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

来源 :早期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根据同构的原理对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通的审美要素进行整合,使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是一种主题集中鲜明、内容丰富鲜活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艺术同构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开展出发,阐述了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展此类活动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艺术同构 音乐活动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3-0044-03
  【作者简介】夏琛琛,江阴市澄江中心幼儿园。江苏 江阴 214400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韵律和欣赏活动都是单独进行的。而《纲要》中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强调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各科内容,将音乐活动与其他艺术活动相结合,可以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艺术同构,即对不同种类艺术形式的整合,具体是指在音乐、美术、文学三门艺术学科中找到同构切入点,将审美结构中的已知因素内化为心理图式,去匹配、同化未知的同类因素,使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按同构的原理整合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使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从而使幼儿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熏陶。这样的活动,不是简单地给予幼儿技艺和知识,而是帮助幼儿获得能力和把握世界的方式。
  一、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开展
  (一)艺术同构背景下的歌唱活动?
  1. 运用艺术形式激发歌唱兴趣。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更好地为歌唱活动做准备,我们采用了看图讲述、猜谜、情境表演等形式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歌曲的兴趣。如,在音乐活动《数数歌》中,教师先展示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影子,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等幼儿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再把动物的实际样子展现出来。这使得幼儿在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情绪高涨,学习歌曲的兴趣大大增强。
  2. 善用艺术方式帮助歌词学习。
  在幼儿学习歌词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多种节奏念词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关注,同时还将歌词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故事或情景剧,让幼儿在学习歌词时不感到乏味。如,在歌唱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中,教师先把这首歌词的内容改编成了一段哑剧表演给孩子看,表演动作以“请妈妈坐下,自己穿衣服、穿袜子、叠被子、梳头发,和妈妈相亲相爱”为重点,突出歌词内容,起到了点睛、出彩的作用。通过教师的表演,幼儿积极地猜测歌曲中的内容,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了解了歌词的内容。
  3. 采用绘画手段拓展歌曲想象。
  在歌唱活动中,学会歌曲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结束,我们还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鼓励他们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在学会歌曲《歌唱春天》后,教师让幼儿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美丽景色画下来,边画边唱。这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唱活动,使幼儿兴趣盎然,始终保持愉快情绪,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韵律活动
  在韵律活动中,以故事贯穿韵律活动。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因势利导地将活动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孩子通过故事理解韵律活动的内容,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韵律活动。如,在《快乐的啰嗦》活动中,教师先把音乐内容编成“快乐郊游”的故事。因为和同伴一起去郊游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从而充分地展开想象,用丰富的身体动作表现出郊游的情景。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而且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活动
  1. 以接近联想的方式拓展欣赏活动。
  接近联想是指联想中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彼此接近。用接近联想的方式进行艺术同构时,我们可以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或任何角度出发,寻找能够引起联想的事物生成新的学习活动。如,在欣赏乐曲《森吉德玛》后,幼儿对蒙古人的服装、乐器、舞蹈产生了兴趣,教师就据此展开了一系列有关“蒙古”的艺术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拓展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范围,同时还培养了幼儿主动开拓学习领域的意识和能力。
  2. 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加深欣赏活动。
  类比联想是以事物间的相似点为媒介,运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找出事物之间可以合理解释的类似性。如,在欣赏活动《挪威舞曲》中,教师和幼儿一起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出发,探讨怎样创作出与作品结构类似的图形乐谱、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这类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加强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够提升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加深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体验的形式存在的。体验是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状态,是即时的、真实的,体验的价值具有自足性,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象的、声音的、肢体动作等来加以表达,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宝贵的发展价值。
  如,在音乐欣赏《森吉德玛》中,两段音乐旋律相同,但节奏、速度和力度的不同,形成了宁静安祥和欢快热烈两种不同的音乐特性。为让幼儿能多通道、多方位地感受乐曲的性质,我们准备了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两幅画面和两段诗歌。首先,通过让幼儿听音乐,将自己的感受与画面相匹配,使抽象的感受化为具体的形象。然后,教师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自己的话语来有声有色地描述画面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炼下,逐步形成工整而富有韵律的诗歌。幼儿随乐朗诵时还加入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与富有特性的音乐情感交融在一起。最后,教师还引入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色彩,引导幼儿将这些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和情感加工,以此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是多维度的,这种活动中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协调,多元素的介入和渗透,使幼儿的体验不仅仅停留在音乐表面,更让幼儿进一步发现了音乐与文学、美术之间的情感关联,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二)拓展了幼儿的审美视角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是通过多领域的渗透与多形式的教学,让幼儿在审美中调动已有经验、知识,从音乐作品的形式或内容等角度,引发幼儿对其他事物的联想,从而生成一些新的活动,使知觉在更大范围内综合化,使幼儿在不同形式的融合中,逐步拓展审美视角。
