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忆“不能忘却”的记忆是鲁迅小说“记忆”叙事的美学特征,“忘却”与“记忆”的悖论成就了独特的鲁迅、独特的鲁迅思维,而回忆是把忘却和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唯一纽带。在逝去的时间之中呈现不能忘却的记忆,是鲁迅恒常的生命和情感形式,把过去纳入现在甚至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回忆正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从诗学的角度,“回忆”既是鲁迅的叙事形式,也是结构情节的方式;既是其主题呈现的方式,也是情感升华的方式。
关键词:记忆 回忆 时间 断片 “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这段话虽然是鲁迅对自己小说集《呐喊》进行的解释,但这种“不能忘却”的记忆也恰恰形成了鲁迅小说“记忆”叙事的美学特征,“忘却”与“记忆”的悖论成就了独特的鲁迅以及鲁迅的独特思维,而回忆是把忘却和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唯一纽带。在逝去的时间之中呈现不能忘却的记忆,是鲁迅恒常的生命和情感形式,把过去纳入现在甚至是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回忆正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从诗学的角度,“回忆”既是鲁迅的叙事形式,也是结构情节的方式;既是其主题呈现的方式,也是情感升华的方式。
回忆是一种心理机制和意识行为,在鲁迅小说中,故事及故事中的人是回忆的产物,记忆中的人、记忆中的事不断涌现,与此在一起纠缠,在这种纠缠中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而这种过去与现在的迂回纠缠形成的一种广阔而惊人的力量又提升了小说“不可忘却的记忆”的主题,使得回忆不仅是鲁迅小说叙事有意味的形式,同时也呈现了诗学的主题模式,完成了故事的演绎和人物命运的呈现。
一 回忆:潜在的时间美学
回忆背后隐含着时间的问题,小说中的回忆叙事隐藏着一种时间哲学,也就是说,回忆的存在有赖于时间的支撑。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记了。”这里包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问题,“有四年多”是回忆的一个时间段,是时间上的过去,是彼在。其实,这其中还隐含了一个“现在”的时刻,即叙述时间,是此在。前者的存在是后者叙述时间“现在”的叙述内容,叙述的是过去“有四年多”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出入质铺和药店里,是那四年多“我”的生活形态。那四年多以后至现在的叙述时间中间又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属于过去,是那四年多的过去的时间延续,依然是“我”回忆中的时间段,这就使得“有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叙述的时间起点,既可向前回溯又可向后延伸,“有四年多”的时间叙述完成了“从中间开始”的西方文学叙述传统,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那句著名的开头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这句话有异曲同工的美学效果。
把现在作为一个此在的叙述点,那么就有了“那四年多”和“那四年多以后至现在”的两个过去时段的生命过程,回忆既可继续向“那四年多”之前回溯,又可向“那四年多”之后延伸,时间的迂回美学成就了“回忆”叙事诗学。
时间在回忆中不断绵延,在绵延中又不断地迂回往复,使过去与现在不断交织渗透,完成了小说叙事形式和主题的同步升华。《祝福》中祥林嫂命运的完整呈现赖于“我”的不断回忆,记忆的一次次迂回既是曲折的叙事美学呈现又是祥林嫂坎坷命运的完美呈现。按照小说的叙述时间,祥林嫂在小说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的“我”的记忆中——“昨天”,“我”遇见了祥林嫂,接着小说为读者呈现了祥林嫂的结局——于祝福之夜死了。接下来小说的向前推进和祥林嫂的命运呈现都来自于“我”的一段段记忆,祥林嫂的形象逐渐丰满了起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逐渐曲折显现了出来。“我”记忆中的祥林嫂按照人物的生命时间顺序和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完成了对祥林嫂的全部叙述。“有一年的冬初”,卫老婆子带来了祥林嫂,这是祥林嫂在小说中第三次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从“我”的记忆时间顺序的角度,这是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或是四叔家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安分耐劳,又有力,四叔家里的祝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又被婆婆绑回去后强行嫁到山里。顺着时间,到“新正将近”,卫老婆子讲了关于祥林嫂的生活,反抗无用后接受了现实,祥林嫂的生活似乎变得好了起来;但又过了两个新年后的一年秋季,祥林嫂又出现在了四叔家里,“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又一次变回了寡妇,儿子遭了狼,使她成了不祥之人,最后被四婶弃置不用。
