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小小的瓷片,深埋于土层之中,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却不改初貌,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是时代的缩影。瓷片,没有瓷器的完整,却充满旧时光的老气息。
高海燕一直从事着建筑方面的工作,收藏瓷片已有十多年,数量上千。她因工作与瓷片结缘,却因瓷片更爱工作。
多年前,高海燕在南通设计院工作,那时设计院在濠西书院附近,她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和平桥和环西文化广场。“2000年底,环西文化广场规划完成开始动工,广场上有两个大土堆堆了很久,下雨之后,土堆上常有亮晶晶的东西,其实那就是瓷片。”就这样在上班的路上高海燕发现了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瓷片。
大约半年后,南通人防大楼也相继动工,马路边也常有土堆堆放,高海燕细心留意这里,捡到了她瓷片收藏过程中的第一块瓷片。“这是一个明晚期清早期的碗底,上面印有一个大大的菊花,当时十分稀奇,后来才知道这样的菊花碗底再普通不过了。”就是这么一只普通的菊花碗底引发了高海燕十多年的瓷片收藏情怀。
高海燕学过美术,艺考失败后的她最终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将美术才能用于建筑图纸的绘画。由于工作,高海燕常奔走于各个工地之间,这也让她常能出现在“老东西”出土的第一现场。
在收藏瓷片的过程中,高海燕发现小小的瓷片中藏有奇妙的线索,渐渐地,她对瓷片越来越痴迷。“几乎每天下班都从工地捡一大袋子瓷片回去。”回忆最初捡瓷片的场景,高海燕记忆犹新,“当时我单位前方是一块待开发的空地,一看见挖土机开进来,我就赶忙穿套鞋,提着一个铁锹就去了,和捡破烂的一样。”
高海燕收藏的瓷片中,有许多出土于市区和平桥的各个工地,为什么和平桥一带这么多呢?
旧时,和平桥一带是南通城最繁华的去处,也是西城门所在的位置。西城门又叫“朝京门”、“来恩门”,上级官员前来巡视,以及新官上任都是从这个门进入南通城的。多年以前,和平桥东西两头还是南通商业最密集的地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而桥下的小码头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客货运输十分繁忙,因此,时人有“富西门”之说。而西城门外有一处集散区,城里的居民将垃圾运至此处倒在这里。
高海燕告诉我们,和平桥这一带出土了许多宝贝,2002年出土的瓮城遗址就出于这里,除此以外,遗址周边还出土了大量带有人物、龙凤、花卉图案和福寿文字的陶瓷碎片。如今,这段古城墙连同一起出土的宋代民用陶瓷碎片,一同展示在亲水走廊的玻璃橱窗内,它们见证了濠河岸边南通先民们悠然自得的生活。
“和平桥拓宽马路时,我们曾看到一口完整的棺材,旁边放着几个完整的翼龙碗,但挖土机一碰就碎了,非常可惜。”高海燕感叹瓷片收藏时间的有限,必须赶在旧城改造完成之前,旧城改造结束了,能够抢救的瓷片就越少了。
“能够完整出土的瓷器一般存在于淤泥中,存在于硬土层的瓷器很少能够完整出土,即便在土层中是完整的,但一旦挖土机挖下去后,就碎了。”在收藏瓷器的过程中,高海燕对于所得的第一个完整瓷器印象尤为深刻。“就在现在的城中小学对面,那里当时在修整绿化带,由于泥太烂了,工人只得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土之后发现这是一只民窑的康熙年间的典型器皿,上面是线描的三狮图,高海燕推断这只盘子应是当地的主人在河边洗碗时滑落了的。手捧这只“宝贝”的高海燕十分激动,不敢走路回家,还打电话叫家人来接,生怕摔坏了。
在旧城改造的时候,许多瓷片没被发掘,它们有些运到江边回填,有些运到垃圾场填埋,有些直接拉去绿化带。如今,开发区新的道路绿化带里有时还能捡到明朝时期的瓷片,都是从老城运过去的。
