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四分”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能为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性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 乐学教学模式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5-02
五年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招收初中生,学制五年,前两年学习文化基础课(相当于高中课程),后三年进入相关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所修课程全部合格后颁发大专毕业证书。语文是高等职业学校五高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和五高生源的特殊性,目前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仍是以传统的机械式运输教学为主,教师是“苦”教,苦口婆心,学生是“苦”学,索然无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基于此,将五年制高职语文由“苦”的教与学变革为“乐”的教与学,实施针对性的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构建乐学教学模式成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乐学教学的内涵
乐学教学是一种基于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之下的新的教学艺术形式,其本质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情感为纽带,突出学科性质,充分挖掘利用文本中的乐学教学因素,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法,寓教于乐,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思考并在愉快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学习的成功。乐学教学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且也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模式
乐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旨在帮助学生最终获取学习成功的快乐,其基本特征就是寓教于乐,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学生于愉快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可实施“分类定向‘明乐’→分步探疑‘产乐’→分向反馈‘调乐’→分层练习‘存乐’”的“四分模式”。
1.分类定向“明乐”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及已习得知识等的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定向明乐是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将学生划分为A类、B类和C类三个类别。A类为认知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B类为认知能力及基础知识一般,有上进心,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成绩较好的学生;C类为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划分学生层次时应当注意,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各有所长,划分层次时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而应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分层,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具体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到心灵暗示效应,采用“隐形分类”的方式并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尽可能地避免“分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臆断。将学生分层分类后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明晰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明乐”。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根据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制定从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清塘荷韵》为例,可制定A、B、C三个级别的目标。A级为基础目标,包括掌握字词,熟读全文,划分结构,了解作品中心思想,这一目标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针对C类的学生,要求促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B级为提高目标,包括理清行文线索,归纳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主题思想等。如这篇文章以时间为明线,以作者的情感起伏为暗线,通过写景状物,寄情于理来表现作者关注自然,热爱生命的主题,此目标主要针对B类学生而设定;C级目标为体验目标,主要面对A类学生,包括领略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感受艺术手法等,能够赏析作品品味文本。
2.分步探疑“产乐”
分步探疑产乐是以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逐步分解成由易到难的相应的问题,通过逐步探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乐在其中”,产生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主要是改变以往语文课堂中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就将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等学习内容和盘托出的教学方式,而是随着学习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分步揭示,有序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有所乐”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以《清塘荷韵》一文为例,根据教学的目的,可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首先是难度较低的问题,这同时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课文围绕荷写了那几个过程?每一过程伴随作者怎样的情感的变化?其次是难易适中的问题,主要是遣词用句方面,体会用词的精妙,体会文中古诗文的运用。如题目“清塘荷韵”中的“韵”的运用,如果把“韵”改为“花”前后有怎样的差异?课文中作者引用古诗文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古诗文的引用有什么作用?最后是较难的问题,比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这段话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情感?通过对以上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层深入,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达到全面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3.分向反馈“调乐”
教学中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教学实效性,并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中的反馈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当堂做出诊断评价,告知学生学习的正确、恰当程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轻松,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分项反馈有单向反馈、双向反馈和多向反馈。教学中对于难度较低的问题,可采用单向反馈,即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直截了当,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难易适中的问题可采用双向反馈,学生回答出不同词的差异后,教师可总结,有时一字之差在表达效果上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意境也相去甚远,古人作文章时也常为一字反复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多向反馈的方法,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环节,让其学生就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评价,或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增强生生间的互动,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4.分层练习“存乐”
练习是促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习得的知识,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乐学教学中,练习也应当分层次进行,在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为学习能力强,学有所余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在布置练习题时,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要贴近该层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有一定的实效性,使C类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知识,B类学生有一定的提高,A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仍以《清塘荷韵》为例,对于C类的学生可以课文中的基础练习题作为主要的练习,着重提高C层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对B类的学生可让学生寻找文本中古诗文引用语句、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深度的体会,A类认知能力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让学生就写荷的同类作品比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郑伯琛的《荷叶颂》分析这三篇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学生通过对比来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赏析作品的美学意蕴。通过不同级别的练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在通过努力后达到目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寻找曾经失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功。
三、结语
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乐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催发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自觉、兴趣盎然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实施乐学教学的“四分模式”,更好地发挥出乐学教学的效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洁.探讨职高语文教学如何做到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6):126-127.
[2]吴玲.师生共建有效高职语文课堂教学[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3-54.
[3]范志云.关于高职语文生本课堂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07-108.
[4]仇锡屏.乐教乐学,打造高职魅力语文[J].文教资料,2011(33):25-26.
