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姻”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竹坞听琴》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俗套的婚姻故事,其实不然,它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婚姻结合速度之快、婚约束缚影响深重、美满结局羡煞旁人等造就了亦真亦假的秦郑婚姻,甚至还促成了老道姑的夫妻重逢。
关键词:《竹坞听琴》;疾速;婚姻及时戏;婚约;
纵观许多元代杂剧作品,为数众多的爱情故事都选择“书生”来作为男主的身份;而女主多为下层人士,或是妓女,或是遁入空门的道姑。石子章的《竹坞听琴》中男女主人公也没有离开这个总体规律,作者仅用四折加一个楔子的篇幅就讲完了整个“道姑还俗”的故事。整个故事看似平平淡淡,但简略的笔触却圆满了一个顺着读者心意的结局,而且其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反面角色。笔者将从速度、婚约等方面去思考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始末及爱情参数。
一、疾速的婚姻
“竹坞听琴”这个题目给人的是一种轻松、浪漫的感觉。但这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非常迅速地进入了婚姻。他们在自我介绍后,意识到对方即是自己指腹为婚的对象,立马就在一起了,没有任何的慢跑或是长跑。唯一算得上助跑的就是“竹坞听琴”这一桥段,而这一段只出现在第一折的末端。作者并没有用多少笔墨来详细描述这个场景,但却用“竹坞听琴”作为了该杂剧的题目。为什么呢?
女主在竹坞的这段琴声,为她带来了指腹为婚的男主人公,他们因琴声而重逢,也因这次重逢而将两者的命运重新联结在一起。“这一曲瑶琴声婉转,包藏着那美满姻缘”。
秦修然在进京赶考的途中欲借庵观留宿一晚,于是他推开柴门进去了,草庵里只有大小两个郑道姑,男女主人公有着很大的重逢几率。但是作者并没有安排什么婉转曲折的重逢经历,在秦修然推开柴门后,独明的灯火和悠扬的琴音果断指引着男女主人公的直接见面。从确立夫妻关系的速度来考虑,他们可以说比今天的闪婚者都还大胆。其特色也在于一个“快”字,但仍然是完整、完全的婚姻。
如此看来,“竹坞听琴”也就成了这段疾速姻缘开始的唯一的短暂缓冲,就像恋爱的时光一样,浪漫、悸动、受宠若惊。但也是如此迅疾的速度令读者不由自主地为这段婚姻担忧!这段婚姻究竟是婚姻及时戏的刻意安排,还是能确保爱情质量的美满婚姻?
二、婚姻及时戏
“小姐,近日上司出下榜文,不论官宦百姓人家,但凡女孩儿到二十以外,都要出嫁与人。限定一月之外,违者问罪。”女主人公郑彩鸾是一个21岁的未婚女子,按照官令,可谓是那时候的大龄剩女,这也是导致她出家成为道姑的最直接最客观的原因,这种迫不得已也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她违反封建理学和宗教的双重禁忌而还俗为人妻的桥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十岁必出嫁”的条令在今天人看来着实费解,但是这种婚姻及时戏在元杂剧中却是非常的普遍。“男有分,女有归,此大道为公之世也”,婚姻及时戏是对儒家“泯旷怨”思想的形象化演绎。古人以为,“夫家”才是女人真正的家,出嫁是女性的存在前提,又是存在的目的。出嫁的宿命性决定了未嫁女性的临时性,她们时时刻刻都在被告知或暗示着她将离开的事实。《竹坞听琴》的女主人公郑彩鸾虽没有家人的催促,但她同样被社会、政府所逼迫。无论是老道姑还是郑彩鸾,结局都是圆满的婚姻。她们一生跟着婚姻在行走,就像一个“及时婚姻”的祭祀品,做什么事的理由都是婚姻。
