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传播中最生动、最具渗透力的部分之一。为了解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特点,本文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1月~2020年5月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BBC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作品形式和题材多样,故事性强,注重采用融合和对比手法。但在存在文化争议的问题上,BBC还是坚持己方立场。对于中国媒体而言,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职责所在,可以从创新制作、精准传播、国际合作等角度,加大历史文化题材国际传播的力度,将其作为中西交流的有效载体。
【关 键 词】BBC;中国历史;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凸显,但总体而言,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度并不高。报道内容大都围绕经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人权、环境等方面,对文化、社会变迁、科学技术等议题较少涉及。①相比之下,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取得了较大反响。分析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报道的特点,有助于把脉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本文简要分析BBC过去十年间的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并为中国媒体做好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出建议。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本研究以2010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作为选取样本的时间段,把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分为综合类、古迹类、人物类、朝代类、城市类五个维度,将每个维度的常见词条作为检索关键词,并翻译成英文,在BBC官网上进行检索。考虑到中英文差异和英文语言习惯,选取关键词时采用了多种译法。具体包括:
综合类:中国(China)、古代中国(ancient China)、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history of China)、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儒家(Confucianism)、道家(Taoism)、法家(Legalism)、中国古典文化(ancient Chinese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中国古典诗词(ancient Chinese poems/Chinese classical poetry)、中国传统艺术(Chinese traditional art)、中国传统建筑(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旅游(travel in China/China travel guide/ China travel Tips)、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绘画(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中国戏曲(Chinese opera)等。
古迹类:故宫(The Forbidden City)、长城(The Great Wall)、兵马俑(The Terracotta Army/Warriors)、莫高窟(The Mogao Cave/Grottoes)、圓明园(The Old Summer Palace/Yuanmingyuan)、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 /Yiheyuan)、苏州园林(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少林寺(The Shaolin Temple)等。
人物类:孔子(Confucius)、老子(Lao Zi / Lao Tzu)、孙子(Sun Zi / Sun Tzu)、秦始皇(Qin Shi Huang)、司马迁(Sima Qian)、李白(Li Bai)、杜甫(Du Fu)、武则天(Wu Zetian)、郑和(Zheng He)、乾隆皇帝(Qianlong)、曾国藩(Zeng Guofan)等。
朝代类:秦(Qin Dynasty)、汉(Han Dynasty)、三国(The Three Kingdoms)、唐(Tang Dynasty)、宋(Song Dynasty)、元(Yuan Dynasty)、明(Ming Dynasty)、清(Qing Dynasty)等。
城市类:北京(Beijing)、西安(Xi’an)、洛阳(Luoyang)、开封(Kaifeng)、敦煌(Dunhuang)、苏州(Suzhou)、杭州(Hangzhou)、南京(Nanjing)、成都(Chengdu)等。
经删除重复的和仅含关键词但无实质内容的文本,最终获得155个作品作为研究样本。
二、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
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形式、题材、手法、角度等方面。
(一)形式多样、故事性强
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形式多样,在155个样本中,网络图文报道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达到88个,以新闻和旅游手记为主;广播或其他音频作品有45个,以系列作品和专题作品为主;电视和其他视频作品有18个,以纪录片为主,动画片作品有4个。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善于设计故事线,将历史、文化、人物等要素有逻辑、有情节地穿插在一起,内涵丰富、通俗易懂。
