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材,高考,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50-03
  
  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旧课程人教版)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紧扣”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教材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能力。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教材的试题正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减少,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所以,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这一答案,一是不能集中、直接地“照搬”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是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这类试题的材料,其本身是对教材所述史实的“还原”)。如2006年全国卷1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2006年全国卷1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历史的“还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的问题,下面将谈到)。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2007、20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从命题人“反猜题”的角度说,这类试题在20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范围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也有“唐太宗”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的新结论;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要求考生通过“升华”能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如2007年高考卷1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是“社会革命”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在三个年份最多,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则是属于前者。这类试题,是“拓展”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赢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命题的失败。如2006年高考卷1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拓展”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所以,这是个学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学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且称之为“游离”型试题。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之题,答案本身也不符合史实,其潜台词是说: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都属于“游离”类型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和运气了。下以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简略谈谈解答这类试题的技巧问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 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 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申成为战争工具
  D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其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这些信息与选项的作答确实都难以在逻辑上对应起来,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也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A项要排除;再因为科技“不能”“猖獗”了,与科技“发展水平高”自相矛盾,所以B项也要排除;三是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是加速,所以D项也要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在一战之中,也无法证明科学是万能的。最有可能“联系”的是“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一“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反复比对各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可能就是试题所谓的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年的备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教材是基础
  除开“游离”型试题,上述四种与教材关系的试题,其共同的基础都是教材。所以,即使是第二轮复习,教材本身是不能丢的,不能只见**金榜、**按钮、**宝典等等备考资料,而独不见教材;只见**月考、**联考、**模考等等考试,独不见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学习。
  2 “拓展”、“升华”是重点
  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所确定的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史料认识的训练。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二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难点。前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以增加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后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教师的主要精力,以寻找新材料、编拟新情景。
  3 用技巧、异变应答“游离”试题
  “游离”教材之题,是考生无法按正常思路和教材知识作答的试题。既然如此,又不能白白放弃,只能一靠“技巧”,二靠“异变”来应对。前者主要应答选择题。选择题是四者“必居其一”,所以,依靠“技巧”,就能排除较为有把握的非选项,以便“碰上”得分选项,如上述“科学万能题”。后者主要应答材料问答题。在材料问答题中,根据近三年全国高考卷I看,出现“游离”者,一般是在求答的原因、意义或评价部分,如上文提到的“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的答案就是“意义或评价”;“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其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就是“原因”。这些“原因”、“意义或评价”都是教材没有提供的知识或知识背景,也是试题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在其基本答案的基础上“变异”,顺着其基本意思或正(上述答案都是“正写”)或反地“多多益善”,以“碰碰运气”。
  
  [责任编辑 吴丹]
其他文献
[关键词]“文革”,教学基本功,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61-04    两年一次的南通市高中历史评优课活动,于2008年12月初举行。这次仍是评选综合探究课,但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在:  1 指定课题结合承办学校的教学进度。本次活动安排在如皋市城西中学,这是一所省三星级高中。该校高一年
宋代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加剧,为消费分层提供了条件与动力。处于上层的人保持彰显身份的消费习惯,起引领社会时尚的带头作用,从下向上流动的人则更要模仿和追逐上层的消费模式,从而提醒别人自己身份的变化,从上往下流动的人不甘于已有地位的沦丧,也竭力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但往往是力不从心。这种种变化在宋代的书画消费中有典型表现。  就书画艺术来讲,此时也是一个集大成时期,仅从书画市场流通方面即可见一斑,宋代书画
[关键词]课堂教学,价值,理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10-04    “课程”一词有很多定义,仅教育界就有许多说法,从不同的视角透视了它的本质或意义。然无论如何,有一个最基本的意思大概都不会否认,所有的课程都源自育人,使学生得到变化和发展。据此,理论上就衍生出三大问题:  第一,所谓有效的价值标准是什么?这是个最根本的价值
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说:历史教师随便看什么都是在备课。我们理解,历史包罗万象,平时无论你阅读什么,只要善于联系教学内容,都是对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思考。我们已约请郭老师撰文,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中学教师参与。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必经之路。把阅读与备课联系起来,把你的点滴体会分享给他人。文章以随笔形式最好,就是谈看到什么,有何启发,想到教学怎么应用,文字不必讲究,把事情说清楚即可。  来搞一定要注明引文来
[摘要]马尔科姆·爱克斯作为美国黑人的著名领袖之一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早期阶段的马尔科姆·爱克斯仅仅是伊斯兰民族组织的一位宗教领袖。宗教主导着他的思想,而宗教性质的传教活动也是马尔科姆·爱克斯的主要活动形式。进入六十年代,随着经历的增加和形势的变化,马尔科姆·爱克斯思想日渐成熟,对伊斯兰民族组织的“不参与政治”政策感到不满,开始出现世俗化倾向。此时的马尔科姆·爱克斯将愈来愈多的精力用于关注黑人
随着云服务的不断增长,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知道支出都花在了哪里。而理解为什么要花钱和知道你在云端花了什么钱同样重要。   编译 Charles  在云服务和BYOD盛行的今天,你不能总是通过查看采购合同才知道自己在IT上的花费。  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Andrew Bartels在接受CIO.com采访时指出,“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的财务部门,但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就肯定不想通
[关键词]“立宪”,“起义”,震撼世界的1月15日  [中图分类号]K10 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05-10    一、19世纪以来的“立宪”诉求与“杜马”命名的俄国议会    “立宪会议”按今天的通常译法即制宪议会或宪政议会。这种思想在俄国由来已久,它是沙皇专制向政治自由和分权制衡转变的关键步骤。在俄国最早提出向宪政制度转变的是亚历山大一世身
[摘要]高碕达之助是战后日本对华交流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碕在两国关系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主张展开对华交流活动,尤其是为形成中日两国备忘录贸易这一重要经济交流通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高碕执著于发展对华关系的信念,既源于非凡的战略视野及对中国的国情及国民性的了解和理解,也得助于其笃信中国在市场和安全方面,对于维护日本国家利益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对华观。  [关键词]高碕达之助,日本政治家,中日关系正常化
[关键词]就业,城市知青,经济发展  [中国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68—02    “知识青年”已经是个特定的历史名词,大体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下乡青年。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文革”时期形成高潮,1978年终止。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化,应当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
[关键词]立意随意,答案牵强,教学尴尬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18-03    高考无小事,试题及其答案不仅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而且对学校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影响。今年各地的历史高考试题,基本上能够引领并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但也有不和谐之处,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就是其一。试题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立意显得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