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职业院校新版数学教材建设项目。该版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材思路、教材体系等都具有自主特色。
关键词:教材理念;教材体系;教材体例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03-04
数学科学历来被视为所有科学的基础——无论对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还是思维科学而言。因而在大专院校的课程体系里,数学课程自然就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了。确切地说,数学课程的这种“基础性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内涵。首先,它是所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基础;其次,它也是许多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再次,它还是从事上述学科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每个人的基本素养构成。
但在当下的职业院校里,数学课程的角色历来是其他专业的工具课程,基本被定位于服务相关专业的课程知识学习。因此,某个专业的课程学习需要哪些数学基础知识,就成为本专业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这样的定位一方面从根本上削弱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也导致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状况堪忧——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这使得职业院校数学教材的体系与体例始终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水平——纯粹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加上单一的数学立体、练习。
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根据本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启动了建设面向未来的职业院校新版基础课程教材研发的项目,明确指出,该版教材应立足于本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特色,突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养教育,要以培养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为课程目标,并能够适应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架构所需要。本套数学教材作为此次改革的三大基础课程教材之一,在这一轮职业院校教材改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创建了具有自主特色的新教材体系与体例。
一、教材的理念诉求
(一)致力于培养高素养的技术型人才
按照职业教育的基本含义,其培养目标是具体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人才。目前,江苏省的各中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分为三年制、五年制,这些学生在校学习课程的时间一般为2年、4年,其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时间则更短。课程基本被定位成基础知识介绍——类似于普通高中的具体知识,以及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将要用到的一些特定知识。对于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过于忽略,导致未来技术型人才在基本素养方面的缺失,而这样的缺失无形中阻碍了他们成长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本套教材力图对此不良现状有所冲击:通过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数学课程主旨
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一般能力,无疑是数学课程在培养非数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目标。这里的一般能力指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与其他课程学习过程中,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单纯指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事实上,前者正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本套教材不以传授相关数学知识(技能)为最主要的课程目标,而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数学课程主旨。因此,教材中更为关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特别是非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当今的数学教育理论明确认为: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远较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而且在当今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数学课程领域中许许多多具体的知识、技能都可以通过自行学习获得,而唯有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一种团队式的学习过程。因此,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数学教学过程通常以数学教材作为蓝本,所以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素材、体例等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本套教材为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包括具体内容的选取、学习素材的呈现,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设计,等等。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思路
本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大纲》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大纲》中的内容结构为基本框架,结合江苏省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此次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了遴选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以知识领域的最基本内容作为教材主体
由于全套教材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又需要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课程目标,因此课程内容较为“宽泛”。所以,教材在介绍相关数学学习主题时,均以学习对象的最基本特性作为教材主体内容。
(二)弱化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要求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均不以研究专业的数学问题为主要学习目标,不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数学逻辑结构,所以在具体课程内容的处理上,弱化了相关的理论要求。
(三)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数学。这里,既包括应用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本套教材极为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做法包括:在函数、数列、向量、微积分、概率等各个知识领域,突出应用数学解决非数学问题,特别是生活和有关职业领域的问题;专门设立“解决问题”栏目,通过典型性问题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分析数学关系、构建数学模型、求解问题结果”的能力。
(四)优选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内容
显然,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本专业技术能力,还应当在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具备相应的基础,数学素养则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及课程内容特征,在挑选具体内容时,着力在推理、定量思维、优化意识等体现数学素养的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处理。例如: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探究性活动,渗透合情推理和一定的演绎推理活动,特别地,在逻辑命题与算法内容中突出思维条理化的要求;在概率统计与数据表格处理内容中,强调应用数据解释现象、说明结果和预测的意识;在编制计划和线性规划内容里渗透优化的意识和基本方法。不仅如此,教材还于多册的“读一读”里介绍了数学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材理念;教材体系;教材体例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03-04
数学科学历来被视为所有科学的基础——无论对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还是思维科学而言。因而在大专院校的课程体系里,数学课程自然就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了。确切地说,数学课程的这种“基础性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内涵。首先,它是所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理论基础;其次,它也是许多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再次,它还是从事上述学科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每个人的基本素养构成。
但在当下的职业院校里,数学课程的角色历来是其他专业的工具课程,基本被定位于服务相关专业的课程知识学习。因此,某个专业的课程学习需要哪些数学基础知识,就成为本专业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这样的定位一方面从根本上削弱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也导致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状况堪忧——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这使得职业院校数学教材的体系与体例始终停留在数十年前的水平——纯粹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加上单一的数学立体、练习。
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根据本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启动了建设面向未来的职业院校新版基础课程教材研发的项目,明确指出,该版教材应立足于本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特色,突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养教育,要以培养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为课程目标,并能够适应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架构所需要。本套数学教材作为此次改革的三大基础课程教材之一,在这一轮职业院校教材改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创建了具有自主特色的新教材体系与体例。
一、教材的理念诉求
(一)致力于培养高素养的技术型人才
按照职业教育的基本含义,其培养目标是具体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人才。目前,江苏省的各中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分为三年制、五年制,这些学生在校学习课程的时间一般为2年、4年,其中的数学课程学习时间则更短。课程基本被定位成基础知识介绍——类似于普通高中的具体知识,以及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将要用到的一些特定知识。对于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过于忽略,导致未来技术型人才在基本素养方面的缺失,而这样的缺失无形中阻碍了他们成长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本套教材力图对此不良现状有所冲击:通过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数学课程主旨
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一般能力,无疑是数学课程在培养非数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目标。这里的一般能力指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与其他课程学习过程中,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单纯指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事实上,前者正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本套教材不以传授相关数学知识(技能)为最主要的课程目标,而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数学课程主旨。因此,教材中更为关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特别是非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当今的数学教育理论明确认为: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远较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而且在当今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数学课程领域中许许多多具体的知识、技能都可以通过自行学习获得,而唯有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一种团队式的学习过程。因此,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数学教学过程通常以数学教材作为蓝本,所以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素材、体例等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本套教材为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包括具体内容的选取、学习素材的呈现,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设计,等等。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思路
本套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大纲》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大纲》中的内容结构为基本框架,结合江苏省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此次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了遴选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以知识领域的最基本内容作为教材主体
由于全套教材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又需要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课程目标,因此课程内容较为“宽泛”。所以,教材在介绍相关数学学习主题时,均以学习对象的最基本特性作为教材主体内容。
(二)弱化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要求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均不以研究专业的数学问题为主要学习目标,不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数学逻辑结构,所以在具体课程内容的处理上,弱化了相关的理论要求。
(三)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数学。这里,既包括应用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本套教材极为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做法包括:在函数、数列、向量、微积分、概率等各个知识领域,突出应用数学解决非数学问题,特别是生活和有关职业领域的问题;专门设立“解决问题”栏目,通过典型性问题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分析数学关系、构建数学模型、求解问题结果”的能力。
(四)优选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内容
显然,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本专业技术能力,还应当在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具备相应的基础,数学素养则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及课程内容特征,在挑选具体内容时,着力在推理、定量思维、优化意识等体现数学素养的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处理。例如: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探究性活动,渗透合情推理和一定的演绎推理活动,特别地,在逻辑命题与算法内容中突出思维条理化的要求;在概率统计与数据表格处理内容中,强调应用数据解释现象、说明结果和预测的意识;在编制计划和线性规划内容里渗透优化的意识和基本方法。不仅如此,教材还于多册的“读一读”里介绍了数学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