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联弹的“大趴体”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5月底,在K11美术馆,同时开启了四个“艺术展”。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这四个展览,不但不像传统美术馆那样在不同展厅分别展出,而是在一个U型的空间中连续陈列,如同一个群展;而且其中大多数“展览”(不仅是作品)也不像我们传统认识中的“当代艺术展”。这其中既有被一大批休闲、购物的游客排队拍照宛若布景的大型装置(一件便是一个展览);也有用镜子、彩色灯光、氮气烟雾、重金属的声音表演以及一大群如逛夜店的自嗨者共同组成的“展览现场”;还有着含糊的神秘主义展览主题,却“打扮”得充满了颓废的亚文化符号与主题的混搭秀场:当然还掺杂着一组“正常的”表现对于国际世界中移民与宗教问题的严肃思考的影像装置。当今天的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优雅而精致地展现安全而机智的思想,并且同时满足普通人的合影欲望与媒体镜头的传播需要的“艺术产品”时,这个难以名状的“四个展”,却如同一曲各行其是、自说自话的“四手联弹”,完全打破了我们对于一个展览的习惯性期待。
  当然,如果我们习惯性地依籁于文本的话,不难知道如下的信息。
  陈天灼的展览,核心作品是《三十三天》,因佛教和印度教中三十三位天神(或称神明)的天宫寓所而得名。在其他传统文化中,三十三是耶稣基督殉道时的年龄。而对我们凡人而言,三十三是我们的脊柱椎骨的数量。陈天灼的作品以肤浅为表象,汇集杂技演员、半阴半阳人物、五只眼的金发美女、冈斯特说唱歌手,还有其他怪异角色,对纵情声色、颓废、粗鄙进行了开放而大胆的呈现。张鼎试图把他的展览《龙争虎斗Ⅱ》转化成为一座“声音雕塑”,大部分的空间层叠铺满玻璃镜子,四周悬挂着的扬声器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现场气氛当中。这个空间源自对李小龙的著名电影《龙争虎斗》(1973)的最后一幕作研究——李小龙进入一个镜迷宫后,遇到几番的内心挣扎。艺术家邀请中国的音乐人在展览期间每周表演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者会游走于张鼎的艺术装置之间,与观众同台,合作即兴演出、共同体验和自我反思。另两件影像作品。一件是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的《万重浪》(Ten Thousand Waves)由九个屏幕构成了一部影像装置(此次展览将展出三屏的版本)。创作的动因来自2004年的莫克姆湾拾贝悲剧。在一场海啸中,二十三名来自中国的非法劳工遇难。然而,艺术家并没有将其作为叙述的重心,而是以此为起点,带着某种反思和诗意的想象。另一件是《我的传染病》(MyEpidemic)是丽丽雷诺-杜瓦近年来持续进行的同名项目的一部分,深受黑人文化、非洲拉斯特法里教文化以及朋克、女权等文化影响的艺术家混合了印刷物、表演、影像、雕塑及装置等各种媒介,以一种“性感一反性感”的悖谬语言,消解了身体与物、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区别。宋冬的作品《坐井观天》的主体结构由废弃门窗构成,作品外部镶嵌的金色镜面映射出一个奢华却虚假的世界。而走入作品内部,这种虚幻感被扩展至极致:镜子与灯光不断反射,形成极度绚烂且无限广阔的视觉假象,与现实空间的狭窄局促感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个艺术家眼中的“繁华的虚空”仿佛正是对内心乃至现实世界的隐喻。而人类正如困于井底的蛙,每个人终将面对自己的局限与困境。
  而如果我们回归体验出发讨论的话,它们既不是联展,也不是双个展的升级版,称其为展览,不过是某种美术馆机制以及艺术家档案的需要,或者某种习惯的延续。从现场效果来看,这更像一个极度依赖参与者与现场感的“大趴体”,与其说它们满足于被观看与“介入式”的交流,毋宁说它们是一整个更需要入场“群嗨”的夜场而已。这个现场非常适合K11处于地下三层的展示空间,因为不会有自然光提醒你日夜的交替。而在开幕之后,第二天以及之后的没有行为表演的那些展期的白天,当展厅里恢复到陈列着一组组“装置”作品的样子,那么对于一个具备当代艺术必要知识的参观者而言,产生的观感大抵不会出乎这两种。其一,在没参加开幕式的那些人眼中,这只是又一个晦涩近乎不知所云的“展览”。其二,对于那场“自嗨”的参与者而言,这里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堆激情散尽后的布景与道具罢了。一个可以排队拍照的布景,两个夜场的陈迹,以及两件出现在这样的混搭空间中似乎深刻的典型影像作品。
  中国的当代艺术,脱胎于“八五新潮”的血脉遗存以及6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艺术群体的精神追远,因此,一代代的艺术家们会表现出某种自觉的“先验立场”(比如未加深究地自认“右派”)以及对于非主流行为模式的某种继承。而这种继承,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对于“嬉皮土”精神的延续。这种延续也许并不表现为所谓的自由主义、反对权威的精神,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对于“反对”这种行为本身所潜在的严肃性也并不多在意。相反的,这种延续也许更多表现为某种潜在的行为传统的呈现,比如通过使用毒品、酒精、神秘的修养或前者的混合来获得自己内心的“解放”(当然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解放”本身已经不再神圣而必需)。如果说,一百年前的现代主义者把这种自青春期开始的释放自己的;冲动称为“力比多”,并把艺术视为力比多的某种升华;五十年前的后现代主义者把它解释为“多巴胺”,进而把这种冲动器质化、去魅化为官能冲动的释放;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新生代”,则理所当然地把两者捏合在一起,把这种释放自己的集体行为与自己脑海中的“私知识”训练有素地结合起来,那就是他们的艺术。
  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四个展览的艺术家背景、形式各异,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K11自身艺术趣味的逐渐清晰,包括对于非主流作品形态的年轻艺术家的倾向性关注,以及从2013年的“社群媒体兴起后的当代艺术”群展,到不久前刚结束的“WE”,所展现出的对于社群媒体及其勾连的艺术生态,从观察到介入乃至于主动构建的过程。