在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网络图文报道中,日常新闻主要涉及古董拍卖和考古发现。2012年,BBC报道了北宋汝窑瓷器拍出高价的新闻,其中对汝窑工艺和中国瓷器文化有简要说明。①2013年,BBC报道了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发现上官婉儿墓的新闻,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介绍了上官婉儿的生平、与武则天的关系和唐朝的繁荣。②旅游手记也是BBC报道中国历史文化的热门体裁。2019年5月,BBC网站旅游频道推出城市旅游手记《吸引外国人的中国古典之城》(China’s Ancient City That’s Luring Expats),介绍了南京历史和这座现代化城市在生活中的古典一面。③ 作为一家以“向大众提供高质量广播服务”为宗旨的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和其他音频作品仍然是BBC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此类作品在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中占据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例如,BBC于2012年推出的《中国:我见证的历史》(China:As History Is My Witness)系列共10集,每集15分钟,讲述秦始皇、司马迁、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广播专题如《李白:可敬的中国诗人》(Li Bai:The Revered Chinese Poet),则展现了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才情豪情和不朽诗作。
纪录片作为BBC的王牌产品,其中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影响广泛。2020年4月,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引发热议。这是西方首个以杜甫为主题的纪录片,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并探访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等地,采访专家学者和中国普通民众对杜甫的看法。导演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是英国历史学家和电视制作人,参与制作过约120部纪录片。他热衷于讲述中国故事,30多年来曾多次到中国拍摄,常以主持人的面目出镜,将历史人文故事娓娓道来。①此外,在动画片方面,BBC于2016年推出的地理题材动画片《全球探险冲冲冲》(Go Jetters),讲述了4位超级小英雄在世界各地游览历险的故事。其中,“亚洲篇”共23集,其中有4集将故事背景设为中国的名胜古迹,即故宫、长城、兵马俑和乐山大佛,通过小英雄的经历讲解这四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特点,形式生动活泼。②
(二)题材广泛、善挖细节
BBC的作品通过不同侧面呈现了丰富、立体、理性与感性兼备的中国历史文化。在155个作品中,综合类有78个,人物类有38个,城市类有18个,古迹类有12个,朝代类有9个。
在78个综合类作品中,关于文物拍卖、失窃、流失追索的新闻有41条,占到一半以上。2014年4月,BBC報道了明代鸡缸杯拍出3600万美元的新闻,称这一高价“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报道还介绍了鸡缸杯的历史、全球鸡缸杯的数量、分布以及价值体现。③2018年8月,BBC报道了中国公安部指挥破获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的新闻,报道称:“中国唐代的金银器非常有名,这批被盗的646件文物主要是7世纪,也就是唐代早期的金银器,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④综合类作品还涉及考古进展、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以及趣味历史。其中,趣味历史的题材跳出了一般历史文化作品的选题范围,显得新颖独特,例如烤鸭史和皮蛋史。BBC报道称,烤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是皇家才能享用的食物。清代大家袁枚曾记录烤鸭做法:“用雏鸭叉烤之。”⑤说到皮蛋时,BBC讲了一个小故事:相传在明代,有人无意中在泥水和熟石灰里发现了浸埋已久的鸭蛋,味道竟然不错,于是按此法摸索并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中国人仍然爱吃皮蛋。⑥相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把皮蛋列为全球“最恶心食物”,BBC的叙述和评价相对客观。
在38个人物类作品中,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被多次提起,并得到高度评价。BBC评价孔子时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圣人,他的思想定义了中国人,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孔子提倡向过去学习,也就是“温故”①。介绍司马迁时,BBC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躺在病榻上的父亲希望司马迁继承遗志,完成一部史书(《史记》),司马迁答应了父亲。这一场景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可以找到依据:“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BBC还翻译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 BBC对李白、杜甫的热情和兴趣明显,推出了多部关于李杜二人的作品——《李白:可敬的中国诗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盛唐李杜:中国的诗酒之魂》(Li Bai and Du Fu:China’s Drunken Superstar Poets)③。
在18个城市类作品、12个古迹类作品和9个朝代类作品中,高频词的出现有着明显对应关系,例如,西安—兵马俑—秦,西安—唐,开封—宋,北京—故宫—明、清。时间、地点、古迹、人物、事件等历史要素和谐统一,勾勒出一幅幅具有鲜明历史特征和丰富故事情节的画卷。
(三)古今交融、中西对比
BBC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和传播虽以历史为起点,但不止步于历史,更关乎当下。作品中,尤其是纪录片中,常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发展和历史交相辉映。高楼大厦和名胜古迹同框出现,人们身着古代服装在传统仪式中表演,孩子们背诵着古诗,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历史故事。在一篇关于刘备的报道中,BBC这样描述并建议:“两千年过去了,三国故事不仅仅是传说,还影响着如今的中国人,比如公司管理者。有的公司每周例会都会讨论一个三国故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不妨看看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刘备和曹操这样的人物,看看他们是如何用人的。”④
