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的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每天最头疼的事不是备课、上课,而是“对付”学生的作业。作业不做的、出错的、潦草的十有八九。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家长的“累赘”,也成了我们老师的“头痛病”。当然,对于作业中出现的以上现象,老师也出裁过多种对策,严盯、严罚、严家长……,但都治标不治本。直到深思之后才顿悟,在作业布置这方面,真正该治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作为布置作业的主导,为什么不能布置高效的作业呢?在这里我就以语文作业为例,谈谈作业如何布置才会高效。
一、作业内容必须有益
任何作业布置都必须以对学生有益为出发点,如果“例行公事”,布置应付性的作业,还不如让学生休息。当然有益的作业不仅仅是写的作业,只要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能力,或者是对情感品质进行教育的都可以。但要注意难易程度。学生已经滚瓜烂熟的,不要再布置;学生怎么也解决不了的,也不要布置。有益的作业,还应注意量的控制,如果量小,效果不大;如果量大,那就成学生的负担了。
二、作业形式必须多样
再好的作业,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疲于应付,那效果只能是浪费时间。那怎样的作业学生才感兴趣?根据儿童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只要形式灵活多样,就会让作业显示无穷的魅力,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例如:
(1)动眼作业。动眼作业即观察作业,动眼就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必定喜欢。而且观察力历来就是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之一。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确目标。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不要无目标观察。例如:上《春》之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观察大自然,感受春。上《燕子》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观察其他的鸟。通过作业,达到了课前预习,课后延伸的目的。
(2)动嘴作业。动嘴即是阅读。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只有多读才能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大纲也要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总量必须达到150万字……”单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家庭作业可以适当布置些阅读性的作业。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目标。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前后,就可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材料来阅读。在学习了“神话民间故事单元”后,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等,利于课文理解,学生也喜欢,何乐而不为。当然,要想达到好的效果,还必须做好记录,积累知识。
(3)动手作业。孩子是好动的,愿意“破坏”玩具,愿意“发明”一切,那就让他们动手。语文就来自于生活,动手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例如:学习了《姥姥的剪纸》后,就让学生试着剪纸,剪得好坏无所谓,至少可以体验到剪纸也是有难度的。更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体验家务劳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收废利旧”、“变废为宝”,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丰富感受、增长知识,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4)动腿作业。即让学生调查、访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访问是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生活素材的重要途径,它能起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起到的独特作用。如教学《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教材中要求让学生想想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就这么坐在那儿是“想”不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变化是小学生所不了解的,但家长是了解的,别的大人是了解的,所以布置同学们进行调查、访问,让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真切地感受农村的巨大变化。还可以布置学生周末随父母外出赏景购物,增加社会见闻……这类作业看似与学习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些“杂事”本身就是孩子语言实践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的,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素材。
当然,只要我们用心,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形式多样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也就浓厚起来,作业也就高效了。
三、作业内容必须分层
课改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同一个班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有的语文基础好,有的语文基础差。同样的作业,对于好学生来说有可能是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这些作业就成了他们的负担。因此,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必须分层进行。这实际上也是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具体做法。让学困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让中等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思考和解决稍有深度的学习问题;让优等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解决综合性更强的学习问题。让所有的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四、作业必须检查评价
再好的作业如果布置了但不检查评价,效果就会大减。既然精心设计了作业,就一定要尽心评价作业。通过评价作业,不但要订正错误,获取知识,更要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这里笔者介绍以下评价方式:
(1)多向性评价。作业的评价要多向,而不是老师一手遮天。可以是教师的评价、自己评价和家长、同学、朋友等多方面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还可以让家长来说一说学生的作业怎么样,让同学来夸一夸,让朋友来看一看,当然这种作业评价的组织形式要变化,可以采取展览式,汇报式等等。笔者觉得互动式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师生间,与家长的互动,与全班的互动也很重要。一本作业,多几声赞美,效果会更好。
(2)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不能光看结果,要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学生是尽了自己的努力,态度认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得到了收获,就可以了。