回忆控制了时间的跳跃与前行,在时间的迂回中记忆清晰起来,祥林嫂的命运就呈现在了这迂回曲折的时间记忆之中,复杂的时间叙事模式也赋予了内容深刻的意义,小说先用一段近距离记忆引出了祥林嫂的命运结局,然后再进入一段段向后延伸的远距离记忆来回忆其曲折的人生,而这些回忆常常是逝去的时间中不断纠缠“我”的记忆,使“我”悚然而不安,时时记忆起来。这是一个时间美学与叙事诗学的完美结合,回忆既结构了故事情节,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人物,更彰显了独特的鲁迅思维,提升了鲁迅式的主题:回忆与忘却的纠缠。
鲁迅的回忆是在跳跃的时间之中完成的,而时间的跳跃会造成一定的复杂性,而复杂的时间跳跃在小说《狂人日记》中提升了鲁迅对封建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日记体本身就包含了时间性,回忆是完成日记体叙事的主要手段。《狂人日记》在回忆中恣意过去的时间甚至是历史,对狂人的叙述,由“早上”出门开始,跳跃到“二十年前”,又跳跃到“前几天”,最后回归于整个“历史”,之后时间回到了“年幼时”,又到四五岁时,最终明白了“四千年来吃人的历史”。狂人的癫狂思维,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纵横捭阖,在历史的往返跳跃中人类历史的真相和残酷开始显山露水,直至最后全部的呈现。随意跳跃的时间造成了故事叙事的错综复杂性,错位的时序应征了狂人与庞大的社会系统的错位,时间顺序的瓦解迎合了那个世界的瓦解,时间的叙事与故事的叙事完美结合,相互支撑,相互衬托,完成了时间美学的叙事诗学功能。 二 记忆:断片的美学
斯蒂芬·欧文说:“记忆本身就是来自过去的断裂的碎片。”以回忆作为小说的结构方式,鲁迅对往事的再现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而正是这种不完整和残缺形成了鲁迅记忆叙事的“断片的美学”,用细节描写和场景化叙事鲁迅完美地呈现了这种残缺的断片叙事美学,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时间的跳跃造成了故事主人公的生命空白,是作者留给读者阅读体验的无限体味空间。
《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的呈现几乎都是这种断片化的细节和场景,省略了孔乙己大量的生命过程,突出了其中的几个细节和片段——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辩解着窃书不能算偷;教人“回”字的四种写法;嘴里说着多乎哉,不多也;脸上又填新伤疤——廖廖数笔已经将孔乙己的生活状态展露无遗,生动地刻画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而两个场景描写则展现了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喝酒的人议论孔乙己的生活状态:被打折了腿;中秋之后,将近初冬,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用这种细节和场景化叙事,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整个悲剧人生,再现了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景观,反映了民众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极简的叙述却有着庞大的容纳性,暗藏了巨大的能量,显示了精深的意蕴。正是小说的这种极简与精深形成的悖论性,才使得小说的记忆叙事展现了回忆作为一种诗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当我们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时,其实占据头脑的只是一些零星的断断续续的甚至是没有关联的连续不上的断片式的细部。在《故乡》中,鲁迅就用了这样的两个断片式的场景细节将闰土的悲剧展现得生动、形象而深刻。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健康、活力,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衰老、唯唯诺诺、凄凉。恭敬的一声“老爷”彻底阻断了与“我”儿时的纯粹情感,也彻底地相异于那个深蓝天空下,海边沙地中,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这二十年的空白,让闰土在“我”和读者的视野中消逝了二十年,同时也正是这二十年的空白,让一个虎虎生威的少年闰土和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闰土在强烈的对比中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空白的岁月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闰土的人生,更改变了闰土的灵魂。
这种断片本身更能触发人们的联想力和艺术感染力,两个场景同一个主人公闰土,只是跨越了二十年的时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个片段的并列对置留下了无尽的空白,而这空白却平添了无尽的丰富。
这些叙事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片段不全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片段不全的叙事,却将我们引向了那没有再现的失落时空里,只有我们面向那些失落的时空时,叙事才变得完满而深刻,断片并没有丢失任何有意义的东西,而是把有限纳入了无限之中,呈现了一种有意味的断片美学。
三 记忆叙事之意象:坟
