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后经印顺法师、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如今,人间佛教已成为海峡两岸汉传佛教的主流,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综观人间佛教90年来的发展,一个不得不涉及的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世俗化吗?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世俗化说起。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祛魅”过程,即神圣与世俗的二分,因此可以把世俗化理解为非神圣化。历史上对于宗教世俗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就其表现而言,一方面,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信仰方式衰退,“传统宗教神学教义中的神圣性质,宗教组织的神圣成分,宗教礼仪的神圣气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组织形式逐步脱离传统教会的渗透和管辖。在此过程中,“宗教本身或者适应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或者仅退回到私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此,我们借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讨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状况。自人间佛教提倡以来,佛教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由注重死到注重生,从注重来世到注重现世,许多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文化和人生哲理。在修行、戒律、组织管理等方面佛教也吸取了世俗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寺庙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由佛教界成立的慈善组织等。
在佛教社会化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不禁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削弱佛教本身的内在价值,使其沦落为一种仅仅行善事甚至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教。为了解答这种困惑,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二、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最早提出人间佛教的是太虚大师,不过他当时用的是“人生佛教”这一术语。太虚大师之所以强调“人生”二字,主要是针对当时重“鬼神”的中国佛教。印顺法师根据“人生佛教”提出了“人间佛教”,主要反对佛教的“天(神)化”。赵朴初进一步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进行阐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倡菩萨行;二是学佛要从五戒十善做起,由四摄六度扩充,进而得大解脱、大自在,达到永远常乐我净的境界;三是以此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
尽管人间佛教的思想历经演变,呈现出纷繁的状态,但是就其理论基础来说,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印顺法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中说:“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那么,人间佛教主要是基于哪些古代佛教的思想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原始佛教的吸收
原始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被人间佛教所吸收,就是人天乘。《阿含经》中所说的人天乘,指的是乘五戒十善行法而生人趣及天趣。在佛陀时代,人天乘不仅受重视,而且还被大量讲述。“佛陀的道次第,从法的次序而言,首先是使众生不堕于三恶趣。从这个角度讲,人天乘法是佛法的首要基础,故称之为基础乘。”在佛教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天乘一直被忽略,但却成为了人间佛教的要义,强调在此基础上发达人生,渐次趋向觉悟人生、超越人生,从而直趋佛道。
(二)传承大乘佛教,注重菩萨行
正如《华(花)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大乘佛教发展出以菩提心法为核心的大乘法门,认为菩提心可以摄持世事,不必非要采取远离的办法。 而人间佛教正是继承了这一菩萨道,“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趣修大乘行,得到佛果”。
(三)注重对人间净土的建设
人间佛教借助于净土法门,但又要扭转这一趋势,提倡积极地建设此时此地现实的人间净土,而不是单单注重西方极乐世界的追求。至于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一再强调:“依佛十善等法而行,与三乘圣贤为友,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其方法便是受持三皈、五戒、十善”,“可见太虚唯心希望建设的人间净土,也是西方净土的生因。”由于现实的时代环境,创立人间净土这项运动,的确是适应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三、结语:人间佛教要保有超越性
佛法旨在克服人性的弱点,为人类的生死困惑寻求到解脱之道,如果佛教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保有对世间的出离,仅仅变为对人天乘法、慈善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追求,那么佛教也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与其他道德体系的提倡没有了太大的区别,完全可以被世俗的教化体系所替代。如果寺院变成了盈利机构,和尚身份成为了一种捞取钱财的手段,则更加背离了佛教的初衷,甚至堕落为一种不道德的抑或封信迷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方立天,学愚.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邓子美,陈卫华,毛勤勇.当代人间佛教思潮[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祛魅”过程,即神圣与世俗的二分,因此可以把世俗化理解为非神圣化。历史上对于宗教世俗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就其表现而言,一方面,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信仰方式衰退,“传统宗教神学教义中的神圣性质,宗教组织的神圣成分,宗教礼仪的神圣气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组织形式逐步脱离传统教会的渗透和管辖。在此过程中,“宗教本身或者适应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或者仅退回到私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此,我们借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讨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状况。自人间佛教提倡以来,佛教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由注重死到注重生,从注重来世到注重现世,许多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文化和人生哲理。在修行、戒律、组织管理等方面佛教也吸取了世俗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寺庙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由佛教界成立的慈善组织等。
在佛教社会化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不禁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削弱佛教本身的内在价值,使其沦落为一种仅仅行善事甚至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教。为了解答这种困惑,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二、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最早提出人间佛教的是太虚大师,不过他当时用的是“人生佛教”这一术语。太虚大师之所以强调“人生”二字,主要是针对当时重“鬼神”的中国佛教。印顺法师根据“人生佛教”提出了“人间佛教”,主要反对佛教的“天(神)化”。赵朴初进一步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进行阐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倡菩萨行;二是学佛要从五戒十善做起,由四摄六度扩充,进而得大解脱、大自在,达到永远常乐我净的境界;三是以此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
尽管人间佛教的思想历经演变,呈现出纷繁的状态,但是就其理论基础来说,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印顺法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中说:“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那么,人间佛教主要是基于哪些古代佛教的思想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原始佛教的吸收
原始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被人间佛教所吸收,就是人天乘。《阿含经》中所说的人天乘,指的是乘五戒十善行法而生人趣及天趣。在佛陀时代,人天乘不仅受重视,而且还被大量讲述。“佛陀的道次第,从法的次序而言,首先是使众生不堕于三恶趣。从这个角度讲,人天乘法是佛法的首要基础,故称之为基础乘。”在佛教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天乘一直被忽略,但却成为了人间佛教的要义,强调在此基础上发达人生,渐次趋向觉悟人生、超越人生,从而直趋佛道。
(二)传承大乘佛教,注重菩萨行
正如《华(花)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大乘佛教发展出以菩提心法为核心的大乘法门,认为菩提心可以摄持世事,不必非要采取远离的办法。 而人间佛教正是继承了这一菩萨道,“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趣修大乘行,得到佛果”。
(三)注重对人间净土的建设
人间佛教借助于净土法门,但又要扭转这一趋势,提倡积极地建设此时此地现实的人间净土,而不是单单注重西方极乐世界的追求。至于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一再强调:“依佛十善等法而行,与三乘圣贤为友,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其方法便是受持三皈、五戒、十善”,“可见太虚唯心希望建设的人间净土,也是西方净土的生因。”由于现实的时代环境,创立人间净土这项运动,的确是适应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三、结语:人间佛教要保有超越性
佛法旨在克服人性的弱点,为人类的生死困惑寻求到解脱之道,如果佛教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保有对世间的出离,仅仅变为对人天乘法、慈善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追求,那么佛教也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与其他道德体系的提倡没有了太大的区别,完全可以被世俗的教化体系所替代。如果寺院变成了盈利机构,和尚身份成为了一种捞取钱财的手段,则更加背离了佛教的初衷,甚至堕落为一种不道德的抑或封信迷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方立天,学愚.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邓子美,陈卫华,毛勤勇.当代人间佛教思潮[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