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年风雨兼程,《中华儿女》至今得以继续发展,是因为还有认认真真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的人在支撑。对于一本杂志而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出作品、出人才。从这两方面讲,我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更加绚丽多彩,提升思想性、厚重感、文学性。
——董保存
“我和《中华儿女》之间渊源很深,故事很多。你的工作忙不忙,要不就今天见面吧。如果下午五点半前,就来我位于平安里附近的办公室;要是晚上的话,我们就到牡丹园。”国庆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记者拨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出版社名编辑、副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董保存的电话,希望就《中华儿女》杂志创刊25周年对他进行采访。董保存欣然同意。乘着落日的余晖,记者下班后前往位于北三环中路的一处宾馆,在安静怡然的环境中开始叙谈。
董保存1975年開始发表作品,著有图书20余部。其中,《毛泽东与蒙哥马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0年出版四卷本文集《授衔怀仁堂》、《走上天安门》、《风起钓鱼台》、《重返井冈山》。温文儒雅、清峰秀水的他,处事沉稳、待人真诚,重实务轻虚名,以坚韧执著精神,用或疾或舒、或炽或淡的春秋之笔,多年来为《中华儿女》撰写文章,栩栩刻画出才华横溢者的传奇人生,宛如春风般濡染而多彩生辉。
与本刊结缘 写将帅人生
文字将人物与历史记录到积年故纸里,珍藏于岁月光影中,镌刻在记忆深处。1988年7月,作为全国青联机关刊的《中华儿女》创刊号正式出版,此后陆续报道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杰出人士,特别是以反映老一辈革命领袖与开国将领风采的文章最为引人瞩目。在初期的作者队伍中,有一位非常热心与活跃的人物,他就是董保存。当时董保存并不是初出茅庐的写作新手,而是具备一定积累、出过几部著作的青年作家。1990年底,时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他,应邀为《中华儿女》撰写《谭震林的婚恋传奇》一文,刊于1991年第2期;随后,他与聂荣臻元帅秘书陈克勤合写的《共和国最后的元帅聂荣臻》发表于1992年第4期,从而与本刊结缘。
采访前记者查阅资料,整理出一份“董保存《中华儿女》历年发稿一览表”,见面时请他过目。董保存接过后认真阅览,稍作思索即饱含深情地讲起与《中华儿女》携手并肩的初识岁月:“那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风貌,人们迎着八面来风,思想非常活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儿女》声名鹊起。创刊不久,首任主编王维玲找到我让写一些稿子,后来我又结识杨筱怀及杂志社其他同仁,逐渐与杂志建立起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杂志社规模不大,采编人员加起来不过数人。尽管如此,大家对刊物质量却要求很高,经常不舍昼夜地加班工作。那时我住在黄寺,杨筱怀带着编辑部的同志多次到我家去,共同策划选题、修改稿件,赶上饭点就随便在我那里吃点东西,然后继续干活,那种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令我深受感动。期间,我可说是不带私心全力协助办刊。”
宽敞明亮、祥和通透的大厅内,几处水晶吊盏浅橘色的灯光温婉铺洒,为交谈营造出融融暖意。董保存神情舒展,真诚专注地谈起最初的创作经历:“走上这样一条充满挑战和魅力的传记文学之路,对我而言实属偶然。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我对小说很着迷,后来发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是富有想象力的人也虚构不出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工作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到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将帅。交往过程中,我感到他们确是一代精英,其经历、故事、语言、个性令人赞叹不绝。我写的《杨余傅事件真相》一上市就发行十几万册,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同志的关注和肯定。”
