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伦理道德思想作为一种社会调节体系,起着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等重要作用。传统武德是武术练习者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千百年来他影响着中国武术练习者的言行作为,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传统武德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传统武德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武德教育将在不同的方面影响着武术练习者的言行,并且有助与他们社会主义背景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
【关键词】传统武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形成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道德思想作为一种社会调节体系,起着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等重要作用。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人们在习武过程中所遵守的道德,以及以武术为载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中主体所体现的道德;是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他影响着中国武术练习者的言行作为,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武德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形成作一点探讨。
1. 传统武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早就意识到崇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是崇德的反映,尚武与崇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武德在武术中具有思想上的先导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要求习武者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与气魄。几千年来,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基本内容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各个时期为习武者所共同遵守,历代习武者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梯仁义,立身正直,扶危济贫,除暴安民”或“虚心求教,诚实守信,舍生取义,助人为乐”等为武德信条。现代我们所提倡的武德,应继承发展传统武德的精华,将学习武术与弘扬祖国文化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它不仅涵盖了爱国之德,处世之德,侠义之德,振奋民族精神,而且培养人们遵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 传统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和传统武德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具有某种相似性。对于爱国主义,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固定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她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真理,在全社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明代武林英雄、爱国名将戚继光,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结感染着一代代爱国人士,他们的事迹也世代相传,经久不息,爱国主义的光环照耀着历史的天空。
如今,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与过去虽然有所不同,但武德教育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全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身体力行,广学博揽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弘扬中华武术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3. 传统武德有利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传统武德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如今,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品质,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武德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把武德修养寓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中,才能使武德教育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传统武德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传统武德在武术的长期发展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王岗教授说过“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中国有着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羡慕不已的文化,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门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聪明智慧,是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最高总结。武术不仅仅是局限于锻炼身体、陶冶情致,武术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武术的教化功能。”让习武者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有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得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更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伦理观念对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华武德曾经一度是习武人人格的体现。武德寓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小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我国现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的时代要求下,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建设己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习武人来说,从远古至今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天下的太平、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中,习武人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身外之物;练一身正气,没有邪念;言必信,行必果;不恃强凌弱,不以功欺负别人;胸怀宽广,性情似水;乐善好施,而不求报的武德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替天行道,为百姓撑腰的武林道德,也正是武术练习者所追求的境界和精神支柱,更是价值观的源泉。
5. 传统武德教育在社会中实现的条件
5.1 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当代武德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是由一系列善恶准则,按照一定的关系内在结构而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任何道德体系的最本质、最关键、最主要的内容。一套比较完备的武德规范体系,应当明确武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确认武术人从事武术活动所信奉的武德理想,阐明武术人所应遵循的武德原则,制定其所应履行的武德规则,它们从高到低构成武德规范的层次体系。其中武德核心是集中体现整个武德体系的本质和内涵仅处于最高支配地位的善恶准则,它对武德理想、武德原则、武德规则起着统领作用;武德理想体现着武术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给武术人确立一个个体武德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激励着武术人形成高尚的武德行为;武德原则是指导武术人武德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它表述的是为武术界所认同、并为社会所接受的,武术人应该达到而且能够达到的一般性要求;武德规则是对武术人武德的最低要求,不论是肯定性要求,还是否定性要求,武术人在实践中都不能违背。
5.2 建立一整套确实可行的武德运行社会机制。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处于其中的武德势必同社会大系统中的其它系统和要素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关联性,并由此构成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影响着武德构建的目标、内容、功能、时空和效应等诸力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社会的武德现象主要是通过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而表现出来,若离开正常的社会机制,武德便只剩下一堆抽象的教条、训律,也就不可能有武德的良性运转。因此,中国当代武德的运行,必须注意形成并逐步健全相应的社会机制(即教育养成机制、舆论引导机制、风习熏陶机制、行政奖惩机制和法律强制机制),这些社会机制如果都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并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社会合力,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人们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
[2] 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8.
[3] 钱勇.工楚泽.从武德教育谈和谐社会的建设[J]武术科学,2005.06.2(6):23-24.
[4] 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 田宝山.论“武德”与精神文明健身[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06,18(3):77-79.
[6] 高洁伦.从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审视构建当代武德的必要性[J].武术科学,2005.02,2(2):32-33.