(3)激励性评价。要对学生多进行激励,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比如,当学生的作业优秀时,可以进行大张旗鼓地公开表扬,版报张贴,扩大交流学习的范围,让该生在心理上的获得自豪感,起再次作业的愿望和动力。
总之,我觉得,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作业,用心评价作业,使学生们的语文作业发挥更大的有效性,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作业内容必须有益
任何作业布置都必须以对学生有益为出发点,如果“例行公事”,布置应付性的作业,还不如让学生休息。当然有益的作业不仅仅是写的作业,只要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能力,或者是对情感品质进行教育的都可以。但要注意难易程度。学生已经滚瓜烂熟的,不要再布置;学生怎么也解决不了的,也不要布置。有益的作业,还应注意量的控制,如果量小,效果不大;如果量大,那就成学生的负担了。
二、作业形式必须多样
再好的作业,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疲于应付,那效果只能是浪费时间。那怎样的作业学生才感兴趣?根据儿童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只要形式灵活多样,就会让作业显示无穷的魅力,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例如:
(1)动眼作业。动眼作业即观察作业,动眼就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必定喜欢。而且观察力历来就是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之一。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确目标。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不要无目标观察。例如:上《春》之前,可以让学生观察观察大自然,感受春。上《燕子》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观察其他的鸟。通过作业,达到了课前预习,课后延伸的目的。
(2)动嘴作业。动嘴即是阅读。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只有多读才能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大纲也要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总量必须达到150万字……”单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家庭作业可以适当布置些阅读性的作业。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目标。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前后,就可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材料来阅读。在学习了“神话民间故事单元”后,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等,利于课文理解,学生也喜欢,何乐而不为。当然,要想达到好的效果,还必须做好记录,积累知识。
(3)动手作业。孩子是好动的,愿意“破坏”玩具,愿意“发明”一切,那就让他们动手。语文就来自于生活,动手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例如:学习了《姥姥的剪纸》后,就让学生试着剪纸,剪得好坏无所谓,至少可以体验到剪纸也是有难度的。更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体验家务劳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收废利旧”、“变废为宝”,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丰富感受、增长知识,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4)动腿作业。即让学生调查、访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访问是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生活素材的重要途径,它能起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起到的独特作用。如教学《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教材中要求让学生想想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就这么坐在那儿是“想”不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变化是小学生所不了解的,但家长是了解的,别的大人是了解的,所以布置同学们进行调查、访问,让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真切地感受农村的巨大变化。还可以布置学生周末随父母外出赏景购物,增加社会见闻……这类作业看似与学习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些“杂事”本身就是孩子语言实践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的,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素材。
当然,只要我们用心,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形式多样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也就浓厚起来,作业也就高效了。
三、作业内容必须分层
课改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同一个班的学生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有的语文基础好,有的语文基础差。同样的作业,对于好学生来说有可能是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这些作业就成了他们的负担。因此,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必须分层进行。这实际上也是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具体做法。让学困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让中等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思考和解决稍有深度的学习问题;让优等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解决综合性更强的学习问题。让所有的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四、作业必须检查评价
再好的作业如果布置了但不检查评价,效果就会大减。既然精心设计了作业,就一定要尽心评价作业。通过评价作业,不但要订正错误,获取知识,更要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这里笔者介绍以下评价方式:
(1)多向性评价。作业的评价要多向,而不是老师一手遮天。可以是教师的评价、自己评价和家长、同学、朋友等多方面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还可以让家长来说一说学生的作业怎么样,让同学来夸一夸,让朋友来看一看,当然这种作业评价的组织形式要变化,可以采取展览式,汇报式等等。笔者觉得互动式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师生间,与家长的互动,与全班的互动也很重要。一本作业,多几声赞美,效果会更好。
(2)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不能光看结果,要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学生是尽了自己的努力,态度认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得到了收获,就可以了。
(3)激励性评价。要对学生多进行激励,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比如,当学生的作业优秀时,可以进行大张旗鼓地公开表扬,版报张贴,扩大交流学习的范围,让该生在心理上的获得自豪感,起再次作业的愿望和动力。
总之,我觉得,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作业,用心评价作业,使学生们的语文作业发挥更大的有效性,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