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来看,许多教师正在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积极的反思,以期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推进,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外,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其中包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等,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比较阅读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比较阅读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教材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大多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进行单一章节和单一课时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联想,不利于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发展。而所谓比较阅读,就是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将两篇或者多篇课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教学,并且着重对几篇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横向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过,目前许多教师虽然大致了解比较阅读的内容,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较阅读的模式必定要求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设计,而这种创新对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主要就比较阅读的作用以及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比较阅读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 比较阅读模式的作用
事实上,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较阅读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的完善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从教学实际来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这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往往会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会显得生硬且枯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够丰富。而引入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以后,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并且以一些相对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贯彻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给学生推薦相关的阅读书目,让学生能够加强课后阅读,丰富自身的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不同的作者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如果教师能够开展比较阅读,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行重点分析,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区别,或者每一篇文章的内在情感的不同之处,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感的增强。
(二)促进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往往对这些外在的事物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因此,开展比较阅读的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而在这种比较分析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分析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这种练习需要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性的理解,并且能够找准文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而这一过程中,能对学生各方面的思考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同类比较,激发兴趣
要进行比较阅读的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展开横向比较,也就是为学生准备多篇具有一定关联的教学文章,然后让学生在这种多篇且同类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阅读的练习。事实上,在现行的教材中,编写组通常会将教材分成不同的单元,而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而这种主题正是这几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要进行同类比较,开展宏观的横向比较阅读,对教师来说是相对容易的,教师甚至不需要额外准备太多的相关文章,只需要以教材的安排为基础,对同一单元的文章进行有机联系即可。
比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时,首先应该把握好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从整体内容上不难把握,这一单元的主要话题是父爱和母爱。因此,教师在进行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这几篇文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对父爱和母爱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着重描述了母爱的伟大,《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中则特别讲解了父爱的深沉,因此,教师可以在两篇文章的讲解结束后,将这两篇文章对比起来,通过这种同类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父爱和母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母爱相比,父爱往往会更加深沉且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这种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同文比较,掌握内涵
在进行比较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进行同类的比较以外,还要在同一篇课文中进行比较,即对文章开展纵向学习,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正式学习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把握,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在这种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整篇文章进行段落划分,让学生对整篇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或者描写的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同文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的内涵。
比如,教师在进行《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种同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对钱塘江的大潮进行理解。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这样几组词汇,“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让学生先发现这几个词汇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通读,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几个词汇,并且概括总结这些词汇分别描绘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阶段。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进行概括,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阶段变化,以及整个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丽。在这种同文比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观潮》这篇文章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紧扣文本,推敲语言
当然,教师在进行比较阅读的时候,除了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外,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比较阅读离不开这种紧扣文本的分析过程,尤其是在同文比较的过程中。同文比较决定了每一段的内容很少会出现不同的情感,那么比较的重心自然就偏向于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因而,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段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换词或者填词删词的操作,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某一个词或某段话应用的好处,从而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可以从某些句子的文本入手,真正激发学生对文章分析的兴趣。在原文中提到,小女孩在最后擦亮了“一整把”火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把这里的‘一整把’火柴换成‘一根’火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哪种用法更好?”在这种思考题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多的关注。在对这两种不同用词的比较中,学生很容易感觉出“一整把”火柴的描写明显更好,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具体好在哪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对这种语言上的推敲进行一次小辩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而这种讨论和思考的过程正是让学生获得提高的良好途径。
(四)拓展阅读,快速浏览
在进行比較阅读的时候,教师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也需要根据所讲解的课文内容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多的文本。而且,这种课堂上的内容拓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进行课堂阅读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群文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所谓群文阅读,也就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高效阅读,阅读更多的文本内容。
比如,教师在进行《猫》这篇文章的阅读时,就可以根据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老舍先生,进行整堂课的拓展延伸教学。在散文领域,老舍先生有许多的作品,那么在学习《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准备几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比如《济南的冬天》《落花生》《在乡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作品的内在情感。尤其是在这种快速阅读的比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同一类的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比如,在阅读老舍先生作品的时候,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近老舍,了解老舍先生的文风,并且将这种写作的技巧与自身的写作过程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自我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比较阅读的重要性,给予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文章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实现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突破,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紧扣文本,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方向错误,并普及群文阅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尤海珍,唐文裕.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思考[J].课外语文,2017(15).
[2]邱为红.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25).
[3]张晓安.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14):234.
[4]方玉娜,黄金甜.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J].教育界,2020(13):46-47.
[5]吕静忠.例谈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6):68,83.
