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从懂得激发学生兴趣考虑选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堂课我要上的是小学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一课。该项目是小学低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双脚起跳和双脚轻巧落地的跳远方法,提升其跳跃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思考的顽强品质。
主题
虽说到目前为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也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就小学体育课改成效而言,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案例中,我试图将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与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技能巧妙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充分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又能在无形中掌握立定跳远的正确跳跃姿势,提升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为其日后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节
“立定跳远”这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爆发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在课前是这样想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此前没有尝试过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必定会对这项新的动作技能非常感兴趣,因而我想当然地采取了传统的课堂训练方式,即首先将学生们组织到一起,为他们示范了一边正确的跳跃姿势,接着为其讲解了正确的双脚起跳和双脚轻巧落地的详细步技巧和详细步骤,然后组织他们按照刚才讲解的步骤进行自由练习。
在课堂结束之前的几分钟再检验所有学生的练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下,我发现,上课之初,学生们由于心理觉得立定跳远这个体育项目比较新鲜,教师讲的也比较清楚,因此讲完之后的几分钟,每组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积极地一遍遍地练习,试图每一遍都超越自己上一次的成绩,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大约过了十分钟后,我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停止了练习,干起了其他事情,跳跃动作变形,還有聊天、嬉笑打闹的,还有的学生找到我说:“老师,立定跳远的动作我都掌握了,也知道安全起跳和落地的技巧了,今天能提前下课吗?”听到这话后,我当时愣了一下,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学生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非常期待下课。原本我想说他几句,想检测一下他是否真的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如果跳的不好,就批评他几句。但是有一个想法及时制止了我。那就是,虽说立定跳远这个项目有些枯燥,其他学生虽说也练了好一会,但是没有想要提前下课的,这位学生必定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来向我提意见的。看到其他学生也没有认真练习的,我便想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肯定存在问题,自由练习时间久了,学生们的兴趣便降低甚至消失了。因此,我随即决定组织所有学生玩一个小游戏,缓解一下尴尬的课堂气氛。
学生听到要玩游戏,都不约而同地跑步到我面前。由于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轻巧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掌握动作要领,我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情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动作,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游戏情境中。首先,组织学生模仿小兔子、青蛙跳的练习,带领学生进行摆臂与两腿弹性屈伸的动作,然后我扮演卡通人,让学生模仿小皮球的跳跃,我喊道: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学生一边喊“跳一跳,跳一跳”,一边跳。如此,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之后为巩固轻巧落地这一重点,我又创设了情境: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门口睡觉,小兔子要怎样回去才能不被大灰狼发现呢?借此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跳跃时要轻巧。接着回归到现实问题:“小朋友们,我们如何跳才能像小兔子那样落地轻巧呢?”组织学生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做到落地轻、落地远。最后,为了检测各小组的动作掌握情况,我组织了一个“青蛙过河”的游戏,在地上画出若两个圆圈来代表荷叶,然后让各小组进行比赛,从一个荷叶跳到另一个荷叶上,若调到荷叶(圆圈)外面,就算输。一段时间后,将两片荷叶距离拉开,选择前一阶段每组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比赛,并选出一位“跳跃之星”。至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达成了。
结果
在本堂课上课之初,我没有充分分析学情,想当然地认为二年级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对于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比较好奇,因而采取了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课前未曾想到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非常有限,且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动作势必会感到枯燥,直到一位小学生找到我,表示了想下课的想法,我才幡然醒悟,自己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反应,重新从其实际出发,借助游戏活动,将本堂课的重点双脚跳跃、落地轻巧这两个重点融合到游戏过程中,果不其然,学生们立刻从无序的懒散状态变得积极起来,主动地自由寻找队员结成小组,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游戏竞赛。整个游戏下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得非常高涨。直到课下,学生也都是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将自己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被唤醒,体会到了体育课上“玩中学”的无限乐趣。
评析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从激发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点更是不同,教师上课前应充分分析本班学生学情,在设计教学活动前应该首先让所有的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教师设法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提升体育运动参与主动性。
其次,注重寓教于乐,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针对课堂上学生表现不积极的情况,我当机立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并将双脚起跳和双脚落地轻巧这两个教学重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充分做到了寓教于乐。
