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对数学中的美完全感觉不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也要求融入更多的元素和内容。所以针对现代教学的特点,我国启动了课程改革,随之出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等一系列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案例。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符合当地学情,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不能全面的复制,否则会失败。那么如何在课改中将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我们又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呢?我就这些问题作以下几点探讨:
第一,在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但老师是课堂的导演,一个老师对课堂的理解决定课堂的成败,也决定个人魅力所在,也是吸引学生的首要因素,所以必先以“师德为先”,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老师才能更好的尊重学生人格,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听话的学生,甚至多次犯错不改的学生,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了解学生,找到好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习惯于采取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教育那些学生或对其采取暴力,这样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
而学校是为学生而创立的,老师是因为有学生才存在,所以学校又应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才能体现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使人成为“人”,即“成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这些需要教师们除了自身专业能力过硬外,还需要更广泛的知识。
第二,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科本身有自己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三,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要学会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一种享受。很多学生对公式、数字都很反感,认为太冰冷,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想法扭转过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课堂语言能做到,语言是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教学的成败、质量高下直接与教师语言有关。因而,作为教师,必然要努力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简单明晰;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必须健康向上,富有激励性。语言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健康向上的语言会催人奋进、乐观积极,教师要多用鼓舞人的话语来引导学生。
第四,老师要具备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能力。老师作为一堂课的导演,首先要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有几点好处。
一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环节较多,这就需要科学的安排每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等。否则课堂教学就会陷入虎头蛇尾的局面。所以好的教学设计能帮助我们充分驾驭和调控教学。
二是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保证我们顺利的“教”,而且还能够保证学生的高质量的“学”。有很多名師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生前在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课堂教学中)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
他在数学课堂教学始终追求这样的境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可见,孙维刚的教学过程从内容到方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所
以他才能确保在“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的情况下学生轻松自如地、高质量地学习。从1987年开始,孙维刚就不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而这时的第二实验班,数学成绩却相当惊人。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二等奖共15人,这个班占12名.中考数学平均成绩96分(满分100),高考平均102分(满分120)。
在设计过程中要正确的选择及合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教具,同时运用好多媒体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良好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开端,关键在实施的过程。情境之于教学,犹如汤之如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学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学实施中的重要因素。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机,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状态,而这正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果我们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授课中就能从容不迫,可以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即使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能临危不乱。否则就会束手无策,乱了方寸,就会无法调控教学过程,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想上好一堂优质的数学课,就必须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教学方案,利用好教学工具,运用风趣语言引导和协助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认可,你的课就是成功的。
第一,在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但老师是课堂的导演,一个老师对课堂的理解决定课堂的成败,也决定个人魅力所在,也是吸引学生的首要因素,所以必先以“师德为先”,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老师才能更好的尊重学生人格,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听话的学生,甚至多次犯错不改的学生,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耐心去了解学生,找到好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习惯于采取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教育那些学生或对其采取暴力,这样只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
而学校是为学生而创立的,老师是因为有学生才存在,所以学校又应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才能体现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使人成为“人”,即“成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这些需要教师们除了自身专业能力过硬外,还需要更广泛的知识。
第二,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科本身有自己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三,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要学会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一种享受。很多学生对公式、数字都很反感,认为太冰冷,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想法扭转过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课堂语言能做到,语言是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教学的成败、质量高下直接与教师语言有关。因而,作为教师,必然要努力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简单明晰;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必须健康向上,富有激励性。语言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健康向上的语言会催人奋进、乐观积极,教师要多用鼓舞人的话语来引导学生。
第四,老师要具备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能力。老师作为一堂课的导演,首先要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有几点好处。
一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环节较多,这就需要科学的安排每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等。否则课堂教学就会陷入虎头蛇尾的局面。所以好的教学设计能帮助我们充分驾驭和调控教学。
二是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保证我们顺利的“教”,而且还能够保证学生的高质量的“学”。有很多名師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生前在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课堂教学中)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
他在数学课堂教学始终追求这样的境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可见,孙维刚的教学过程从内容到方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所
以他才能确保在“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的情况下学生轻松自如地、高质量地学习。从1987年开始,孙维刚就不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而这时的第二实验班,数学成绩却相当惊人。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二等奖共15人,这个班占12名.中考数学平均成绩96分(满分100),高考平均102分(满分120)。
在设计过程中要正确的选择及合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教具,同时运用好多媒体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良好的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开端,关键在实施的过程。情境之于教学,犹如汤之如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学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学实施中的重要因素。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机,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状态,而这正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果我们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授课中就能从容不迫,可以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即使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能临危不乱。否则就会束手无策,乱了方寸,就会无法调控教学过程,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想上好一堂优质的数学课,就必须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教学方案,利用好教学工具,运用风趣语言引导和协助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认可,你的课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