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真正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改实践谈谈粗浅体会。
一、导趣—让学生快乐启航
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始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的渲染、描述和感化作用,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再现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用故事引入:“李叔叔有个远方的亲戚给他发了条信息说:我明天7点钟乘坐飞机回来,请你准时到南宁机场接我。可是李叔叔早上七点钟前到达机场左等右等也接不到他亲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学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对学生说:“只要大家用心学习本节课,就能知道谜底了。”学生必将带着渴求的心态去探求其中的奥妙,求知的欲望就会在这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
2.复习铺垫,新旧迁移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对于思维跳跃比较大的内容时,适当的复习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由旧知过渡到新知。例如在“几倍求和、几倍求差”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出示复习题“学校有10个排球,篮球是排球的2倍,学校有篮球多少个?”,要求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时我提出如果老师把问题改成“排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你还会解答吗?这样可以化难为易。
3.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目标不当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可以和盘托出教学目标,也可以先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知识?采用以问导学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会提出:圆的定义是什么?圆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圆的周长和面积怎么求等等,其实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目标学习。
二、导思—让学生快乐探究
在教改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往往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抓不住重点,不能突出学科特点,出现低效高耗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不断的反思,寻找对策。
1.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课堂交流和讨论才能深入,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精讲,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思考、交流,将指导作用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2. 训练学生合作交流讲清解题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集体讨论时,教师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指导、调控。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只重结果,而是要讲清解题思路和依据。尤其要鼓励平时不能主动发言的学生参与讨论。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准确地阐明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礼貌的交流与争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是十分有益的。
三、导法—让学生快乐收获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是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关键一环。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给学生揭示新课的内容,要求他们仔细阅读新课的复习题、例题、注解语、尝试题,然后重读一遍,用直线标出新课的重点,用曲线标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在互学、共学时解决。再独立完成导学题,为避免模仿解题,要求学生在尝试解题时在题目旁边注明简短的原理及思维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引导,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细心审题,读准题、找准已知条件和问题。二是让学生借助实物演示、学具操作、课件、画示意图等辅助手段帮助理解题意。使数量关系更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减缓思维坡度,为分析作好铺垫。三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在教学时要抓住题里的关键语句来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把题中“一共”“还剩”“比……多(少)”“平均”“几倍”等表示数量间关系的关键语句标识出来。并用文字或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式。四是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逐步了解分析问题的策略和解题步骤,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原则,是我们当前教改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在课堂上淡化教师自我存在的价值,更不能迷失教学主导的方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启发和诱导。在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导趣—让学生快乐启航
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始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的渲染、描述和感化作用,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情绪环境”,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再现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用故事引入:“李叔叔有个远方的亲戚给他发了条信息说:我明天7点钟乘坐飞机回来,请你准时到南宁机场接我。可是李叔叔早上七点钟前到达机场左等右等也接不到他亲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学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对学生说:“只要大家用心学习本节课,就能知道谜底了。”学生必将带着渴求的心态去探求其中的奥妙,求知的欲望就会在这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
2.复习铺垫,新旧迁移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对于思维跳跃比较大的内容时,适当的复习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由旧知过渡到新知。例如在“几倍求和、几倍求差”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出示复习题“学校有10个排球,篮球是排球的2倍,学校有篮球多少个?”,要求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时我提出如果老师把问题改成“排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你还会解答吗?这样可以化难为易。
3.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目标不当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可以和盘托出教学目标,也可以先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知识?采用以问导学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会提出:圆的定义是什么?圆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圆的周长和面积怎么求等等,其实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明确学习任务,带着目标学习。
二、导思—让学生快乐探究
在教改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往往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抓不住重点,不能突出学科特点,出现低效高耗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不断的反思,寻找对策。
1.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课堂交流和讨论才能深入,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精讲,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思考、交流,将指导作用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2. 训练学生合作交流讲清解题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集体讨论时,教师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指导、调控。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只重结果,而是要讲清解题思路和依据。尤其要鼓励平时不能主动发言的学生参与讨论。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准确地阐明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礼貌的交流与争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是十分有益的。
三、导法—让学生快乐收获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是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关键一环。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给学生揭示新课的内容,要求他们仔细阅读新课的复习题、例题、注解语、尝试题,然后重读一遍,用直线标出新课的重点,用曲线标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在互学、共学时解决。再独立完成导学题,为避免模仿解题,要求学生在尝试解题时在题目旁边注明简短的原理及思维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引导,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细心审题,读准题、找准已知条件和问题。二是让学生借助实物演示、学具操作、课件、画示意图等辅助手段帮助理解题意。使数量关系更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减缓思维坡度,为分析作好铺垫。三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在教学时要抓住题里的关键语句来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把题中“一共”“还剩”“比……多(少)”“平均”“几倍”等表示数量间关系的关键语句标识出来。并用文字或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式。四是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逐步了解分析问题的策略和解题步骤,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的原则,是我们当前教改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在课堂上淡化教师自我存在的价值,更不能迷失教学主导的方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启发和诱导。在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