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 盘活课堂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主要讲了狼和小羊都在小溪边喝水,狼想吃小羊便故意找茬的故事,告诉人们坏人做坏事是总有借口或理由,跟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笨狼,狼想吃小羊,直接扑过去就行了,还说什么废话。
  生:我觉得这只狼很狡猾。你瞧它,明明没有理由吃小羊,还故意找借口。
  生:我觉得狼是一种非常凶恶的动物。你瞧,当它争辩不过小羊的时候,它就朝小羊直接扑去了。
  生:这是一只爱找茬的狼,尽管三次借口都沒有成功。
  师:说了这么多狼,那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羊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善良的小羊,它明明知道狼在找借口,还是很有礼貌地回答狼。
  生:我认为这只羊太傻了,看到狼还不快跑,还在那儿喝水。狼一直在找借口,它却还不厌其烦地解释给狼听。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非常有礼貌的小羊。你瞧,它每次对狼说话时都会加上“亲爱的狼先生”这个称谓。(生有礼貌地读)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出示“气势汹汹”,生试读。)
  师:(多媒体出示)看看图画中是一头怎样的狼?
  生:狼竖着耳朵,瞪大了眼睛,很凶地看着小羊。
  生:狼挺直身子,张开爪子。
  生:瞧,狼还张大嘴巴,露出了尖尖的牙齿,它龇牙咧嘴,想吃可怜的小羊。
  师:是呀!这真是一头——(气势汹汹)的狼。狼对小羊气势汹汹地说什么?你们可以把狼和小羊的对话表演出来吗?
  【评析】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课堂教学之所以成功,笔者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抓住关键,统领全文
  在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作为其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起到了奠基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呢”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一上课就抓住了教学的关键,帮助学生统领全文,为接下来的阅读打下了基础,教学效果显著。
  2.情境再现,适当表演
  在低年级教学中,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气势汹汹”是本课中学到的词语,在学习这个词语时,教师主要借助图片、模仿表演等手段,使本来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在多种形式的作用下变得容易理解,而且课堂教学也更具活力。与此同时,教师又借助恰当的契机,把学生分角色表演引入了课堂,通过情境再现,学生对于狼和小羊的认识也更近一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有痕,渗透无声
  对于指导低年级学生理解寓意来说,教师如果采取专业的语言,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他们就算背会了感受也不会深刻,也就很难起到寓言应有的作用。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让学生谈谈对狼和小羊的认识,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很自然地就说出了“狼一直在找借口,小羊却还不厌其烦地解释给狼听”这句话,这与寓言本身所蕴含的寓意几乎无差别。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自己从中悟出的道理,他们的体验感受也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文本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抓住关键,并且注重对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指导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教材空白”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空白,比如“插图空白”“选编空白”“篇章空白”等。通过对教材空白的挖掘,发展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让教学更丰厚、更饱满、更生动。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能让艺术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在教材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就是“教材空白”。所谓“教材空白”,是指教材编者欲言又未言之处,是蕴含言外无尽之意的教
朗读能力是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之一。但要学会朗读,前提是学会读长句子。笔者以统编本一年级下册为例,阐述教师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方法:教师范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突出短语连读,化解读句难点;渗透重读指导,引导情感处理;主动拓展理解,激发自主表达。  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对话的主要途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明确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开展好阅读教学?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有提及“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但是到了高年级,图画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就不重要了呢?不然。在高年级,要使图画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训练思维和激发创造活力的作用,需要做的是由简单具象的绘画插图过渡到越来越复杂的图示画像。我们
整本书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在本栏目中,几位老师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具体做法。  
语文学习应注重和生活的联系,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本文以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浅谈“向生活开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 换个角度看小艇  导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视频  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不少同学还亲身体验过歌曲中的情景,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划船或者坐船的感受?  生:我第一次划船时以为很简单,实际上,真要船动起来,可费劲了!没划几下,我已经筋疲力尽
一年级是开展学习的关键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识字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能保证高效的识字和认字,必然会对学生日后的深入学习形成一定的阻碍。在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统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别,重点突出了“美”的特色,其中既包括教學内容的韵律美,也包括意境美和文化美。在精准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特点。所以,基于统编本教材展开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掘“美”的元素
中年级习作,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的准备。中年级习作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习作教学常常是根据单元习作要求,在引导学生交流拓宽思路、点拨方法后,就让学生自行习作。学生则是抓耳挠腮,眉头紧锁,或无事可叙,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当下入心的生活体验。习作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
教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习作是个难题,常常在习作课上看到学生因为“无米下锅”而“望题兴叹”。三年级学生或许想象力丰富,但仅凭想象力是无法将习作写好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式的情境习作教学能把习作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期解决起步习作教学中的“写什么”和“怎么写”。  一、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双赢”  1.与体育课结合,设计日常小游戏,玩中体验  体育课上的小游戏有很多都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尝试借助多媒体教学生识字、写字,努力提高课堂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现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具体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直观识字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在教学中将识字与动画结合,会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备受欢迎。  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仔细观看动画,说说小朋友做了
统编本教材的编排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单元内容。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内容。编者将这些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布到各单元的课文或课后练习之中。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第一学段教学中紧扣课后练习来有效落实这些语文要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执教统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