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平通过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将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注入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南平模式对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如何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平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的现阶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正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指出一样,“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等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南平是福建省典型的农业大市,300万人口中70%以上在农村。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慢甚至出现停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态;金融缺血、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从两位数增长下降到1998年的微增0.2%,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村干部干的是要钱(催交公粮)和要命(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一些群众对村干部又恨又怕,干群关系紧张,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屡有发生;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不高:35%以上的农村党员年龄在56岁以上,全市1616个村支书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0.09%,初中以下的却高这62.1%,全市有200多个村的基层党组织处于“偏瘫”状态;地方封建势力有所抬头,等等。
二、南平模式的创建
福建省南平市通过机制创新,在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走出一条有效的途径。首先,南平针对农村特别缺乏科技技术的现实,下派了科技特派员。但是单一的科技导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还需要领头雁,为此下派干部到农村担任支部书记。科技的导人和组织领导的加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后来,农产品卖难、农业发展资金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又相继暴露出来。于是,又陆续下派了乡镇长流通助理、乡镇长和村主任金融助理、龙头企业助理等三支队伍。这些步骤环环相扣,从总体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下派“五支队伍”的基础上,为增强农村工作力度,2004年全市范围内推广了“互动联动”的做法,就是以下派村支书为纽带,让机关单位与下派村支书的村结成挂钩帮扶关系。这样使机关单位从以往的道义支持变成工作责任,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实施效果都有了明显的增强。2005年,为了促进本土力量的培育和成长,南平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机制创新的内涵,将村级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公共卫生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及文化协管员等“六大员”整合起来,组建村级发展服务站,覆盖南平所有1622个建制村。上述探索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各类媒体的长期关注,被许多地方借鉴模仿,外界称之为“南平模式”。
三、南平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通过下派村支书,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 下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队伍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能力较低等问题,南平市决定下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直接优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配备,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下派村支书通过抓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村级配套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与本土村支书相比,下派村支书有着身份超脱、处事公道、威信较高、政治素质较高、民主法制意识强的天然优势,这使得下派村支书有足够的能力协调两委关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村两委分工负责制、村委请示报告制、重大村务两委协商制等。下派村支书还积极鼓励村支委或党员参选村主任或村委,做好团结工作。
2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
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较高职位、办事能力强、社会资源多、公平公正的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广大群众从下派干部的身上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的作用,要求人党的群众越来越多。下派村支书因势利导,吸收培养了大量的先进分子,把农村致富能人引导、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扶持、培养成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有一批农村党员骨干带头调整种植结构,领办企业,接受科技知识的辐射,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十年来,全市下派支书村共发展党员8166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351人。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和群众的主心骨。
3 创新农村“六大员”制度,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村干后备队伍
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驻村服务是农村目前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的应急之举。从长久考虑,要真正实现农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还要靠农村本土的力量。为此,南平通过成立村级综合服务站,将“六大员”纳入统一管理,强化了村两委对“六大员”的管理、监督和工作上的协调,初步形成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员和“六大员”为骨干的农村基层服务团队,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凝聚群众增强了有生力量。“六大员”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听从群众的召唤,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和支持。现在,南平不少地方把“六大员”队伍建设与村级后备干部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为村级班子储备和输送人才。据统计,南平市“六大员”中共有3098人被列为入党培养考察对象,2332人被列入村级后备干部。
(二)以下派村支书为核心,实行互动联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凝聚人心
实行“互动联动”,形成“下派干部打头阵、派出单位作后盾、亲戚朋友齐出力、各级部门都帮衬”的动人场面。十年来,南平市1218个下派村共投入各类资金13.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532项,使驻点村的水、电、讯、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下派干部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人手,一开始就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从而使干群、党群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凝聚了人心。群众说“当年的土改干部又回来了”,“你们早几年下来就好了”。
