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促进各国经验交流的一次创新

来源 :国际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次创新的大会,为亚洲各国相互交流经验、建立更有影响力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了文化交流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中国和阿富汗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阿富汗希望借鉴中国的经济和先进技术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阿富汗人民期待国家实现和平稳定,而中国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  键  词】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化交流;创新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共计2000余人与会。本次大会是一次创新的大会,为各国间相互交流经验、建立更有影响力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就如何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发表了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演讲,强调了文化交流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文化和文明交流对推动各民族和各国间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各国可以通过交流互鉴,分享经验、信息和成果,拉近彼此间的关系,特别是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亚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通过举办这样的大会和活动,我们能够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很好地向他们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各国表达了扩大彼此间交往的良好意愿,这也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对此,我们要向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
  与会期间,我在现场观看了亚洲文化嘉年华演出。这是我首次参与如此盛大而隆重的文化活动。这次活动为所有参与国提供了展示自我文化价值和文化特点的舞台。各国艺术家也通过精彩的演出向观众们展现了本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这是一次具有很高组织水平、体现深刻文化内涵的高水平演出,拉近了亚洲国家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
  中国和阿富汗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两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着山水相连、心意相通的广泛交往。阿富汗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通路,曾经在丝绸之路沿线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丝绸在内的货物途经阿富汗来往于中国和西方之间。在阿富汗,有很多历史遗迹和文物见证了这段历史,并告诉我们,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阿富汗曾经是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交汇之地,联通各方。在丝绸之路繁盛时期,阿中之间的交往不仅限于经贸领域,在佛教文化方面也有交流。比如,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就是佛教交流的印记。与此同时,两国在风俗、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过去3年中,一批名为阿富汗巴赫塔宝藏的文物已经在中国的6座博物馆先后展出。根据最初的计划,这批文物在中国的展出时间只有6个月,但最终展览时间从6个月延长至3年。这恰恰证明我们和中国人民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关系,也表现出中国人民在保护和推介阿富汗文化方面的友好和真诚。
  阿中友谊承载着几千年的厚重积淀,虽然眼前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希望两国能够通过促进交流合作,来重现历史的辉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阿富汗,每当人们听到“中国”这个名字,就会想到经济发展和先进技术,这两点正是阿富汗希望借鉴的。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这样的大平台,让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惠及阿富汗;希望通过扩大双边合作,使阿富汗在地区政治、安全和经贸领域的特殊地理价值和战略价值得以体现。
  此外,中国一直奉行和平、不谋求霸权的外交理念,这一点对阿富汗十分重要。阿富汗人民期待国家实现和平稳定,而中国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方面,我们对中国有四点期待:一是本着和平和不谋求霸权的外交政策,在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同阿富汗保持更为紧密的合作。三是中国作为拥有先进技术和快速发展的国家,能够把自己的先进技术分享给阿富汗。四是让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大型项目和计划落地阿富汗,让阿富汗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价值。      
  (責任编辑:林凌)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财经媒体在报道中国经济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一塑造往往通过隐喻修辞进行。本研究以英国《金融时报》和《第一财经日报》为对象,选取三个重大国际经济事件,对比分析这两家主流财经媒体在中国经济报道中的隐喻修辞,并阐释其异同背后的跨文化因素。  【关 键 词】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隐喻;批判性话语分析;财经新闻  “国家形象”议题是“二战”后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产物。在国
期刊
【内容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后在海外引发广泛反响。但本研究对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一理念提出之初,德国媒体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直到2017年,相关报道才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与美国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德国担心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德国媒体观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可归纳为两种框架:“美国优先”原则的对立方案、西方价值观和体制的竞争对手。这
期刊
【内容摘要】 西方宣传观念的发展是适应现代化条件且与时俱进的过程。以美国宣传观念和实践演进的历史为例,宣傳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是宣传活动向大众传播理念和公共关系实践的转型;对外宣传的现代化则是国际宣传向公众外交和战略传播的拓展。宣传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过程。在当代技术条件下,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已不再截然分明,而呈现复杂交织的情势。  【关 键 词】 对外宣传;现代化;美国;公共关系;公众外交
期刊
【内容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之相应,中国国际传播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对国际传播提出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基本矛盾、基本理念、基本建设和基本主线,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本文认为,在国际传播领域,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基本矛盾是中国对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求与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增强传播意识
期刊
【内容摘要】 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战略目的的交流、沟通和对话。塑造态势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长期表现,是战略执行的一部分,也是国际传播活动的长期目标。国际传播中的对抗性传播活动是国家等政治主体间进行政治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对抗、对冲策略而采用的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内容指向与表达方式。国际传播中的对抗性传播活动有诸多典型场景,其对抗性有时表现得比较隐秘,从较
期刊
【内容摘要】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区域,在“一带一路”全球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中国对东盟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增强对东盟传播效能,应以周边传播理论为指导,从完善传播机制入手,在精准制导、落地入户、主体联动和文化点睛四个方面发力,提升对东盟传播的精准性、贴近性、联动性和有效性。   【关 键 词】“一带一路”;东盟;周边传播;创新路径  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传播中比较重视以欧美为中心
期刊
【内容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2019年年底以来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新媒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多家主流媒体的抗疫国际传播实践,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新趋势、新特点。  【关 键 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媒体;国际传播  2019年年底以来,新冠肺
期刊
【内容摘要】 出版业是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全球传播的语境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现状、成效与短板进行了系统评估,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出版“走出去”的整体规划,推进“一带一路”理论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图书出版以及加强科技出版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工作。  
期刊
【内容摘要】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传播中最生动、最具渗透力的部分之一。为了解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特点,本文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1月~2020年5月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BBC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作品形式和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注重采用融合和对比手法。但在存在文化争议的问题上,BBC还是坚持己方立场。对于中国
期刊
【内容摘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具体努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一方面有效促进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建设开放融通、和谐发展的亚洲和世界搭建了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也為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消除隔阂、增进互信,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性挑战、追求持久和平与稳定创造了契机。亚洲文明开放包容,在“和而不同”中探索共同的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