三、有婚约人终成眷属
常言道:“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用在秦修然与郑彩鸾身上是否合适呢?他们之间疾速的婚姻是源于爱情吗?也许“有婚约人”更适合他们。
“当初我父亲在时,多听的说有一个指腹成亲的郑彩鸾”,秦修然与郑彩鸾之间,只是指腹为婚的关系,对方只是一个从父母口中听说的对象,“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些都只是无稽之谈,他们连在一起的童年都没有。但是,“我哪里不寻,哪里不觅,你可在这里。小姐,你既然遇着我,正是一对夫妻”,男女主人公在相互自我介绍后就抛出一个直线球:“你我是一对夫妻”,没有任何预兆,只因为一个婚约,于是,“……咱去那耳房里说话去来”,就直接发展到可以进耳房私聊的地步,甚至还顺理成章的约好了明天。一切都来得太快,短时间的好感也许有,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冲动,没有深刻的爱情。
对于郑彩鸾来说,她出家为道姑,失去的是“婚姻”;秦修然的出现,满足了她身为女人的需要,她得到的也是“婚姻”。因此,秦修然之于郑彩鸾,他代表的是婚姻的概念,而不是关乎爱情的含义。
更何况,秦修然与郑彩鸾暗中晚来之后,梁公弼担心秦修然因此耽误学业,谎称道观有女鬼迷惑少年男子,秦修然竟惊慌不已,匆忙赴京赶考。如果两人之间有爱情的话,男方会这么轻易就相信一个未证实的鬼故事吗?会这么匆忙离开,完全不顾及女方的感受吗?而且,待秦修然状元及第,也是梁公弼促使他与彩鸾在白云观会面,解释误会,二人才可以成婚。真正有爱情存在的话,男主人公还会如此被动吗?怎么见面都需要长辈来安排,误会也劳驾长辈来解除呢?因此,他们之间是“有婚约人”,而非“有情人”。
作者创作该部作品的本意也许并不在于歌颂秦郑的爱情故事,而是平静地叙述了秦郑的婚姻经过。如今我们竭力追究两人的婚姻是否有爱情基础也只是今人的猜想,但是作者的重点不在于此倒是可以确定的。
四、幸福美满的婚姻结局
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似乎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郑彩鸾却在秦修然进京赶考时期苦苦等待了这个归无定期的男子,“他一去了,恰便似线断风筝。我守着这一盏半明不灭的灯,听了些长短叹声。我将一个枕头儿倚定,都则道打坐到天明。只为那山遥水远人伺在?因此上枕剩衾余梦不成,阁不住两泪盈盈”。从作者的言谈中,我们好像也能感受到双方的“海誓山盟”,好像有缠缠绵绵的爱情联系。可是如果除却彼此对于婚姻的需要,除却梁公弼的积极推动,想必结局不会太圆满。而这些助力就好像作者为了叙述圆满结局而特设的一样。
在作者心中,“失去婚姻”不是一个女子的合适处境,“道观”也不是一个女子该处的合适位置。同时作者又希望读者跟他有一样的共鸣,于是他有意地将郑彩鸾“结婚”的对象在郑的视野中隐匿起来,但却又让其活动在故事的背景和观众的视野中。这种该得而未得的状况就极大地激起了读者关于“获得”的欲望。最终,作者就像把握了读者的思绪一样,满足了一个对婚姻圆满结局渴求的同感。“…这婚姻是天缘凑巧…只情愿守定梁鸿只谐老”。
故事发展到这里好像就有了结尾,但是作者却是意犹未尽,又花了一折的篇幅,特意让老道姑甚觉孤单而前去寻找郑彩鸾,又意外地发现梁公弼原来就是自己的丈夫。一部一共才四折的作品中花去一折来描述另一段美好姻缘,可见作者对于一个美满结局的积极向往,不惜笔墨,用夫妻团圆来作为对善良的梁公弼和郑道姑的回馈。
石子章创作了看似毫无新意的故事,普遍的男女主人公身份,普通的爱情故事,常规的婚姻道路,但是梁公弼在促成了秦郑的婚姻后迎来了自己失散多年的爱妻,这恰是作者的创意所在,也更明显得展露出在作者眼中,在那个时代中,婚姻的重要性、宿命性。秦郑的婚姻只是时代的的缩影,那个时代,婚姻是活着的全部。