  如,在歌唱活动《戏说脸谱》中,幼儿在欣赏过戏剧人物脸谱后,对京剧中不同人物性格和脸谱的关系产生了很大兴趣,于是又生成了艺术欣赏活动《有趣的脸谱》、美术活动《脸部彩绘——我喜爱的脸谱》、艺术表演活动《现代西游记》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欣赏、演唱京剧,还多方位地了解了京剧艺术。
  (三)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智慧
  艺术学科之间有许多天然的关联,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称为联觉。譬如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的联觉现象来增强音乐效果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这种联觉现象被称为通感。正是这种通感,使人类的情感体验扩大,涵量增加,力度提高。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情感渗透性与幼儿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相吻合。
  如,通过欣赏《水族馆》,幼儿不仅可以聆听优美回旋的韵律和节奏,其原有的审美经验也再次被激发,似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底游玩、水草在翩翩起舞,还听到了小鱼吹泡泡的声音,由此感受到了丰富、快乐的水底景象,产生了一种整体美感。幼儿在审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审美感性经验后,当某一感官受到特定对象刺激后,会把各种事物和经验沟通起来,产生联觉和通感。又如,当幼儿听到了《勇敢的苏格兰》的铿锵有力的雄壮曲调时,画出了刚直有力的线条;听到《化蝶》这首优美回荡的柔和曲调时,用舒展的肢体动作和各种曲线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能引起幼儿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当动作、节奏、色彩、形状、音调等超越了各自的感觉界限,相互支持和加强时,就形成了心灵中的一种联觉经验。这种经验与幼儿的各种感觉结构相对应,会互相吸收、融合,幼儿的综合性审美智慧就得以形成与提升。
  三、艺术同构背景下开展音乐活动的教学建议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音乐活动内容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效地以幼儿的特点和兴趣为切入点,选择鲜活的活动内容,把知识性、艺术性与趣味性融合于教学方法之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审美情趣,开发幼儿潜在智能,提升幼儿创造表现。另外,活动内容要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从歌词到旋律、从体裁到形式、从意向到内涵、从结构到风格都应以贴近幼儿生活为思考点。
  (二)注重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活动的设计与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教师自身的擅长,形成鲜活、实在、有味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又要创设轻松、欢快、明亮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丰富的视听环境中进行场景学习,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自由的艺术环境中开发幼儿的潜能。
  实践证明,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注重了艺术知识同构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同构艺术学科中的共同元素,能让幼儿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进行艺术欣赏、感知、联想,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拓展审美视角,并在情感的激励下进行大胆的审美创造,逐步形成综合性审美智慧。为此,在今后的音乐教育活动实践中,还需要对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促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迎.支架式教学:概念、手段及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 (美)贝尔克·温斯勒. 谷瑞勉 译.鹰架儿童的学习:维果斯基与幼儿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刘迎杰,张小将.儿童艺术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价值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4).
其他文献
STEM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跨学科式的学习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立足于我国分科教学的现状,依据STEM教育理念,建构适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与工程整合的教学
<正> 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于元月1日至2月2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这次展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
<正> 孙宗慰同志1934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师承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学习期间,受过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和油画色彩训练,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徐悲鸿先生的教育
<正> “定语后置”的语法,已为语法学界的许多人所接受.目前发行量较大的几种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无一例外都涉及到这个方面的内容,这似乎可以算作一个证明.所不同
<正> 从词法词意上看,将post-impressionism直译作“印象派之后”无疑比“后期印象派”准确。post-impressionism是名词,而“印象派之后”仅象个时间状语,故在中文的语言感觉
<正> 大名鼎鼎的萨尔瓦多&#183;达利,是二十世纪西方画坛上的怪杰,是超现实主义绘画运动的大师。他的作品被西方许多著名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以惊人的高价求购,或辟专室或给以
对毕业论文写作中需要用到的文献检索知识、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摘要编写方法、关键词标引和分类标引方法及参考文献著录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本文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误区作出初步的研究,正确区分了课堂作文与创造性作文,建构了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作文教学模式体系,提出三种可行的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摘要 生态式教育倡导从系统、整体、联系、和谐的视角看待教育问题。从这一理念出发,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指出在生态式教育思想启示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坚持:活动目标设置的生成性、动态性;活动内容选择的完整性、连贯性;活动组织安排的连续性、灵活性;师幼互动中的平等性、对话性。  关键词 生态式教育;区域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