为了更好地让国际受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BBC在作品中还大量使用对比。例如,将开封与罗马相比;提到明朝,说明其与英国都铎王朝大致同时代;介绍三国故事,引入《荷马史诗》,将中国人对三国故事的熟悉程度与欧洲人对《荷马史诗》的熟悉程度类比;在介绍杜甫时,将其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在介绍苏颂时,BBC纪录片评价道:“他是个工程师、天文学家、智者和诗人,让你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人物。我觉得你可以称他为中国的达·芬奇,但更准确地说,达·芬奇是西方的苏颂”①,并将苏颂发明的天文钟称为宋朝的“大本钟”(Big Ben)。
历史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在BBC纪录片中交融呈现,给观众带来熟悉和新鲜并存的感受。这种传播方式拉近了与国际受众的距离,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是一种生动易懂的渠道,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则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四)视角多元、相对平衡
BBC推出的中国历史文化作品大都由专家作为主持人,并将中外学者作为学术采访对象,普通中国百姓作为公众采访对象,部分作品还邀请了知名演员作为表演或朗诵嘉宾。 例如,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首播的中英合拍作品《中国的宝藏》(China’s Greatest Treasures)英文版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是英国著名艺术节目主持人,曾任英国《每日电讯报》艺术评论家,主持过多档BBC文化节目,是专家型主持人。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主持人是BBC资深主持人、撰稿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学术采访对象为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等,朗诵者为全球知名的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伍德在杜甫草堂采访了普通游客“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依然喜爱杜甫”“为何杜甫对你来说如此重要”,还请一名小女孩朗誦了杜甫的《春夜喜雨》。② 在《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中,伍德请开封街头老人讲述宋太祖赵匡胤的小故事和双龙巷的由来,请参观《清明上河图》展览的观众分享他们对宋代的印象,普通中国人的历史观点和见解得以传播。③
在西方主流媒体历史文化作品中,学者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的现象比较常见,他们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用预先设定的框架评价中国。相比之下,普通中国人的声音、普通人对故事的讲述和对历史的看法很少有机会被传播,更少被世界看到。BBC的此类作品中则经常采访普通中国人,在角度选取和观点呈现上相对多元平衡。
(五)在存在文化争议的问题上,BBC坚持己方立场
例如,关于足球起源地的报道,BBC曾不止一次发文讨论“足球究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2016年1月,BBC发文《中国发明了足球吗?》,文章称:“中国的确在千余年前就有相应的俱乐部、规则和球迷,但是那和谢菲尔德定义的现代足球相差甚远。英格兰一直为发明足球这项全球运动感到欣慰。英国人梳理了现代足球规则并把它变成一种全球性的运动。”①事实上,中国蹴鞠历史不止千年,演变历程也非常丰富。类似这样的文化争议在中西方交流中并不鲜见,也是值得深入探讨之处。
三、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
BBC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报道展现了国际主流媒体在这一题材上的传播特点,而传播本国文化更是中国媒体应担负的责任。为了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水平,促进中西方交流互鉴,在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作为中西方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②
世界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现在。国际舆论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对中国的误解、污蔑、抹黑、攻击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清楚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特征,不尊重中国的价值观、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包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面对差异和分歧的态度,解决问题和争端的方式等。而这些正是历史文化题材作品擅长体现的内容和理念。因此,对于中国媒体而言,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正是职责所在。可以将历史文化内容作为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常态内容,开设相关栏目、专题、时段、网页,甚至是频率、频道,同时在优兔、脸书、照片墙等海外第三方平台开设历史文化专项账号,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
(二)创新制作,精准传播,打造受众喜爱的历史文化精品
