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在农村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其教学资源、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这就使得农村小学教育中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有着许多不讲卫生、行为暴力、缺乏礼貌、口吐脏字等消极习惯。所以,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对农村阶段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如何在农村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探究其具体实践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教育;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4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及希望,而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的空间的大小。古语之中就有关于“慎独”一概念的说法,其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应当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这也更加说明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一个良好的习为习惯,还要面对任何事情、任何困难时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教育领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小学阶段入手,展开实践研究。
1. 明确教学要求,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小,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约束能力较差,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不强,这就使得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都是依据个人喜好来实现,他们本身并没有对某件事情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尤其是农村阶段的一些思想较为落后,如果教师不能加以合理的引导非常容易让学生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应当向学生提出更加明确的教育要求,充分利用班会课以及课余时间将一些标准一一讲解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消极的,进而加以改善并学会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此外,教育工作者还要利用校园文化展览墙以及走廊、教室等不同区域张贴一些《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国旗等等,让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以及教育。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无法分辨外界的新鲜事物,使得许多事情在小学生脑海中会被看作无法理解的内容,农村阶段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以及行为特点来引导学生对外界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有意识到的在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认识,教师本身要做好积极的带头、模范作用。以“礼貌”为例,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应当对学生保持一种充分的尊重,对于一些“不听话”、“调皮”的学生,教师不能盲目的进行批评,而是应当利用课余时间来与这些学生沟通了解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而在实际的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由积极教育意义的课题来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寓言来向学生灌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
3. 通过反复的行为练习强化学生习惯
农村阶段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以免由于一时的放松,而导致功亏一篑。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有效课程教学资源,制定习惯养成计划依据步骤开展教育工作,从点滴生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備良好的素养。
4. 优化外部人文环境
农村阶段学生习惯的养成会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也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校园环境都要进行优化、同一,以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学校领导人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人文素养。
5. 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看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习惯、教育态度都会对学生的良好习惯造成影响。但由于农村地区阶段的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其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无法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辅导工作。为此,学校方面要尽可能的建立家校共育平台,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书信、家访等形式来宣传习惯养成意义,介绍习惯培养的方法,家校共同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此外,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来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良好习惯教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之中。
6. 结语
农村地区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并将其重视起来,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教育现状展开多样化的培养工作。在教育环节制定教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家校教育平台,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温永光.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89-190.
[2]郑小调.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30):179-180.
[3]徐应立.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探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2):119.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教育;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4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及希望,而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的空间的大小。古语之中就有关于“慎独”一概念的说法,其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应当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这也更加说明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一个良好的习为习惯,还要面对任何事情、任何困难时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教育领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小学阶段入手,展开实践研究。
1. 明确教学要求,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小,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约束能力较差,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不强,这就使得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都是依据个人喜好来实现,他们本身并没有对某件事情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尤其是农村阶段的一些思想较为落后,如果教师不能加以合理的引导非常容易让学生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应当向学生提出更加明确的教育要求,充分利用班会课以及课余时间将一些标准一一讲解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消极的,进而加以改善并学会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此外,教育工作者还要利用校园文化展览墙以及走廊、教室等不同区域张贴一些《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国旗等等,让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以及教育。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无法分辨外界的新鲜事物,使得许多事情在小学生脑海中会被看作无法理解的内容,农村阶段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以及行为特点来引导学生对外界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有意识到的在细节方面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认识,教师本身要做好积极的带头、模范作用。以“礼貌”为例,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应当对学生保持一种充分的尊重,对于一些“不听话”、“调皮”的学生,教师不能盲目的进行批评,而是应当利用课余时间来与这些学生沟通了解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而在实际的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由积极教育意义的课题来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寓言来向学生灌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
3. 通过反复的行为练习强化学生习惯
农村阶段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以免由于一时的放松,而导致功亏一篑。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有效课程教学资源,制定习惯养成计划依据步骤开展教育工作,从点滴生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備良好的素养。
4. 优化外部人文环境
农村阶段学生习惯的养成会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也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校园环境都要进行优化、同一,以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学校领导人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人文素养。
5. 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看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习惯、教育态度都会对学生的良好习惯造成影响。但由于农村地区阶段的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其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无法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辅导工作。为此,学校方面要尽可能的建立家校共育平台,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书信、家访等形式来宣传习惯养成意义,介绍习惯培养的方法,家校共同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此外,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来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良好习惯教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之中。
6. 结语
农村地区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并将其重视起来,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教育现状展开多样化的培养工作。在教育环节制定教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家校教育平台,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温永光.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89-190.
[2]郑小调.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30):179-180.
[3]徐应立.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探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