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的技术学习,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工科院校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教育,它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学校进行的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高中学段着重于开发课程资源,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技术、正确地使用技术、客观评价技术,以提高其技术素养。
关键词:技术学习;课程资源;实验创新
“开发”的意思是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开发课程资源的依据是以学习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发资源主要从开发校本教材、微视频和实验项目三方面进行。
一、开发校本教材,满足学生需求。
以实体设计课程为例,课程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对来中心学习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需求调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希望的活动主题、组织形式等,为开发实体设计校本课程奠定基础。结合学生需求与新软件的特点,开发了贴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载体,有手机支架、钥匙扣、笔筒、酒杯、马克杯、花瓶、滑板、课桌、摩拜单车等,让学生在三天的学习中,体验设计的过程,运用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再装配渲染,对优秀作品进行仿真运动、测试与应力分析,还可将其3D打印出来。开发组老师请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结构分析、方案设计、编制方案、设计优化、技术尝试、交流分享、修缮改进等一系列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作品。
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规律,以确定学生的兴趣点,从中总结出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项目内容,如运用旋转特征和拉伸特征设计杯子,我们的载体由高脚酒杯、马克杯到随行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作品。我们还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劳技中心因每周的学生不同,所以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完全根据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能力差异来定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开发微视频,提高教学效益。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具有“短、快、精”的特点,微视频因其短小、精炼、灵活、图文声并茂,可适用于导入、新授、实践、拓展环节,解决能力不一、兴趣不一、观念不一的学生对技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1、微视频要短小。现在的学生生活节奏也都很快,他们喜欢短小的碎片化的素材。传统的视频总是将一个技能操作的过程完整地拍摄下来,如金属加工中的锯削,一般需要20分。而采用微视频的话,只需3分钟,演示正确的站姿、握锯的手势、落锯的点、起锯、运锯、收锯等一连串动作,简单明确,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将锯削步骤、动作要领铭记于心,省时省力。
2、微视频要幽默。如今的学生学业较重,如电子技术中,色环电阻的识读,若让学生背颜色与数字会很反感,老师通过2分钟微视频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穿着黑领(黑0)衣服的人来到粽叶(棕1)树下,两个脸颊红红的(红2),衬衫(橙3)很脏。啊,好累呀,让我休息一下吧,此时他抬头看到远处山上都是黄柿子(黄4)和工程队的队员,原来他是落伍(绿5)了,难留(蓝6)在树下休息了,他马上拎起一桶紫色的漆(紫7),脸由红变成了灰白(灰8),另一手拎起一瓶白酒(白9)去追赶前面的队伍了。学生在看这个微视频时,简单快速记住了颜色与数字的关系,提高了学习效率。
3、微视频要生动。生动形象的微视频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若配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实体设计运用旋转特征、拉伸特征等制作随行杯教学中,我们老师结合时政、环保等要素将不同款式、不同材质、具有个性化的随行杯一一呈现,并配上文字说明和老师的解说,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随行杯特点、结构、功能的介绍。
实体设计、机电一体、数码摄像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因学生每人或两人一台电脑,老师将技能操作步骤、分解动作、制作要点等视频通过内网发送给学生,当学生在实践中碰到难题了,可自行打开微视频观看。微视频给学生解决技术难点、继续学习都提供了途径,也给那些有兴趣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也促进了课程建设与发展。
三、开发实验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松江二中是“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驗项目”成员单位之一,二中除了开设电子技术、实体设计课程外,还建有创新实验室,专门设置了单片机、机器人等创客空间,供学生创新设计和动手实践。二中劳技教师树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加强合作开发,启动了学校ESAS课程——“科创启迪”项目,将学校课程与“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紧密结合,与清华启迪园合作。如面向创新素养培育的E-SA-S课程设计,形成了学校特色。课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现主体性、体验性、混合式、做中学的跨学科的E-SA-S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素养。老师的实践、学校的倡导,二中的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单片机、数电、模电实验室的创建案例已入选上海市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案例集锦,平台建设逐步充实,教育资源被进一步激活,实验室育人功能逐步突显,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对技术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心智发展也趋于成熟,我们提出开发校本教材、微视频、实验项目等来整合资源,让学生有更多地设计、创新时间,真正满足了学生对技术的渴求,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就上海的发展定位曾经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而我区正全力打造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教育提出“登高原、建高峰——全面提升松江教育品质”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切都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素养、技术素养的人才。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封杀中兴,引发国内一片热议,上至中国高层,下至普通中国老百姓,都终于看出了“中国芯”的分量。我们必须拥有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而这一切需要知识、技术和有创新能力的人,希望寄托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愿劳技课堂是这些技术的启蒙、摇篮之地。
参考文献
[1] 崔子千.“乐学实践”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78.