“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总是有自己惯用的、几乎已经成为不自觉的、心理习惯的、反复出现的观念(包括范畴)、意象,正是在这些观念、意象里,凝聚着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艺术世界。”在独特的鲁迅艺术世界中,“坟”便是展现独特的鲁迅精神世界的意象:“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在看似矛盾的对立中却是忘却与记忆的纠缠。“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坟”的意象便成了鲁迅把过去的生命记忆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典型意象,是鲁迅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酒楼上》吕纬甫决然地下了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掘坟。其实掘开的是吕纬甫自己的生命记忆,是吕纬甫未来生命的牵绊,甚至是其生命的一部分。《药》中两座新坟联系着两个家庭,是两个年老的母亲对已逝去儿子的全部记忆的寄托: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两座新坟的对置更是鲁迅通过逝去的生命对现实的强烈批判,对未来的希望隐喻: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坟既是逝去的生命,更是未来希望的依托。《铸剑》中眉间尺掘开的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以及复仇的命运,被埋葬的剑既是逝去的父亲曾经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是眉间尺记忆空白的补充,同时也是现实决断的催化剂,是眉间尺不可躲避的现实宿命。
小小的丘陇中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待若干岁月,化为纪念,作为联结现实与过去的意象,“坟”在鲁迅的文字中沾满纪念,在鲁迅的生命中饱含深情: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痕迹。雷·韦勒克谈及意象时认为:“‘意象’以此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小说中的“坟”意象是鲁迅有关过去的感受上和知觉上的经验在其心中的重现或回忆,是其萦绕记忆的无法忘却的纪念,“坟”这一具体的存在物承载了鲁迅太多的抽象理念,有关记忆,有关忘却,有关记忆与忘却的纠缠。
光有记忆或光有忘却都不是鲁迅的思维,回忆与忘却的纠缠成就了鲁迅的独特和深刻,成就了特别的鲁迅哲学。小说时间设计的立体多维,叙事结构的断片不全,“坟”意象的独特呈现是鲁迅叙事美学的展现,既成就了记忆与忘却两大主题的升华,也成就了鲁迅小说的美学意味。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作者简介:侯慧庆,女,1979—,山西平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关键词:记忆 回忆 时间 断片 “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这段话虽然是鲁迅对自己小说集《呐喊》进行的解释,但这种“不能忘却”的记忆也恰恰形成了鲁迅小说“记忆”叙事的美学特征,“忘却”与“记忆”的悖论成就了独特的鲁迅以及鲁迅的独特思维,而回忆是把忘却和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唯一纽带。在逝去的时间之中呈现不能忘却的记忆,是鲁迅恒常的生命和情感形式,把过去纳入现在甚至是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回忆正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从诗学的角度,“回忆”既是鲁迅的叙事形式,也是结构情节的方式;既是其主题呈现的方式,也是情感升华的方式。
回忆是一种心理机制和意识行为,在鲁迅小说中,故事及故事中的人是回忆的产物,记忆中的人、记忆中的事不断涌现,与此在一起纠缠,在这种纠缠中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而这种过去与现在的迂回纠缠形成的一种广阔而惊人的力量又提升了小说“不可忘却的记忆”的主题,使得回忆不仅是鲁迅小说叙事有意味的形式,同时也呈现了诗学的主题模式,完成了故事的演绎和人物命运的呈现。
一 回忆:潜在的时间美学
回忆背后隐含着时间的问题,小说中的回忆叙事隐藏着一种时间哲学,也就是说,回忆的存在有赖于时间的支撑。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记了。”这里包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问题,“有四年多”是回忆的一个时间段,是时间上的过去,是彼在。其实,这其中还隐含了一个“现在”的时刻,即叙述时间,是此在。前者的存在是后者叙述时间“现在”的叙述内容,叙述的是过去“有四年多”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出入质铺和药店里,是那四年多“我”的生活形态。那四年多以后至现在的叙述时间中间又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属于过去,是那四年多的过去的时间延续,依然是“我”回忆中的时间段,这就使得“有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叙述的时间起点,既可向前回溯又可向后延伸,“有四年多”的时间叙述完成了“从中间开始”的西方文学叙述传统,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那句著名的开头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这句话有异曲同工的美学效果。