缤纷往事,历历如昨。董保存为《中华儿女》撰写过数十篇文章,其中记述刘伯承、黄克诚、萧克、洪学智、张经武等将帅人生的一批稿件,引起广泛关注。忆及采写经过,董保存兴致盎然,描述生动:“在一般民众印象中,1949年后解放军中第一位蒙冤的元帅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但实际上最先遭到批判的是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的刘伯承。我四处奔波查阅档案资料,采访了十多位当事人,把事件前后经过了解清楚,写下《刘伯承1958年磨难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见到黄克诚大将时,他已双目失明,但思路清晰、表述准确,我根据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写出《敢唱反调的大将黄克诚》。到《中华儿女》用稿时,我又专程去找黄老的夫人补充采访,文章于1994年第2期发表后经诸多媒体转载,并被收入中小学学生辅导教材。开国中将张经武,曾任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他在‘文革’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进行抗争。我为这种气节而感怀,遂在《中华儿女》1995年第7期写了《张经武将军玉碎三里屯》一文。”
作为首批主要作者之一,有时临到出刊换封面,董保存就尽己所能连夜补稿。他回顾起相关细节:“1996年早春,我联系采访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洪学智上将。因为事务繁忙,洪老和我进行了一次交谈,并给了大量资料作参考。在一遍遍地疏理材料后,我按照杂志‘百战将星’的栏目要求,精心构思写成一篇记述洪老在抗美援朝时期人生经历的文章。不想当期原定封面稿件因故不能刊出,杨筱怀半夜打电话给我,请我无论如何找到一张能作封面的洪老照片。补版如救火。时间紧迫,我几经周折才找到合适照片,又连续熬多个晚上处理相关事宜,终于在截稿前将文图交到编辑部,保证了顺利出刊。”
“那时,《中华儿女》的读者群中有一批是领导人和老干部,我发了一系列将帅文章后,有些人以为我年纪很大。一次,有位读者通过杂志社找到我家里,敲门恰好是我爱人开的。读者就问:‘你爸在家吗?’我爱人说:‘我爸不在这里啊。’他又问:‘董保存是你什么人?’我爱人笑了笑说,那是我丈夫啊!读者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么年轻。后来我爱人常开玩笑说:‘你看你多老,人家以为我是你女儿。’我孩子上小学、中学时并不理解我写的这些人物。过了若干年,她跟我说,小时候对历史人物没多少兴趣,现在看对青年人确实很有益处。”说着幽默风趣、给人启迪的往事,董保存的脸上绽出灿烂笑容。 忆高风亮节 谈求实存真
访谈间,在回忆为《中华儿女》所写的那些功勋卓著、个性鲜明、风骨傲然的开国将帅群体时,董保存仿佛重又回到昔日的美好岁月中,于记忆万花筒五彩斑斓的碎纸花里,拣拾那些闪闪发光的珍贵片段。其中,尤令他慨叹的是与萧克将军的接触。
董保存给《中华儿女》写过几篇关于萧克将军的文章。行文中,他叙述到这样三件令人心灵受到震动的故事:“第一件事是为修改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我以编辑身份随萧克将军到井冈山。他在当地名声很大,无论到哪里都有围观者,儿童奔跑追逐,喊‘萧克!萧克!’官员斥责。将军说:‘不碍,名字就是叫的嘛!’当地领导请他参观纪念馆,他对每件展品、每张图表都看得非常详细。解说员说:‘这是当时阻击敌人时朱老总用过的机关枪。’将军低头观看,遂问:‘朱总用过?’负责人答:‘听说是的。’将军摇头:‘不要说朱总,就是当时的团长也不大可能抱起机枪和敌人打呀。’将军来到一座山的模型前,录音响起,逼真的枪炮声大作。解说员说:‘……战斗中林彪贪生怕死,该增援的时候迟滞行动……’将军驻足,说:‘这样讲不对。当时我在,林彪不是胆小鬼,也不打滑头仗。他后来是另一回事。’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政治气氛下,萧克将军如此说,不少人面面相觑。最后,将军站在一张图表下,看了五六分钟才说:‘你们把我当红六军团军团长的时间提前了一年,给不给我补发工资哟?’这一回,跟随者没人敢笑了。看完展览,萧克将军被请进休息室,官员说:‘请首长留下墨宝。’他沉思良久,看看我又瞧瞧周围的人,说:‘墨宝没有,送你们四个字吧!’于是挥毫写下——‘求实存真’。”