参考文献:
[1] 郭秀兰《空门中的叛逆者——郑彩鸾和陈妙常形象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 邱瑰华《中国古典戏曲女尼道姑形象面面观》[J].戏曲研究,2002(2)
关键词:《竹坞听琴》;疾速;婚姻及时戏;婚约;
纵观许多元代杂剧作品,为数众多的爱情故事都选择“书生”来作为男主的身份;而女主多为下层人士,或是妓女,或是遁入空门的道姑。石子章的《竹坞听琴》中男女主人公也没有离开这个总体规律,作者仅用四折加一个楔子的篇幅就讲完了整个“道姑还俗”的故事。整个故事看似平平淡淡,但简略的笔触却圆满了一个顺着读者心意的结局,而且其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反面角色。笔者将从速度、婚约等方面去思考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始末及爱情参数。
一、疾速的婚姻
“竹坞听琴”这个题目给人的是一种轻松、浪漫的感觉。但这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非常迅速地进入了婚姻。他们在自我介绍后,意识到对方即是自己指腹为婚的对象,立马就在一起了,没有任何的慢跑或是长跑。唯一算得上助跑的就是“竹坞听琴”这一桥段,而这一段只出现在第一折的末端。作者并没有用多少笔墨来详细描述这个场景,但却用“竹坞听琴”作为了该杂剧的题目。为什么呢?
女主在竹坞的这段琴声,为她带来了指腹为婚的男主人公,他们因琴声而重逢,也因这次重逢而将两者的命运重新联结在一起。“这一曲瑶琴声婉转,包藏着那美满姻缘”。
秦修然在进京赶考的途中欲借庵观留宿一晚,于是他推开柴门进去了,草庵里只有大小两个郑道姑,男女主人公有着很大的重逢几率。但是作者并没有安排什么婉转曲折的重逢经历,在秦修然推开柴门后,独明的灯火和悠扬的琴音果断指引着男女主人公的直接见面。从确立夫妻关系的速度来考虑,他们可以说比今天的闪婚者都还大胆。其特色也在于一个“快”字,但仍然是完整、完全的婚姻。
如此看来,“竹坞听琴”也就成了这段疾速姻缘开始的唯一的短暂缓冲,就像恋爱的时光一样,浪漫、悸动、受宠若惊。但也是如此迅疾的速度令读者不由自主地为这段婚姻担忧!这段婚姻究竟是婚姻及时戏的刻意安排,还是能确保爱情质量的美满婚姻?
二、婚姻及时戏
“小姐,近日上司出下榜文,不论官宦百姓人家,但凡女孩儿到二十以外,都要出嫁与人。限定一月之外,违者问罪。”女主人公郑彩鸾是一个21岁的未婚女子,按照官令,可谓是那时候的大龄剩女,这也是导致她出家成为道姑的最直接最客观的原因,这种迫不得已也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她违反封建理学和宗教的双重禁忌而还俗为人妻的桥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十岁必出嫁”的条令在今天人看来着实费解,但是这种婚姻及时戏在元杂剧中却是非常的普遍。“男有分,女有归,此大道为公之世也”,婚姻及时戏是对儒家“泯旷怨”思想的形象化演绎。古人以为,“夫家”才是女人真正的家,出嫁是女性的存在前提,又是存在的目的。出嫁的宿命性决定了未嫁女性的临时性,她们时时刻刻都在被告知或暗示着她将离开的事实。《竹坞听琴》的女主人公郑彩鸾虽没有家人的催促,但她同样被社会、政府所逼迫。无论是老道姑还是郑彩鸾,结局都是圆满的婚姻。她们一生跟着婚姻在行走,就像一个“及时婚姻”的祭祀品,做什么事的理由都是婚姻。
三、有婚约人终成眷属
常言道:“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用在秦修然与郑彩鸾身上是否合适呢?他们之间疾速的婚姻是源于爱情吗?也许“有婚约人”更适合他们。
