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语文必考的一块内容,笔者就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做了详细调研,且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破解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难题。
现状分析
一、从学者角度看,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每册均涉及一定篇目的文言文,每学期学生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可80%的学生仅仅满足于能疏通字面含义,在原文出作详尽的注释,或买一本《高中文言文释义》,死记硬背译文。这样译文与原文两张皮,从而导致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低下,拿出课文能熟练翻译,给出考题则无从下手。从历年高考阅卷反馈的得分情况看,19分的文言文阅读得分为10分左右,尤其翻译仅4.6分左右,不到一半。
二、从教者的角度看,大多数教师仅满足于能给学生疏通文本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念译文,学生下面记译文,而真正阅读理解一段文言文的能力远没有达到。这种传统的“授之以鱼而未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远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者的要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教学理念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笔者已连续五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对此深有体会。
几点对策
一、掌握古汉语词汇特点,奠定文言文基本功底。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古今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词汇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单音节词占主体。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如:“妻子”,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人类能言之(王夫之《周易外传》),这里的“类”单独是一个词,当“相似”讲。
(二)一词多义。由于古代词汇少,有时一个词要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多义词,不能以今推古,而要辨别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如:“子”古汉语中就有“儿女”、“孩子”、“女儿”、“你”、“人”等含义。
(三)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一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其词类的本身的词性发生了变化。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第二个字,由名词变成了动词,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用、名次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
(四)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差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某些同形同音的字,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故意指祭祀用的猪牛羊这类供品,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未革命贡献出生命或个人利益。第二种情况是词义的扩大与缩小。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五)通假字。对于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理解,去读音,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字的读音去读,按正字的意义去理解。如“大说”,就是“大悦”,“说”是“悦”的通假字,这里的:“说”不但要理解为“悦”的意思,而且要读成“悦”(yue月)。由于通假字比较普遍,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二、过好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所选篇目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中学生学习的典范,吃透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是提升学生文言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中学生必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大都在教材中出现。笔者认为只有扎实积累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这些重点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就结合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谈几点看法:
(一)强化诵读,提升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化课文的诵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名家名篇必须要求背诵,甚至默写。尽管历年所考篇目是学生未曾见过的,但其涉及到的一些重点词汇及句式大多是学生在课文中已经学过的。如2013年课标全国卷:“少聪明好学,善属文”,这里的“属”在课文《张衡传》中就有“衡少善属文”,且句式完全相同。
(二)注重积累,触类旁通。复习教材切忌“热剩饭”,仅仅将课文读几遍,这就违背了“复习”二字,耗时低效。笔者认为,对课本复习应重设教学目标,对课文涉及的一些具体知识,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等也要真正落到实处,且根据每篇课文的实际,侧重点应不同。比如《劝学》侧重虚词“而”的不同用法,《师说》侧重于“意动用法”的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其规律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三、巧用试题题材,收效事半功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的形式趋于稳定。我们不妨从这一命题形式入手,探索一些做题技巧,以期节时增分。
文言文语段客观题设题3道,其中第1题和第3题都要求选“不正确”的选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两道题的题肢题材中,寻找一些信息,建议学生在读正文之前先读这两道题的内容,毕竟正确选项占多数,尤其第3题:“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信息量更大,只要同学们认真阅读了这些内容,对原文信息就已经有一部分把握,然后再读原文时就容易多了,不仅省时,而且异懂。因此,让同学们,先看题,在读原文,或许不失为一种策略。笔者近几年一直这样指导学生应试,收效良好。
现状分析
一、从学者角度看,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每册均涉及一定篇目的文言文,每学期学生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可80%的学生仅仅满足于能疏通字面含义,在原文出作详尽的注释,或买一本《高中文言文释义》,死记硬背译文。这样译文与原文两张皮,从而导致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低下,拿出课文能熟练翻译,给出考题则无从下手。从历年高考阅卷反馈的得分情况看,19分的文言文阅读得分为10分左右,尤其翻译仅4.6分左右,不到一半。
二、从教者的角度看,大多数教师仅满足于能给学生疏通文本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念译文,学生下面记译文,而真正阅读理解一段文言文的能力远没有达到。这种传统的“授之以鱼而未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远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者的要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教学理念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笔者已连续五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对此深有体会。
几点对策
一、掌握古汉语词汇特点,奠定文言文基本功底。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古今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词汇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单音节词占主体。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如:“妻子”,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人类能言之(王夫之《周易外传》),这里的“类”单独是一个词,当“相似”讲。
(二)一词多义。由于古代词汇少,有时一个词要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多义词,不能以今推古,而要辨别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如:“子”古汉语中就有“儿女”、“孩子”、“女儿”、“你”、“人”等含义。
(三)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一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其词类的本身的词性发生了变化。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第二个字,由名词变成了动词,常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用、名次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
(四)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差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某些同形同音的字,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故意指祭祀用的猪牛羊这类供品,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未革命贡献出生命或个人利益。第二种情况是词义的扩大与缩小。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五)通假字。对于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理解,去读音,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字的读音去读,按正字的意义去理解。如“大说”,就是“大悦”,“说”是“悦”的通假字,这里的:“说”不但要理解为“悦”的意思,而且要读成“悦”(yue月)。由于通假字比较普遍,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二、过好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所选篇目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中学生学习的典范,吃透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是提升学生文言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中学生必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大都在教材中出现。笔者认为只有扎实积累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这些重点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就结合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谈几点看法:
(一)强化诵读,提升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化课文的诵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名家名篇必须要求背诵,甚至默写。尽管历年所考篇目是学生未曾见过的,但其涉及到的一些重点词汇及句式大多是学生在课文中已经学过的。如2013年课标全国卷:“少聪明好学,善属文”,这里的“属”在课文《张衡传》中就有“衡少善属文”,且句式完全相同。
(二)注重积累,触类旁通。复习教材切忌“热剩饭”,仅仅将课文读几遍,这就违背了“复习”二字,耗时低效。笔者认为,对课本复习应重设教学目标,对课文涉及的一些具体知识,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等也要真正落到实处,且根据每篇课文的实际,侧重点应不同。比如《劝学》侧重虚词“而”的不同用法,《师说》侧重于“意动用法”的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其规律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三、巧用试题题材,收效事半功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的形式趋于稳定。我们不妨从这一命题形式入手,探索一些做题技巧,以期节时增分。
文言文语段客观题设题3道,其中第1题和第3题都要求选“不正确”的选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两道题的题肢题材中,寻找一些信息,建议学生在读正文之前先读这两道题的内容,毕竟正确选项占多数,尤其第3题:“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信息量更大,只要同学们认真阅读了这些内容,对原文信息就已经有一部分把握,然后再读原文时就容易多了,不仅省时,而且异懂。因此,让同学们,先看题,在读原文,或许不失为一种策略。笔者近几年一直这样指导学生应试,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