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深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方向。
【关键词】党校教学 准确 深入 解读 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报告通篇充满新意,是一篇旗帜鲜明、思想深刻、部署全面、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同时蕴含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报告有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体现了中央对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科学把握,向世人昭示了我们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振奋党心军心民心。二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三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讲清了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必将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四是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和任务,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热情。五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强调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党校授课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十八大精神。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自1982年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历经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历史性和全方位的总结和解读。“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一种制度”充分展示了执政党的成熟、清醒和自信。“不为任何风向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引领我们顺利实现建设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我们阔步迈进现代化。
2.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新定位
基于对一场灾难的反思和总结,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提出科学发展观。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当时,也有专家建议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但胡锦涛同志不同意,他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时间还不长,还需要接受实践检验,因此,虽然写入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但没有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经过这10年的实践,中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党的十八大在修改党章中明确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进入“深水区”。改革的“肉已吃完,剩下的都是骨头”,而难度越大,风险也越大,离成功的彼岸更近,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说:“现在唯一能让中国停滞不前的是一种不愿意改革向前的心态,一种过度谨慎,这可能会在未来数年使中国错失机会,那对中国是不幸的”,因此,十八大报告中86次出现“改革”一词,充分展示了中央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比如说经济体制改革,直指要害,提出“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比如说“政治体制改革”,由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变为“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必须改变过去“单打一”,改革不系统、不协调、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基层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下改上不改,越改越难改;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针对这一现状,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要系统化、协调化和规范化。
3.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赋予新内容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距离2020年时间更近,目标更具体,内容更全面。十八大报告不仅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握“一个抢抓”即抢抓战略机遇期。“五个要求”即“经济小康”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政治小康”(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出现145次),“文化小康”(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服务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环境小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我们最大实际和最大国情。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由十六大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如何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良好,就像报告中所讲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靠什么?靠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也更抗风险。最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到建国100周年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对治国理论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而且我们采取的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发展与低碳并提,生产与分配并重的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发展的复杂性要求中央作出“顶层设计”。十八大报告对五大建设分别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说经济建设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政治建设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协商民主”;文化建设由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建设提出“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6.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55次。这些创新主要有: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主线;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首次把党管人才作为党的建设重大任务提出来。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深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方向。
【关键词】党校教学 准确 深入 解读 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报告通篇充满新意,是一篇旗帜鲜明、思想深刻、部署全面、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同时蕴含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报告有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体现了中央对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的科学把握,向世人昭示了我们的旗帜、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振奋党心军心民心。二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三是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讲清了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必将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四是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和任务,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热情。五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强调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党校授课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十八大精神。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自1982年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历经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历史性和全方位的总结和解读。“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一种制度”充分展示了执政党的成熟、清醒和自信。“不为任何风向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引领我们顺利实现建设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我们阔步迈进现代化。
2.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新定位
基于对一场灾难的反思和总结,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提出科学发展观。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当时,也有专家建议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但胡锦涛同志不同意,他认为科学发展观提出时间还不长,还需要接受实践检验,因此,虽然写入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但没有提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经过这10年的实践,中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党的十八大在修改党章中明确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进入“深水区”。改革的“肉已吃完,剩下的都是骨头”,而难度越大,风险也越大,离成功的彼岸更近,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说:“现在唯一能让中国停滞不前的是一种不愿意改革向前的心态,一种过度谨慎,这可能会在未来数年使中国错失机会,那对中国是不幸的”,因此,十八大报告中86次出现“改革”一词,充分展示了中央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比如说经济体制改革,直指要害,提出“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比如说“政治体制改革”,由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变为“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必须改变过去“单打一”,改革不系统、不协调、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基层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下改上不改,越改越难改;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针对这一现状,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要系统化、协调化和规范化。
3.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赋予新内容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距离2020年时间更近,目标更具体,内容更全面。十八大报告不仅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握“一个抢抓”即抢抓战略机遇期。“五个要求”即“经济小康”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政治小康”(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出现145次),“文化小康”(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服务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环境小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我们最大实际和最大国情。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由十六大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如何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良好,就像报告中所讲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靠什么?靠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也更抗风险。最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到建国100周年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对治国理论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而且我们采取的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发展与低碳并提,生产与分配并重的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发展的复杂性要求中央作出“顶层设计”。十八大报告对五大建设分别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说经济建设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政治建设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协商民主”;文化建设由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建设提出“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6.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55次。这些创新主要有: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主线;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首次把党管人才作为党的建设重大任务提出来。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深化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