第二件事是谈萧克将军的一次失声痛哭。董保存随萧克将军参加“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顺路来到将军老家湖南嘉禾。在和董保存的谈话中,萧克将军提到一首诗《谒王尔琢墓》。随后,他语重心长地介绍道:“提起王尔琢,你们年轻人可能没概念。这么说吧,林彪就是他手下的一个营长。”那时王尔琢不仅是主力团长,还是朱毛红四军的参谋长。萧克崇敬这位黄埔一期的上级。王尔琢牺牲得很惨烈、悲壮。由于当时条件,只能就地掩埋。令萧克深感遗憾的是,举行追悼活动时他因身负重伤未能参加。此后一别,转战各地。萧克将军总想去看看王尔琢同志,因缘际会直到数十年后才了却心愿。那天,萧克将军执意要带着工作人员找到王尔琢的墓地,站在只竖立了一块木头牌子简陋的墓前,西风卷起瑟瑟落叶,萧克将军大声说道:“团长啊,我来看你了,我是萧克啊!”于是忍不住老泪纵横。萧克将军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令在场的董保存至今动容敬佩:“我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生动,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萧克将军很值得一写,只有真正看到写作对象内心的波澜与搏斗,抓住能够表现其个性、想法与人格的事情,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第三件是“大树将军”的故事。逐渐熟识后,董保存与萧克将军的交流更为亲近直接。作为晚辈,他知道萧克将军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后又从事军队教育事业多年。一天,董保存直言不讳地请教道:“从山头讲,您是一个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从资历讲,您1926年入党,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1955年只授上将军衔,您心里平衡吗?”萧克将军听后,先是沉默,继而反问:“你知道‘大树将军’的故事吗?”看着眼前年轻人的表情,萧克将军说道:“去拿《辞海》,查‘冯异’这个词条。此典故是,东汉时,有一位将军叫冯异,在河北参与消灭王郎割据的势力。大功告成后,众将论功行赏,他却退避树下,因号‘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他被封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后死于军中。”说完典故,萧克将军就不再说话。言外之意,为人居功不傲,处世谦虚退让,古人尚且能如此,何况我们?
通过自身的不断思考感悟,和亲历诸多人物的启发点播,董保存笔下的文章产生独特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坦言,为《中华儿女》所写的作品正是在重视真实性的理念下,经反复推敲研习完成的。“以往对革命历史人物的书写,多有捧上神坛的倾向,也有少数带恶意中伤,两种倾向或是涂脂抹粉,或是有失公允。写人物传记最可贵之处,就是坚守真实,并且写真、写活。作者所写的不是束之高阁的神像,而是嬉笑怒骂里活脱脱的人,他们有个人在历史大事件中的真性情和真作为。”
全力促办刊 倾心荐作者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董保存清晰记得25年前,创办不久的《中华儿女》杂志社面临的艰辛:编辑部在团中央机关楼里办公,仅有的几间屋子局促狭小。“创刊初期采编人员要兼顾经营,大家在刊物成长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不停地扩大杂志影响,解决了最初的基本经济问题。从那时起,时任社长的杨筱怀决定在封面上刊登‘某某企业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逐期阅览’字样,以企业冠名的形式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赠阅刊物,这一做法获得成功。”
一位知名企业家曾是《中华儿女》封面冠名的赠刊者。董保存讲述起其中的故事:“199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策划组织《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江泽民主席在赴俄罗斯参加纪念活动前题写了书名。丛书出版前后,《中华儿女》的同事和我一起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我们选摘丛书内容,精心合作一期特刊。二是此后不久,楊筱怀听说丛书首发式将于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中央军委首长们到场,希望我能帮忙要请柬。后来,我尽了很大努力,想方设法要到四张。”
