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是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是师生互动性原则的体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授学生质疑的法方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材料证实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主观理解直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理解,步步“牵”着学生走。面对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知识掌握的层面也越来越宽,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实施者”和“完成者”。作为教师在端正了教学新理念的同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心灵去接纳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标新立异,理解他们的质疑发难。尽管他们的质疑不成熟,偏激,不合常理,甚至会向教师提出挑战,教师也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鼓励、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要引导学生质疑,必须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谁能把大家问倒?”“你真会想”“你的看法很独特”“你敢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扩大质疑的空间,培养质疑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讲授《祝福》时,一开始就问学生:“题目为什么用《祝福》来命名?”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题目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祝福》题目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四、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① 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新教材中的《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豪放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意象于秋季,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對读,读出韵味。自由上台表演读,读出情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② 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
如《项链》中当女主人公得知项链是假的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问题设置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 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传统教材和新教材都出现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授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烛之武作为臣子,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满腹牢骚,但最终挺身而出为国解困,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去分析利害,最终说服秦伯,这种娴熟的外交辞令值得肯定。我认为此过程可鼓励学生养成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作为教师要宽容,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看法,哪怕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当然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不要让现成的结论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引导。让学生质疑最直接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其次,要教育学生先思后问,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真正通过思考发现真理。第三,要时刻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不唯书,不唯上,进行“求异思维”,时刻以审慎的态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质疑、释疑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主观理解直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理解,步步“牵”着学生走。面对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知识掌握的层面也越来越宽,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实施者”和“完成者”。作为教师在端正了教学新理念的同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心灵去接纳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标新立异,理解他们的质疑发难。尽管他们的质疑不成熟,偏激,不合常理,甚至会向教师提出挑战,教师也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鼓励、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要引导学生质疑,必须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谁能把大家问倒?”“你真会想”“你的看法很独特”“你敢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扩大质疑的空间,培养质疑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讲授《祝福》时,一开始就问学生:“题目为什么用《祝福》来命名?”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题目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祝福》题目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四、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① 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新教材中的《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豪放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意象于秋季,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對读,读出韵味。自由上台表演读,读出情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② 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
如《项链》中当女主人公得知项链是假的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问题设置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 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传统教材和新教材都出现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授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烛之武作为臣子,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满腹牢骚,但最终挺身而出为国解困,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去分析利害,最终说服秦伯,这种娴熟的外交辞令值得肯定。我认为此过程可鼓励学生养成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作为教师要宽容,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看法,哪怕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当然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不要让现成的结论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引导。让学生质疑最直接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其次,要教育学生先思后问,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见疑,真正通过思考发现真理。第三,要时刻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不唯书,不唯上,进行“求异思维”,时刻以审慎的态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质疑、释疑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