最后,体育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榜样力量积极提升自我。本堂课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一个“青蛙跳河”的竞赛小游戏,通过两轮比赛,最终评选出本班的“跳远之星”,此环节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有利于提升个体运动能力,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从懂得激发学生兴趣考虑选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堂课我要上的是小学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一课。该项目是小学低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双脚起跳和双脚轻巧落地的跳远方法,提升其跳跃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思考的顽强品质。
主题
虽说到目前为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也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就小学体育课改成效而言,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案例中,我试图将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与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技能巧妙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充分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又能在无形中掌握立定跳远的正确跳跃姿势,提升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为其日后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节
“立定跳远”这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爆发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在课前是这样想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此前没有尝试过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必定会对这项新的动作技能非常感兴趣,因而我想当然地采取了传统的课堂训练方式,即首先将学生们组织到一起,为他们示范了一边正确的跳跃姿势,接着为其讲解了正确的双脚起跳和双脚轻巧落地的详细步技巧和详细步骤,然后组织他们按照刚才讲解的步骤进行自由练习。
在课堂结束之前的几分钟再检验所有学生的练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下,我发现,上课之初,学生们由于心理觉得立定跳远这个体育项目比较新鲜,教师讲的也比较清楚,因此讲完之后的几分钟,每组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积极地一遍遍地练习,试图每一遍都超越自己上一次的成绩,气氛异常活跃。但是大约过了十分钟后,我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停止了练习,干起了其他事情,跳跃动作变形,還有聊天、嬉笑打闹的,还有的学生找到我说:“老师,立定跳远的动作我都掌握了,也知道安全起跳和落地的技巧了,今天能提前下课吗?”听到这话后,我当时愣了一下,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学生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非常期待下课。原本我想说他几句,想检测一下他是否真的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如果跳的不好,就批评他几句。但是有一个想法及时制止了我。那就是,虽说立定跳远这个项目有些枯燥,其他学生虽说也练了好一会,但是没有想要提前下课的,这位学生必定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来向我提意见的。看到其他学生也没有认真练习的,我便想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肯定存在问题,自由练习时间久了,学生们的兴趣便降低甚至消失了。因此,我随即决定组织所有学生玩一个小游戏,缓解一下尴尬的课堂气氛。
学生听到要玩游戏,都不约而同地跑步到我面前。由于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轻巧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掌握动作要领,我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情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动作,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游戏情境中。首先,组织学生模仿小兔子、青蛙跳的练习,带领学生进行摆臂与两腿弹性屈伸的动作,然后我扮演卡通人,让学生模仿小皮球的跳跃,我喊道: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学生一边喊“跳一跳,跳一跳”,一边跳。如此,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之后为巩固轻巧落地这一重点,我又创设了情境: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门口睡觉,小兔子要怎样回去才能不被大灰狼发现呢?借此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跳跃时要轻巧。接着回归到现实问题:“小朋友们,我们如何跳才能像小兔子那样落地轻巧呢?”组织学生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做到落地轻、落地远。最后,为了检测各小组的动作掌握情况,我组织了一个“青蛙过河”的游戏,在地上画出若两个圆圈来代表荷叶,然后让各小组进行比赛,从一个荷叶跳到另一个荷叶上,若调到荷叶(圆圈)外面,就算输。一段时间后,将两片荷叶距离拉开,选择前一阶段每组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比赛,并选出一位“跳跃之星”。至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达成了。
结果
在本堂课上课之初,我没有充分分析学情,想当然地认为二年级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对于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比较好奇,因而采取了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课前未曾想到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非常有限,且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动作势必会感到枯燥,直到一位小学生找到我,表示了想下课的想法,我才幡然醒悟,自己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反应,重新从其实际出发,借助游戏活动,将本堂课的重点双脚跳跃、落地轻巧这两个重点融合到游戏过程中,果不其然,学生们立刻从无序的懒散状态变得积极起来,主动地自由寻找队员结成小组,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游戏竞赛。整个游戏下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得非常高涨。直到课下,学生也都是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将自己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被唤醒,体会到了体育课上“玩中学”的无限乐趣。
评析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从激发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点更是不同,教师上课前应充分分析本班学生学情,在设计教学活动前应该首先让所有的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教师设法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提升体育运动参与主动性。
其次,注重寓教于乐,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针对课堂上学生表现不积极的情况,我当机立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并将双脚起跳和双脚落地轻巧这两个教学重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充分做到了寓教于乐。
最后,体育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榜样力量积极提升自我。本堂课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一个“青蛙跳河”的竞赛小游戏,通过两轮比赛,最终评选出本班的“跳远之星”,此环节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有利于提升个体运动能力,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