丛书首发式当天的一幕,董保存记忆犹新:“杨筱怀、杂志社一名女同志和前面提到的这位企业家等四人来到会场,那位女同志还抱着一摞杂志。他们抓住仪式即将开始、首长们在会场主席台最内圈就坐的时间间隔,由那名女同志挨个给首长呈递杂志。于是,一位首长手持《中华儿女》专心阅读的照片被刊印在杂志上,流传甚广。后来这位企业家出资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赠送《中华儿女》。这种运作模式相当于在杂志、企业家和领导之间架起桥梁。”
情系杂志,回忆温馨。1990年代,《中华儿女》曾举办多次笔会,邀请作者聚集一堂为杂志发展建言。董保存参与策划了规模较大的几次活动,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华儿女》黄山笔会”是其中之一。他介绍起当时的情况:“黄山笔会很成功,有三四十人参加,我参与请了毛主席的亲属和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中华儿女》那一时期的兴盛,与老一辈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支持有密切关系。黄山笔会期间,还有一个花絮,恰逢北京第一次申奥结果揭晓,当天晚上在黄山最高处的一间木板房里,大家一起等待消息。此外,《中华儿女》举办的云南笔会、青岛笔会、三峡笔会等,我都参加了。直到现在,我们这些老作者还常在聚会席间谈起往事,彼此的相识是因为《中华儿女》。”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董保存不只为《中华儿女》撰稿,还将熟识的作者聚合引荐。回望那些携手向前的共事岁月,他由衷地谈道:“当时《中华儿女》运用社会力量办刊,有一批作者支撑,趟了一条很好的路。1990年代‘红墙文学’热,顾保孜的第一本书《红墙里的瞬间》由我任责编,当时她搞创作不久,书稿经修改后送到《中华儿女》发表;同时选用多张著名摄影师杜修贤当年拍的照片。看到肖思科跟图门将军一起写审判‘四人帮’的文章很好,我就把他介绍到《中华儿女》,成为重要作者和编辑。很多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契机与《中华儿女》熟悉起来。那时,《中华儿女》是很好的平台,而且很正,跟‘地摊文学’有天壤之别。我只要发现值得写的人物,都会想到《中华儿女》。我们不计报酬地为刊物供稿,同时这个平台也成全了我们,确实有些作者因《中华儿女》而成名。我觉得作者与刊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强调单一方面谁成全了谁。有时凭借作者一篇文章,刊物洛阳纸贵;反之亦然。人不能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想事,否则到最后什么事都成不了。”
一份记忆,记载一种情谊;一段时光,融入一瞬历史。在《中华儿女》创刊25周年之際,董保存谦和地对杂志发展提出寄语:“25年风雨兼程,《中华儿女》至今得以继续发展,是因为还有认认真真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的人在支撑。对于一本杂志而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出作品、出人才。从这两方面讲,我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更加绚丽多彩,提升思想性、厚重感、文学性。现在办刊物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作者的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社会浮躁,读书娱乐化,欣赏媚俗化,催生一批低俗文章。有的作者很浮躁,文章变成马屁文字,给点钱就写。我真心希望《中华儿女》的同仁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默默辛勤地耕耘,出好作品,出大作品。”
“数十余载文似镜,人间万象藉传真。神游今古澄灵府,心骛纵横实要津。荜路椎轮穿旧域,云雷妙笔寄新人。苍生纸上丹心在,乔木参天喜梦频。”董保存酣畅淋漓的文字,情真意切的话语,与气势壮阔的诗句相得益彰,既体现出纵横挥洒的审美旨趣,又无不令人品、作品以气象、品象夺人,充分展示着丰富阅历与出众才华。采访结束,已是晚上十时。走出大堂,飘过一阵细雨,空气中平添几分清新润泽的气息。秋夜的北京,寒意泛起,街上行人匆匆,灯光五彩掩映。想起董保存提到的与《中华儿女》的渊源与往事,想起他写传记时的勤奋认真、扎实精湛、热忱投入,和对传记文学事业发展思考中的谆谆告诫与铮语良言,想起他与萧克将军在非凡岁月中交往的点滴细节,“求实存真”这四个大字再次萦绕在记者的心间,怎样为人,怎样写文章,从前辈先贤的坎坷与奇特经历中,后人得到启示。目视远方的天际,秋分时节无尽穹苍,银河舞会星宿忙。