(三)下派干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下派干部共同致力于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发 展特色产业,带领人民致富。下派村支书主要帮助村里“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科技特派员围绕农民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流通乡镇长助理主要是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培育流通龙头企业,组织流通队伍,构建新型流通服务网络;金融乡镇长助理通过注入诚信资源,打造诚信社会,解决农村金融失血问题;龙头企业助理重在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农户和基地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下派干部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农民在致富中提升科技素质,培育了科学精神;通过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与市场接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培育了农民的诚信意识;传播现代文明,给当地农村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农村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善了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四)下派干部深察民情、建章立制,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1、五支队伍一杠子插到底,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南平市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科技特派员自带行李住进村部或农家,自起炉灶或交钱到农民家中吃“派饭”,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2天。下派干部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昼访夜谈,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困难和矛盾。调查显示,98%的下派村支书了解农民的渠道为走访农户,87%的下派村支书了解农民的渠道为向村干部询问;73%的村支书走访50%以上的农户;村支书对农民的了解程度达98%。干部走访农户,早发现不稳定的苗头,许多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群众信访大面积下降,下派干部所在村的信访率比非下派村低了28%。1998年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村财村务问题占到全市信访总量的36.5%,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0.02%。2002年南平市全市信访总量下降了13,73 %,超级上访的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了38.3%和36.72%,特别是下派村,信访群众减少了95.5%。下派干部坚守基层一线,减少和化解了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下派干部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社会长期稳定
建好一个机制是南平下派村支书的一个主要职责和工作目标。下派村支书作为外来的政治权威,与当地的宗族派别势力没有瓜葛,与村民之间的利益纠纷没有关联,能够按照国家法律、现行制度、党的要求,制定出比较合理、易操作的村规民约。这既保障了群众的话语权、表述权,使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气自然顺了,社会自然更加和谐;又使村民的民主情绪空前高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渐成风尚,为今后处理村务、排解各类矛盾纷纷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制度基础,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如,近几年,南平市创造性地在农村地区推广实行了“户代表会议”、“五要工程(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三资管理”、“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民主听政会、民主监督等民主管理制度后,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更有效落实,自治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充分发挥。在农村,青山拍卖、土地转让、工程发包、各种补助款发放、村干部工资报酬等事项都是群众最关注的。原来这些往往是少数村干部一定了之,而在下派村,这些都得照规矩、按程序办。调研显示,62.59%的村民经常参加村里重大问题的讨论,98.11%的村民对村务公开表示满意,下派村支书依法治村的示范成果80%都得到了保留、巩固和完善,民主自治之花已深深地根植于闽北大地。
3、以“六大员”服务站为依托,延伸农村公共服务触角,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
“六大员”村级服务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禽流感防治、森林防火、环境整治、计生卫生、矛盾纠纷调解、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在生产上,农民技术员可对合作组织社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常态性技术咨询;国土资源规划员可协助合作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翻整土地、兴修水利之类;在生活上,文化协管员可协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合作组织内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员文娱生活的同时,宣扬和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乡村医生可为社员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咨询、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六大员”建立值班制度,服务站成员在收到农户来电、来访时要及时处理、帮助解决,自己难以解决的要协助联系人员、及时转交、负责到底。“六大员”制度,对增进当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机制创新使得南平模式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首先,南平努力克服以往派驻工作队和挂点干部因职责意识不足而往往产生的短期行为。每位下派干部都有明确的任期和目标任务,经过“双向选择”,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和职责承担下派乡村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项责任,为“三农”提供长效服务,以一个较长的周期、应用综合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其次,南平坚持政策引导与利益导向相结合,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激励机制。如,实行“四保四优”政策,即下派期间保留编制、职务(职称)、工资和津贴(福利、奖金),在机构改革时优先占用所在单位编制等。又如,对优秀下派干部给予提拔任用。下派以来,全市共有800多名优秀下派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再如,做好舆论导向、营造氛围,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道,政府及时表彰先进人物,在全社会营造“下派光荣”的浓厚氛围,增强下派人员的荣誉感。最后,鼓励建立利益共同体。对于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还鼓励他们以资金、技术、管理和开展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服务的长效开展,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启示之二,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关键因素。南平模式将较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导入农村并担任村支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本土人才匮乏的局面,而且下派村支书培养本土人才,将农村致富能人引导、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扶持、培养成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带好一个班子的同时还打好一个基础,实现了选好一个带头人、建设好一个班子、造就好一支队伍、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对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永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启示之三,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南平市因势利导,从机关干部选派优秀的党员到农村,通过打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把相对较高素质的人才导向农村,从而激活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促进农村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机关部门与下派村资源共享,工作互动,责任连带,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格局,整体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看,南平模式不仅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而且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收到很好的成效。
启示之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依靠合力推动。目前,农村普通存在问题是:科技滞后、投入乏力、金融缺血、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等五个结。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在合力上做文章。南平模式取得成效,是将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管理等关键要素一起导入农村的结果;是依靠外力激活内力、内外力一起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城乡资源互动的结果。
启示之五,作为中观层面的政府,在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上,可以有所作为。南平市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地级市,在财政上不可能有大多的财力投入到“三农”中。南平市经过调研后发现,尽管财力有限,但是通过下派干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生产、服务群众、培养新型农民、凝聚人心方面仍然有文章可做,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给中观层面的政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等、靠、要不能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只有奋起而为之,才有可能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软、散、瘫问题。我国有许多像福建省南平市这样的欠发达农业市县,要破解“三农问题”。南平模式应该成为他们效仿的蓝本。
