法,帮助学生明白亲情、友情的可贵:“话别”道出了学生对老师、对母校的深深眷恋;“护蛋”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细腻和伟大,也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体会,如一名学生写的习作《爱的抉择》的片段就细腻地刻画了自己矛盾不舍的复杂心理和情感: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我心中的憎恨、委屈全都涌了上来。我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将弟弟的名字划掉,可当我停下笔时,泪水却溢满了眼眶,他是我最喜爱的弟弟呀,我不能失去他。但命运捉弄人,我必须在弟弟和妹妹中舍弃一个,我的指甲深深地卡在手心,强忍着泪水,闭上眼划掉了妹妹的名字,我绝望了。当我看见还有一个弟弟时,我的心似乎有了一点安慰,最起码我还有一个弟弟,最可爱的弟弟,也是我最疼爱的弟弟。可是此时我的脑海中却不断闪现着我和妹妹一起嬉闹的情景,多幸福呀!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中时,一句硬生生的话——必须舍弃一个,打破了我所有的美好回忆。放下笔,我一下子跌入了无底的深渊,我的世界塌陷了。终于,我再也忍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天也塌了,地也陷了,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可见,主题系列作文活动让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明白了生命的伟大和存在的意义,也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改变评阅观念,创新评阅方式
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对于作文怎么写、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时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写作活动作出的反馈,对学生的作文具有指导意义,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视的。每次拿到作文,学生都是先看等级,再读教师的作文评语,还会交换看评语。为了保护每一名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我非常注意对评语的运用,并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评语一定要有针对性,能够对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清楚明白的评价;评语不能冷冰冰,而要运用平等、商量的口吻和交流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评语要以肯定为主,使他们看到希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在评阅方式上,我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如除了常用的写评语、班级讲评、面批的方式,我还采用了组织小组评阅、交换评阅、与家长联手评阅、班级推选最佳作文等评议方式,使作文评阅成为一种活动,让学生对作文讲评充满期待,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写作中来。
潘新和教授说:“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的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而应贴近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律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言语潜能,唤醒他们的言语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他们感受驾驭语言和言语创造的乐趣,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树立高尚伟大的言语理想、信念和信仰,一步一步地朝着崇高的言语上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反复咀嚼这些话,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让他们爱上写作文,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从而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生命的活力。
(责编:郝勋)
初接六(1)班,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语言平淡、内容空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这样布置作文要求:十多年来,我们感受着父母无私的关爱,请大家回家后对爸爸、妈妈郑重地说声“我爱你”,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还要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然后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作文。结果,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平时不太擅长向父母表达情感的男生,对自己欲言又止、欲说还羞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看到此次让人出乎意料的作文课效果,我恍然大悟:不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有问题,而是他们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没有用心去体验、感受,所以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找到了症结所在,就要对症下药,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易于操作的方式、方法,对他们的作文能力进行了系统地训练。
一、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虽然学生很喜爱读书,但我发现多数学生属于随性阅读,对读书没有规划,对阅读的内容也没有选择,甚至有的学生只偏重于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视野较窄。于是,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性格,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书目,并组织学生创设了图书角,开展了“五分钟好文共欣赏”活动,当他们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时,可以在阅读课上朗诵给大家听,慢慢地,每周三次的阅读课成了他们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我在墙壁上开辟了“读书专栏”栏目,用于发表学生的书评、读书感言等,并及时进行更新。我向学生发出倡议:每晚至少读书半小时,同时向他们讲解,电视属于快餐文化,没办法反复咀嚼,书的价值是快餐文化无法替代的,一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受益终身的道理。经过一年的坚持,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学校组织的读书节活动中,我们班被评为“书香班级”,在“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中也独占鳌头。
二、以主题系列作文活动丰富学生情感。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主题系列作文活动是我在教学中首次尝试的作文训练形式,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领悟中发现语言的学习运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人情人境中学习语言、深化情感、磨砺思想。
如写作实验类作文时,我让学生以水为媒介,做了一系列的小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水的浮力”实验中,学生观察到了鸡蛋在盐水中浮起的过程;在“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学生见证了容纳45枚一角硬币而水不外溢的奇迹;在“见证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学生看到了一杯水倒置在一张纸上却一滴不漏的魔法。这些实验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旁观,而是活动的主角,通过活动获得了体验,最后用文字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在开展作文训练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珍惜生活、珍陆生命,学会感恩。所以在“珍惜所有,学会感恩”主题系列作文中,我借鉴了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方法,帮助学生明白亲情、友情的可贵:“话别”道出了学生对老师、对母校的深深眷恋;“护蛋”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细腻和伟大,也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体会,如一名学生写的习作《爱的抉择》的片段就细腻地刻画了自己矛盾不舍的复杂心理和情感: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我心中的憎恨、委屈全都涌了上来。我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将弟弟的名字划掉,可当我停下笔时,泪水却溢满了眼眶,他是我最喜爱的弟弟呀,我不能失去他。但命运捉弄人,我必须在弟弟和妹妹中舍弃一个,我的指甲深深地卡在手心,强忍着泪水,闭上眼划掉了妹妹的名字,我绝望了。当我看见还有一个弟弟时,我的心似乎有了一点安慰,最起码我还有一个弟弟,最可爱的弟弟,也是我最疼爱的弟弟。可是此时我的脑海中却不断闪现着我和妹妹一起嬉闹的情景,多幸福呀!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中时,一句硬生生的话——必须舍弃一个,打破了我所有的美好回忆。放下笔,我一下子跌入了无底的深渊,我的世界塌陷了。终于,我再也忍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天也塌了,地也陷了,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可见,主题系列作文活动让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明白了生命的伟大和存在的意义,也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改变评阅观念,创新评阅方式
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对于作文怎么写、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时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写作活动作出的反馈,对学生的作文具有指导意义,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视的。每次拿到作文,学生都是先看等级,再读教师的作文评语,还会交换看评语。为了保护每一名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我非常注意对评语的运用,并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评语一定要有针对性,能够对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清楚明白的评价;评语不能冷冰冰,而要运用平等、商量的口吻和交流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评语要以肯定为主,使他们看到希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在评阅方式上,我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如除了常用的写评语、班级讲评、面批的方式,我还采用了组织小组评阅、交换评阅、与家长联手评阅、班级推选最佳作文等评议方式,使作文评阅成为一种活动,让学生对作文讲评充满期待,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写作中来。
潘新和教授说:“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的工匠,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而应贴近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律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言语潜能,唤醒他们的言语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他们感受驾驭语言和言语创造的乐趣,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树立高尚伟大的言语理想、信念和信仰,一步一步地朝着崇高的言语上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反复咀嚼这些话,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让他们爱上写作文,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从而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生命的活力。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