[2] 王君. 职业中学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技术学习;课程资源;实验创新
“开发”的意思是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开发课程资源的依据是以学习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发资源主要从开发校本教材、微视频和实验项目三方面进行。
一、开发校本教材,满足学生需求。
以实体设计课程为例,课程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对来中心学习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需求调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希望的活动主题、组织形式等,为开发实体设计校本课程奠定基础。结合学生需求与新软件的特点,开发了贴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载体,有手机支架、钥匙扣、笔筒、酒杯、马克杯、花瓶、滑板、课桌、摩拜单车等,让学生在三天的学习中,体验设计的过程,运用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再装配渲染,对优秀作品进行仿真运动、测试与应力分析,还可将其3D打印出来。开发组老师请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结构分析、方案设计、编制方案、设计优化、技术尝试、交流分享、修缮改进等一系列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作品。
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规律,以确定学生的兴趣点,从中总结出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项目内容,如运用旋转特征和拉伸特征设计杯子,我们的载体由高脚酒杯、马克杯到随行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作品。我们还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劳技中心因每周的学生不同,所以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完全根据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能力差异来定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开发微视频,提高教学效益。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具有“短、快、精”的特点,微视频因其短小、精炼、灵活、图文声并茂,可适用于导入、新授、实践、拓展环节,解决能力不一、兴趣不一、观念不一的学生对技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1、微视频要短小。现在的学生生活节奏也都很快,他们喜欢短小的碎片化的素材。传统的视频总是将一个技能操作的过程完整地拍摄下来,如金属加工中的锯削,一般需要20分。而采用微视频的话,只需3分钟,演示正确的站姿、握锯的手势、落锯的点、起锯、运锯、收锯等一连串动作,简单明确,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将锯削步骤、动作要领铭记于心,省时省力。
2、微视频要幽默。如今的学生学业较重,如电子技术中,色环电阻的识读,若让学生背颜色与数字会很反感,老师通过2分钟微视频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穿着黑领(黑0)衣服的人来到粽叶(棕1)树下,两个脸颊红红的(红2),衬衫(橙3)很脏。啊,好累呀,让我休息一下吧,此时他抬头看到远处山上都是黄柿子(黄4)和工程队的队员,原来他是落伍(绿5)了,难留(蓝6)在树下休息了,他马上拎起一桶紫色的漆(紫7),脸由红变成了灰白(灰8),另一手拎起一瓶白酒(白9)去追赶前面的队伍了。学生在看这个微视频时,简单快速记住了颜色与数字的关系,提高了学习效率。
3、微视频要生动。生动形象的微视频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若配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实体设计运用旋转特征、拉伸特征等制作随行杯教学中,我们老师结合时政、环保等要素将不同款式、不同材质、具有个性化的随行杯一一呈现,并配上文字说明和老师的解说,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随行杯特点、结构、功能的介绍。
实体设计、机电一体、数码摄像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因学生每人或两人一台电脑,老师将技能操作步骤、分解动作、制作要点等视频通过内网发送给学生,当学生在实践中碰到难题了,可自行打开微视频观看。微视频给学生解决技术难点、继续学习都提供了途径,也给那些有兴趣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也促进了课程建设与发展。
三、开发实验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松江二中是“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驗项目”成员单位之一,二中除了开设电子技术、实体设计课程外,还建有创新实验室,专门设置了单片机、机器人等创客空间,供学生创新设计和动手实践。二中劳技教师树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加强合作开发,启动了学校ESAS课程——“科创启迪”项目,将学校课程与“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紧密结合,与清华启迪园合作。如面向创新素养培育的E-SA-S课程设计,形成了学校特色。课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现主体性、体验性、混合式、做中学的跨学科的E-SA-S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素养。老师的实践、学校的倡导,二中的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单片机、数电、模电实验室的创建案例已入选上海市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案例集锦,平台建设逐步充实,教育资源被进一步激活,实验室育人功能逐步突显,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对技术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心智发展也趋于成熟,我们提出开发校本教材、微视频、实验项目等来整合资源,让学生有更多地设计、创新时间,真正满足了学生对技术的渴求,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就上海的发展定位曾经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而我区正全力打造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教育提出“登高原、建高峰——全面提升松江教育品质”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切都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素养、技术素养的人才。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封杀中兴,引发国内一片热议,上至中国高层,下至普通中国老百姓,都终于看出了“中国芯”的分量。我们必须拥有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而这一切需要知识、技术和有创新能力的人,希望寄托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愿劳技课堂是这些技术的启蒙、摇篮之地。
参考文献
[1] 崔子千.“乐学实践”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78.
[2] 王君. 职业中学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