(责任编辑 吴兴国)
关键词:南平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的现阶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正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指出一样,“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等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南平是福建省典型的农业大市,300万人口中70%以上在农村。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慢甚至出现停滞: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态;金融缺血、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从两位数增长下降到1998年的微增0.2%,局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村干部干的是要钱(催交公粮)和要命(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一些群众对村干部又恨又怕,干群关系紧张,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屡有发生;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不高:35%以上的农村党员年龄在56岁以上,全市1616个村支书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0.09%,初中以下的却高这62.1%,全市有200多个村的基层党组织处于“偏瘫”状态;地方封建势力有所抬头,等等。
二、南平模式的创建
福建省南平市通过机制创新,在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走出一条有效的途径。首先,南平针对农村特别缺乏科技技术的现实,下派了科技特派员。但是单一的科技导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还需要领头雁,为此下派干部到农村担任支部书记。科技的导人和组织领导的加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后来,农产品卖难、农业发展资金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又相继暴露出来。于是,又陆续下派了乡镇长流通助理、乡镇长和村主任金融助理、龙头企业助理等三支队伍。这些步骤环环相扣,从总体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下派“五支队伍”的基础上,为增强农村工作力度,2004年全市范围内推广了“互动联动”的做法,就是以下派村支书为纽带,让机关单位与下派村支书的村结成挂钩帮扶关系。这样使机关单位从以往的道义支持变成工作责任,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实施效果都有了明显的增强。2005年,为了促进本土力量的培育和成长,南平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机制创新的内涵,将村级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公共卫生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及文化协管员等“六大员”整合起来,组建村级发展服务站,覆盖南平所有1622个建制村。上述探索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各类媒体的长期关注,被许多地方借鉴模仿,外界称之为“南平模式”。
三、南平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通过下派村支书,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 下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队伍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能力较低等问题,南平市决定下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直接优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配备,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下派村支书通过抓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村级配套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与本土村支书相比,下派村支书有着身份超脱、处事公道、威信较高、政治素质较高、民主法制意识强的天然优势,这使得下派村支书有足够的能力协调两委关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村两委分工负责制、村委请示报告制、重大村务两委协商制等。下派村支书还积极鼓励村支委或党员参选村主任或村委,做好团结工作。
2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
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较高职位、办事能力强、社会资源多、公平公正的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广大群众从下派干部的身上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的作用,要求人党的群众越来越多。下派村支书因势利导,吸收培养了大量的先进分子,把农村致富能人引导、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扶持、培养成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有一批农村党员骨干带头调整种植结构,领办企业,接受科技知识的辐射,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十年来,全市下派支书村共发展党员8166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351人。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和群众的主心骨。
3 创新农村“六大员”制度,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村干后备队伍
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驻村服务是农村目前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的应急之举。从长久考虑,要真正实现农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还要靠农村本土的力量。为此,南平通过成立村级综合服务站,将“六大员”纳入统一管理,强化了村两委对“六大员”的管理、监督和工作上的协调,初步形成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员和“六大员”为骨干的农村基层服务团队,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凝聚群众增强了有生力量。“六大员”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听从群众的召唤,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和支持。现在,南平不少地方把“六大员”队伍建设与村级后备干部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为村级班子储备和输送人才。据统计,南平市“六大员”中共有3098人被列为入党培养考察对象,2332人被列入村级后备干部。
(二)以下派村支书为核心,实行互动联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凝聚人心
实行“互动联动”,形成“下派干部打头阵、派出单位作后盾、亲戚朋友齐出力、各级部门都帮衬”的动人场面。十年来,南平市1218个下派村共投入各类资金13.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532项,使驻点村的水、电、讯、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下派干部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人手,一开始就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从而使干群、党群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凝聚了人心。群众说“当年的土改干部又回来了”,“你们早几年下来就好了”。
(三)下派干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下派干部共同致力于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发 展特色产业,带领人民致富。下派村支书主要帮助村里“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科技特派员围绕农民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流通乡镇长助理主要是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培育流通龙头企业,组织流通队伍,构建新型流通服务网络;金融乡镇长助理通过注入诚信资源,打造诚信社会,解决农村金融失血问题;龙头企业助理重在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农户和基地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下派干部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农民在致富中提升科技素质,培育了科学精神;通过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与市场接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培育了农民的诚信意识;传播现代文明,给当地农村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农村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善了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四)下派干部深察民情、建章立制,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1、五支队伍一杠子插到底,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南平市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科技特派员自带行李住进村部或农家,自起炉灶或交钱到农民家中吃“派饭”,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2天。