高海燕不以年代来划分瓷片,她认为瓷片的好坏不在于年代,而在于纹饰。她所收藏的瓷片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其中明代居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她以瓷片纹饰的艺术气息浓厚程度来决定是否收藏,而非标本价值。
清代完整器较多,相对的,其瓷片的收藏价值就不大。而在明代,宋代完整器较少,其瓷片的收藏价值就大。迄今为止,高海燕收藏的最早瓷片是北宋时期的,出土于润友大厦工地。“当时从文化宫到人民路是一条小马路,拐角弯是家小饭店,我看见那儿有许多白花花的瓷片,我还误以为是饭店把餐具扔掉,其实那是暗刻花纹的宋影青。”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晚清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影青瓷的全盛时期是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它“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独特风格,是宋代湖田窑制瓷大师们的一大创造,它的出现奠定了景德镇作为未来“瓷都”的地位。
“它们造型各异,工艺精美,胎体极薄,用这么薄这么精致的盘子来盛菜,可见宋朝时期南通城内人们的生活之安定,他们愿意花时间来慢慢享受生活。”高海燕说。
其实,早在通州建城初期开挖濠河之时,城内就已经有了一条纵横交错的市河。市河既是市民饮水、洗涤的水源,也是排水的天然渠道,城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都先排入市河而后进入濠河。这条河与人民路平行,在拓宽人民路时被填埋,所在位置正是高海燕发现宋影青的地方。市河经水关与濠河相连,而和平桥所在的西水关处原是一小码头,船舶进出自由,瓷器也经此运至南通,“有时候从水里能够捞出整碟的瓷器,有可能是当时的船只翻了落入水中的。”
瓷片虽小,信息俱全,胎、釉、彩、纹饰、工艺、款式,尽在其中。它是手工时代的东西,与工艺时代的产品截然不同,瓷片贴近人们最真实的本性,直接地反应了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传达了温暖的气息。你可以想象,居于民宅,不出家门就可以闻得到东家在煮什么晚饭,听得见西家来了什么客人,生活触手可及,瓷片就是生活,它能让生活于机器时代的我们还能够感受到过去人们传统而真切的生活气息。
高海燕一直从事着建筑方面的工作,收藏瓷片已有十多年,数量上千。她因工作与瓷片结缘,却因瓷片更爱工作。
多年前,高海燕在南通设计院工作,那时设计院在濠西书院附近,她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和平桥和环西文化广场。“2000年底,环西文化广场规划完成开始动工,广场上有两个大土堆堆了很久,下雨之后,土堆上常有亮晶晶的东西,其实那就是瓷片。”就这样在上班的路上高海燕发现了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瓷片。
大约半年后,南通人防大楼也相继动工,马路边也常有土堆堆放,高海燕细心留意这里,捡到了她瓷片收藏过程中的第一块瓷片。“这是一个明晚期清早期的碗底,上面印有一个大大的菊花,当时十分稀奇,后来才知道这样的菊花碗底再普通不过了。”就是这么一只普通的菊花碗底引发了高海燕十多年的瓷片收藏情怀。
高海燕学过美术,艺考失败后的她最终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将美术才能用于建筑图纸的绘画。由于工作,高海燕常奔走于各个工地之间,这也让她常能出现在“老东西”出土的第一现场。
在收藏瓷片的过程中,高海燕发现小小的瓷片中藏有奇妙的线索,渐渐地,她对瓷片越来越痴迷。“几乎每天下班都从工地捡一大袋子瓷片回去。”回忆最初捡瓷片的场景,高海燕记忆犹新,“当时我单位前方是一块待开发的空地,一看见挖土机开进来,我就赶忙穿套鞋,提着一个铁锹就去了,和捡破烂的一样。”
高海燕收藏的瓷片中,有许多出土于市区和平桥的各个工地,为什么和平桥一带这么多呢?