责任编辑 华南
——董保存
“我和《中华儿女》之间渊源很深,故事很多。你的工作忙不忙,要不就今天见面吧。如果下午五点半前,就来我位于平安里附近的办公室;要是晚上的话,我们就到牡丹园。”国庆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记者拨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出版社名编辑、副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董保存的电话,希望就《中华儿女》杂志创刊25周年对他进行采访。董保存欣然同意。乘着落日的余晖,记者下班后前往位于北三环中路的一处宾馆,在安静怡然的环境中开始叙谈。
董保存1975年開始发表作品,著有图书20余部。其中,《毛泽东与蒙哥马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0年出版四卷本文集《授衔怀仁堂》、《走上天安门》、《风起钓鱼台》、《重返井冈山》。温文儒雅、清峰秀水的他,处事沉稳、待人真诚,重实务轻虚名,以坚韧执著精神,用或疾或舒、或炽或淡的春秋之笔,多年来为《中华儿女》撰写文章,栩栩刻画出才华横溢者的传奇人生,宛如春风般濡染而多彩生辉。
与本刊结缘 写将帅人生
文字将人物与历史记录到积年故纸里,珍藏于岁月光影中,镌刻在记忆深处。1988年7月,作为全国青联机关刊的《中华儿女》创刊号正式出版,此后陆续报道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杰出人士,特别是以反映老一辈革命领袖与开国将领风采的文章最为引人瞩目。在初期的作者队伍中,有一位非常热心与活跃的人物,他就是董保存。当时董保存并不是初出茅庐的写作新手,而是具备一定积累、出过几部著作的青年作家。1990年底,时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他,应邀为《中华儿女》撰写《谭震林的婚恋传奇》一文,刊于1991年第2期;随后,他与聂荣臻元帅秘书陈克勤合写的《共和国最后的元帅聂荣臻》发表于1992年第4期,从而与本刊结缘。
采访前记者查阅资料,整理出一份“董保存《中华儿女》历年发稿一览表”,见面时请他过目。董保存接过后认真阅览,稍作思索即饱含深情地讲起与《中华儿女》携手并肩的初识岁月:“那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风貌,人们迎着八面来风,思想非常活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儿女》声名鹊起。创刊不久,首任主编王维玲找到我让写一些稿子,后来我又结识杨筱怀及杂志社其他同仁,逐渐与杂志建立起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杂志社规模不大,采编人员加起来不过数人。尽管如此,大家对刊物质量却要求很高,经常不舍昼夜地加班工作。那时我住在黄寺,杨筱怀带着编辑部的同志多次到我家去,共同策划选题、修改稿件,赶上饭点就随便在我那里吃点东西,然后继续干活,那种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令我深受感动。期间,我可说是不带私心全力协助办刊。”
宽敞明亮、祥和通透的大厅内,几处水晶吊盏浅橘色的灯光温婉铺洒,为交谈营造出融融暖意。董保存神情舒展,真诚专注地谈起最初的创作经历:“走上这样一条充满挑战和魅力的传记文学之路,对我而言实属偶然。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我对小说很着迷,后来发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是富有想象力的人也虚构不出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工作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到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将帅。交往过程中,我感到他们确是一代精英,其经历、故事、语言、个性令人赞叹不绝。我写的《杨余傅事件真相》一上市就发行十几万册,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同志的关注和肯定。”