中国媒体长期以来也推出了许多自主策划的历史文化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2017年起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集合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珍贵优质资源,邀请知名演员出演情景剧,推出自主策划的精品,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创新的方式、特别的视角和生动的演绎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感人故事。《国家宝藏》还注重国际传播与推介,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关注。除在优兔上提供观看方式之外,2018年5月,《国家宝藏》主创团队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行专场文博论坛,英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前议员吉尔斯·布兰德雷斯(Gyles Brandreth)认为,《国家宝藏》充分体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共广播媒体对传播本国历史文化所做的创新和努力。①总台英语环球广播China Plus推出的《瓷器小传》《三字经》《我们为什么爱宋朝》等播客作品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主要播客平台上收获积极反响。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文化题材在国际上是很受欢迎的,而调研则是进一步了解受众的必经之路,从中可以获知当下国际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点和平均接受程度。调研的范围可酌情扩大至全球主要媒体或对象国主要媒体,甚至是媒体之外的领域,例如考古界、文博界、古籍图书界等。同时,调研还应注意国别和群体差异。例如,在英国《每日电讯报》2014年评选出的“史上亚洲十佳小说”榜单中,《红楼梦》排名第一②;而在相对年轻的群体看来,《三国演义》是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小说”,与之相关的衍生作品、有声书得到更多关注。在美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很多时候是通过大众流行文化载体完成的。例如,在奈飞上可观看《长安十二时辰》《天盛长歌》《锦绣未央》等近年推出的中国古装电视剧。奈飞认为,这些剧中“跌宕的情感、家族恩怨和史诗传说扩展了人们在屏幕上能看到的历史叙事方式,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场景更是提升了审美。”所以,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内容、形式、载体的接受偏好不尽相同,调研时应细致敏锐,为作品找准方向。
(三)化繁为简,雅俗共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
对国际受众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复杂之处难以记忆,抽象之处难以理解, 围绕该领域的国际传播很容易造成“触达但无法产生影响”的尴尬局面。例如,有一定知识修养和对中国有一定兴趣的人都知道“四大名著”,但能读懂、听懂、看懂的人极少。有美国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留言:“弄懂《红楼梦》相当于拥有中国传统文化专业的博士学位,需要了解二三百年前中国人的服饰、食物、风俗、谋略、主人与仆人的区别、疾病和治疗手段。”还有外国受众留言:“我在和中国人做生意,他们建议我读《红楼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部作品里人物非常多,多到記不住,他们除了本名之外还有非正式的名字,我已经放弃去记所有人谁是谁,只关注与主要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国际传播的转化成本高,所以在策划或展现历史文化内容时,建议尽可能概括对国际受众来说遥远陌生的背景信息,提炼复杂故事的主线,列举抽象概念的实例。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根据国际受众接收、处理信息的习惯重新改写编排故事,把易懂、精简的版本提供给最广泛的国际受众。
创新元素有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例如,多语种网红主持人在故宫、兵马俑、各地博物馆等古迹通过脸书等平台进行外语云直播,邀请国际受众观看、向专家提问并参与互动;利用VR等技术带受众参观历史文化名胜,为交互式体验创造可能;举办“名画模仿秀”,主题是模仿中国古典名画中的人物和场景,激发外国受众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在合适的时机举办地面活动,例如文博论坛、纪录片研讨会、历史专题研讨会等。
历史文化内容资源丰富,可听、可看、可体验,相应的手段和形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建议媒体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勇于尝试突破,赋予厚重的历史和沉淀的文化新的生机。
(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渠道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历史文化为起点,但绝不局限于历史文化本身。通过各种合作,可以更加贴近国际受众欣赏品味,扩大作品影响力。
2019年10月,《国家宝藏》姐妹版、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英文版在BBC世界新闻频道面向全球首播,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合作、国际传播的典范之作。该片为BBC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亿家庭用户呈现了中国顶级文物的美感和故事,获得广泛好评。据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对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国家的观众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九成的观众表示很喜欢该片,并认同该片在展示中国文物、展现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积极作用。①
中国媒体可与BBC等国际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长期的内容推送、资源置换、专栏运营。例如2015年以来成都发现6000多座各朝古墓、湖南高考高分女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等新闻,都是比较适合合作传播的题材。中国媒体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内容的第一发布者,更是这一领域国际传播的引领者和贡献者。
媒体可与其他在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上有影响力的资源、组织和个人合作,共同打造内容甚至品牌。例如,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当前在优兔上有1170万订阅者,她视频中呈现的中国传统劳作与生活方式、世代相传的美食做法和中国人在生活习惯上对时令节气的遵循等话题,都是很好的国际传播素材;被称为“当代鲁班”的阿木爷爷在优兔上有123万订阅者,中国传统木艺、民间古法在他手中完美演绎。与这样有代表性的国际传播达人合作,无论是内容创意层面还是制作播出层面,都可以增加生动性和贴近性。建议邀请这些达人参与历史文化题材的重大传播项目,与媒体团队共同完成策划执行,进行交互推广,实现共赢。
