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物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氛围或情境之中和启发引导下,学生从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中积极参与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在具体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并根据问题情境,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小游戏激活大课堂
学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自己、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对自己充当角色的活动,兴趣会更加浓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还能体验、感受参与的幸福。
学习“维生素和缺乏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记忆,就请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色盲症,坏血病,软骨病,口角炎的病人,这样学生必须自己主动了解患这些病的症状,知道缺哪种维生素,需要吃哪些食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如夜盲症患者求医的时候要求把教室的灯关了,说这表示天黑了,于是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医生那,声情并茂的说:“医生啊,你要帮帮我,我年纪轻轻的,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可把我急坏了!”医生说:“让我看看……哦,你患了夜盲症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缺乏维生素A,我给你开点药,你回家还要多吃一些胡萝卜。”“可是我不喜欢吃胡萝卜啊!”“那你还可以吃西红柿,奶制品,蛋黄和动物性肝脏。”其他学生虽然没有全部参与,但是看见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都非常开心,自己也掌握了知识。
二、在教室中做实验,乐趣无穷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是中学阶段的许多实验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环境和操作过程就能得到实验结果,如果把这些实验放在教室做,别有一番风味。
学习“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要带的材料:面包、馒头、米饭、红薯、土豆、板栗、花生、植物油、生鸡蛋、熟鸡蛋……课堂上四人一小组先把所带的材料归类,哪些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哪些主要成分是脂肪。分好之后,一个小组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其他小组在自己座位上鉴定。鉴定完以后学生自己总结鉴定方法,并举例说出含这种成分多的食物,剩下没有污染的食物可以吃掉。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动中有静,所有学生都参与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分享了食物,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学生还发现板栗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淀粉,还有脂肪;有些学生还发现松子、核桃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等。也有学生发现了不是所有淀粉遇见碘酒会变成蓝色,有的是紫色的,还有其他颜色。于是趁机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比变成蓝色的馒头和紫色淀粉面包,观察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顺理成章的给学生补充直链淀粉遇碘酒变蓝,支链淀粉遇碘酒变紫的知识。其实这节课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获得的知识,并且能够牢固的掌握。结束新课的时候,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题:要求学生回家做一碗西红柿鸡蛋汤给家长喝,并且告訴家长这碗汤中的营养物质。其实这碗汤,不仅能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还融入了浓浓的感恩之情。一下课就有学生问我:“老师,我能不能在汤里加上豆腐?豆腐含蛋白质多,还含有钙,还可以加点青菜。”“非常好!但是青菜不要选菠菜,因为菠菜中的成分会和豆腐中的钙结合,就失去降低他的营养价值。”学生又获得了一点小知识,并且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感恩教育。
学习“营养物质的作用”时以小魔术V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来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跃跃欲试。回家自己做实验,第二天告诉我:老师我发现杨桃中的Vc含量比橘子高。说明实验已经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诗词歌赋营造艺术课堂
诗词歌赋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再加上文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诱人的创造力,是生物教学内容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在生物教学中把有关诗词渗透进来,不仅能活跃气氛、加深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一箭双雕。在讲解生物和非生物时,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事物为例,让学生辨认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为什么?曲中的短短几行字包含了11中事物。其中有的容易判断,如老树、昏鸦、瘦马、人时生物,小桥、古道、流水、西风、天涯是非生物。但是在枯藤、人家、夕阳一件出现了分歧,有学生说枯藤已经死了,有学生说没有死。就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看起来干枯了,等到来年春天又可以发芽长出新枝,所以枯藤是生物;接下来还有学生说“不一定啊,朽木不可雕也,说明他无法塑造,木头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上面只会长满苔藓。所以朽木不是生物”。说道“人家”的时候,有学生说是生物,因为里面有人,接下来就有学生站起来说人家指的是认得住所是房子,所以它不是生物。有几个学生认为夕阳是生物,因为他会长大,其他学生立刻反驳,说出了反驳的理由。作为老师,我非常欣慰,一直在旁边看着学生讨论,没有插一句话。通过学生自己的想法辩解,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生物的概念,学会依据生物的生命特征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当学生已经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才会不断地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幸福!这样的创新教育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我们的生物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一、小游戏激活大课堂
