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也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截止2012年底,我国在高校的大学生有2536.5647万人。在人多问题的也多的情况下,出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那么,当今大学生的问题何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强的吸引力的对策又是什么?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梦”理念,并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不妨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思想层面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这代以“非主流著称的青年群体在经济一体化和电子信息化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这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混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穿于其在校生涯,但社会的诸多现象,特别是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很深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对西方价值观的崇尚和对自身的否定和怀疑。
其次,部分大学生是非观念淡薄。在媒体和舆论开放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是非观上出现问题。如大学生堕胎现象的日趋曾多,广告和杂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加上学校在性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了此问题的日益严重。诚信也成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助学贷款诚信等。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不诚信是错的,等后果严重了再感到后悔已是无用之举。
再次,部分大学生失去生活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到入学的大学生生活目标是不明确的,他们还没有形成自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自我料理的习惯。而经历过大学生活的学生也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在。很多学生即将毕业也不明白自己是该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甚至找什么样的工作或是继续读什么样的专业。
2.行为层面
首先,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后与父母关系紧张。中学时期迫于升学压力,父母对子女的有“过度管教”的嫌疑,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如“脱缰野马”一般,不再听从“指挥”。也有学生不懂得感恩父母。
其次,部分大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相处方面不尽人意。表现为与班级或寝室同学关系紧张,在此方面心理素质不稳定。校园寝室投毒案就是这方面问题的极端案例。与老师相处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的不尊敬。
再次,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不够理智与成熟。表现在寻找兼职受骗、误入传销队伍等。而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如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旅游景点和建筑文物上刻字等。作为大学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些问题是不能与其他群众相提并论的。
3.问题的根源所在
大学生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源所在应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均未到位而导致的,三者缺一不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很大部分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之放任宠爱,在家庭中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家教习惯。学校教育方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未段,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成为当今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社会教育更是不容乐观。所以造成大学生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融合道家和佛家某些点观点的结合体,是古代圣贤们智慧的结晶。“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学》里已经把青年人的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事讲得很明确了。
第一是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知识份子要做君子,而君子不仅仅是善良,还要有社会责任感。“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第二是正心诚意的内省方式,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君子每日三省己身,推己及人,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第三进而阐述了修齐治平的实践顺序,必定是先修身再齐家再治国平天下。每个步骤和环节都有明确的说明。纵观古今名人志士,无一不达到这些标准。著名学者钱穆曾经指出:大学教育最高的目的所在是人格的锻炼和品性的陶冶。“然仅仅注重于智识之传授,无当于人格之锻炼,品性之陶冶,识者讥之,谓此乃一种智识之稗贩。”由此观之,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教育应当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仔细研究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相悖,甚至在某些程度上统一的。但为什么古代的知识份子们就力行得很好,而当今大学生却相反呢?窃以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缺乏吸引力,教育方式比较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也存在缺陷。那我们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从教师队伍上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自己首先有没有做到这些要求。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而不是一味说教;其次,多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再次,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莫谈大话空话。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笔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际的带班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总体来说效果是显著的。在改善学生价值观不明确,人际关系紧张和独生子女的“自我”问题方面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学校食堂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之一,现代的“90后”大学生因为物质生活的充裕而认为粮食的浪费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这是从思想上就存在的缺陷。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勤俭节约”是美德之一,《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屡恒念物力为艰”的名言警句。学习过传统文化的大学生们从社会担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勤俭节约就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实践的事情。“光盘行动”是当前我国提倡勤俭节约的主题活动之一,而且从传播正能量的角度来说,这个活动也触动了很多大学生。自学校实行“光盘行动”以来学校食堂的剩饭大大降低,效果非常明显。
在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当中很多力行传统文化的学生在性格和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同学分享,学会自我内省等等。部分家长也对子女的改变感到欣慰和高兴。这一切都说明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钱穆.教育与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林琳,女,出生年月:1985年4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现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