此外,为了鼓励历史文化内容的国际传播,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此类内容的学习、交流、策划、创作、推广等事宜;在各级奖项评选中设置历史文化专项奖项,建立历史文化类国际传播作品的标准,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进行点评和“头脑风暴”,不断提高作品质量和传播效果。
(责任编辑:林凌)
【关 键 词】BBC;中国历史;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凸显,但总体而言,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度并不高。报道内容大都围绕经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人权、环境等方面,对文化、社会变迁、科学技术等议题较少涉及。①相比之下,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取得了较大反响。分析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报道的特点,有助于把脉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本文简要分析BBC过去十年间的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并为中国媒体做好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出建议。
一、研究范围和对象
本研究以2010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作为选取样本的时间段,把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分为综合类、古迹类、人物类、朝代类、城市类五个维度,将每个维度的常见词条作为检索关键词,并翻译成英文,在BBC官网上进行检索。考虑到中英文差异和英文语言习惯,选取关键词时采用了多种译法。具体包括:
综合类:中国(China)、古代中国(ancient China)、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history of China)、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儒家(Confucianism)、道家(Taoism)、法家(Legalism)、中国古典文化(ancient Chinese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中国古典诗词(ancient Chinese poems/Chinese classical poetry)、中国传统艺术(Chinese traditional art)、中国传统建筑(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旅游(travel in China/China travel guide/ China travel Tips)、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绘画(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中国戏曲(Chinese opera)等。
古迹类:故宫(The Forbidden City)、长城(The Great Wall)、兵马俑(The Terracotta Army/Warriors)、莫高窟(The Mogao Cave/Grottoes)、圓明园(The Old Summer Palace/Yuanmingyuan)、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 /Yiheyuan)、苏州园林(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少林寺(The Shaolin Temple)等。
人物类:孔子(Confucius)、老子(Lao Zi / Lao Tzu)、孙子(Sun Zi / Sun Tzu)、秦始皇(Qin Shi Huang)、司马迁(Sima Qian)、李白(Li Bai)、杜甫(Du Fu)、武则天(Wu Zetian)、郑和(Zheng He)、乾隆皇帝(Qianlong)、曾国藩(Zeng Guofan)等。
朝代类:秦(Qin Dynasty)、汉(Han Dynasty)、三国(The Three Kingdoms)、唐(Tang Dynasty)、宋(Song Dynasty)、元(Yuan Dynasty)、明(Ming Dynasty)、清(Qing Dynasty)等。
城市类:北京(Beijing)、西安(Xi’an)、洛阳(Luoyang)、开封(Kaifeng)、敦煌(Dunhuang)、苏州(Suzhou)、杭州(Hangzhou)、南京(Nanjing)、成都(Chengdu)等。
经删除重复的和仅含关键词但无实质内容的文本,最终获得155个作品作为研究样本。
二、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
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形式、题材、手法、角度等方面。
(一)形式多样、故事性强
BBC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作品形式多样,在155个样本中,网络图文报道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达到88个,以新闻和旅游手记为主;广播或其他音频作品有45个,以系列作品和专题作品为主;电视和其他视频作品有18个,以纪录片为主,动画片作品有4个。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善于设计故事线,将历史、文化、人物等要素有逻辑、有情节地穿插在一起,内涵丰富、通俗易懂。
在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网络图文报道中,日常新闻主要涉及古董拍卖和考古发现。2012年,BBC报道了北宋汝窑瓷器拍出高价的新闻,其中对汝窑工艺和中国瓷器文化有简要说明。①2013年,BBC报道了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发现上官婉儿墓的新闻,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介绍了上官婉儿的生平、与武则天的关系和唐朝的繁荣。②旅游手记也是BBC报道中国历史文化的热门体裁。2019年5月,BBC网站旅游频道推出城市旅游手记《吸引外国人的中国古典之城》(China’s Ancient City That’s Luring Expats),介绍了南京历史和这座现代化城市在生活中的古典一面。③ 作为一家以“向大众提供高质量广播服务”为宗旨的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和其他音频作品仍然是BBC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此类作品在BBC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中占据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例如,BBC于2012年推出的《中国:我见证的历史》(China:As History Is My Witness)系列共10集,每集15分钟,讲述秦始皇、司马迁、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广播专题如《李白:可敬的中国诗人》(Li Bai:The Revered Chinese Poet),则展现了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才情豪情和不朽诗作。
