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校掀起的慕课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勾起了本人对传统课堂的再认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讲好课是我们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物课 积极
随着高校掀起的慕课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勾起了本人对传统课堂的再认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讲好课是我们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如果一堂课只有教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那是失败的教学课堂,那只是老师的个人表演。新课改,要求就是变老师的主讲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自己的生物课教学中一直较为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唯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才能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有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在冬季我们腌制的腊肉不会变质呢?为什么一次性施肥过多植物会萎蔫?为什么久置于阳台上的植物会弯向窗外生长?这样就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服务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寓美于教,以生物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陶冶审美情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会画各种细胞器。例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等,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各种细胞器,有利于他們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并且让他们尝试用彩泥做各种细胞器的模型,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例如:为什么光合作用能在叶绿体中进行?线粒体为什么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男生女到底与谁有关?为什么我长得像爸爸?这些有趣的生活问题常常能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从这些悬念中去发掘课本中的新知识,找寻答案,慢慢地就喜欢上了生物学科。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
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生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必须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生物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充满了师生之间的生物信息的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也就难以畅通。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完全受制于教,人们发现教师教得越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就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相反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那么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得到智力发展方面成效都会更大。因此,新课程的实施都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学会独立地获取和选择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的学习能力上。
可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该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充分与否来衡量;同时,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意义了。
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
首先,生物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是一种间接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接受这些仍然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是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生物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生物学思想方法和生物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生物学结论中获取。所以,只有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研究、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充分开动脑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去发现,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生物学认知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课本上首先就讲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通过一个个的探究试验逐步了解生物膜的结构,让学生知道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一些思维方式、方法。这样能培养他们去积极主动的思考一些未知的东西,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
其次,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需要终身受教育,学校的生物学学习不过只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生物学事实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独立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去解决现实中一定的实际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参与教学,正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掌握生物学学习的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认知过程。这样,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这比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识发展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就无形之中变“教”为“不教”了。
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设置学习目标
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存在着知识、智力、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教师在同一时间,按照统一内容、起点、教法、目标要求去进行教学,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几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通过努力,跳一跳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矛盾。同时,课堂上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这对个性的形成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随着信息化大潮的逐步深入,加上社会、父母给学生的期望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让我们不尽会思考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改革的需要,从笔者本人看来。在现有的基础上,高中生物学科看来,本人觉得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以学生学到新知识,让课堂成为有效益的课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物课 积极
随着高校掀起的慕课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勾起了本人对传统课堂的再认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讲好课是我们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如果一堂课只有教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那是失败的教学课堂,那只是老师的个人表演。新课改,要求就是变老师的主讲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自己的生物课教学中一直较为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唯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才能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有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在冬季我们腌制的腊肉不会变质呢?为什么一次性施肥过多植物会萎蔫?为什么久置于阳台上的植物会弯向窗外生长?这样就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服务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寓美于教,以生物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陶冶审美情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会画各种细胞器。例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等,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各种细胞器,有利于他們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并且让他们尝试用彩泥做各种细胞器的模型,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造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例如:为什么光合作用能在叶绿体中进行?线粒体为什么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男生女到底与谁有关?为什么我长得像爸爸?这些有趣的生活问题常常能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从这些悬念中去发掘课本中的新知识,找寻答案,慢慢地就喜欢上了生物学科。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
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生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必须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生物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充满了师生之间的生物信息的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也就难以畅通。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完全受制于教,人们发现教师教得越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就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相反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那么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得到智力发展方面成效都会更大。因此,新课程的实施都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学会独立地获取和选择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的学习能力上。
可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该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充分与否来衡量;同时,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意义了。
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
首先,生物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是一种间接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接受这些仍然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是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生物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生物学思想方法和生物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生物学结论中获取。所以,只有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研究、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充分开动脑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去发现,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生物学认知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课本上首先就讲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通过一个个的探究试验逐步了解生物膜的结构,让学生知道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一些思维方式、方法。这样能培养他们去积极主动的思考一些未知的东西,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
其次,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需要终身受教育,学校的生物学学习不过只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生物学事实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独立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去解决现实中一定的实际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参与教学,正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掌握生物学学习的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认知过程。这样,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这比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识发展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就无形之中变“教”为“不教”了。
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设置学习目标
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存在着知识、智力、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教师在同一时间,按照统一内容、起点、教法、目标要求去进行教学,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几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通过努力,跳一跳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矛盾。同时,课堂上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这对个性的形成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随着信息化大潮的逐步深入,加上社会、父母给学生的期望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让我们不尽会思考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改革的需要,从笔者本人看来。在现有的基础上,高中生物学科看来,本人觉得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有效地利用好课堂,以学生学到新知识,让课堂成为有效益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