“当初我父亲在时,多听的说有一个指腹成亲的郑彩鸾”,秦修然与郑彩鸾之间,只是指腹为婚的关系,对方只是一个从父母口中听说的对象,“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些都只是无稽之谈,他们连在一起的童年都没有。但是,“我哪里不寻,哪里不觅,你可在这里。小姐,你既然遇着我,正是一对夫妻”,男女主人公在相互自我介绍后就抛出一个直线球:“你我是一对夫妻”,没有任何预兆,只因为一个婚约,于是,“……咱去那耳房里说话去来”,就直接发展到可以进耳房私聊的地步,甚至还顺理成章的约好了明天。一切都来得太快,短时间的好感也许有,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冲动,没有深刻的爱情。
对于郑彩鸾来说,她出家为道姑,失去的是“婚姻”;秦修然的出现,满足了她身为女人的需要,她得到的也是“婚姻”。因此,秦修然之于郑彩鸾,他代表的是婚姻的概念,而不是关乎爱情的含义。
更何况,秦修然与郑彩鸾暗中晚来之后,梁公弼担心秦修然因此耽误学业,谎称道观有女鬼迷惑少年男子,秦修然竟惊慌不已,匆忙赴京赶考。如果两人之间有爱情的话,男方会这么轻易就相信一个未证实的鬼故事吗?会这么匆忙离开,完全不顾及女方的感受吗?而且,待秦修然状元及第,也是梁公弼促使他与彩鸾在白云观会面,解释误会,二人才可以成婚。真正有爱情存在的话,男主人公还会如此被动吗?怎么见面都需要长辈来安排,误会也劳驾长辈来解除呢?因此,他们之间是“有婚约人”,而非“有情人”。
作者创作该部作品的本意也许并不在于歌颂秦郑的爱情故事,而是平静地叙述了秦郑的婚姻经过。如今我们竭力追究两人的婚姻是否有爱情基础也只是今人的猜想,但是作者的重点不在于此倒是可以确定的。
四、幸福美满的婚姻结局
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似乎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郑彩鸾却在秦修然进京赶考时期苦苦等待了这个归无定期的男子,“他一去了,恰便似线断风筝。我守着这一盏半明不灭的灯,听了些长短叹声。我将一个枕头儿倚定,都则道打坐到天明。只为那山遥水远人伺在?因此上枕剩衾余梦不成,阁不住两泪盈盈”。从作者的言谈中,我们好像也能感受到双方的“海誓山盟”,好像有缠缠绵绵的爱情联系。可是如果除却彼此对于婚姻的需要,除却梁公弼的积极推动,想必结局不会太圆满。而这些助力就好像作者为了叙述圆满结局而特设的一样。
在作者心中,“失去婚姻”不是一个女子的合适处境,“道观”也不是一个女子该处的合适位置。同时作者又希望读者跟他有一样的共鸣,于是他有意地将郑彩鸾“结婚”的对象在郑的视野中隐匿起来,但却又让其活动在故事的背景和观众的视野中。这种该得而未得的状况就极大地激起了读者关于“获得”的欲望。最终,作者就像把握了读者的思绪一样,满足了一个对婚姻圆满结局渴求的同感。“…这婚姻是天缘凑巧…只情愿守定梁鸿只谐老”。
故事发展到这里好像就有了结尾,但是作者却是意犹未尽,又花了一折的篇幅,特意让老道姑甚觉孤单而前去寻找郑彩鸾,又意外地发现梁公弼原来就是自己的丈夫。一部一共才四折的作品中花去一折来描述另一段美好姻缘,可见作者对于一个美满结局的积极向往,不惜笔墨,用夫妻团圆来作为对善良的梁公弼和郑道姑的回馈。
石子章创作了看似毫无新意的故事,普遍的男女主人公身份,普通的爱情故事,常规的婚姻道路,但是梁公弼在促成了秦郑的婚姻后迎来了自己失散多年的爱妻,这恰是作者的创意所在,也更明显得展露出在作者眼中,在那个时代中,婚姻的重要性、宿命性。秦郑的婚姻只是时代的的缩影,那个时代,婚姻是活着的全部。
参考文献:
[1] 郭秀兰《空门中的叛逆者——郑彩鸾和陈妙常形象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 邱瑰华《中国古典戏曲女尼道姑形象面面观》[J].戏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