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孕育了人的生命,也是爱的教育之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对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风气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也被蒙上了严重的功利色彩,加之“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唯学历之风愈演愈烈,升学竞争、就业压力过度膨胀。尤其在高学历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却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忽视孩子人格培养,致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爱和怎样去爱。本文从分析爱与爱的教育涵义出发,结合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之现状,深入探究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之问题及成因,试提出在家庭教育中重新构建爱的教育,以期对我国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爱的教育
  1.分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现状
  1.1 家庭教育中爱的误区表现。
  第一,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疼爱过度,为博得孩子欢心,不论孩子提出什么,哪怕是无理的要求,也都给以满足。在生活方面,父母事事包办,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最终养成孩子任性、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第二,放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在思想上认为“树大自然直,儿大自成人”。他们对子女的缺点和错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把教育子女的任务推给社会,只以供给孩子生活为自己唯一的任务。这就致使孩子不守规矩,没有礼貌,到处闯祸。
  第三,专制型。这样的父母担心孩子出问题,不听取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教孩子。结果使孩子缺乏自主性,事事小心、胆怯。
  第四,冷淡型。因夫妻离异或工作忙等原因,孩子没人关心,得不到应有的爱和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嫉妒心强,不与人合作,性格孤僻,待人冷淡。
  1.2 爱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忽视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爱的需要。首先,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属于父母的,孩子干什么都得听父母的。他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自主地为孩子规划未来,强制性地对孩子进行超负荷的定向教育,从而剥夺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独立的个体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放任不理。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是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青少年最容易模仿和受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意志力不够坚强。长期的放任自流会使他们沾染上不良的习气,心灵的孤独会使他们产生种种不正常的心态。最后,独立的个体有爱的需要。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样都有着对爱的渴望,都有着被关心、被爱护、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被满足,孩子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奋发向上。父母的爱抚、关注可以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使孩子感到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家庭永远是自己最温暖、最安全、最值得留恋的地方。反之,爱的缺失会导致个体发展的偏向,甚至是病态的人格和畸形心理。很多事例都证明,大多问题少年就是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应给予的关爱与尊重而造成的悲剧。
  第二,以个人经验取代理性的爱的教育。高尔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毋庸置疑,天底下的每一对父母都爱孩子,这是由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的。但是这种本能的、自发的爱往往会陷入误区。现在许多家长不懂真正的教育,他们的许多做法是想当然的,而不是从教育规律出发、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我们是为你好”是时常挂在中国家长嘴边的话,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其出发点可能是“好心”,但好心未必就能得到好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人而异,不能主观假定。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所期望的相反方向。
  第三,以单纯说教代替爱的体验。有句古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多数家长们自认为经验丰富,希望孩子不必要去经历他们已经发现的痛苦或冒险,经常告诉孩子“你要做这个,那个不可以做”等等话语。但是,“话说三遍淡如水”,没完没了的说教,往往会让人产生听觉疲劳,甚至是极度厌烦。巴雷特说,一个人只能通过生活学习,不能通过推理学习。好奇是孩子的一大天性,他想自己做一做,试一试;如果家长束缚了孩子手脚,仅仅只是重复说“不可以”,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从内疚到不安的变化,对家长的说教感到不耐烦、反感、讨厌。如果被“逼急”了,他们还会产生“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2.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现存问题产生根源
  2.1 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首先,“父为子纲”是封建社会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其强调子女应向父母尽“孝”,而对“孝”的解释是“无违”,即孩子父亲在家中有绝对权威,子女必须绝对服从。这种教育模式一味强调家长的意志,完全忽视子女的独立意志,扼杀其创造精神和健全个性。其次,中国传统家庭的养育方式是以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型引导下一代的。
  2.2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桎梏。
  家长们重智轻德,重知识灌输、轻个性发展,重言教、轻身教,重批评处罚、轻耐心鼓励,重形式训练、轻实践锻炼。为了使孩子能考高分,进重点,过分关注智力培养,而忽视孩子们的内心体验。
  3.改善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不是专治者,也不是奴仆,而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父母只有从小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他们长大了才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尊重孩子,首先是要把他们当成一个和我们平等的人来看。只有平等教育下的孩子,其心态才是最平衡的。彼此平等,孩子才不会排斥,父母与孩子之间才不会有距离,也不会出现父母居高临下发命令、下指示的现象。其次,要尊重孩子的独立和隐私。独立和隐私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受到了伤害,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隐私被人窥探,孩子会觉得很难堪,觉得难以做人。最后,要尊重孩子的思想,不要随意曲解孩子。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尊重孩子的思想,是给予孩子的最高奖赏。
  3.2 增加与孩子的交流。
  现在家长最爱问孩子的问题是“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或者“今天都学了什么”“考试打多少分”等等。但又有多少家长会关心孩子今天快不快乐,遇到了什么困惑,有哪些烦恼?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进行情感沟通的需要,其实不然,两个月的孩子就有情感取向。法国心理学家约翰o格特曼曾呼吁:“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应当把感情上的交流视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婴幼儿就像宠物,只要给它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对情感的需求,就像庄稼需要阳光一样,缺少了它就会营养不良。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倾听是了解的基础。耐心倾听孩子的谈话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重要途径。
  3.3 言传身教,发挥父母的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语调、动作、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尤其是婴幼儿和青少年,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行下效,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本人首先应该做到。父母应当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只有在有爱的家庭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不仅要给予子女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真诚地与孩子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建构良性的家庭教育,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
  让我们一起践行“爱”的教育吧,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尽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素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
其他文献
【摘要】怎样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从本文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①注意总结规律,切忌死记硬背;②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③在相互讨论中进一步理解难点和重点;④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知识的归类复习。  【关键词】中学生 历史教学 激发 培养 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初中历史
期刊
【摘要】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的形成是将具体事物抽象概括的过程,在形成概念之后,要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的事物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慨念教学 教学案例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清晰和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数学公式的学习和数学问题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之逐渐具有自学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而且会终身受益。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些做法:①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②在读书和分组讨论中培养自学能力;③在讲解和听课中培养自学能力;④在练习中培养自学能力;⑤在系统小结中培养自学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 学好数学 做法  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能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有机的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提供丰富的经验。教师要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的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整体到局部,初步让学生感受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关键词】网络环境 空间想象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呢? 就是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关键词】数学 生活 乐趣 体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
期刊
【摘要】地理教学中就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积极地、批评性地思考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采用多元化的教与学方法,让初中地理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既有实际效益,又充满乐趣的享受过程。  【关键词】初中地理 多元化 教与学 过程 方法  地理教学方
期刊
【摘要】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
期刊
【摘要】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应用爱的语言去温暖,用爱的心境去包容,用爱的眼睛去观察,用爱的行为去感染。结合实践,对问题学生教育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①冷静对待,及时处理;②理解、尊重,持之以恒;③巧妙切入、善于引;④播种希望,目标引导。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 转化  在教育教学中,常常遇到学习困难、不守纪律、不交作业、品行不端等问题学生。老师在他们身上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收效甚微
期刊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师德建设与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学校中存在的个别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师德建设与德育教育存在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利用两者关系取得良好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师德建设 德育教育 相互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关系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大事,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只有对具体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校内外各种表现和他们的家庭环境加以全面了解、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工作 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  我们知道,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