缤纷往事,历历如昨。董保存为《中华儿女》撰写过数十篇文章,其中记述刘伯承、黄克诚、萧克、洪学智、张经武等将帅人生的一批稿件,引起广泛关注。忆及采写经过,董保存兴致盎然,描述生动:“在一般民众印象中,1949年后解放军中第一位蒙冤的元帅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但实际上最先遭到批判的是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的刘伯承。我四处奔波查阅档案资料,采访了十多位当事人,把事件前后经过了解清楚,写下《刘伯承1958年磨难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见到黄克诚大将时,他已双目失明,但思路清晰、表述准确,我根据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写出《敢唱反调的大将黄克诚》。到《中华儿女》用稿时,我又专程去找黄老的夫人补充采访,文章于1994年第2期发表后经诸多媒体转载,并被收入中小学学生辅导教材。开国中将张经武,曾任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他在‘文革’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进行抗争。我为这种气节而感怀,遂在《中华儿女》1995年第7期写了《张经武将军玉碎三里屯》一文。”
作为首批主要作者之一,有时临到出刊换封面,董保存就尽己所能连夜补稿。他回顾起相关细节:“1996年早春,我联系采访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洪学智上将。因为事务繁忙,洪老和我进行了一次交谈,并给了大量资料作参考。在一遍遍地疏理材料后,我按照杂志‘百战将星’的栏目要求,精心构思写成一篇记述洪老在抗美援朝时期人生经历的文章。不想当期原定封面稿件因故不能刊出,杨筱怀半夜打电话给我,请我无论如何找到一张能作封面的洪老照片。补版如救火。时间紧迫,我几经周折才找到合适照片,又连续熬多个晚上处理相关事宜,终于在截稿前将文图交到编辑部,保证了顺利出刊。”
“那时,《中华儿女》的读者群中有一批是领导人和老干部,我发了一系列将帅文章后,有些人以为我年纪很大。一次,有位读者通过杂志社找到我家里,敲门恰好是我爱人开的。读者就问:‘你爸在家吗?’我爱人说:‘我爸不在这里啊。’他又问:‘董保存是你什么人?’我爱人笑了笑说,那是我丈夫啊!读者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么年轻。后来我爱人常开玩笑说:‘你看你多老,人家以为我是你女儿。’我孩子上小学、中学时并不理解我写的这些人物。过了若干年,她跟我说,小时候对历史人物没多少兴趣,现在看对青年人确实很有益处。”说着幽默风趣、给人启迪的往事,董保存的脸上绽出灿烂笑容。 忆高风亮节 谈求实存真
访谈间,在回忆为《中华儿女》所写的那些功勋卓著、个性鲜明、风骨傲然的开国将帅群体时,董保存仿佛重又回到昔日的美好岁月中,于记忆万花筒五彩斑斓的碎纸花里,拣拾那些闪闪发光的珍贵片段。其中,尤令他慨叹的是与萧克将军的接触。
董保存给《中华儿女》写过几篇关于萧克将军的文章。行文中,他叙述到这样三件令人心灵受到震动的故事:“第一件事是为修改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我以编辑身份随萧克将军到井冈山。他在当地名声很大,无论到哪里都有围观者,儿童奔跑追逐,喊‘萧克!萧克!’官员斥责。将军说:‘不碍,名字就是叫的嘛!’当地领导请他参观纪念馆,他对每件展品、每张图表都看得非常详细。解说员说:‘这是当时阻击敌人时朱老总用过的机关枪。’将军低头观看,遂问:‘朱总用过?’负责人答:‘听说是的。’将军摇头:‘不要说朱总,就是当时的团长也不大可能抱起机枪和敌人打呀。’将军来到一座山的模型前,录音响起,逼真的枪炮声大作。解说员说:‘……战斗中林彪贪生怕死,该增援的时候迟滞行动……’将军驻足,说:‘这样讲不对。当时我在,林彪不是胆小鬼,也不打滑头仗。他后来是另一回事。’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政治气氛下,萧克将军如此说,不少人面面相觑。最后,将军站在一张图表下,看了五六分钟才说:‘你们把我当红六军团军团长的时间提前了一年,给不给我补发工资哟?’这一回,跟随者没人敢笑了。看完展览,萧克将军被请进休息室,官员说:‘请首长留下墨宝。’他沉思良久,看看我又瞧瞧周围的人,说:‘墨宝没有,送你们四个字吧!’于是挥毫写下——‘求实存真’。”
