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词语品析人物特征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着不同的意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在遵循课标精神的同时,更是回归词语教学的本质。若仅仅停留在词语本义上理解,对于文本阅读有时会显得狭隘。真正的词语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人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嫦娥奔月》一课中“狡诈贪婪”一词,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分析:
  师:大家刚才读过课文,有一个词语是描写逢蒙的,谁来说说是哪个词语?
  生:(集体回答)狡诈贪婪。
  师: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就是很狡猾,很贪婪的意思。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应句子呢?
  (生阅读课文,自主交流。)
  生:“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中的“也”说明了逢蒙拜师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跟随众人前去的。
  生:从“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中的“不知”一词可以看出他善于钻营。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但是老师觉得离“狡诈贪婪”还有一段距离,谁再来说说?
  生:这里的“假装生病”,还有“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就可以看出逢蒙非常狡诈贪婪。
  师:既然逢蒙非常狡诈,他却不去“偷”,非要抢,如果不成功,那不就全露馅了吗?既然逢蒙是个非常狡诈的人,他为啥想不到呢?
  生:因为他用宝剑“威逼”嫦娥,希望得逞。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威逼的,谁来模仿一下?
  生:嫦娥,快把仙药交出来,不交,就杀了你。
  师:是的,逢蒙认为会成功,但从结果来看,他没有成功。嫦娥吃了仙药,飞向了月球。其实,他还可以去偷呀,毕竟他非常狡猾奸诈。
  生:他没有机会。白天会被发现,夜晚没有机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后羿早上出去,傍晚回来,所以白天没有机会。
  师:说得非常好。这固然是原因,但归根到底,这说明他非常狡诈,但是他更贪婪,他梦想立刻成仙,所以他一刻也等不了,毕竟偷会会浪费时间,所以他要抢。
  从教学目标来看,上述教学片段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品析“狡诈贪婪”一词,进而引导学生走近逢蒙,了解逢蒙,能够让学生真正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分析去发现其人物性格。这样的词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本义,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这才是关键。
  常见词语教学模式,往往是先让学生说说本义,接着结合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但对于走近文本人物,卻没有多少帮助。而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则通过问题,即“是偷好还是抢好?”,把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置于矛盾情境之中。接着再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很快恍然大悟。这样的词语教学,不仅联系了上下文,而且还结合学生实际,更容易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言外之意”,从而让词语教学更高效。
  对于“狡诈贪婪”来说,其实是两个词语,分别是“狡诈”与“贪婪”。片段中最为精彩的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的“抢还是偷”的讨论,并在讨论中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进而让他们在比较、品读、感悟中感知两个词语的深层含义,从而让学生对文中“逢蒙”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此外,本课中“逢蒙”与“嫦娥”是两个关键人物,通过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人物,与人物进行深层次对话,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片段中,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围绕“狡诈贪婪”来领悟人物特征,其中就渗透了学法指导,遵循了新课标精神,即“学习词语不能割裂词语之间,词语与文章,词语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基本上了理解词语要义,从而推促课堂精彩的生成。
  词语教学,教师不单单是在教语文,更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生如何做人。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市华宁县宁州镇那果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会留下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空白。中国的语言文字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真的是不可“言传(文字传)”,而只能“意会”吗?王船山在《诗绎》中也说:“无字处皆其意也。”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准确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点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一定会妙趣横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一、添白:标点入手  标点是有
森林里谁都知道熊奶奶,因为她的年纪是最大最大的;大家还知道熊奶奶最喜欢的是美丽的鲜花和快乐的歌声,最害怕的是夏天火辣辣的太阳。  当枝头的第一朵迎春花开的时候,小兔子、小狐狸和小松鼠悄悄地来到熊奶奶家的窗下,在那儿悄悄地挖呀挖,他们要埋下一个会让熊奶奶惊喜的礼物。什么礼物呢?三个小伙伴拉拉勾,谁也不准说,这是个秘密。  当他们三个悄悄地离开时,熊奶奶才从冬眠的梦中醒来:“啊,我梦到春天,春天真的来
我院举办的“科技艺术节”,打破了以往幼儿园较单一的“科技节”或“艺术节”模式,尝试领域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活动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师幼、家园的互动平台也更加宽广。  科技大巡游—小班孩子年龄小,对科技、艺术更多地是注重体验。穿着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的奇思妙想的“服装”去巡游,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巡游的主题有:风、飞船、我会飞、车……瞧,孩子们异想天开地把自己和设计的汽车连成一体,这“人车合
古诗文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语言的宝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很大的很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意象,值得我们去记忆、传诵。教材中蕴藏着很多古诗文的影子,需要我们进行整理,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一、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需要精心设计  通过学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古诗文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课前开发  《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等人第三次拜请诸葛亮的故事,学生对“一顾”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出台,许多三口之家有了生育“二胎”的想法和行动。但是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多的并不是一个孩子的“养”,而是两个孩子的“育”,随着“老二”的到来,家中的“老大”突然发现妈妈晚上陪弟弟睡而不是陪我睡;奶奶吃饭的时候喂妹妹却让我自己吃;叔叔阿姨来家里看的是小弟弟而不是我……这一切让原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老大”开始焦虑、恐惧、担忧、无措。“二孩”家庭中“老大”健康心理的塑造就成了当务之
近年来,幼儿走丢事件屡屡发生。走丢或被人贩子带走的多半为幼儿。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很强的判断力,以及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必须重视孩子的防走失教育。我们幼儿园联合家庭专门开展了防走失安全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我不跟你走”——真实场景测试  测试l:新来的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孩子们会跟他走吗?  测试开始:带班过程中我假装很意外地
编者按:  幼儿园阶段,孩子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最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哪些习惯呢?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呢?河南省平顶山市平东幼儿园业务团长李阿慧和她的幼师团队,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孩子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总结出30个培养小妙招。李阿慧是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中原名师、幼儿教育专家。相信有她的团队为你的育儿支招,你的育儿生活会变得轻松、快乐又充满智慧。  孩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仍旧是新瓶装陈醋,教学手段方法虽然新颖,但其理念、思想还是老一套,教师机械的讲解、空洞的说教不仅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导致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所倡导的“实践性”,也就是生本课堂的体现。笔者在此浅谈生本课堂下的语用教学策略。  一、立足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摘 要】在“互联网 财税”背景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校内会计共享服务中心试点项目从运行与保障、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双导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学校引导、三方参与、专兼互换”的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模式。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徒制”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
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住着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四兄弟。大树上面不但安全,还结满了好的果子。所以,树上自由活动的训练很重要。  老大正在开始练习爬冬柏。冬柏的树皮很光滑,他爬起来有些吃力,但他并不放弃,努力地向上爬着。  老二在爬一棵老橡树。橡树的树皮很粗糙,爬起来似乎容易些。  老三、老四在树上翻腾,吊在树枝上打秋千,技术越练越好。  接着,小松鼠们又开始了寻找食物的训练。  老大跑到山脚下,这里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