【关键词】传统武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形成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理道德思想作为一种社会调节体系,起着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等重要作用。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人们在习武过程中所遵守的道德,以及以武术为载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中主体所体现的道德;是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他影响着中国武术练习者的言行作为,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根基、丰厚的文明底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武德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形成作一点探讨。
1. 传统武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早就意识到崇德是尚武的前提,尚武是崇德的反映,尚武与崇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武德在武术中具有思想上的先导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要求习武者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与气魄。几千年来,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基本内容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各个时期为习武者所共同遵守,历代习武者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梯仁义,立身正直,扶危济贫,除暴安民”或“虚心求教,诚实守信,舍生取义,助人为乐”等为武德信条。现代我们所提倡的武德,应继承发展传统武德的精华,将学习武术与弘扬祖国文化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它不仅涵盖了爱国之德,处世之德,侠义之德,振奋民族精神,而且培养人们遵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 传统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和传统武德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具有某种相似性。对于爱国主义,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固定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她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真理,在全社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明代武林英雄、爱国名将戚继光,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结感染着一代代爱国人士,他们的事迹也世代相传,经久不息,爱国主义的光环照耀着历史的天空。
如今,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与过去虽然有所不同,但武德教育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全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作为炎黄子孙,其体现民族精神也包括热爱祖国文化、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身体力行,广学博揽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弘扬中华武术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3. 传统武德有利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传统武德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如今,武德修养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品质,还必须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武德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把武德修养寓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中,才能使武德教育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传统武德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传统武德在武术的长期发展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王岗教授说过“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中国有着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羡慕不已的文化,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门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聪明智慧,是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最高总结。武术不仅仅是局限于锻炼身体、陶冶情致,武术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武术的教化功能。”让习武者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有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得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更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伦理观念对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华武德曾经一度是习武人人格的体现。武德寓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小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在我国现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的时代要求下,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建设己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习武人来说,从远古至今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天下的太平、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中,习武人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身外之物;练一身正气,没有邪念;言必信,行必果;不恃强凌弱,不以功欺负别人;胸怀宽广,性情似水;乐善好施,而不求报的武德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替天行道,为百姓撑腰的武林道德,也正是武术练习者所追求的境界和精神支柱,更是价值观的源泉。
5. 传统武德教育在社会中实现的条件
5.1 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当代武德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是由一系列善恶准则,按照一定的关系内在结构而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任何道德体系的最本质、最关键、最主要的内容。一套比较完备的武德规范体系,应当明确武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确认武术人从事武术活动所信奉的武德理想,阐明武术人所应遵循的武德原则,制定其所应履行的武德规则,它们从高到低构成武德规范的层次体系。其中武德核心是集中体现整个武德体系的本质和内涵仅处于最高支配地位的善恶准则,它对武德理想、武德原则、武德规则起着统领作用;武德理想体现着武术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给武术人确立一个个体武德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激励着武术人形成高尚的武德行为;武德原则是指导武术人武德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它表述的是为武术界所认同、并为社会所接受的,武术人应该达到而且能够达到的一般性要求;武德规则是对武术人武德的最低要求,不论是肯定性要求,还是否定性要求,武术人在实践中都不能违背。
5.2 建立一整套确实可行的武德运行社会机制。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处于其中的武德势必同社会大系统中的其它系统和要素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关联性,并由此构成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影响着武德构建的目标、内容、功能、时空和效应等诸力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实社会的武德现象主要是通过武德运行的社会机制而表现出来,若离开正常的社会机制,武德便只剩下一堆抽象的教条、训律,也就不可能有武德的良性运转。因此,中国当代武德的运行,必须注意形成并逐步健全相应的社会机制(即教育养成机制、舆论引导机制、风习熏陶机制、行政奖惩机制和法律强制机制),这些社会机制如果都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并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社会合力,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基础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对人们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及时的武术德育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景背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
[2] 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8.
[3] 钱勇.工楚泽.从武德教育谈和谐社会的建设[J]武术科学,2005.06.2(6):23-24.
[4] 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 田宝山.论“武德”与精神文明健身[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06,18(3):77-79.
[6] 高洁伦.从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审视构建当代武德的必要性[J].武术科学,2005.02,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