纪录片作为BBC的王牌产品,其中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影响广泛。2020年4月,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引发热议。这是西方首个以杜甫为主题的纪录片,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并探访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等地,采访专家学者和中国普通民众对杜甫的看法。导演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是英国历史学家和电视制作人,参与制作过约120部纪录片。他热衷于讲述中国故事,30多年来曾多次到中国拍摄,常以主持人的面目出镜,将历史人文故事娓娓道来。①此外,在动画片方面,BBC于2016年推出的地理题材动画片《全球探险冲冲冲》(Go Jetters),讲述了4位超级小英雄在世界各地游览历险的故事。其中,“亚洲篇”共23集,其中有4集将故事背景设为中国的名胜古迹,即故宫、长城、兵马俑和乐山大佛,通过小英雄的经历讲解这四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特点,形式生动活泼。②
(二)题材广泛、善挖细节
BBC的作品通过不同侧面呈现了丰富、立体、理性与感性兼备的中国历史文化。在155个作品中,综合类有78个,人物类有38个,城市类有18个,古迹类有12个,朝代类有9个。
在78个综合类作品中,关于文物拍卖、失窃、流失追索的新闻有41条,占到一半以上。2014年4月,BBC報道了明代鸡缸杯拍出3600万美元的新闻,称这一高价“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报道还介绍了鸡缸杯的历史、全球鸡缸杯的数量、分布以及价值体现。③2018年8月,BBC报道了中国公安部指挥破获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的新闻,报道称:“中国唐代的金银器非常有名,这批被盗的646件文物主要是7世纪,也就是唐代早期的金银器,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价值。”④综合类作品还涉及考古进展、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以及趣味历史。其中,趣味历史的题材跳出了一般历史文化作品的选题范围,显得新颖独特,例如烤鸭史和皮蛋史。BBC报道称,烤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是皇家才能享用的食物。清代大家袁枚曾记录烤鸭做法:“用雏鸭叉烤之。”⑤说到皮蛋时,BBC讲了一个小故事:相传在明代,有人无意中在泥水和熟石灰里发现了浸埋已久的鸭蛋,味道竟然不错,于是按此法摸索并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中国人仍然爱吃皮蛋。⑥相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把皮蛋列为全球“最恶心食物”,BBC的叙述和评价相对客观。
在38个人物类作品中,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被多次提起,并得到高度评价。BBC评价孔子时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圣人,他的思想定义了中国人,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孔子提倡向过去学习,也就是“温故”①。介绍司马迁时,BBC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躺在病榻上的父亲希望司马迁继承遗志,完成一部史书(《史记》),司马迁答应了父亲。这一场景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可以找到依据:“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BBC还翻译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 BBC对李白、杜甫的热情和兴趣明显,推出了多部关于李杜二人的作品——《李白:可敬的中国诗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盛唐李杜:中国的诗酒之魂》(Li Bai and Du Fu:China’s Drunken Superstar Poets)③。
在18个城市类作品、12个古迹类作品和9个朝代类作品中,高频词的出现有着明显对应关系,例如,西安—兵马俑—秦,西安—唐,开封—宋,北京—故宫—明、清。时间、地点、古迹、人物、事件等历史要素和谐统一,勾勒出一幅幅具有鲜明历史特征和丰富故事情节的画卷。
(三)古今交融、中西对比
BBC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和传播虽以历史为起点,但不止步于历史,更关乎当下。作品中,尤其是纪录片中,常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发展和历史交相辉映。高楼大厦和名胜古迹同框出现,人们身着古代服装在传统仪式中表演,孩子们背诵着古诗,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历史故事。在一篇关于刘备的报道中,BBC这样描述并建议:“两千年过去了,三国故事不仅仅是传说,还影响着如今的中国人,比如公司管理者。有的公司每周例会都会讨论一个三国故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不妨看看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刘备和曹操这样的人物,看看他们是如何用人的。”④
为了更好地让国际受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BBC在作品中还大量使用对比。例如,将开封与罗马相比;提到明朝,说明其与英国都铎王朝大致同时代;介绍三国故事,引入《荷马史诗》,将中国人对三国故事的熟悉程度与欧洲人对《荷马史诗》的熟悉程度类比;在介绍杜甫时,将其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在介绍苏颂时,BBC纪录片评价道:“他是个工程师、天文学家、智者和诗人,让你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人物。我觉得你可以称他为中国的达·芬奇,但更准确地说,达·芬奇是西方的苏颂”①,并将苏颂发明的天文钟称为宋朝的“大本钟”(Big Ben)。