旧时,和平桥一带是南通城最繁华的去处,也是西城门所在的位置。西城门又叫“朝京门”、“来恩门”,上级官员前来巡视,以及新官上任都是从这个门进入南通城的。多年以前,和平桥东西两头还是南通商业最密集的地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而桥下的小码头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客货运输十分繁忙,因此,时人有“富西门”之说。而西城门外有一处集散区,城里的居民将垃圾运至此处倒在这里。
高海燕告诉我们,和平桥这一带出土了许多宝贝,2002年出土的瓮城遗址就出于这里,除此以外,遗址周边还出土了大量带有人物、龙凤、花卉图案和福寿文字的陶瓷碎片。如今,这段古城墙连同一起出土的宋代民用陶瓷碎片,一同展示在亲水走廊的玻璃橱窗内,它们见证了濠河岸边南通先民们悠然自得的生活。
“和平桥拓宽马路时,我们曾看到一口完整的棺材,旁边放着几个完整的翼龙碗,但挖土机一碰就碎了,非常可惜。”高海燕感叹瓷片收藏时间的有限,必须赶在旧城改造完成之前,旧城改造结束了,能够抢救的瓷片就越少了。
“能够完整出土的瓷器一般存在于淤泥中,存在于硬土层的瓷器很少能够完整出土,即便在土层中是完整的,但一旦挖土机挖下去后,就碎了。”在收藏瓷器的过程中,高海燕对于所得的第一个完整瓷器印象尤为深刻。“就在现在的城中小学对面,那里当时在修整绿化带,由于泥太烂了,工人只得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土之后发现这是一只民窑的康熙年间的典型器皿,上面是线描的三狮图,高海燕推断这只盘子应是当地的主人在河边洗碗时滑落了的。手捧这只“宝贝”的高海燕十分激动,不敢走路回家,还打电话叫家人来接,生怕摔坏了。
在旧城改造的时候,许多瓷片没被发掘,它们有些运到江边回填,有些运到垃圾场填埋,有些直接拉去绿化带。如今,开发区新的道路绿化带里有时还能捡到明朝时期的瓷片,都是从老城运过去的。
高海燕不以年代来划分瓷片,她认为瓷片的好坏不在于年代,而在于纹饰。她所收藏的瓷片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其中明代居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她以瓷片纹饰的艺术气息浓厚程度来决定是否收藏,而非标本价值。
清代完整器较多,相对的,其瓷片的收藏价值就不大。而在明代,宋代完整器较少,其瓷片的收藏价值就大。迄今为止,高海燕收藏的最早瓷片是北宋时期的,出土于润友大厦工地。“当时从文化宫到人民路是一条小马路,拐角弯是家小饭店,我看见那儿有许多白花花的瓷片,我还误以为是饭店把餐具扔掉,其实那是暗刻花纹的宋影青。”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晚清以至民国初年出版的瓷书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影青瓷的全盛时期是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它“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独特风格,是宋代湖田窑制瓷大师们的一大创造,它的出现奠定了景德镇作为未来“瓷都”的地位。
“它们造型各异,工艺精美,胎体极薄,用这么薄这么精致的盘子来盛菜,可见宋朝时期南通城内人们的生活之安定,他们愿意花时间来慢慢享受生活。”高海燕说。
其实,早在通州建城初期开挖濠河之时,城内就已经有了一条纵横交错的市河。市河既是市民饮水、洗涤的水源,也是排水的天然渠道,城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都先排入市河而后进入濠河。这条河与人民路平行,在拓宽人民路时被填埋,所在位置正是高海燕发现宋影青的地方。市河经水关与濠河相连,而和平桥所在的西水关处原是一小码头,船舶进出自由,瓷器也经此运至南通,“有时候从水里能够捞出整碟的瓷器,有可能是当时的船只翻了落入水中的。”
瓷片虽小,信息俱全,胎、釉、彩、纹饰、工艺、款式,尽在其中。它是手工时代的东西,与工艺时代的产品截然不同,瓷片贴近人们最真实的本性,直接地反应了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传达了温暖的气息。你可以想象,居于民宅,不出家门就可以闻得到东家在煮什么晚饭,听得见西家来了什么客人,生活触手可及,瓷片就是生活,它能让生活于机器时代的我们还能够感受到过去人们传统而真切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