下派干部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昼访夜谈,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困难和矛盾。调查显示,98%的下派村支书了解农民的渠道为走访农户,87%的下派村支书了解农民的渠道为向村干部询问;73%的村支书走访50%以上的农户;村支书对农民的了解程度达98%。干部走访农户,早发现不稳定的苗头,许多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群众信访大面积下降,下派干部所在村的信访率比非下派村低了28%。1998年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村财村务问题占到全市信访总量的36.5%,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0.02%。2002年南平市全市信访总量下降了13,73 %,超级上访的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了38.3%和36.72%,特别是下派村,信访群众减少了95.5%。下派干部坚守基层一线,减少和化解了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2、下派干部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社会长期稳定
建好一个机制是南平下派村支书的一个主要职责和工作目标。下派村支书作为外来的政治权威,与当地的宗族派别势力没有瓜葛,与村民之间的利益纠纷没有关联,能够按照国家法律、现行制度、党的要求,制定出比较合理、易操作的村规民约。这既保障了群众的话语权、表述权,使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气自然顺了,社会自然更加和谐;又使村民的民主情绪空前高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渐成风尚,为今后处理村务、排解各类矛盾纷纷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制度基础,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如,近几年,南平市创造性地在农村地区推广实行了“户代表会议”、“五要工程(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三资管理”、“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民主听政会、民主监督等民主管理制度后,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更有效落实,自治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充分发挥。在农村,青山拍卖、土地转让、工程发包、各种补助款发放、村干部工资报酬等事项都是群众最关注的。原来这些往往是少数村干部一定了之,而在下派村,这些都得照规矩、按程序办。调研显示,62.59%的村民经常参加村里重大问题的讨论,98.11%的村民对村务公开表示满意,下派村支书依法治村的示范成果80%都得到了保留、巩固和完善,民主自治之花已深深地根植于闽北大地。
3、以“六大员”服务站为依托,延伸农村公共服务触角,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
“六大员”村级服务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禽流感防治、森林防火、环境整治、计生卫生、矛盾纠纷调解、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在生产上,农民技术员可对合作组织社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常态性技术咨询;国土资源规划员可协助合作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翻整土地、兴修水利之类;在生活上,文化协管员可协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合作组织内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员文娱生活的同时,宣扬和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乡村医生可为社员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咨询、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六大员”建立值班制度,服务站成员在收到农户来电、来访时要及时处理、帮助解决,自己难以解决的要协助联系人员、及时转交、负责到底。“六大员”制度,对增进当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机制创新使得南平模式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首先,南平努力克服以往派驻工作队和挂点干部因职责意识不足而往往产生的短期行为。每位下派干部都有明确的任期和目标任务,经过“双向选择”,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和职责承担下派乡村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项责任,为“三农”提供长效服务,以一个较长的周期、应用综合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其次,南平坚持政策引导与利益导向相结合,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激励机制。如,实行“四保四优”政策,即下派期间保留编制、职务(职称)、工资和津贴(福利、奖金),在机构改革时优先占用所在单位编制等。又如,对优秀下派干部给予提拔任用。下派以来,全市共有800多名优秀下派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再如,做好舆论导向、营造氛围,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道,政府及时表彰先进人物,在全社会营造“下派光荣”的浓厚氛围,增强下派人员的荣誉感。最后,鼓励建立利益共同体。对于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还鼓励他们以资金、技术、管理和开展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服务的长效开展,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启示之二,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关键因素。南平模式将较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导入农村并担任村支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本土人才匮乏的局面,而且下派村支书培养本土人才,将农村致富能人引导、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扶持、培养成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能人,带好一个班子的同时还打好一个基础,实现了选好一个带头人、建设好一个班子、造就好一支队伍、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对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永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启示之三,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南平市因势利导,从机关干部选派优秀的党员到农村,通过打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把相对较高素质的人才导向农村,从而激活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促进农村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机关部门与下派村资源共享,工作互动,责任连带,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格局,整体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看,南平模式不仅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而且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收到很好的成效。
启示之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依靠合力推动。目前,农村普通存在问题是:科技滞后、投入乏力、金融缺血、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等五个结。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在合力上做文章。南平模式取得成效,是将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管理等关键要素一起导入农村的结果;是依靠外力激活内力、内外力一起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城乡资源互动的结果。
启示之五,作为中观层面的政府,在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上,可以有所作为。南平市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地级市,在财政上不可能有大多的财力投入到“三农”中。南平市经过调研后发现,尽管财力有限,但是通过下派干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生产、服务群众、培养新型农民、凝聚人心方面仍然有文章可做,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给中观层面的政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等、靠、要不能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只有奋起而为之,才有可能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软、散、瘫问题。我国有许多像福建省南平市这样的欠发达农业市县,要破解“三农问题”。南平模式应该成为他们效仿的蓝本。
(责任编辑 吴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