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不断重视幼儿教育的改革,幼儿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教育。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妥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中心地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被爱包围着,任性、自私心理普遍存在,更谈不上爱心和同情心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
幼儿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是培养幼儿个性和求知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教育阶段要重视幼儿个性的保护与发展,爱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启蒙式的教育为主,加强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教育。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中,真正成为识字、认字的主人,以不变应万变,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幼儿来说,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变字游戏识字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游戏的方法,教幼儿认字。如学习了“人”后,请幼儿加一笔变成“大”,再加一笔变成“木”,然后将两个“木”字写在一起变成了“林”,三个“木”变成“森”……通过对一个字的变化,可使幼儿不费力地在游戏中认识很多字。通过这一方法,幼儿可轻松地将字型记到脑子里。
2、猜字谜编儿歌识字法。幼儿期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富有奇思妙想,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抓住幼儿好奇心这一特点,把日常生活中常用字变成谜语,让幼儿通过猜谜语来学习新字。如学习“坐”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土上坐”;在教“座”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在广场里的土上坐”。这样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会了新字,又复习了旧字;既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既调动了幼儿的识字兴趣,又使幼儿从中探索到一些字的规律。
3、“找朋友”游戏识字法。“找朋友”这一游戏方法,在某些学科里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游戏形式。比如在教幼儿学习“到、冷、热、棵”时,我就将偏旁“刂、冫、灬、木”和部件“至、令、执、果”分别写在卡片上,请持有偏旁卡片的幼儿与持有部件卡片的幼儿做“找朋友”游戏,组成新字。用这种方法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会了这些字,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这一主导思想。
二、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有责任让幼儿了解和学习智育之外的更多东西,使其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对孩子要适度关心但不溺爱,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担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只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小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并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磨炼,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2、营造和谐氛围,统一教养观念。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体谅,如此幼儿也会学着关心、体谅、尊敬和感激别人,而不是自私、刁蛮、不懂感恩。在教养观念上,要保持父辈和祖辈之间在教养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儿不会因长辈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而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
3、强化良好行为。当人们受到外在的表扬或奖励后,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自我奖励倾向,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如果能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良好行为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环境、气氛或设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从提高教育素质、美化校容、整顿园风班风入手,幼儿在其中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时把他扶起来;小朋友生病了,给他端来一杯热水,并问候;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为他祝贺并送上自制的生日礼物……孩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习惯就逐渐内化形成。家长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应该时刻重视此类训练。长期的教育熏陶,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感恩,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
四、奖励法
对幼儿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奖励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幼儿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发他们巩固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奖励的方式一般有赞许、表扬、奖赏三种。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可用口头表示赞成,也可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来表示肯定。组织幼儿开展争当好娃娃、争戴小红花活动,每学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奖励,既鼓励本人,又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幼儿学习。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奖励必须公正、适量、灵活,实事求是,不能滥用。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要适量应用一些劝诫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幼儿教育的好坏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需要重视对幼儿个性的保护并促其发展,鼓励幼儿保持好奇心,进而守护其求知欲,让幼儿能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启蒙教育,在教育中多用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并对游戏和故事进行精心设计,以求能够让幼儿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体验。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中心地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被爱包围着,任性、自私心理普遍存在,更谈不上爱心和同情心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
幼儿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是培养幼儿个性和求知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教育阶段要重视幼儿个性的保护与发展,爱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启蒙式的教育为主,加强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教育。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中,真正成为识字、认字的主人,以不变应万变,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幼儿来说,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变字游戏识字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游戏的方法,教幼儿认字。如学习了“人”后,请幼儿加一笔变成“大”,再加一笔变成“木”,然后将两个“木”字写在一起变成了“林”,三个“木”变成“森”……通过对一个字的变化,可使幼儿不费力地在游戏中认识很多字。通过这一方法,幼儿可轻松地将字型记到脑子里。
2、猜字谜编儿歌识字法。幼儿期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富有奇思妙想,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抓住幼儿好奇心这一特点,把日常生活中常用字变成谜语,让幼儿通过猜谜语来学习新字。如学习“坐”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土上坐”;在教“座”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在广场里的土上坐”。这样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会了新字,又复习了旧字;既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既调动了幼儿的识字兴趣,又使幼儿从中探索到一些字的规律。
3、“找朋友”游戏识字法。“找朋友”这一游戏方法,在某些学科里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游戏形式。比如在教幼儿学习“到、冷、热、棵”时,我就将偏旁“刂、冫、灬、木”和部件“至、令、执、果”分别写在卡片上,请持有偏旁卡片的幼儿与持有部件卡片的幼儿做“找朋友”游戏,组成新字。用这种方法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会了这些字,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这一主导思想。
二、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有责任让幼儿了解和学习智育之外的更多东西,使其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对孩子要适度关心但不溺爱,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担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只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小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并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磨炼,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2、营造和谐氛围,统一教养观念。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体谅,如此幼儿也会学着关心、体谅、尊敬和感激别人,而不是自私、刁蛮、不懂感恩。在教养观念上,要保持父辈和祖辈之间在教养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儿不会因长辈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而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
3、强化良好行为。当人们受到外在的表扬或奖励后,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自我奖励倾向,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如果能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良好行为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环境、气氛或设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从提高教育素质、美化校容、整顿园风班风入手,幼儿在其中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时把他扶起来;小朋友生病了,给他端来一杯热水,并问候;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为他祝贺并送上自制的生日礼物……孩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习惯就逐渐内化形成。家长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应该时刻重视此类训练。长期的教育熏陶,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感恩,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
四、奖励法
对幼儿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奖励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幼儿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发他们巩固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奖励的方式一般有赞许、表扬、奖赏三种。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可用口头表示赞成,也可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来表示肯定。组织幼儿开展争当好娃娃、争戴小红花活动,每学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奖励,既鼓励本人,又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幼儿学习。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奖励必须公正、适量、灵活,实事求是,不能滥用。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要适量应用一些劝诫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幼儿教育的好坏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需要重视对幼儿个性的保护并促其发展,鼓励幼儿保持好奇心,进而守护其求知欲,让幼儿能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启蒙教育,在教育中多用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并对游戏和故事进行精心设计,以求能够让幼儿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