学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自己、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对自己充当角色的活动,兴趣会更加浓厚。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还能体验、感受参与的幸福。
学习“维生素和缺乏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记忆,就请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色盲症,坏血病,软骨病,口角炎的病人,这样学生必须自己主动了解患这些病的症状,知道缺哪种维生素,需要吃哪些食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如夜盲症患者求医的时候要求把教室的灯关了,说这表示天黑了,于是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医生那,声情并茂的说:“医生啊,你要帮帮我,我年纪轻轻的,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可把我急坏了!”医生说:“让我看看……哦,你患了夜盲症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缺乏维生素A,我给你开点药,你回家还要多吃一些胡萝卜。”“可是我不喜欢吃胡萝卜啊!”“那你还可以吃西红柿,奶制品,蛋黄和动物性肝脏。”其他学生虽然没有全部参与,但是看见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都非常开心,自己也掌握了知识。
二、在教室中做实验,乐趣无穷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是中学阶段的许多实验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环境和操作过程就能得到实验结果,如果把这些实验放在教室做,别有一番风味。
学习“鉴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要带的材料:面包、馒头、米饭、红薯、土豆、板栗、花生、植物油、生鸡蛋、熟鸡蛋……课堂上四人一小组先把所带的材料归类,哪些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哪些主要成分是脂肪。分好之后,一个小组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其他小组在自己座位上鉴定。鉴定完以后学生自己总结鉴定方法,并举例说出含这种成分多的食物,剩下没有污染的食物可以吃掉。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动中有静,所有学生都参与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分享了食物,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学生还发现板栗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淀粉,还有脂肪;有些学生还发现松子、核桃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等。也有学生发现了不是所有淀粉遇见碘酒会变成蓝色,有的是紫色的,还有其他颜色。于是趁机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比变成蓝色的馒头和紫色淀粉面包,观察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顺理成章的给学生补充直链淀粉遇碘酒变蓝,支链淀粉遇碘酒变紫的知识。其实这节课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获得的知识,并且能够牢固的掌握。结束新课的时候,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题:要求学生回家做一碗西红柿鸡蛋汤给家长喝,并且告訴家长这碗汤中的营养物质。其实这碗汤,不仅能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还融入了浓浓的感恩之情。一下课就有学生问我:“老师,我能不能在汤里加上豆腐?豆腐含蛋白质多,还含有钙,还可以加点青菜。”“非常好!但是青菜不要选菠菜,因为菠菜中的成分会和豆腐中的钙结合,就失去降低他的营养价值。”学生又获得了一点小知识,并且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感恩教育。
学习“营养物质的作用”时以小魔术V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来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跃跃欲试。回家自己做实验,第二天告诉我:老师我发现杨桃中的Vc含量比橘子高。说明实验已经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诗词歌赋营造艺术课堂
诗词歌赋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再加上文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诱人的创造力,是生物教学内容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在生物教学中把有关诗词渗透进来,不仅能活跃气氛、加深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一箭双雕。在讲解生物和非生物时,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事物为例,让学生辨认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为什么?曲中的短短几行字包含了11中事物。其中有的容易判断,如老树、昏鸦、瘦马、人时生物,小桥、古道、流水、西风、天涯是非生物。但是在枯藤、人家、夕阳一件出现了分歧,有学生说枯藤已经死了,有学生说没有死。就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看起来干枯了,等到来年春天又可以发芽长出新枝,所以枯藤是生物;接下来还有学生说“不一定啊,朽木不可雕也,说明他无法塑造,木头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上面只会长满苔藓。所以朽木不是生物”。说道“人家”的时候,有学生说是生物,因为里面有人,接下来就有学生站起来说人家指的是认得住所是房子,所以它不是生物。有几个学生认为夕阳是生物,因为他会长大,其他学生立刻反驳,说出了反驳的理由。作为老师,我非常欣慰,一直在旁边看着学生讨论,没有插一句话。通过学生自己的想法辩解,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生物的概念,学会依据生物的生命特征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当学生已经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才会不断地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幸福!这样的创新教育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我们的生物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