第二件事是谈萧克将军的一次失声痛哭。董保存随萧克将军参加“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顺路来到将军老家湖南嘉禾。在和董保存的谈话中,萧克将军提到一首诗《谒王尔琢墓》。随后,他语重心长地介绍道:“提起王尔琢,你们年轻人可能没概念。这么说吧,林彪就是他手下的一个营长。”那时王尔琢不仅是主力团长,还是朱毛红四军的参谋长。萧克崇敬这位黄埔一期的上级。王尔琢牺牲得很惨烈、悲壮。由于当时条件,只能就地掩埋。令萧克深感遗憾的是,举行追悼活动时他因身负重伤未能参加。此后一别,转战各地。萧克将军总想去看看王尔琢同志,因缘际会直到数十年后才了却心愿。那天,萧克将军执意要带着工作人员找到王尔琢的墓地,站在只竖立了一块木头牌子简陋的墓前,西风卷起瑟瑟落叶,萧克将军大声说道:“团长啊,我来看你了,我是萧克啊!”于是忍不住老泪纵横。萧克将军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令在场的董保存至今动容敬佩:“我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生动,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萧克将军很值得一写,只有真正看到写作对象内心的波澜与搏斗,抓住能够表现其个性、想法与人格的事情,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第三件是“大树将军”的故事。逐渐熟识后,董保存与萧克将军的交流更为亲近直接。作为晚辈,他知道萧克将军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后又从事军队教育事业多年。一天,董保存直言不讳地请教道:“从山头讲,您是一个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从资历讲,您1926年入党,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1955年只授上将军衔,您心里平衡吗?”萧克将军听后,先是沉默,继而反问:“你知道‘大树将军’的故事吗?”看着眼前年轻人的表情,萧克将军说道:“去拿《辞海》,查‘冯异’这个词条。此典故是,东汉时,有一位将军叫冯异,在河北参与消灭王郎割据的势力。大功告成后,众将论功行赏,他却退避树下,因号‘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他被封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后死于军中。”说完典故,萧克将军就不再说话。言外之意,为人居功不傲,处世谦虚退让,古人尚且能如此,何况我们?
通过自身的不断思考感悟,和亲历诸多人物的启发点播,董保存笔下的文章产生独特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坦言,为《中华儿女》所写的作品正是在重视真实性的理念下,经反复推敲研习完成的。“以往对革命历史人物的书写,多有捧上神坛的倾向,也有少数带恶意中伤,两种倾向或是涂脂抹粉,或是有失公允。写人物传记最可贵之处,就是坚守真实,并且写真、写活。作者所写的不是束之高阁的神像,而是嬉笑怒骂里活脱脱的人,他们有个人在历史大事件中的真性情和真作为。”
全力促办刊 倾心荐作者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董保存清晰记得25年前,创办不久的《中华儿女》杂志社面临的艰辛:编辑部在团中央机关楼里办公,仅有的几间屋子局促狭小。“创刊初期采编人员要兼顾经营,大家在刊物成长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不停地扩大杂志影响,解决了最初的基本经济问题。从那时起,时任社长的杨筱怀决定在封面上刊登‘某某企业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逐期阅览’字样,以企业冠名的形式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赠阅刊物,这一做法获得成功。”
一位知名企业家曾是《中华儿女》封面冠名的赠刊者。董保存讲述起其中的故事:“199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策划组织《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江泽民主席在赴俄罗斯参加纪念活动前题写了书名。丛书出版前后,《中华儿女》的同事和我一起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我们选摘丛书内容,精心合作一期特刊。二是此后不久,楊筱怀听说丛书首发式将于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中央军委首长们到场,希望我能帮忙要请柬。后来,我尽了很大努力,想方设法要到四张。”