作者简介:
王晓芬,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大多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进行单一章节和单一课时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联想,不利于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发展。而所谓比较阅读,就是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将两篇或者多篇课文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教学,并且着重对几篇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横向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过,目前许多教师虽然大致了解比较阅读的内容,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较阅读的模式必定要求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设计,而这种创新对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主要就比较阅读的作用以及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比较阅读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 比较阅读模式的作用
事实上,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较阅读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的完善来说都有着积极意义。从教学实际来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这也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往往会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会显得生硬且枯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够丰富。而引入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以后,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并且以一些相对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在贯彻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给学生推薦相关的阅读书目,让学生能够加强课后阅读,丰富自身的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不同的作者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如果教师能够开展比较阅读,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不同之处进行重点分析,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区别,或者每一篇文章的内在情感的不同之处,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感的增强。
(二)促进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往往对这些外在的事物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因此,开展比较阅读的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而在这种比较分析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分析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这种练习需要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性的理解,并且能够找准文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而这一过程中,能对学生各方面的思考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同类比较,激发兴趣
要进行比较阅读的教学,教师首先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展开横向比较,也就是为学生准备多篇具有一定关联的教学文章,然后让学生在这种多篇且同类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阅读的练习。事实上,在现行的教材中,编写组通常会将教材分成不同的单元,而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而这种主题正是这几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要进行同类比较,开展宏观的横向比较阅读,对教师来说是相对容易的,教师甚至不需要额外准备太多的相关文章,只需要以教材的安排为基础,对同一单元的文章进行有机联系即可。
比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时,首先应该把握好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从整体内容上不难把握,这一单元的主要话题是父爱和母爱。因此,教师在进行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这几篇文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对父爱和母爱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着重描述了母爱的伟大,《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中则特别讲解了父爱的深沉,因此,教师可以在两篇文章的讲解结束后,将这两篇文章对比起来,通过这种同类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父爱和母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母爱相比,父爱往往会更加深沉且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这种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同文比较,掌握内涵
在进行比较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进行同类的比较以外,还要在同一篇课文中进行比较,即对文章开展纵向学习,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正式学习某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把握,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在这种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整篇文章进行段落划分,让学生对整篇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或者描写的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同文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的内涵。
比如,教师在进行《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种同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对钱塘江的大潮进行理解。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这样几组词汇,“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让学生先发现这几个词汇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通读,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几个词汇,并且概括总结这些词汇分别描绘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阶段。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进行概括,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阶段变化,以及整个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丽。在这种同文比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观潮》这篇文章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紧扣文本,推敲语言
当然,教师在进行比较阅读的时候,除了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外,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比较阅读离不开这种紧扣文本的分析过程,尤其是在同文比较的过程中。同文比较决定了每一段的内容很少会出现不同的情感,那么比较的重心自然就偏向于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因而,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段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换词或者填词删词的操作,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某一个词或某段话应用的好处,从而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可以从某些句子的文本入手,真正激发学生对文章分析的兴趣。在原文中提到,小女孩在最后擦亮了“一整把”火柴,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把这里的‘一整把’火柴换成‘一根’火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哪种用法更好?”在这种思考题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多的关注。在对这两种不同用词的比较中,学生很容易感觉出“一整把”火柴的描写明显更好,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具体好在哪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对这种语言上的推敲进行一次小辩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而这种讨论和思考的过程正是让学生获得提高的良好途径。
(四)拓展阅读,快速浏览
在进行比較阅读的时候,教师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也需要根据所讲解的课文内容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多的文本。而且,这种课堂上的内容拓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进行课堂阅读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群文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所谓群文阅读,也就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高效阅读,阅读更多的文本内容。
比如,教师在进行《猫》这篇文章的阅读时,就可以根据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老舍先生,进行整堂课的拓展延伸教学。在散文领域,老舍先生有许多的作品,那么在学习《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准备几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比如《济南的冬天》《落花生》《在乡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作品的内在情感。尤其是在这种快速阅读的比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同一类的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比如,在阅读老舍先生作品的时候,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近老舍,了解老舍先生的文风,并且将这种写作的技巧与自身的写作过程相结合,实现学生的自我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比较阅读的重要性,给予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文章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实现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的突破,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紧扣文本,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方向错误,并普及群文阅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尤海珍,唐文裕.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思考[J].课外语文,2017(15).
[2]邱为红.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25).
[3]张晓安.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14):234.
[4]方玉娜,黄金甜.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J].教育界,2020(13):46-47.
[5]吕静忠.例谈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6):68,83.
作者简介:
王晓芬,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