历史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在BBC纪录片中交融呈现,给观众带来熟悉和新鲜并存的感受。这种传播方式拉近了与国际受众的距离,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是一种生动易懂的渠道,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则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四)视角多元、相对平衡
BBC推出的中国历史文化作品大都由专家作为主持人,并将中外学者作为学术采访对象,普通中国百姓作为公众采访对象,部分作品还邀请了知名演员作为表演或朗诵嘉宾。 例如,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首播的中英合拍作品《中国的宝藏》(China’s Greatest Treasures)英文版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是英国著名艺术节目主持人,曾任英国《每日电讯报》艺术评论家,主持过多档BBC文化节目,是专家型主持人。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主持人是BBC资深主持人、撰稿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学术采访对象为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等,朗诵者为全球知名的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伍德在杜甫草堂采访了普通游客“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依然喜爱杜甫”“为何杜甫对你来说如此重要”,还请一名小女孩朗誦了杜甫的《春夜喜雨》。② 在《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中,伍德请开封街头老人讲述宋太祖赵匡胤的小故事和双龙巷的由来,请参观《清明上河图》展览的观众分享他们对宋代的印象,普通中国人的历史观点和见解得以传播。③
在西方主流媒体历史文化作品中,学者对中国历史品头论足的现象比较常见,他们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用预先设定的框架评价中国。相比之下,普通中国人的声音、普通人对故事的讲述和对历史的看法很少有机会被传播,更少被世界看到。BBC的此类作品中则经常采访普通中国人,在角度选取和观点呈现上相对多元平衡。
(五)在存在文化争议的问题上,BBC坚持己方立场
例如,关于足球起源地的报道,BBC曾不止一次发文讨论“足球究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2016年1月,BBC发文《中国发明了足球吗?》,文章称:“中国的确在千余年前就有相应的俱乐部、规则和球迷,但是那和谢菲尔德定义的现代足球相差甚远。英格兰一直为发明足球这项全球运动感到欣慰。英国人梳理了现代足球规则并把它变成一种全球性的运动。”①事实上,中国蹴鞠历史不止千年,演变历程也非常丰富。类似这样的文化争议在中西方交流中并不鲜见,也是值得深入探讨之处。
三、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
BBC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报道展现了国际主流媒体在这一题材上的传播特点,而传播本国文化更是中国媒体应担负的责任。为了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水平,促进中西方交流互鉴,在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作为中西方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②
世界如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现在。国际舆论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对中国的误解、污蔑、抹黑、攻击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清楚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特征,不尊重中国的价值观、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包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面对差异和分歧的态度,解决问题和争端的方式等。而这些正是历史文化题材作品擅长体现的内容和理念。因此,对于中国媒体而言,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正是职责所在。可以将历史文化内容作为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常态内容,开设相关栏目、专题、时段、网页,甚至是频率、频道,同时在优兔、脸书、照片墙等海外第三方平台开设历史文化专项账号,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
(二)创新制作,精准传播,打造受众喜爱的历史文化精品
中国媒体长期以来也推出了许多自主策划的历史文化精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2017年起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集合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珍贵优质资源,邀请知名演员出演情景剧,推出自主策划的精品,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创新的方式、特别的视角和生动的演绎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感人故事。《国家宝藏》还注重国际传播与推介,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关注。除在优兔上提供观看方式之外,2018年5月,《国家宝藏》主创团队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行专场文博论坛,英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前议员吉尔斯·布兰德雷斯(Gyles Brandreth)认为,《国家宝藏》充分体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共广播媒体对传播本国历史文化所做的创新和努力。①总台英语环球广播China Plus推出的《瓷器小传》《三字经》《我们为什么爱宋朝》等播客作品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主要播客平台上收获积极反响。