丛书首发式当天的一幕,董保存记忆犹新:“杨筱怀、杂志社一名女同志和前面提到的这位企业家等四人来到会场,那位女同志还抱着一摞杂志。他们抓住仪式即将开始、首长们在会场主席台最内圈就坐的时间间隔,由那名女同志挨个给首长呈递杂志。于是,一位首长手持《中华儿女》专心阅读的照片被刊印在杂志上,流传甚广。后来这位企业家出资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赠送《中华儿女》。这种运作模式相当于在杂志、企业家和领导之间架起桥梁。”
情系杂志,回忆温馨。1990年代,《中华儿女》曾举办多次笔会,邀请作者聚集一堂为杂志发展建言。董保存参与策划了规模较大的几次活动,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华儿女》黄山笔会”是其中之一。他介绍起当时的情况:“黄山笔会很成功,有三四十人参加,我参与请了毛主席的亲属和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中华儿女》那一时期的兴盛,与老一辈领导人和相关人员的支持有密切关系。黄山笔会期间,还有一个花絮,恰逢北京第一次申奥结果揭晓,当天晚上在黄山最高处的一间木板房里,大家一起等待消息。此外,《中华儿女》举办的云南笔会、青岛笔会、三峡笔会等,我都参加了。直到现在,我们这些老作者还常在聚会席间谈起往事,彼此的相识是因为《中华儿女》。”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董保存不只为《中华儿女》撰稿,还将熟识的作者聚合引荐。回望那些携手向前的共事岁月,他由衷地谈道:“当时《中华儿女》运用社会力量办刊,有一批作者支撑,趟了一条很好的路。1990年代‘红墙文学’热,顾保孜的第一本书《红墙里的瞬间》由我任责编,当时她搞创作不久,书稿经修改后送到《中华儿女》发表;同时选用多张著名摄影师杜修贤当年拍的照片。看到肖思科跟图门将军一起写审判‘四人帮’的文章很好,我就把他介绍到《中华儿女》,成为重要作者和编辑。很多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契机与《中华儿女》熟悉起来。那时,《中华儿女》是很好的平台,而且很正,跟‘地摊文学’有天壤之别。我只要发现值得写的人物,都会想到《中华儿女》。我们不计报酬地为刊物供稿,同时这个平台也成全了我们,确实有些作者因《中华儿女》而成名。我觉得作者与刊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强调单一方面谁成全了谁。有时凭借作者一篇文章,刊物洛阳纸贵;反之亦然。人不能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想事,否则到最后什么事都成不了。”
一份记忆,记载一种情谊;一段时光,融入一瞬历史。在《中华儿女》创刊25周年之際,董保存谦和地对杂志发展提出寄语:“25年风雨兼程,《中华儿女》至今得以继续发展,是因为还有认认真真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的人在支撑。对于一本杂志而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出作品、出人才。从这两方面讲,我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更加绚丽多彩,提升思想性、厚重感、文学性。现在办刊物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作者的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社会浮躁,读书娱乐化,欣赏媚俗化,催生一批低俗文章。有的作者很浮躁,文章变成马屁文字,给点钱就写。我真心希望《中华儿女》的同仁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默默辛勤地耕耘,出好作品,出大作品。”
“数十余载文似镜,人间万象藉传真。神游今古澄灵府,心骛纵横实要津。荜路椎轮穿旧域,云雷妙笔寄新人。苍生纸上丹心在,乔木参天喜梦频。”董保存酣畅淋漓的文字,情真意切的话语,与气势壮阔的诗句相得益彰,既体现出纵横挥洒的审美旨趣,又无不令人品、作品以气象、品象夺人,充分展示着丰富阅历与出众才华。采访结束,已是晚上十时。走出大堂,飘过一阵细雨,空气中平添几分清新润泽的气息。秋夜的北京,寒意泛起,街上行人匆匆,灯光五彩掩映。想起董保存提到的与《中华儿女》的渊源与往事,想起他写传记时的勤奋认真、扎实精湛、热忱投入,和对传记文学事业发展思考中的谆谆告诫与铮语良言,想起他与萧克将军在非凡岁月中交往的点滴细节,“求实存真”这四个大字再次萦绕在记者的心间,怎样为人,怎样写文章,从前辈先贤的坎坷与奇特经历中,后人得到启示。目视远方的天际,秋分时节无尽穹苍,银河舞会星宿忙。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