把现在作为一个此在的叙述点,那么就有了“那四年多”和“那四年多以后至现在”的两个过去时段的生命过程,回忆既可继续向“那四年多”之前回溯,又可向“那四年多”之后延伸,时间的迂回美学成就了“回忆”叙事诗学。
时间在回忆中不断绵延,在绵延中又不断地迂回往复,使过去与现在不断交织渗透,完成了小说叙事形式和主题的同步升华。《祝福》中祥林嫂命运的完整呈现赖于“我”的不断回忆,记忆的一次次迂回既是曲折的叙事美学呈现又是祥林嫂坎坷命运的完美呈现。按照小说的叙述时间,祥林嫂在小说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的“我”的记忆中——“昨天”,“我”遇见了祥林嫂,接着小说为读者呈现了祥林嫂的结局——于祝福之夜死了。接下来小说的向前推进和祥林嫂的命运呈现都来自于“我”的一段段记忆,祥林嫂的形象逐渐丰满了起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逐渐曲折显现了出来。“我”记忆中的祥林嫂按照人物的生命时间顺序和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完成了对祥林嫂的全部叙述。“有一年的冬初”,卫老婆子带来了祥林嫂,这是祥林嫂在小说中第三次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从“我”的记忆时间顺序的角度,这是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或是四叔家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安分耐劳,又有力,四叔家里的祝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又被婆婆绑回去后强行嫁到山里。顺着时间,到“新正将近”,卫老婆子讲了关于祥林嫂的生活,反抗无用后接受了现实,祥林嫂的生活似乎变得好了起来;但又过了两个新年后的一年秋季,祥林嫂又出现在了四叔家里,“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又一次变回了寡妇,儿子遭了狼,使她成了不祥之人,最后被四婶弃置不用。
回忆控制了时间的跳跃与前行,在时间的迂回中记忆清晰起来,祥林嫂的命运就呈现在了这迂回曲折的时间记忆之中,复杂的时间叙事模式也赋予了内容深刻的意义,小说先用一段近距离记忆引出了祥林嫂的命运结局,然后再进入一段段向后延伸的远距离记忆来回忆其曲折的人生,而这些回忆常常是逝去的时间中不断纠缠“我”的记忆,使“我”悚然而不安,时时记忆起来。这是一个时间美学与叙事诗学的完美结合,回忆既结构了故事情节,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人物,更彰显了独特的鲁迅思维,提升了鲁迅式的主题:回忆与忘却的纠缠。
鲁迅的回忆是在跳跃的时间之中完成的,而时间的跳跃会造成一定的复杂性,而复杂的时间跳跃在小说《狂人日记》中提升了鲁迅对封建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日记体本身就包含了时间性,回忆是完成日记体叙事的主要手段。《狂人日记》在回忆中恣意过去的时间甚至是历史,对狂人的叙述,由“早上”出门开始,跳跃到“二十年前”,又跳跃到“前几天”,最后回归于整个“历史”,之后时间回到了“年幼时”,又到四五岁时,最终明白了“四千年来吃人的历史”。狂人的癫狂思维,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纵横捭阖,在历史的往返跳跃中人类历史的真相和残酷开始显山露水,直至最后全部的呈现。随意跳跃的时间造成了故事叙事的错综复杂性,错位的时序应征了狂人与庞大的社会系统的错位,时间顺序的瓦解迎合了那个世界的瓦解,时间的叙事与故事的叙事完美结合,相互支撑,相互衬托,完成了时间美学的叙事诗学功能。 二 记忆:断片的美学
斯蒂芬·欧文说:“记忆本身就是来自过去的断裂的碎片。”以回忆作为小说的结构方式,鲁迅对往事的再现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而正是这种不完整和残缺形成了鲁迅记忆叙事的“断片的美学”,用细节描写和场景化叙事鲁迅完美地呈现了这种残缺的断片叙事美学,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时间的跳跃造成了故事主人公的生命空白,是作者留给读者阅读体验的无限体味空间。
《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的呈现几乎都是这种断片化的细节和场景,省略了孔乙己大量的生命过程,突出了其中的几个细节和片段——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辩解着窃书不能算偷;教人“回”字的四种写法;嘴里说着多乎哉,不多也;脸上又填新伤疤——廖廖数笔已经将孔乙己的生活状态展露无遗,生动地刻画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而两个场景描写则展现了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喝酒的人议论孔乙己的生活状态:被打折了腿;中秋之后,将近初冬,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用这种细节和场景化叙事,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整个悲剧人生,再现了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景观,反映了民众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极简的叙述却有着庞大的容纳性,暗藏了巨大的能量,显示了精深的意蕴。