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文化题材在国际上是很受欢迎的,而调研则是进一步了解受众的必经之路,从中可以获知当下国际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点和平均接受程度。调研的范围可酌情扩大至全球主要媒体或对象国主要媒体,甚至是媒体之外的领域,例如考古界、文博界、古籍图书界等。同时,调研还应注意国别和群体差异。例如,在英国《每日电讯报》2014年评选出的“史上亚洲十佳小说”榜单中,《红楼梦》排名第一②;而在相对年轻的群体看来,《三国演义》是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小说”,与之相关的衍生作品、有声书得到更多关注。在美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很多时候是通过大众流行文化载体完成的。例如,在奈飞上可观看《长安十二时辰》《天盛长歌》《锦绣未央》等近年推出的中国古装电视剧。奈飞认为,这些剧中“跌宕的情感、家族恩怨和史诗传说扩展了人们在屏幕上能看到的历史叙事方式,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场景更是提升了审美。”所以,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内容、形式、载体的接受偏好不尽相同,调研时应细致敏锐,为作品找准方向。
(三)化繁为简,雅俗共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
对国际受众来说,中国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复杂之处难以记忆,抽象之处难以理解, 围绕该领域的国际传播很容易造成“触达但无法产生影响”的尴尬局面。例如,有一定知识修养和对中国有一定兴趣的人都知道“四大名著”,但能读懂、听懂、看懂的人极少。有美国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留言:“弄懂《红楼梦》相当于拥有中国传统文化专业的博士学位,需要了解二三百年前中国人的服饰、食物、风俗、谋略、主人与仆人的区别、疾病和治疗手段。”还有外国受众留言:“我在和中国人做生意,他们建议我读《红楼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部作品里人物非常多,多到記不住,他们除了本名之外还有非正式的名字,我已经放弃去记所有人谁是谁,只关注与主要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国际传播的转化成本高,所以在策划或展现历史文化内容时,建议尽可能概括对国际受众来说遥远陌生的背景信息,提炼复杂故事的主线,列举抽象概念的实例。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根据国际受众接收、处理信息的习惯重新改写编排故事,把易懂、精简的版本提供给最广泛的国际受众。
创新元素有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例如,多语种网红主持人在故宫、兵马俑、各地博物馆等古迹通过脸书等平台进行外语云直播,邀请国际受众观看、向专家提问并参与互动;利用VR等技术带受众参观历史文化名胜,为交互式体验创造可能;举办“名画模仿秀”,主题是模仿中国古典名画中的人物和场景,激发外国受众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在合适的时机举办地面活动,例如文博论坛、纪录片研讨会、历史专题研讨会等。
历史文化内容资源丰富,可听、可看、可体验,相应的手段和形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建议媒体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勇于尝试突破,赋予厚重的历史和沉淀的文化新的生机。
(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渠道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历史文化为起点,但绝不局限于历史文化本身。通过各种合作,可以更加贴近国际受众欣赏品味,扩大作品影响力。
2019年10月,《国家宝藏》姐妹版、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英文版在BBC世界新闻频道面向全球首播,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合作、国际传播的典范之作。该片为BBC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亿家庭用户呈现了中国顶级文物的美感和故事,获得广泛好评。据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对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国家的观众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九成的观众表示很喜欢该片,并认同该片在展示中国文物、展现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积极作用。①
中国媒体可与BBC等国际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长期的内容推送、资源置换、专栏运营。例如2015年以来成都发现6000多座各朝古墓、湖南高考高分女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等新闻,都是比较适合合作传播的题材。中国媒体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内容的第一发布者,更是这一领域国际传播的引领者和贡献者。
媒体可与其他在中国历史文化国际传播上有影响力的资源、组织和个人合作,共同打造内容甚至品牌。例如,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当前在优兔上有1170万订阅者,她视频中呈现的中国传统劳作与生活方式、世代相传的美食做法和中国人在生活习惯上对时令节气的遵循等话题,都是很好的国际传播素材;被称为“当代鲁班”的阿木爷爷在优兔上有123万订阅者,中国传统木艺、民间古法在他手中完美演绎。与这样有代表性的国际传播达人合作,无论是内容创意层面还是制作播出层面,都可以增加生动性和贴近性。建议邀请这些达人参与历史文化题材的重大传播项目,与媒体团队共同完成策划执行,进行交互推广,实现共赢。
此外,为了鼓励历史文化内容的国际传播,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此类内容的学习、交流、策划、创作、推广等事宜;在各级奖项评选中设置历史文化专项奖项,建立历史文化类国际传播作品的标准,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进行点评和“头脑风暴”,不断提高作品质量和传播效果。
(责任编辑: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