其他文献
吴大羽,作为留法归来的第一代油画家,因其对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热爱,而成为中国早期抽象绘画的拓荒者。他的艺术实践与西方现代艺术同步,是世界范围内抽象绘画在中国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艺术家,吴大羽把他高尚的人格、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与中国人固有的诗心,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之中。深厚的国掌功底和对西方艺术的刻苦钻研,使得他能够将东方意蕴与西方绘画手法融会贯通。  为了能向观众展示吴大羽卓绝的艺术成就,展览特别与中
期刊
前往M+展亭(香港西九龙视觉文化博物馆M+下设展馆)的那天,阳光出奇的明媚,蓝天白云与和煦的暖风把高楼林立的香港渲染得柔和起来。搭乘地铁前往西九龙,出站后沿着指引牌走到“维港”岸边,沿途两侧是工地,远远能望见M+展亭镜面外墙的反光。展亭正门口,黑底白字的海报上写着展览标题“曾建华:无”,“无”字上划着删除线。拾级而上,自己的形象映入镜面,也变得扭曲模糊起来。步入露天庭院,环状的步行带螺旋延向底楼,
期刊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那么新衣上的旧人想必更受欢迎了,比如常盛不衰的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文化衫。格瓦拉是几代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惜世风殊异,于父辈是新闻中的传奇和英雄,在儿辈那里也许就只是时髦的消费对象了。老切沾了“披头士”的光,所以从革命的浪潮到时尚的舞台都把他奉为偶像,而有些老朋友就难免“儿童相见不相识”了,比如最近来到上海的,格瓦拉的亲密战友,智利艺术家何塞·万徒勒里
期刊
因西方绘画以学院教育的方式传入中国有近百年了,其间几度兴衰沉浮,也出了一些一流人物和作品,但在文化的核心层面一直是水土不服的,也就是说,在国人的油画中找不到传统精英文化和艺术中斯文高雅的格调。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意昧深长的话题中得到“镜像”般的提示,那就是研习西方绘画的艺术家对“水墨画”或曰“中国画”的态度,尤其是早期那些留学西洋或东洋回来的艺术家。  徐悲鸿原本是带着提升中国画写实能力的目的出去
期刊
新加坡双年展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和上海双年展相比,新加坡双年展的运作模式几乎是反向的,同时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走的也是常规的国际化路线,采取了一位艺术总监外加三位策展人的策展模式,参展艺术家是全球范围的。2008年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和2011年第三届新加坡双年展沿用了这个策展模式。从第三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期刊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笃图年代”在成都麓山美术馆国际交流空间开展。此次展览由田萌担任策展人,展示了何工及他所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他工作室助手的七十余件艺术作品。这是一次由何工提议的实验艺术展览,试图通过展览反映观念缺失的图像扁平化问题。在何工看来,艺术作品应当体现当代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的态度。展览中,年轻艺术家通过简单日常的现实经验和个人的兴趣来构筑国像,用个体方法来呈现
期刊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年度展览品牌,2016年的青策计划是这个项目推出的第三年。第三届的“青策计划”在招募期间共收到了八十多份有效方案。其中,三组方案在今年6月通过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初审,以及由克里斯-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徐文瑞、高土明、李旭、龚彦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的面试答疑。这三组方案是:“厦门肉食公司”(轴艺术项目小组)、“连结者峰会”(刘益红、王岩
期刊
上海西岸  上海西岸是以上海徐汇滨江地区为载体打造的城区品牌,该区域位于徐汇区西南域,紧邻徐家汇、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世博园区、后滩公园隔江相望。自2014年以来,随着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乔空间、没顶画廊及徐震专卖店、香格纳画廊西岸空间等私人美术馆、艺术中心和画廊相继入驻,以及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的推出,上海西岸正在成为
期刊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无名的现实——今日中国的表象冲突”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论坛的发言嘉宾包括: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掌奖获得者王安忆,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徐冰,复旦大
期刊
如何观看和理解曦儿的艺术,是一个有些难度的问题。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主要的困惑在于图像的辨识,画家画的是什么?对于专业评论家来说,主要的难度在于意义的寻找,画家为什么这样画?除此之外,对于画家的专业性的判断,也困扰着许多评论家,因为曦儿的作品似乎没有明显的美术史风格来源,但许多作品叉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例如在线条的组织、色彩的布局乃至局部细节的丰富上,都呈现出一种长期沉浸于绘画实践所形成的技术成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