正是小说的这种极简与精深形成的悖论性,才使得小说的记忆叙事展现了回忆作为一种诗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当我们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时,其实占据头脑的只是一些零星的断断续续的甚至是没有关联的连续不上的断片式的细部。在《故乡》中,鲁迅就用了这样的两个断片式的场景细节将闰土的悲剧展现得生动、形象而深刻。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健康、活力,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衰老、唯唯诺诺、凄凉。恭敬的一声“老爷”彻底阻断了与“我”儿时的纯粹情感,也彻底地相异于那个深蓝天空下,海边沙地中,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这二十年的空白,让闰土在“我”和读者的视野中消逝了二十年,同时也正是这二十年的空白,让一个虎虎生威的少年闰土和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闰土在强烈的对比中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空白的岁月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闰土的人生,更改变了闰土的灵魂。
这种断片本身更能触发人们的联想力和艺术感染力,两个场景同一个主人公闰土,只是跨越了二十年的时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个片段的并列对置留下了无尽的空白,而这空白却平添了无尽的丰富。
这些叙事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片段不全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片段不全的叙事,却将我们引向了那没有再现的失落时空里,只有我们面向那些失落的时空时,叙事才变得完满而深刻,断片并没有丢失任何有意义的东西,而是把有限纳入了无限之中,呈现了一种有意味的断片美学。
三 记忆叙事之意象:坟
“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总是有自己惯用的、几乎已经成为不自觉的、心理习惯的、反复出现的观念(包括范畴)、意象,正是在这些观念、意象里,凝聚着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艺术世界。”在独特的鲁迅艺术世界中,“坟”便是展现独特的鲁迅精神世界的意象:“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在看似矛盾的对立中却是忘却与记忆的纠缠。“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坟”的意象便成了鲁迅把过去的生命记忆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典型意象,是鲁迅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酒楼上》吕纬甫决然地下了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掘坟。其实掘开的是吕纬甫自己的生命记忆,是吕纬甫未来生命的牵绊,甚至是其生命的一部分。《药》中两座新坟联系着两个家庭,是两个年老的母亲对已逝去儿子的全部记忆的寄托: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两座新坟的对置更是鲁迅通过逝去的生命对现实的强烈批判,对未来的希望隐喻: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坟既是逝去的生命,更是未来希望的依托。《铸剑》中眉间尺掘开的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以及复仇的命运,被埋葬的剑既是逝去的父亲曾经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是眉间尺记忆空白的补充,同时也是现实决断的催化剂,是眉间尺不可躲避的现实宿命。
小小的丘陇中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待若干岁月,化为纪念,作为联结现实与过去的意象,“坟”在鲁迅的文字中沾满纪念,在鲁迅的生命中饱含深情: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痕迹。雷·韦勒克谈及意象时认为:“‘意象’以此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小说中的“坟”意象是鲁迅有关过去的感受上和知觉上的经验在其心中的重现或回忆,是其萦绕记忆的无法忘却的纪念,“坟”这一具体的存在物承载了鲁迅太多的抽象理念,有关记忆,有关忘却,有关记忆与忘却的纠缠。
光有记忆或光有忘却都不是鲁迅的思维,回忆与忘却的纠缠成就了鲁迅的独特和深刻,成就了特别的鲁迅哲学。小说时间设计的立体多维,叙事结构的断片不全,“坟”意象的独特呈现是鲁迅叙事美学的展现,既成就了记忆与忘却两大主题的升华,也成就了鲁迅小说的美学意味。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作者简介:侯慧庆,女,1979—,山西平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