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罗裙一色裁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丰富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情感,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
  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同样是点明饮酒赏月。接下去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但也包含了作者对当今朝廷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反映了苏轼对朝廷的向往和挂念。接下去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又怕黨争激烈,受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虽仍想报效朝廷,但心生恐惧,怕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也可以理解为做地方官,只要奋发有为,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以后,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阕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学生对下阕的理解很容易,但对上阕的解释产生了疑问,为何苏轼简单一句“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就能理解成是指他的政治遭遇呢?学生初见苏轼的文言文,难以理解古人写诗作词往往寓有深意,含而不露的特点,所以很难理解,这很正常。
  先介绍一下《水调歌头》写作的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府。苏轼被贬密州,在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矛盾,又加上丧妻别子,兄弟久别,心情压抑。然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他同时期、同地点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加以拓展,帮助理解。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同样是作者在密州任知州期间所作。词中有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为朝廷哪天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而避之。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功劳很大。后來因为报功文书上所写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后来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不得志,被贬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赦免自己,对自己委以重任,为国效力。到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为国分忧。
  二、相同体裁拓展阅读
  八年级《马说》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提到人才,而是借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埋没人才的统治者,伯乐喻指善于发现人才的统治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这两篇文言文在体裁、写法上都有共同点,虽然所写内容不同,但都用到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教授这两篇文章时要尤其注重讲解这种手法的运用,提示他们在其他的文言文阅读中如果遇到“说”这种文体,那么就要格外注意文中所指的实际意义,而不要光看到表面,结合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去感悟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教授这两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互相拓展延伸,在比较中体会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相同题材拓展阅读
  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通常会重点介绍作者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重在写景。其中写到了山的多,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等;夏水的凶险、迅疾,如“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秋天的清冷寂静,如“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最后还通过“猿鸣三声”来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写出了三峡的春夏秋冬,山水草木,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在写景中还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借“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来表达哀伤,悲凉之情。
  鲁迅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文章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养成他们探究学习的习惯,能从课内学到课外,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辩证、客观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215000)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而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因此,应该强调师生交流,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互动,就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老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一起分享、理解知识。这种互动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笔者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学生,但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笔者发现内地藏族班学生不太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大声朗读,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应试教育造成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之于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悟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当阅读成为爱好,感悟成为习惯,写作就成为自然。这三者共奏,便会成就一曲和谐奔放的协奏乐章。  一、“协奏曲”之三大乐章  1.热情的快板——阅读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基础。“
期刊
许多教师认为探究学习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而不应应用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他们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他们把探究学习与科学探究完全等同起来。所以要解开这个结,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对各类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确定的课题,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对问题的模型进行假想与推测,并进行实验,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假想,直至正确
期刊
自从《羚羊木雕》被选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争论,一直停留在对错是非之上。我们似乎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很多人将造成这样的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父辈和儿女之间没能相互沟通,造成误会,最终造成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尴尬。但真的是沟通不畅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吗?经过反复研读之后,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那么扣人心弦,另有其原因。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
期刊
一、整体设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重点篇目,也是经典篇目。上海语文二期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深入感知文本内容。  笔者为《背影》一课定的授课原则是: 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尽可能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篇文章就叫《香菱学诗》。曹雪芹先生虽然在作品中阐述的是一个学诗的过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语文的学习上给我们进行了一番详细地指导呢?语文能力的提升就跟文本中的香菱一样,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品读的文章,让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在感悟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上就可以顺利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品读积累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经
期刊
《荷塘月色》是篇经典美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死扣时代背景,先给文章下定论,或是急于把前人的评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强调的是让阅读主体——学生,充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不妨做一些改变 。  一、 让学生反复吟诵  教师可
期刊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
期刊
教育的真谛在于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灵感启迪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新课程教学强调师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但更应重视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所谓“点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点,二是启发。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语文教育家蔡澄清是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