截止2012年底,我国在高校的大学生有2536.5647万人。在人多问题的也多的情况下,出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那么,当今大学生的问题何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强的吸引力的对策又是什么?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梦”理念,并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不妨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思想层面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这代以“非主流著称的青年群体在经济一体化和电子信息化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这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混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穿于其在校生涯,但社会的诸多现象,特别是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很深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对西方价值观的崇尚和对自身的否定和怀疑。
其次,部分大学生是非观念淡薄。在媒体和舆论开放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是非观上出现问题。如大学生堕胎现象的日趋曾多,广告和杂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加上学校在性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了此问题的日益严重。诚信也成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助学贷款诚信等。很多大学生并不认为不诚信是错的,等后果严重了再感到后悔已是无用之举。
再次,部分大学生失去生活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到入学的大学生生活目标是不明确的,他们还没有形成自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自我料理的习惯。而经历过大学生活的学生也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在。很多学生即将毕业也不明白自己是该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甚至找什么样的工作或是继续读什么样的专业。
2.行为层面
首先,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后与父母关系紧张。中学时期迫于升学压力,父母对子女的有“过度管教”的嫌疑,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如“脱缰野马”一般,不再听从“指挥”。也有学生不懂得感恩父母。
其次,部分大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相处方面不尽人意。表现为与班级或寝室同学关系紧张,在此方面心理素质不稳定。校园寝室投毒案就是这方面问题的极端案例。与老师相处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的不尊敬。
再次,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不够理智与成熟。表现在寻找兼职受骗、误入传销队伍等。而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如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旅游景点和建筑文物上刻字等。作为大学的知识分子来说这些问题是不能与其他群众相提并论的。
3.问题的根源所在
大学生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源所在应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均未到位而导致的,三者缺一不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很大部分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之放任宠爱,在家庭中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家教习惯。学校教育方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未段,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成为当今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社会教育更是不容乐观。所以造成大学生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融合道家和佛家某些点观点的结合体,是古代圣贤们智慧的结晶。“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学》里已经把青年人的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事讲得很明确了。
第一是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知识份子要做君子,而君子不仅仅是善良,还要有社会责任感。“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第二是正心诚意的内省方式,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君子每日三省己身,推己及人,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第三进而阐述了修齐治平的实践顺序,必定是先修身再齐家再治国平天下。每个步骤和环节都有明确的说明。纵观古今名人志士,无一不达到这些标准。著名学者钱穆曾经指出:大学教育最高的目的所在是人格的锻炼和品性的陶冶。“然仅仅注重于智识之传授,无当于人格之锻炼,品性之陶冶,识者讥之,谓此乃一种智识之稗贩。”由此观之,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教育应当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仔细研究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相悖,甚至在某些程度上统一的。但为什么古代的知识份子们就力行得很好,而当今大学生却相反呢?窃以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缺乏吸引力,教育方式比较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也存在缺陷。那我们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从教师队伍上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自己首先有没有做到这些要求。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而不是一味说教;其次,多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再次,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莫谈大话空话。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笔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际的带班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总体来说效果是显著的。在改善学生价值观不明确,人际关系紧张和独生子女的“自我”问题方面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学校食堂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之一,现代的“90后”大学生因为物质生活的充裕而认为粮食的浪费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这是从思想上就存在的缺陷。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勤俭节约”是美德之一,《朱子治家格言》中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屡恒念物力为艰”的名言警句。学习过传统文化的大学生们从社会担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勤俭节约就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实践的事情。“光盘行动”是当前我国提倡勤俭节约的主题活动之一,而且从传播正能量的角度来说,这个活动也触动了很多大学生。自学校实行“光盘行动”以来学校食堂的剩饭大大降低,效果非常明显。
在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当中很多力行传统文化的学生在性格和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学会关心父母,学会与同学分享,学会自我内省等等。部分家长也对子女的改变感到欣慰和高兴。这一切都说明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钱穆.教育与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林琳,女,出生年月:1985年4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现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