[5]涂常青.高职《大学语文》快乐教学法实施策略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0-11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 乐学教学模式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5-02
五年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招收初中生,学制五年,前两年学习文化基础课(相当于高中课程),后三年进入相关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所修课程全部合格后颁发大专毕业证书。语文是高等职业学校五高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和五高生源的特殊性,目前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仍是以传统的机械式运输教学为主,教师是“苦”教,苦口婆心,学生是“苦”学,索然无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基于此,将五年制高职语文由“苦”的教与学变革为“乐”的教与学,实施针对性的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构建乐学教学模式成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乐学教学的内涵
乐学教学是一种基于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之下的新的教学艺术形式,其本质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情感为纽带,突出学科性质,充分挖掘利用文本中的乐学教学因素,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法,寓教于乐,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思考并在愉快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取学习的成功。乐学教学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且也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乐学教学模式
乐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旨在帮助学生最终获取学习成功的快乐,其基本特征就是寓教于乐,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学生于愉快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可实施“分类定向‘明乐’→分步探疑‘产乐’→分向反馈‘调乐’→分层练习‘存乐’”的“四分模式”。
1.分类定向“明乐”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及已习得知识等的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定向明乐是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将学生划分为A类、B类和C类三个类别。A类为认知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B类为认知能力及基础知识一般,有上进心,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成绩较好的学生;C类为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划分学生层次时应当注意,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各有所长,划分层次时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进行划分,而应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分层,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具体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到心灵暗示效应,采用“隐形分类”的方式并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尽可能地避免“分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三个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臆断。将学生分层分类后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明晰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明乐”。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根据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制定从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清塘荷韵》为例,可制定A、B、C三个级别的目标。A级为基础目标,包括掌握字词,熟读全文,划分结构,了解作品中心思想,这一目标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针对C类的学生,要求促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B级为提高目标,包括理清行文线索,归纳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主题思想等。如这篇文章以时间为明线,以作者的情感起伏为暗线,通过写景状物,寄情于理来表现作者关注自然,热爱生命的主题,此目标主要针对B类学生而设定;C级目标为体验目标,主要面对A类学生,包括领略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感受艺术手法等,能够赏析作品品味文本。
2.分步探疑“产乐”
分步探疑产乐是以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逐步分解成由易到难的相应的问题,通过逐步探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乐在其中”,产生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主要是改变以往语文课堂中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就将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等学习内容和盘托出的教学方式,而是随着学习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分步揭示,有序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有所乐”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以《清塘荷韵》一文为例,根据教学的目的,可设置由易到难的问题。首先是难度较低的问题,这同时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课文围绕荷写了那几个过程?每一过程伴随作者怎样的情感的变化?其次是难易适中的问题,主要是遣词用句方面,体会用词的精妙,体会文中古诗文的运用。如题目“清塘荷韵”中的“韵”的运用,如果把“韵”改为“花”前后有怎样的差异?课文中作者引用古诗文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古诗文的引用有什么作用?最后是较难的问题,比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这段话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情感?通过对以上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层深入,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达到全面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3.分向反馈“调乐”
教学中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教学实效性,并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中的反馈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当堂做出诊断评价,告知学生学习的正确、恰当程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轻松,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分项反馈有单向反馈、双向反馈和多向反馈。教学中对于难度较低的问题,可采用单向反馈,即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直截了当,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难易适中的问题可采用双向反馈,学生回答出不同词的差异后,教师可总结,有时一字之差在表达效果上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意境也相去甚远,古人作文章时也常为一字反复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多向反馈的方法,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环节,让其学生就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评价,或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增强生生间的互动,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4.分层练习“存乐”
练习是促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习得的知识,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乐学教学中,练习也应当分层次进行,在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为学习能力强,学有所余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在布置练习题时,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要贴近该层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有一定的实效性,使C类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知识,B类学生有一定的提高,A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仍以《清塘荷韵》为例,对于C类的学生可以课文中的基础练习题作为主要的练习,着重提高C层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对B类的学生可让学生寻找文本中古诗文引用语句、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深度的体会,A类认知能力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让学生就写荷的同类作品比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郑伯琛的《荷叶颂》分析这三篇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学生通过对比来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赏析作品的美学意蕴。通过不同级别的练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在通过努力后达到目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寻找曾经失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功。
三、结语
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乐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催发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自觉、兴趣盎然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实施乐学教学的“四分模式”,更好地发挥出乐学教学的效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洁.探讨职高语文教学如何做到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6):126-127.
[2]吴玲.师生共建有效高职语文课堂教学[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3-54.
[3]范志云.关于高职语文生本课堂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07-108.
[4]仇锡屏.乐教乐学,打造高职魅力语文[J].文教资料,2011(33):25-26.
[5]涂常青.高职《大学语文》快乐教学法实施策略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